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10-20 14:00

音乐App评论区的“孤独与信仰”

虎嗅注:文章来自公众号“全媒派”(quanmeipai),原标题为乐评区众生相:情圣/逗比/野生文青...树洞式UGC背后的孤独与信仰》,虎嗅获权转载。


熟人社交体系之下,印象管理变得重要起来,人们越来越多向外界寻求自我的定义。一番经营过后,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互相之间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感,欣赏着彼此的完美蜃景。

  

可换个地方就不一样了,比如音乐软件的评论区,那里,是另一个江湖。百态众生,肆意性情,面具戴久了的时候,过来吸一口烟火气,感叹一句:久违了,人间。

 


音乐评论区众生相

 

不管你承认与否,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存在误读,以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周遭环境的时刻,也就完成了某种情感投射。于是不知不觉,入戏了。

 

情圣

 

混迹音乐软件评论区的情圣,拥有随时随地为自己加戏的特殊技能。一句歌词、一段旋律就能牵扯出无限往事,剪不断,理还乱。比如前段时间,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未圆》大结局,主题曲评论页面,堪比导演选角现场。


情圣们纷纷把自己代入“周莹”的人设,追悼着已经逝去的几段感情,续写情节的续写情节,写诗的写诗,步伐一致、调性统一。看起来居然有几分感动,以至于有网友忍不住感叹:从没见过一个音乐软件能聚集那么多情种。

 

图片来源:网易云音乐

 

除了是好演员,情圣们往往还是大诗人。拿着“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劲儿,萧然孤远,遗世独立,永远是欲说还休,一副沧海桑田历尽,人生从此只剩怀念的样子。


且来围观一组情圣诵诗会:

 

#音乐:张一山 《那就这样吧》

@梦里一朵花开:我吃完了一个五斤的西瓜,也没等到回复我的消息,我想,这应该不是你不够喜欢我,而是这西瓜不够大。 

 

#音乐:陈奕迅 《最佳损友》

@水滴不停:那些后来躺在黑名单的人,最开始都是踩着七彩祥云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的。

 

图片来源:虾米音乐


#音乐:徐佳莹 《身骑白马》

@如沐:我一生浪费过太多时间,却突然在意这分钟。

 

#音乐:赵雷 《三十岁的女人》

@hugo13:我希望她三十岁没嫁,我也不希望她三十岁没嫁。

 

这波扎心还不算完,情圣们还常常分享自己的故事。当然,不少带着网文的气质。看完让人不禁感叹:羡慕你们,谈个恋爱都和偶像剧似的。

 

图片来源:网易云音乐

 

除了堪比武侠小说中的情圣,音乐软件的评论区的另一类主流原住民是中二气息颇浓的逗比青年。

 

逗比

 

这类原著民并不像情圣那么戏多,他们往往极其接地气,拥有在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中“毁掉”一首歌曲的特殊技能。无论空耳还是过分解读,总之有他们的地方,永远不怕冷场。


比如歌曲《银色飞行船》的评论区,简直成了吹牛battle现场,看起来没有指名道姓的diss,却处处散发着“还有谁”的气质:

 


“想到当年在阿波罗飞船里听到这首歌”,“想到当年开着坦克听着这首歌”、“想起那年在阿富汗服役的时候”......瞧把你们能的。


除了比赛吹牛,我们再来围观一下逗比重灾区——“神曲”评论。逗比们在乡村非主流的道路上带着自己的节奏,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整齐划一的中二气质。他们极具内容生产的热情,在PK谁的脑洞更戳笑点的道路上,他们精益求精。


 

如果说神曲本身占了题材的便宜,那么下面这些靠着空耳毁掉一首歌曲的逗比原住民,可谓充分暴露本色了。凭借谐音,逗比们能打破语言巴别塔,翻译整首歌曲,并且做到有情节,有逻辑,符合本国国情。


不少人说,自从看了评论,一首悲伤的歌总能笑出眼泪。

 


当然,和现实世界一样,音乐软件评论区也不乏鄙视链的存在,这在第三类原著民中非常明显,野生文艺青年大概是靠diss来保持艺术品位的。

 

野生文青

 

野生文青和家养文青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往往并非学院派出身,因此通常内心有几分自卑,所以评论总是自恋气息颇浓,喜欢通过指摘歌词、歌手或者其他评论者来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


图片来源:QQ音乐

 

除了喜欢diss,野生文青们还喜欢怀旧和感叹,但也不是所有作品拥有此份“殊荣”,往往得是大众中的小众,经典而又不那么多人知道。比如下面这两首歌曲下面的评论:

 


#音乐:朴树 《清白之年》

@SE7EN:我想明媚这个词是不能形容一个男人的,除了这里。

 


 #音乐:young and beautiful

@燕返:突然明白了盖茨比对物质世界的失望,他所期待的,也许只是码头对面的那展绿灯,而不是在钱堆里的黛西。

 

少数席位:鸡血党/nay-sayer/点评狂


除了这三类原住民,音乐评论区还盛产几个小众派别,虽然单拎出来人数都不多,但加起来规模不小。因此,从长尾的角度考虑,还是点到为止地介绍一下:


鸡血党,主要特点是无论什么歌曲,无论什么曲风、什么歌词、什么歌名......他们都能用来鼓舞自己,变成“相信吧,加油吧,明天会更好的佐证”。


#音乐:Blind Tom

@大熊家的窗帘:Tom其实是幸福的吧,虽然命运坎坷,但是经历过爱和失去,有自己的天赋,也该没什么遗憾,相信还有明天,日子才能过下去。


nay-sayer,一群爱唱反调的人,最大的特点是频繁使用反问句:“难道不是xxx”,“是xxx才对好嘛”......可能也是音乐评论区最让人讨厌的一类人,无论什么歌曲,他都看不上,并且一番指摘之下,让你兴味全无。


#音乐:赵雷 《成都》

@破窗而入:成都不是这样的好嘛,不了解不要乱唱,真是拿把吉他就以为自己是鲍勃·迪伦了。


点评狂,这类人会把自己当成职业乐评人,大有指点江山的架势。先不管意思到位不到位,先点评了再说。覆盖面也极广,从歌词、旋律到乐器使用,甚至是别的网友的评论是否专业等等。总之,行走的量尺。


#音乐:《达摩流浪者》

@碧血连天202:万晓利的歌,总像握着拳头缓缓地一下一下地挥落着唱,眼神还流露着淡然地水晶晶明亮亮的恰似不知在哪里聚焦~


如果你足够“无聊”,点进以上任何一类典型原住民的个人空间,会发现他们评论生产的热情之高涨令人惊叹。比如情圣们,在不同的情感歌曲之下,竟然大段大段地分享着不重样的爱情故事。这种热情从哪里来呢?


树洞式UGC怎样聚合表达,其实是种情感需求


和音乐软件们独特的UGC生产环境有关,这里触发的内容生产,很少会同步出现在微博/朋友圈等个人社交媒体上。或许对于评论者而言,一个基于兴趣的陌生同好圈层,与暴露在熟人目光之下相交,前者更有安全感。


情感需求>社交需求


采访了两位资深音乐软件使用者@小锥子大步向前和@该隐,他们都表示,所有发在音乐软件评论区的故事是绝对不会发在朋友圈的。“场景不一样,就好像是水草,只能放在康桥的河里,捞出来曝露在阳光下就毫无美感。”小锥子说。


“我是觉得,两者承担的功能不太一样,朋友圈/微博更多的是社交功能,大家线下还是要见面的,生活中是有交集的。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工作关系,我总不希望你觉得我是个矫情或者逗比的人。而在音乐软件评论区基本没有这种困扰,想到什么也就说了。”该隐这样解释到。


或许对于她们这些用户而言,音乐评论区并不是一个承担社交功能的地方,而是满足自己情感需求/倾吐需求的地方。如同一个“树洞”,用户把自己的故事埋进去,就像挂在风铃上的,写着“出入平安”的小字条。其实并不在意有多少个人看到,它的存在本身,只是一种仪式感。


更强的圈层认同


音乐软件的评论区还有一个很有趣特征,即往往整体调性风格统一。如果此评论区被情圣攻占,则高位评论清一色的都是深情画风;如果被逗比攻占,则会生发更多脑洞言论;如果被野生文青带起节奏,那一定变成散文体朗诵会......这背后其实是一种认同感的建构。



如表现主义的创始人肯尼斯·伯克在对“认同”的阐释中所说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圣体共在论——耶稣的身体和血与圣餐中的酒与饼融为一体。”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往那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是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倾听者可以从表达风格和内容中,感到与传播者相同的兴趣。


最初的认同来自对同一首音乐的关注,而情感表达牵引之下,各大派别都熟稔用符号来建构起认同感,比如情圣的诗、逗比的段子、野生文青的鄙视链等等。而一旦当某个派别取得了对歌曲的”情感投射”的控制权,认同感就开始起作用,生发越来越多的同类内容。


孤独or丰富的个体


在@该隐看来,她之所以会混迹各大音乐软件评论区,是因为很多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表达欲。她说:“你知道,很多话现实生活中是没办法说的,说了也没有听众,还得努力挽尊。但在音乐的评论区,似乎是另一种评价体系,自在一点。”


这多少有点让人想起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那段著名论述:“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在于,原始人只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文明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们仅仅知道按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以至于似乎只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才能体现他自己生存的意义。”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丧,采访中@小锥子大步向前说,她选择在音乐软件上写评论的时间段往往是深夜。他说:“多半是听着听着想到了什么,就会写两句,一段时间之后你回过头去看,不自恋地说,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她信奉黑格尔的那句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抽象品。”所以,你在评论区看到的人总是性格鲜明,有趣一些。



如果朋友圈像“每个人都在兜售自己的大型标签市场”,那么评论区就有点像“旅游景点的留言墙”。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到来,留下只言片语,然后转身离开,继续着自己的百年孤独,单枪匹马,却也落落大方。


头图: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