扫码打开虎嗅APP
不知是第几个吃螃蟹的,却带动了一个类型片市场
2010年的网剧《老男孩》口碑飙升、迅速走红,八零后为曾经的遗憾和怀念找到了情感出口,同时沉寂已久的青春片市场也仿佛看到了新的市场。
2013年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7.1亿的成绩横扫档期,树立起了青春片“以小搏大”的里程碑。随后青春片批量生产、陆续登场,哪知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近年来年度票房TOP10影片中总有青春片,但总体上情节老套、雷点重重的硬伤慢慢凸显,观众审美疲劳,片方赚少赔多,而行业内多方研究机构更是发文批判和唱衰。
微影数据研究院长期关注青春片市场,鉴于本年度几部主要的青春片已上映,特此撰稿分析青春片市场的是是非非,旨在为业内外人士提供一些崭新的观察角度。
报告研究样本说明:由于青春片是近些年才提出的电影类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编者选取豆瓣上具有“青春”标签的影片进行分析。
图1 2011至2016年(8月)青春片数量及累计票房
根据统计:2011年至今共上映了103部青春题材电影,累计票房95亿元,豆瓣评分平均5分。
投资青春片真的暴利,但并非每部都挣钱
无论观众如何吐槽却依然贡献票房,这使得青春片显得有种不可思议的吸金魔力。比起同样以小博大的惊悚片,青春片不仅在内容的政策限制上较为宽泛,观众共鸣度也较高。其次,制作成本少(各影片的制作费用均在6000 万元以内)、技术门槛低、拍摄周期短(约2个月)、执行程度高等也是受到投资人青睐的重要因素。
表1 青春片票房及成本
青春片该不该傍IP?不傍的自求多福吧
IP流是目前青春片的普遍路子,无论是小说、电视剧还是游戏,哪怕是一首歌名,都可以提前吸引一大部分IP粉丝的关注,不仅使得票房有了基数保证,准确的目标人群画像也让发行动作有的放矢,可谓娘胎带出来的天然优势,而比起目前几百万的IP授权费,投资者们更看重是背后动辄几亿的票房。
表2 IP类型青春片及版权费
小说IP 项目较为成熟,是青春片的主要来源,但完全忠于原著可能不适合现代电影手法,而过多的改编又会让原著党瞬间变“黑水”。相比之下,音乐IP改编电影则有另外的问题,剧本创作者只能对着歌名和歌词“望文生义”,新电影想要拥有老歌的意境则并非易事境。对于非IP的电影,如果宣发没有打动用户、排片率低的可怜、品质又无力造就爆款,那么很容易就埋没在激烈的档期竞争中,目前看来,有不少优秀的非IP作品就这么折在了起跑线上。
总说国产青春片有过辉煌,可辉煌总要付出代价
中国青春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推起了一波小高潮。而随着第六代导演的加入,这一时期青春片主要以讽刺社会现状,突显青年男女在新浪潮中的矛盾心理状态。
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阳光灿烂的日子》、《榴莲飘飘》、《那时花开》、《任逍遥》、《苏州河》、《小武》、《站台》、《任逍遥》、《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头发乱了》等电影,姜文、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优秀导演在那个年代奉献了大量堪称经典的青春片,但是,这些影片或多或少都被禁过一段时间,也对这些导演的职业生涯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图2 国产经典青春片
客观来说,推崇早期青春片的人,能在国内影院看到这些片子的并不多,恐怕大多数人都是根据别人推荐而寻找盗版资源来观看,如今津津乐道的电影也许根本就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政策环境,一方面“出格”的内容凸显其艺术性,另一方面“禁映”则抬高了这些电影的受关注度,但这绝不是青春片的出路。
有人说当今青春片没有深度,但深度并非那么好拿捏,在盈利和艺术面前,显然投资者更希望青春片走安全的路子。
青春片适合新晋导演、尤其是跨界导演,但处女作多为试水作
青春片强于剧情和人设,弱于动作和特效。在以上提到的第六代导演中,很多都是以青春片入行的,而对于近些年的跨界导演,青春片也成为门槛最低的电影类型。虽然在口碑和票房上都不免让人怀疑是其试水之作,但如果没有他们的加入,一些年轻的演员就不会被人挖掘和熟知。
表3 青春片中的跨界导演们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主角“少年们”演技堪忧
青春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片子,对于主演的年龄、颜值、演技、人气有着全方位的高要求。而戏中那些老师、校长、家长哪怕是看门大爷等配角,都让这些年轻人显得实在青涩,而有些电影如果选择出道多年的“准年轻”演员又会被观众诟病其装嫩。当然中国也有年轻的优秀者,例如近期靠网剧《余罪》大火的张一山,但类似这种童星出身、经由科班培训的佼佼者则少之又少,可遇不可求。
目前对于主演的争议主要在以下两点:
