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7-15 10:21

日本复苏:撕掉资产负债表,聊聊更关键的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国运,这个词汇如此厚重,最好的演绎就是“日本”。过去八十年,日本战败、崛起、挑战美国、崩盘、失去十年,而今年,又强势归来。日本大起大落的背后藏着这样一个规律——日本参与争斗,必定衰败;但是他国争斗,日本必定抓住渔翁之利,国运迈上一个台阶。


作为二战侵略者,日本生吞两颗原子弹,战败后全境被占。正当积恨已久的美国人磨刀霍霍,隔壁的两场战争改变了日本国运。由于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美国对日本的态度180°大转弯,由遏制转为扶持。连同随后的越南战争,为日本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投资、经济增长。


70年代,又是战争改变日本国运。两次石油战争,阿拉伯产油国联合起来对美国禁运。美国爆发石油危机,经济滞涨。这时,日本汽车凭借省油便宜,杀进美国,以此为标志事件,日本终成工业强国。


紧接着,又是战争。美日产业战,从纺织、家电,打到汽车、半导体。突然,日本泡沫破裂。昨天还是“日本第一”、“日本可以说不”,今天就是,楼价暴跌、经济停滞、低生育,老龄化,“低欲望社会”,年轻人躺平,政府负债率世界第一……日本的失落,不在于美国策略多高明,而在于多年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是输给美国,而是输给自己。


2023年,历史的聚光灯,又照回到日本身上。日本股市一骑绝尘领涨全球,日经225指数突破了1990年泡沫破裂前的最高点。90多岁巴菲特跨越14个时区亲临日本,对日本五大商社增持再增持,成为股神在美国以外的最大投资。全世界最重要的芯片厂商,都在日本宣布了投资计划。日本30年受困于需求不足,通缩,今年,通胀了。日本国运的铁律依旧,左右两边两个大国的争斗,正在为日本带去红利。


这位东亚邻居的经历总能给我们极有价值的启示,但日本偏偏又是中国舆论场里误解最大、错误信息最多的话题。这大概就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一、关于日本的两个误区


中国人理解日本有两大误区,一个是广场协议,另一个是当下热议的辜朝明“资产负债表衰退”。


常有人说,广场协议导致日本泡沫破裂,陷入失去十年。这是一个错得离谱的表述。


广场协议,德国也签了。当时的背景是日德迅速崛起,美国贸易赤字飞升。美国人气不过啊,是自己出钱出力,把两个战败国扶持起来的,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美、日、联邦德国、英、法签署《广场协议》,目的是集体干预外汇市场,美国贬值,日元和马克升值。


日德国运就此有了清晰的分野。德国对战争罪行反省更深刻,战后对民族主义保持距离,连挥一挥国旗都会不好意思,更不可能去争什么“德国伟大”的虚名,而是安然接受国际秩序,远离纷争,低头发展。


但是日本“慕强”的国民性展露无遗。输的时候反省比谁都深刻,赢的时候老子天下第一。1968年,也就是明治维新100周年,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人均收入水平超过美国。连续的经济奇迹,已经冲昏头脑,一系列骚操作接踵而至。


日元被迫升值,出口受阻,央行选择降息,刺激内需。当时,全国已经沉浸在好大喜功之中,涌现的日元,没有进入实体,而是兴起资产炒作。房价涨了,地价涨了,商业地产也涨了,连居住条件极差的铅笔楼、偏远的乡村别墅都大涨了。接下来,再炒高尔夫球场,再炒海外地产……日本股票、债券、艺术品,全部大涨,再大涨。


“东京的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用脚趾头都能看出来多离谱,泡沫已经到了如此荒诞的程度,日本不作为吗?


还真的不作为,因为不需要。胜利的狂热会蒙住眼睛,再荒诞的现象也会被立刻合理化。比如,“因为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所以房价永远不会降”,“我们日本能造出任何东西,除了土地,因此土地贵是合理的”。类似的虎狼之词比比皆是。


曹操说过,欲成大事者,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害。


终于泡沫破裂。此时,距离广场协议已经过去五年,泡沫从形成到破裂,显然不能让一页纸背锅


二、被误读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失去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贡献了当下对日本理解的第二个误区,也就是最近火起来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泡沫破裂,经济危机,太常见了。经济大国谁没经历过几次泡沫破裂,楼股崩盘呢?资本主义就是一个个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繁荣,每个环节1~2年,周而复始。但是日本却成了奇葩,地上一躺就是十年、二十年。任你使尽解数,用尽刺激,经济就是不起来,懒懒地摆摆手,来不了,来不了……


