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原文标题:《飞机上的卫生巾》,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一旅客姑娘在小红薯私信问我一个问题:
我记得以前写过这个话题,还记得这个话题其实特别容易撕裂,所以我希望我们避开那些撕裂的观点,仅从实际角度出发,讨论下“飞机上配卫生巾”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分几种问法,比如:能不能、要不要、应不应该、可不可以。仔细品一下,感觉同一话题套用不同问法,竟陡然产生了不同的意味。
但我个人观点,“能不能”自然是能的,虽说近几年航空公司亏损严重,但卫生巾毕竟不占地方、也不贵重,航空公司完全有能力配。
但问题来了,怎么配——或者说如果配了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消化?
作为男士,我没有所谓的“卫生巾”羞耻,以前飞航班过站的时候,也曾急匆匆地跑到候机楼帮同事现场买过卫生巾——所以我不觉得这是一个不能被讨论的话题。
飞机上有哪些东西是航空公司必须配备的?
是那些如果需要的时候飞机上没有会导致人受伤甚至死亡的东西,因为飞机跟高铁、轮船还是不一样,高铁就近停车便可以获得资源,轮船拥有着飞机无法比拟的储藏空间。
而飞机呢,起飞之后再想获得任何其他资源,就必须要落地。而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的是,如果一架刚刚起飞就要落地,它又是落不下的,因为这时满载燃油,重量过大,强行落地类似于让超载的货车急刹车,可能会酿成严重的事故。
所以为什么我们飞机上有应急医疗箱,有包扎用的绷带、有硝酸甘油、有灭火瓶、有氧气瓶、有救生衣、有全球定位的应急定位发射器、有信号弹,甚至你们不知道的,还有充气救生船——这也导致了我们的行李架空间总是不够用,所以如果航空公司再想加配一件物品,就要斟酌:在需要的时候如果飞机上没有,会不会导致人们的受伤甚至死亡?
卫生巾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但是,作为运输旅客的航空公司,我们还应该考虑:在可以理解的范围里,有哪些东西是旅客可能会需要的,如果没有会让旅客乘坐体验不好的东西。
为什么要强调“可以理解”,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你承诺你满足一个人的所有欲望,现实里却做不到,那本来还有的感恩就会变成仇恨。
比如假设有旅客说:没有按摩椅我乘坐体验就不好;没有浴缸我乘坐体验不好;没有平躺还能翻身的床我乘坐体验也不好——这就不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
那么,卫生巾可以理解吗,我认为可以。
它不贵重,不占空间。
但是,该怎么配?围绕“配卫生巾”这个事情,航空公司要防范哪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比如:配什么牌子的?日用的夜用的?一个航班配多少?如何做到全国各地配备统一?仓储如何管理防止受潮生虫?旅客如何知道飞机上有?
如果旅客知道飞机上有提出需要的时候却已经配送完了怎么办?旅客如何不尴尬地跟乘务员提出这个需求?乘务员如何在照顾旅客面子的情况下提供?短途航班旅客没时间使用还要不要给她提供?
如果提供了旅客在使用时受伤责任怎么划分?如果提供了旅客当时不使用说下飞机再使用行不行?
如果上面的问题行,其他旅客进而提出给他一瓶橙汁先不喝打包带走需要的时候再喝行不行?
不行会不会被投诉?投诉了会不会要承担责任?敏感肌会不会过敏?过敏了如何向旅客求证是因为使用了飞机上的卫生巾导致过敏?如果没办法求证航司不处理旅客发微博骂航空公司给旅客提供过期卫生巾引发舆情怎么办?
怎么处理旅客索赔?
……
这种问题无穷无尽,且还不能说是危言耸听,因为航空公司这么多年走下来,类似的都曾经历过,且如果不把这些问题搞明白,在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哑巴亏等着他。
所以这就是,如果飞机上没有,本还相安无事,但如果有了,可能要产生这么多复杂的新问题,那你是航空公司管理方,你还会提供吗?
其实在现实场景中——我是指过去我飞航班的时候,会有旅客跑到后舱跟我们乘务员说悄悄话,然后乘务员恍然大悟,匆匆翻找自己箱包,然后两人快速地传递一件物品——卫生巾。
这属于乘务员把自己私人的卫生巾提供给了旅客,解旅客之难,这本来挺好,但还是有风险,且航空公司一定不会提倡,因为可能会产生类似于上述的问题。且,如果旅客恶意刁难,航空公司也不会给乘务员撑腰——因为你提供的你的私人物品给旅客是你的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你可能会问了,不就配个卫生巾吗,至于这么麻烦吗,绕来绕去不就是怕担责任吗?
完全没错,责任不能理顺,航空公司的人就不敢冒这个险。配个卫生巾,一句话的事,但没人敢面对旅客的千锤百炼。况且,在如今的环境下,“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管理导向也导致了类似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既然旅客和舆论不会给航空公司试错的机会,那航空公司在管理上也不会给相应的领导干部试错的条件。
我们通过书籍可以获得知识,通过经验可以总结出教训,但我们永远还是猜不透人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停机坪 (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