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狗阿木(ID:wk-vkcyan),作者:vkcyan,原文标题:《从游戏名词到电商营销,我们一起来聊聊“秒杀”》,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历史上的“秒杀”
在1980年美国的11月24号,这一天是美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感恩节,我们的主角小帅一家聚会到深夜才结束,但是他们并没有休息,反而穿着厚厚的大衣,前往附近早已停止营业的沃尔玛。
但是当小帅抵达沃尔玛的时候,门前却排上了长长的队伍,超市关门了反而门前开始排队了?
因为明天就是黑色星期五!
(感恩节后的黑色星期五标志着圣诞购物季的开始,美国人民通常会利用这一天购买圣诞礼物或者需要的商品。)
小帅早早来的原因是他在11月22号沃尔玛的宣传单上看到的限时限量优惠。只要1元就可以获得一个崭新的柯比吸尘器,但是限量500个;虽然现在寒风凛冽,但是捡漏的快乐还是让小帅充满干劲,美国的11月还谈不上太冷,就这样等到11月25号的凌晨5点,沃尔玛开门了!
排在前面的人都是冲着限时限量商品去的,都一个劲往里挤,事后发现大门都被挤坏了。
尽管沃尔玛出动了大量安保人员维持秩序,但是还是出现了小范围踩踏事件,我们的主角小帅非常幸运地挤在队伍的前列,在丧尸一般的人潮中成功抢到了仅售1元的限量商品柯比吸尘器,当然小帅不会立刻结账走人,他还会在沃尔玛购买圣诞节礼物、自己需要的东西。
最后付款离场,小帅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但是感恩节之后,沃尔玛决定明年不再做限时限量优惠活动了。
二、线下商超为何对“秒杀”又爱又恨?
我们一般认为,秒杀活动存在3个主要特征,限时、限量、高值低价。
线下秒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获取预期效果,并且可以达到增加销售额、增加客流量的核心目的,具体来说作用如下:
通过制造热点吸引潜在用户、老用户,引导到店消费;
被吸引到的用户多半会购买一些产品,增加商超的销售额;
秒杀活动会增加品牌、商超自身的知名度。
这么看挺不错的啊,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能完成目标就是好活动,那何来的恨呢?
虽然秒杀能带来一些用户,但是也许要付出很多显性与隐性的成本。
线下商超的目标是提供广泛而优质的服务,有可预期的周边几公里的顾客,并不是很需要通过秒杀低价这种“激进”的营销策略来获取用户的青睐。
由于价格便宜并且限量,而黑色星期五本身就存在庞大的人流量,会出现人员拥挤与混乱的情况,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
秒杀活动会导致顾客之间发生冲突与纠纷的概率大幅增加,有损商超的形象与品牌建设。
总的来说就是线下秒杀是一把双刃剑,相对来说雨露均沾式的优惠更加适合线下商超的价值定位;商超会根据自己的营销目的,选择不同的促销方式去吸引客户。
也正是以上的一些原因,在线下商超出现之前,秒杀一直不是非常主流的营销方式,比我们之前聊的优惠券差远了。
三、互联网时代,“秒杀”为什么破圈了?
1989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事情: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动的商业互联网正式成立,互联网开始走向大众。
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兴起。2004年亚马逊推出了一项叫做Gold Box的业务,专门提供各种产品的打折促销和限时特惠。
该功能一上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手机上点点就可以花少量的钱购买想要的产品,消费者对此类限时限量优惠的商品自然是很有兴趣,线上秒杀也开始被更多人注意到,Gold Box类型的营销方式开始在电子商务领域被使用。
我们考虑一下线上秒杀相对于线下秒杀有什么优势?解决了以前的什么问题?为什么线下不温不火的秒杀业务,到了线上就成了常见的营销方式?
