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03 08:33

打造“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谁是领跑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联手!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要来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福州新老洪山桥)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探讨了谁可能成为该城市群的领跑者,并讨论了福建省内部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

• 💡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是十九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 该城市群由福建、广东和浙江三个省份组成,涵盖了福州、厦门、泉州、汕头、温州等城市。

• 💡 福建作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发展,有望成为龙头城市,推动整个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被点名了。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两度提到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加快发展壮大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与周边省份的城镇联动发展,协同共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


作为19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自诞生以来仅有两年多时间,但屡屡获得国家层面关注,足见其重要性所在。


打造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谁是领跑者?粤闽浙三省又该如何协调发展?


一、何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


在新一轮城镇化中,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新的空间承载主体,肩负起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任。


大名鼎鼎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都属于城市群的概念。一个超级城市群,往往是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N个都市圈的集合体。


“十四五”时期,我国共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



虽说都是“国家级”,但发展模式有别、成熟程度有异、战略定位不同,并不全部处于同一水平,可大致分为三档。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位于第一档,这是我国最成熟也最为人所熟知的城市群,也被视为城市群的“五极”。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位居第二档,与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城市群处于同一区间。


这些城市群已有发展雏形,亟待进一步壮大,属于“发展壮大”之列。



处于第三档的是哈长、辽中南、滇中、天山北坡等9个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更多还停留于概念阶段,仅有地理上的联系,尚未真正连片成形,仍需“培育发展”。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为何能跻身第二档?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虽说是“十四五”规划最新提出的概念,但其前身——海峡西岸城市群,早在10多年前就已成形,且早有相关规划出台。


当时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一度覆盖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四省20多个地市。但规划范围过大、城市过于分散、缺乏强中心城市引领、凝聚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群融合进度不及预期。


或许因为这一点,“十四五”时期海西城市群被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取而代之。


新的城市群,没了江西的身影,集中于广东、福建、浙江三大经济强省,而且以“沿海”冠名,战略聚焦意味更为明显。


升级之后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将粤东地区、厦漳泉地区、福州都市圈、浙南等地连成一体,串联起福州、厦门、泉州、汕头、温州等城市,形成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狭长城市带。


这一区域,既是地域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地带,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活力远远高过许多内陆的城市群。


更关键的是,南接粤港澳大湾区,北连长三角城市群,且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这样的区位布局,让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一出世就显得与众不同。


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谁是龙头?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战略地位重要,但究竟谁是龙头,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无论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还是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都有一个或多个强中心城市作为引领,形成区域向心力,从而带动一体化发展。


与之对比,无论是前期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还是最新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一直都是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城市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也没有一个城市能形成横跨整个区域的凝聚力。


究其原因,粤闽浙都是经济强省,即便是偏居一隅的地市,在各自省份中都有着独特定位,这就加剧了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难度。


即使城市群覆盖范围最广的福建内部,谁是第一龙头城市,一直不乏争议。



福州是省会,泉州是经济强市,而厦门更是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为一体,形成了三城鼎立的奇特局面。


更不用说,连通大湾区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整个城市群会面临来自两个超级城市群的拉扯,也让内部出现了离心力。


一边是以潮汕地区为主的粤东地区。


虽说粤东地区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相当大,整体实力也不及厦漳泉地区,但背靠中国经济第一强省,且受益于广东正在推动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与珠三角的亲密度远远高于其他区域。



更不用说,汕头在广东省的城镇空间体系中,与湛江一道被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肩负起带动粤东地区迎头赶上的重任。


另一边是以温州为主的浙南地区。


这一区域,本身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能直接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种种利好,对于南向的城市群自然缺乏积极性。



而作为下一个万亿级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温州本身经济实力强劲,且被定位为杭甬之外的浙江“第三极”,实力也不容小觑。


所以,没有行政力量的直接整合,仅靠市场本身的自发力量,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如何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想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福建能否诞生一个龙头城市,就成了关键。


长期以来,福建都是“三城鼎立”的格局,城市的竞合关系,远比一些坐拥“双子星”城市的省份更为复杂。


福州虽然是省会,且GDP反超泉州成功夺回福建经济第一大市之位,但在行政级别上并非副省级城市,而经济与泉州也无明显差距。


厦门虽然经济总量不及福州,但本身有着与深圳类似的独特定位,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于一身,城市能级更高,且地位更为超然。


泉州则是福建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经济总量与省会福州不分伯仲,而旗下的县级市如晋江、石狮,个个都有独当一面的实力。



面对这一局面,能破局的或许只是政策了。


2021年,福建省出台“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福州GDP突破1.7万亿,城市首位度25%以上,且首次公开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同年,福州都市圈规划获批,成为继南京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而同处一省的厦漳泉都市圈,至今仍无进展。


不仅如此,在被誉为世纪工程的“京台通道”中,跨越台海的枢纽城市,不是厦门泉州,而是福州。


早在2016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路网中,就已有了“京台通道”的概念,从北京经福州,打通直达台湾的高铁路线。


在去年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北京—台北”赫然列入其中,同样是从北京经福州,到达台北。


可见,政策的天平正在向福州倾斜,集各种政策于一身,这个“小透明”省会,或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未来,福州能否代表福建,全力整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