于是,掀起全球经济学家的研究热潮。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就是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普通的金融危机,银行、企业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经济快速触底,在痛苦中修复。但是,由于日本独特的体制和文化,银行、企业、个人即使资不抵债也不选择破产清算,而是勒紧裤腰带,有了收入就还债,社会的消费和投资长期被抑制。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把经济危机的“短痛”,憋成了“长痛”。


这个角度令讨论豁然开朗。当年的轰动,和今天的热议,都是辜朝明应得的赞誉。


不过,“资产负债表衰退”却是当下理解日本的第二个误区。原因在于,它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但并不是问题的全貌。即使辜朝明也承认,2005年日本已经完成资产负债表修复。但是通缩、低迷、躺平依旧长期笼罩着日本。


显然,在资产负债表衰退之外,日本兴衰有一个更准确的理由,那就是日本的国运——残酷地说,过去的三十年本就不属于日本。


日本政界和民众,当然有振兴日本的美好愿望。但是日本的商业精英已经认清现实,不要投资日本。


一来,全球化势不可挡。美国的打压肯定有私心,但背后也有国际社会的共识。日本制造行销四海,但是方式却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用中国的老话来说,生意不是这么做的。日本企业,纷纷去海外投资建厂,分享利润和就业岗位。又赶上区域一体化的东风,日本企业本来只能低效的“一国一工厂”,现在可以一个大区域建一个工厂,大大提高集约化效率。规避的关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减少的贸易摩擦,算盘打得啪啪响,果然要投资海外。


二来,中国红利。过去三十年,制造业的主题就是“东移”。旁边的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多倍,薪资廉价朝气蓬勃,稳定的高速增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积极拥抱国际秩序的姿态。对比之下,日本相形见绌,资产负债表衰退,频繁更换的首相,人口老龄化,丧失的奋斗精神……全球的资本,包括日本企业,很快得出统一的结论:投资日本旁边的中国。


把FDI(外国直接投资)和GDP做一个比率,日本常年排一百多个国家的倒数第一。没办法,国际资本,都瞄上了隔壁的白富美,本国资本,都想着办法的去海外布局。


日本本土经济全靠刺激。日本政府负债率世界第一,利率一降再降,日本央行不仅发明了神奇的“负利率”,还亲自下场买上市公司股票。还挺傲娇,“药不能停”,只要暗示加息,央行提示减持,提高消费税补充税源,对不起,日本经济立刻就地躺下摆烂。


都说,顺势而为,说一句,这三十年本就不属于日本,不过分。


三、失去的三十年 or 厚积薄发的三十年?


国运就是如此,再牛逼的大人物也做不到逆天改命。


这次吹响日本复苏号角的,是巴菲特。有趣的是,1965年,稚嫩的巴菲特,拿出几乎全部的钱,买了一家叫做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老牌纺织厂,野心勃勃地想成就一番事业。那正是美国纺织被日本全歼的时代,不久,纽约将出现1美元的日本衬衫。纺织业务连续亏损了整整20年,巴菲特终于不甘地忍痛关闭,这给老爷子好好上了一课,天命难违!伯克希尔哈撒韦重新构筑起保险现金流+价值投资的商业传奇。


乔布斯,态度鲜明,极度热爱日本,无感甚至厌恶中国。他一生从未涉足中国,因为财务造假开掉整个苹果中国团队。但是去日本无数次,痴迷禅院和寿司,乔布斯还是索尼的粉丝,苹果Mac深受Walkman影响,参观索尼工厂。乔布斯的PC操作系统大决战,想把索尼拉到自己这边。但是,结果呢?iPhone出现,第一个干死的就是索尼。索尼相机、随身听、音响遭遇毁灭性打击。而苹果神话的秘密在于——硅谷研发,中国制造。


国运大势如此美妙。所以更要拨开对日本的误解,才能理解这个宏大且深刻的命题。


日本失落,不在于他国陷害,而是咎由自取。日本爬不出失落,不是因为政要举措不当,而是国运难违。


刘备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


也许换一个角度看,不存在“失去的三十年”,而是厚积薄发的三十年。顺势而为,日本做了这样几件事。


藏富于民。日本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发达国家。日本政府负债率世界第一,一半财政收入靠借债,尽管如此,财政支出近40%用于社会保障。家庭部门的资产,占非金融部门总资产的一半,但是负债只占10%。只有这样,经济增长才能从依赖出口转变为依靠国内消费。


基础技术储备。日本长期投资基础研究和教育,过去20多年,平均每年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尽管没守住C端产品,但是在产业上游构筑起绝对技术优势。30年前做纺织的东丽,现在给波音飞机供碳纤维,松下不卖电视但供应重要电子系统,东芝抛弃了DVD和白色家电,但生产高端综合电机。全世界任何高端芯片的生产都离不开日本的材料和设备。


