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6-29 20:14
可口可乐里的阿斯巴甜,可能会致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在喝无糖可乐的爱范儿,原文标题:《突发:阿斯巴甜或首次被认定为可能致癌物,可口可乐和这些产品也在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个 7 月,原本就处于“可乐鄙视链”底层的零度可口可乐,喝起来要更不快乐了。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常见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将于 7 月 14 日被宣布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possible human carcinogen)”。


目前,可口可乐的无糖汽水、玛氏的 Extra 口香糖和部分 Snapple 汽水中均有使用这种添加剂。


具体来说,要把阿斯巴甜首次列入这个类比的,是世卫组织旗下的癌症研究部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消息人士称,IARC 在这个月初和外部专家会面后,做出了这个决定。此前,外部专家根据现存所有发布了的证据,对该物质进行了评估。


值得指出的是,IARC 的结果并没有考虑“量”的问题,那是世卫的另一组织的工作 —— 食品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


JECFA 也将在 7 月的同一天公布其结果,解释个体服用多少的量,或者是在什么特定条件下,这种物质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不过,“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这一名称听起来很吓人,但我们还是可以先了解下这一分类背后的原理。


怎么理解致癌物?


致癌物质(carcinogens)是一类能够导致癌症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


根据 IARC 的分类,致癌物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类致癌物: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大气污染、砒霜、酒精、烟草、槟榔等。


2A 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而实验性的证据有限。如红肉、加工肉等。


2B 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如咖啡、泡菜、手机辐射、氯仿、滴滴涕、敌敌畏、汽油等。


3 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在动物实验中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


4 类致癌物: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报道中阿斯巴甜被归为的类别则属于 2B 类致癌物,跟手机辐射、咖啡等被列入同一类别。


即便如此,IARC 的决定也很有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2015 年,IARC 将草甘膦列为 2A 类致癌物,虽然后面其他机构对此决策提出了质疑,但使用了这种材料的商业公司仍然受到不少影响。


此前,德国拜耳公司因在除草剂中使用了草甘膦而被消费者告了。消费者声称自己的癌症是因为用了这些含有草甘膦的除草剂导致的。


2021 年,拜耳公司针对该案件第三次上诉美国法院裁定都失败了。


争议中的阿斯巴甜


早在 1965 年的时候,阿斯巴甜就在一次医学实验中被意外发现,它的甜度是蔗糖的 200 倍,这意味着在饮料中添加一点点就会很甜,1 克的热量是 4 个卡路里,和蔗糖差不多。


不过一般每升零度可乐里面添加的阿斯巴甜只有 0.5 克左右,所以一罐零度可乐里面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多呼吸几下就消耗了。


之所以说阿斯巴甜存有争议,是因为它在人体内水解之后,会生成氨基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初中化学就说过甲醇的危害:致盲和致癌,严重还致死。


另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被证明摄入过量会导致抑郁以及刺激伤害神经系统。


对于参与新陈代谢的这些有害物质而言,有一句名言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自 1981 年以来,JECFA 一直认为阿斯巴甜在特定的量内是安全的。


例如,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 12 到 36 罐无糖汽水才会有风险。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国家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


在阿斯巴甜之外,还有数十种代糖,比如总是和阿斯巴甜一起出现的安赛蜜,和口香糖广告一起出现的木糖醇,以及比阿斯巴甜名声还差,作为代糖鼻祖的糖精。


在咖啡馆调味桌上一般会有四种糖包:黄糖、白砂糖、液态糖浆和零卡路里代糖。最后这种代糖包里面的代糖其实也并非只用到了一种代糖,而是多种代糖的混合物——异麦芽酮糖、赤藓糖醇、麦芽糖醇、三氯蔗糖等等。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零卡路里代糖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代糖。


首先,三氯蔗糖是目前造出来最甜的代糖,甜度是蔗糖的 600 倍。尝过糖精的人就知道,甜到这儿份儿上,只需要一点点就甜到哭,所以就需要前面的几种口味纯正,甜味好、热量低的糖来中和三氯蔗糖过度的甜味。


当然,人有悲欢,车有离合,月有圆缺,糖不可能甜度高口味好无害处卡路里低。如果有,那一定很贵,异麦芽酮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缺点就是不够甜,甚至还有没有作为基本甜度单位的蔗糖甜。


代糖新宠:赤藓糖醇


近年来,包括元气森林、喜茶在内的不少饮料品牌开始抛弃人工代糖阿斯巴甜,转而使用赤藓糖醇作为代糖原料。这是一种既能保证甜味口感,又能避免大量热量产生的蔗糖替代品。


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三元生物,就来自中国,其超过六成的收入就来自赤藓糖醇这一产品。


根据沙利文研究数据,2019 年三元生物赤藓糖醇产量占国内赤藓糖醇总产量的 54.90%,占全球总产量的 32.94%,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


三元生物最大的客户正是元气森林,同时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喜茶、达利集团、统一等饮料品牌也是其重要客户。


今年 5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指南中提到:


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指南表示,有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这是世卫组织首次在关于甜味剂的报告中,明确提出非营养性甜味剂(non-nutritive sweeteners)这一概念,并将日常生活应用较为广泛的赤藓糖醇、木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划于其外。


早在 2021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在服贸会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中向行业提出倡议:饮料行业应更多使用赤藓糖醇等甜味剂,从而早日达成饮料健康化。


不过英国《自然·医学》杂志 2 月 27 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则指出,常用的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该研究作者、克利夫兰诊所预防心脏病学联合科主任 Stanley Hazen 也承认,该研究存在局限性,临床研究只观察到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后续研究还需进一步验证在更多普通人群中的结果。


而在动物实验中,Stanley Hazen 发现,赤藓糖醇可能会导致血小板更容易凝结,脱落并移动到心脏,从而引发心脏病发作,或转移到大脑导致中风。


这次世卫组织 IARC 对阿斯巴甜的归类也非全无价值。


接近 IARC 的消息人士称,这个改变将有利于激励更多关于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这几年在无糖和健康的潮流下,越来越多人相信喝无糖饮料会比普通饮料摄入更少糖分和热量,从而更有利于减肥。实际上不少研究已经指出,代糖除了未必比真糖更健康,部分无糖饮料甚至会让人更容易发胖


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找得到完美的代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在喝无糖可乐的爱范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