年龄违和论: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三大表演系本科生的平均毕业年龄22岁。以《致青春》为例,主要演员拍摄时期平均年龄27岁,相当于应届生要在演艺圈摸爬滚打5年左右才会被好剧本好导演赏识发掘,而那些刚毕业的学生只配去演国产小成本恐怖片!(无意冒犯)时间跨度较大的青春片主角年龄从16岁(高中)要演到30岁(为人父母),本身对于年轻演员的要求就大,被批装嫩或是装成熟无可避免。
跨界必毁论:大量的歌坛、体坛、舞蹈界、模特界、网红等其他领域的明星涌入电影圈,也许年龄、外形、人气都合适,但由于不是科班出身,表演拙劣不可避免,好剧本被演砸会让观众更为愤怒。
表4 2011年至今青春片“常客”TOP10
青春片难以起承转合,“三宝”、“三失”、“三毒”来凑
目前中国主流观影人群都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着青春,这使得青春片不同于其他类型片的架空和超现实。接地气的内容会让观众倍感亲切,而得到共鸣则是”自来水”的源头。贴近现实至少不会被诟病,例如中国的高三学生是不会有太多机会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剧本中过于丰富的校园生活本身就是对“过来人”观众的智商侮辱。
但是不像科幻、动作、悬疑等电影可以天马行空,越是贴近生活的青春片就越难免越是无聊乏味,就连故事起码的起承转合都无法凑齐,如何凸显矛盾,如何带动高潮,观众在影院睡着了怎么办?没有话题性怎么传播?于是大量青春片开始打起了安全的“套路牌“。
表4 青春片中的套路牌
对标美国青春片,题材受限并非无可奈何
青春片的内容取决于拍摄青春片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在北美的青春片,关键词是“舞会、酒、爱恋、性、社会团体、派系、信仰、种族、人际关系、冲突、文化”等,多数往往以烂漫喜剧结尾。而《美国派》、《留级之王》、《贱女孩》、《朱诺》等青春片则涵盖严肃、恶搞、轻松、反思等多种风格。
回想那些美国的青春片,人设虽然呈现模式化,但性格多异:
图3 美国青春片常用人设及关键词
而国产青春片无一例外的走了国产电视连续剧的套路:曲折、复杂、虐心、矛盾。主要讲述校园的青春美好以及走出校园的职场故事,情节关键词多为高考、成长、暗恋、励志、分手、友情、竞争及背叛、物是人非。且国产青春片的人设则相对简单:
图4 中国青春片常用人设及关键词
甚至有人说,每一部青春片都要有一个被人欺负的善良胖子。如此脸谱化的人设成为青春片的标配,剧情也只是将各种元素简单堆砌,难免给观众一种没有诚意的感觉。
而目前成功的国产青春片,几乎都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无一例外都是回忆过去的种种遗憾,最终理性地接受现实生活,现在看来,笑中有泪仿佛才是国人认可的青春片路数。
观众能有几多爱,能骗几块是几块
除了跨界导演,还有很多傍着热门IP的“山寨片”前来搅局,片名相似但质量口碑极低,这种明显蹭热点的圈钱行为无疑是再次伤害观众对青春片的印象,实在应该谴责。
图5 蹭热点的“山寨”影片始终绕不过观众的法眼
青春片生存环境逐年严峻,还要拍么?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前,豆瓣上还从未有在一夜之间黑掉一个青春片的情况,而现在黑青春片已成普遍态势,甚至当天就有偷拍版提供下载的状况,总结“黑水军”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人群:
冲着某个导演或是演员的路人无脑黑:凡是有某某某,必定是烂片。
被此前某个版本伤过的IP粉丝怒黑:求你们别再毁原著了。
同期竞争影片的黑水军的故意黑。
(目前国产恐怖片还没有受到过第三级的待遇)
而目前市场对抗此态势的方式是傍IP和动用人气高的小鲜肉,因为各路粉丝是不会因为评分低而放弃贡献票房的,但质量不佳的作品堂而皇之地大肆圈钱,长此以往显然对于作品IP和演员的形象都十分不利。
也许电影并非最适合形式,电视剧能够有效补充
电视剧适合娓娓道来,电影只能制造话题点。很难想象,如何用120分钟(通常为90分钟)的电影把《欢乐颂》、《琅琊榜》等热门电视剧讲述完整。那如何让电影将一本小说娓娓道来则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
近期多个青春IP的电影版本和电视剧版本风评差别较大,电视剧版本对于各个角色的描写更为立体但有时难免拖沓,而电影既要保证看点又要把控时长,多数情况会对原著进行删减,如果情节过渡不佳,就容易给观众产生糟糕的代入感。
如果没有十分强大的编剧功底,暂时放弃电影版的改编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今年上映的几部青春片票房都不及预期,或已经预示:中国观众的忍耐力是有限的,那个随便圈钱的时代过去了。
图6 相同IP电视剧版本口碑强于电影版本
观众已不傻,青春片未来出路为何?
谨赠十四字箴言:欲名利双收,请多些真诚,少点套路。
微影数据研究院 分析师 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