产业升级,高端制造。有个调侃,美股市值最高的是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A股却是茅台酒和银行。2018年,日本股市也发生一件事,这一年,日本上市公司非金融地产盈利第一次超过了金融地产,GDP的质量已经相当高。


此外,还有国际化布局、文化和价值观输出。以上每一样,后起大国若是可以用30年去完成,也属很大的成就。


四、不可沽名学日本


因此,资产负债表衰退,是一个很好的视角,说出这一点是好的,但是强调这一点是错误的。因为这并不是日本兴衰的全貌,反复强调,不仅会让人错过背后更宏大更精准的原因。而且,这个概念透露出一种抑郁的宿命感,仿佛当下的中国就该对号入座,重复老路,一旦锚定日本,就会自我验证自我加强。


说它是误解,有三层深意。


第一,资产负债表衰退,无法完全解释日本,正如上文所言。


第二,中国遇到的,哪是什么资产负债表这类周期性的问题。中国问题是更深层次的,直白来说,对个人要增加社会保障,提高收入,对企业要给予安全感和稳定的预期。


第三,中国和日本的国运,实在是一个过于有趣和深刻的话题了。绝不是“资产负债表衰退”透露出的因袭关系,而是一场直白的激烈的凶狠的——竞争关系。


中国肯定不会重复日本的路。


两国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不同。比如,上文提到的,投资日本还是投资海外,日本产业界也有过犹豫。日本制造业的海外投资占比,80年代是5%,90年代到10%,00年代将近20%,随后开始下滑。但是2011日本大地震,福岛核泄漏,能源价格飙升,让日本产业界回家的信心破碎了。日本制造业又开始大幅外迁。


对比之下,中国地广人多,不会有这种“一场地震的举国恐惧”,能源多元和能源升级,中国也做得可圈可点。日本产业空心化,而中国更可能会继续深耕,做制造业大国强国。


此外,和日本不同,中国有大市场和大政府。中国利用市场规模抓住了互联网,大政府的资源配置、产业政策推进了大飞机、数字经济、5G、新能源。


强调“资产负债表衰退”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中国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但是,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讨论方向。更有价值的讨论,是背后的国运,是此消彼长的时代红利,是中国和日本之间那场没有硝烟的竞争关系。


日本失落三十年,第一是因为投资海外更经济,第二是因为旁边的中国太耀眼。2023年,日本的复苏,是这场竞争的新阶段。


地缘政治在拨弄这样一个小算盘,蚕食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用印度越南印尼承接中国的低端制造,用日本抢夺中国的高端制造。


前者,是过去两年的热点,但是今年战况已经逐渐明朗。印度越南劳动力成本有优势,但是,供应链和基建太差。在中国生产,找零部件原材料,方圆车程2小时都找全了。但是越南、印尼,不行,什么都缺。不仅要搬工厂,还要搬供应链,好大的工程。而零部件原材料再上游,涉及能源、资源,再往下,是奋斗精神,宗教文化,以上,需要大政府有力的组织和改造,哇,已经是一个庞大到没边的大大大工程。简单来说,短期来看,第一个战场,对中国冲击不会很大。


但是,日本分食高端制造这个战场,今年正式开打了。高端制造,不依靠低廉劳动力,而依靠高端人才,日本深耕机器人,高端制造的供应链很全,掌握37%的半导体设备和66%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子束扫描、显影、切割等细分绝对垄断。于是,今年所有芯片巨头,是所有芯片巨头,都在日本投产。这一场产业争夺战,需要中国拿出智慧。


前面说了,日本国运的铁律,往往恃骄而败。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教训。今天还说日本“失去三十年”,流露出对我们过去成功的沾沾自喜。为了重视这场新的中日竞赛,也许应该改成日本“厚积薄发的三十年”。


日本的“失落”和复苏,背后是同一个命题——资本永远在全世界寻找成本低、市场大、回报多的投资地。


现代强国,早就不比枪炮。而是比谁能吸引全球投资,招揽顶级人才,谁的土壤更能诞生创新,谁能推动生产力变革,那么谁就是强国。


在这场争夺战里,中国的优势是政局稳定,产业链健全,基建完善,能源转型。而对手日本的优势在于尊重知识产权,基础科研,更懂融入世界和世界规则共处。


相比什么“资产负债表衰退”,这才是更能洞悉当下的时代图纸。国运的争夺,大道至简,那就是巩固自己的优势,学习对方的优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