我们先分析一下线下秒杀的痛点到底是什么。
用户参与秒杀的成本高
对于用户而言,提前一晚上到超市门口排队,抢到了还好,要是没抢到直接破防,这要是有啥烦心事,做出过激举动,身边人都遭殃。
对于大型商超来说,成本可能大于收益
面对线下秒杀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商家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力,另一方面还存在不可控的风险,比如损伤商超形象、影响顾客消费等等一系列问题,除了新店开业需要快速拉新,稳定期间的经营者一定会慎重选择该营销策略。
而且大型线下商超存在区域性,比如在你家距离2公里处有一个沃尔玛,距离第二的超市可能就是5公里以上,你几乎不可能来回多跑6公里去距离更远的超市。而站在商超的视角看,除了特殊的开业阶段,应该多做老客户的维护,培养用户习惯。
而互联网的出现,几乎弥补了以上所有痛点。
用户参与门槛极低
在手机上就可以秒杀抢购,足不出户,就算抢不到,无非就是吐槽有内幕,付出的成本微乎其微。
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收益大概率大于成本
相较于线下秒杀,线上开展这样的活动,主要成本在研发,用的、辐射的人越多边际会成本越低,只要提前考虑到可能的意外情况,加上优质的运营方案,几乎不存在风险。
另外,不同于线下商超固定的辐射圈,电子商务不存在物理空间的限制,这就意味着理论上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潜在用户,这样的前提下,平台的增长潜力是极大的,上升期也是极长的,秒杀这样吸引眼球的活动就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线上秒杀有什么缺点呢?
存在技术难度,瞬间巨量的访问,会直接让服务器宕机,相信经历过早期国内双11的用户都深有体会。而伴随秒杀业务的火热,一系列的技术方案都火起来了,所以技术难度也随着生态的完善而降低。
亚马逊的秒杀业务在2000年左右开始发展壮大,除了日常折扣和限时促销的Gold Box之外,还细分出了Lightning Deals(闪电交易)、Deal OF The Day(团购)、7-day Deals(7天优惠)等等针对不同类型商品的秒杀活动,直到现在,相关业务依旧是亚马逊促销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相比于线下秒杀,线上秒杀只能说是: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四、国内为什么叫“秒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上面谈论了很多秒杀,都是打引号的,国外这种模式不叫秒杀,电商领域的“秒杀”是一个本土词汇。
以前的人怎么想到这个名字的?为啥不叫限时抢购?
秒杀这个词在电商使用之前高频出现在竞技、游戏中。在国内电商兴起的同时,网游也在蓬勃发展,众多RPG游戏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大名鼎鼎的《红月》;大概就是看起来像是兄弟就来砍我、一刀999的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升级到1000级,每次升级会给技能点,有些玩家将这些技能点全部加到攻击上,几百级之后,就会出现极其脆弱的身板 + 极其变态的攻击力,要么自己秒死,要么对方秒死,玩的就是心跳。
秒杀一词也慢慢在社区流行起来,而玩游戏的多半是年轻人,这部分年轻人与电商领域从业者产生交叉,电商从业者目睹限时限价低价商品在电商平台瞬间被抢购一空,发出了惊呼:“一下子就没了,就秒了!”
这时候人们转念一想,抢购没有体现极致的速度与紧迫感,哎!秒杀这个词很不错,商品直接售空,与游戏中的血条消失场景非常类似。
有了这样的先例后,9.9秒杀、限时秒杀,京东秒杀、秒杀专区、老板娘生日,全场秒杀......在电商领域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直到现在几乎成了电商平台的专用名词。
五、从专业角度看,人们为何喜爱秒杀?
可能会有小伙伴说了,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喜欢物超所值!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对比,限时限量抢购活动能够被人类选择,是有它的底层逻辑的。
收益不最大化(商家):在秒杀的场景下,用户支付比心里预期更低的价格就可以获得商品,用户会自发性地通过已知渠道进入秒杀活动中,而目标用户的参与动机,与需要支付的金额数量成反比,对于商家来说,秒杀场景下收益肯定不是最大化的,这也是秒杀的显性成本。
厌恶损失:根据科学验证,失去的痛苦是得到的快乐的2倍以上,丢掉100元的痛苦远高于捡到100元的快乐,人们聪明的脑瓜自然能推理出,如果不通过此刻稀缺的秒杀活动购买到商品,后续多支付的部分金额,就是我的损失,则会进一步强化用户参与秒杀的动机。
稀缺效应:秒杀的特征,都是在加强稀缺这一点,限时、限量、高值低价,用户对稀缺的感知直线上升,从而增加购买的兴奋度与成就感。
从众效应:我们想象一个场景,你的面前有2家超市,一家门可罗雀,一家人人潮汹涌,你会选择哪一家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无意识地认为,人多的肯定好,其实秒杀的场景也是这样,只是换了舞台,从线下变成了互联网上,如果秒杀活动可以在一个圈子中被炫耀、宣传,人们就会被这种“火热场景”所“迷惑”。
六、秒杀的目的是什么?
聊了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
为什么要秒杀,我们的目的是啥?线上秒杀与几十年前的线下秒杀还是一个东西吗?
我们先看线下商超做秒杀的目的是什么?
用限时限量低价把用户吸引过来,然后为用户提供消费空间,并让更多用户了解与记住产品。
几十年前线下秒杀受到现实世界的限制,无法发挥全部实力,而有了互联网加持之后,弥补了现实世界的缺陷,秒杀进化为完全体状态,其核心目的没有根本变化;
很多新人产品(从业者)只理解了前半句话,把用户吸引过来,让用户参与“秒杀”,人气确实吸引过来了,但是人家只秒杀,花钱赚吆喝,就是不挣钱,甚至羊毛党越来越多。
线上商城不像线下商超,用户来线下商超参与秒杀活动,来都来了,大概率会消费,线上则不是这样,无论用户是否“秒杀”成功,没兴趣了会直接右划走人,这就达不到开展秒杀活动的目的了。
所以线上秒杀的运营目的并非秒杀活动进行状态,而是秒杀活动开始前后的活动运营,以及产品的曝光与留存。
等待秒杀的用户运营
店铺付出较高成本开展秒杀活动,吸引来的新老用户都是极其宝贵的,如何引导这些用户转化为店铺的忠实用户,如何引导用户增强与店铺的粘性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段时间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社交互动、相关营销活动曝光、强化品牌价值等等。只要能加强与用户的粘性、强化用户认知的目的,营销方案的形态都是可以畅想的。
秒杀之后的用户运营
秒杀之后有些用户抢到了,有些用户没抢到,抢到的用户必然会增加对店铺的信任,我们再引导用户多下单,并在下单过程中继续曝光产品能力,比如签到、会员,让用户发自内心地认可产品。
而没抢到的用户呢?我们也不能白白浪费宝贵的流量,时刻记住我们秒杀的目的。
猜测一下“秒杀”失败的用户的心理,可能还对抢到抱有一丝希望,是否还有下一波?是否可以捡漏?这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提示用户,没抢到没关系,预约下一次的秒杀,还有机会抢!或者贴出其他相对优惠的非秒杀的商品,来安慰用户;总之就是拉升用户的心情曲线,给予用户继续操作的空间,也是将用户留存下来。
所以秒杀并不是简单的低价抢购,短期吸引巨量人气的活动,因为如果没有合理的运营策略,最后陷入只能花钱赚吆喝的虚假繁荣之中。
七、一定是秒杀吗?
我们纵观人类发展史,无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路边小卖部,还是信息化时代的全球电商平台,总有时代的先驱者找到了当下时代的技术与底层逻辑的结合,归根结底其实研究的还是人与组织、交易。
互联网秒杀此类业务模式的出现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此类活动的底层逻辑以及我们的营销目的,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展示到用户面前,一定不是永恒不变的,秒杀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在高速发展的当下,已经有了相对于传统秒杀更加有效的活动模式,以及电商突破物理限制后,能够触达的新业态。
万变不离其宗,了解消费者,了解底层逻辑,与自身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可落地的面向用户的活动形式,最后落地的一定是秒杀吗?我想一定不是的。
参考资料:
曾将中文带火的韩国网游,却被自己搞凉,15年后又想复活捞一笔?
“秒杀起源”,电商年代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秒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狗阿木(ID:wk-vkcyan),作者:vkc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