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12-20 08:46
小孩哥小孩姐,治好了成年人的精神内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云出岫,原文标题:《小孩哥小孩姐:成年世界的超级英雄,本我所在,自我相依》,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孩哥小孩姐在成年人精神内耗方面的独特作用,并分析了他们背后的塑造力。文章指出,成年人常常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精神内耗,而小孩哥小孩姐的态度和行为则能给予成年人启示和帮助。

• 💪 小孩哥小孩姐能够拒绝内耗,直抒胸臆,对待他人的评价态度坚定自信。

• 🤝 小孩哥小孩姐以善意和温暖的行为影响成年人,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和拒绝精神内耗。

• 🌟 新一代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小孩哥小孩姐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强调独立、善良和不委屈自己。

年纪虽小,技艺非凡,能力不一般;


性格直给,大方慷慨,也不夸夸其谈。


从做起饭来如鱼得水生活技能满级,拒绝内耗有凭有据回怼直球又礼貌;到旅行期间娴熟救助流浪小猫,大雪过后为排队的大学生分发自制雪球;再到“小谷数学课”“老陈爱刷机”“于果英语哥”让大学生汗流浃背的同时,成为了小老师硬核课堂的忠实听众……



他们是小孩,但终不以“小学鸡”“熊孩子”为名。这些“满级”小孩凭借超乎年龄的才干与感悟近期在互联网空间备受关注,成年人直呼自愧不如,遂赞其为“小孩哥”“小孩姐”。


小孩是年纪,哥姐是能力。然而,在一声声“哥姐”的表达里,潜伏着成年人怎样的内心标记;在小孩哥小孩姐“超能力”的背后,存在怎样的塑造力;在童年真正样态的讨论中,小孩又该如何成为、抑或成为怎样的小孩?


成年人的暗语,我期待成为你


最近一段短视频片段中,一个小男孩向妈妈倾诉被同学评论穿的衣服不好看,妈妈以为他想要寻求安慰,结果小孩表示希望妈妈再为自己买一件同样的衣服——“为什么他说不好看我就不能穿呢?我就要天天穿,让他看习惯。”


评论区掌声连连,“本来以为是妈妈教育小孩视频,没想到是小孩哥现场教学”“小孩哥精神状态领先我100年”诸如此类的感叹接连不断。


无独有偶,也有的家长共情,谈起自家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带着粉色发卡上学时被同学评价“你的粉色不好看,我不喜欢,我觉得蓝色好看。”女儿更是直接反驳道,“我的东西,为什么要你喜欢?”


看似有些爽言爽语的意味在其中,细品过后,却觉得符合逻辑、条理清晰、确实在理,堪当成年人最强嘴替。


(情绪稳定拒绝内耗的“小孩哥”“小孩姐”)


反观成年人世界,可能因为一句负面评价改变自己的穿衣风格,也曾因在意他人看法而陷入精致羞耻。他者轻飘飘的话语在成年人心中雁过留痕,却被小孩子轻松化解,一句句“小孩哥小孩姐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背后藏匿着的是成年人所背负的厚重的壳,以及对于拒绝精神内耗的希冀。


当然,在情绪稳定一语惊人以外,部分值得称道的小孩哥小孩姐们也凭借温暖的善意被成年人看见。


在景点偶遇流浪猫的小男孩本能地停下脚步,双手伸入池子捧出一捧池水娴熟地喂给口渴又想喝水的小猫嘴里,小心翼翼地施予爱抚。


又如网友担心女儿因患有脑瘫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孤立,于是试探性地询问女儿身旁的小朋友是否会因为女儿“不一样”而笑话她,询问前紧张又忐忑,但是其中一位小女孩很认真地说道,“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缺点,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的,她能自己走路都算一个很好的结果了。”温暖炙热又条理清晰,让网友悬着的心稳稳落下。


评论区因小孩姐而感动,也因“后生如此”而感到欣慰和敬佩。


每当这时成年人往往观望自己,什么时候失去了与世间万物间细腻的感知与链接,因为什么而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遥望特殊或罕见群体,又是怎样瞻前顾后没有更果断地践行善意?


事实上,无论是敢怒不敢言的情绪内耗,还是日渐迟钝又缺少勇气落实的善意,都似乎来自于成年人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就像古罗马哲人马可·奥勒留所说的那样,我们爱自己胜过爱别人,但在乎他人的意见胜过在乎自己的。


而成年人对小孩哥小孩姐投去的羡慕与赞许的目光的同时,那道目光也正以“期待”为名反射至自己的心底。


(小孩哥小孩姐治好了成年人的精神内耗)


他们渴望着像小孩哥们那般,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与评价直白地拒绝,为自己搭建起安全的帷帐;也渴望像小孩姐们那样,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事物,直面本我充满善意的初心,不加犹豫地给予帮助,筑起温暖的桥梁。


这一次,不再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而是,“小孩哥,小孩姐,我也想努力成为你,也是我心目中期待的我自己”。


新时代父母?哥姐背后的塑造力


当我们谈论小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谈论小孩,我们要透过小孩这面明澈透亮的镜子,去凝望小孩背后的家庭与教育。


譬如景区喂小猫喝水的小孩哥的妈妈也用视频记录下这一有爱的瞬间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但配文只聚焦于小猫的亲切可爱,而没提及小孩的善良有爱的只言片语。


妈妈没有将小孩的善举当作值得称道的特殊事迹,说明这份善意在妈妈的眼中也是平常,也正因如此,小孩哥才得以娴熟而自然不假思索地去完成这“平常”的善举。在这里,爱的循环形成了传承的闭环。


(小孩哥妈妈发布的视频文案)


暖心宽慰脑瘫同学家长的小孩姐的相关视频评论里,敬佩小孩姐之余,“家教好好”“这才是应该生孩子的家庭”的评论也不稀奇。在无意识里,大家也会循着小孩哥姐的轨迹,去感受其父母的教育。


又譬如在拒绝内耗、直抒胸臆、不委屈自己的嘴替小孩哥姐的故事里,事由的记录者往往也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们持有的态度是笑意是赞许,还带有点意料之外的惊喜,而不是指责与教育。


此类种种,似乎与传统意义上上一辈的家长形象有了些微妙的偏移。


在过去,“苦难教育”之风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盛行。部分家长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认为孩子过得太安逸会失去抵御风险的能力,于是在没有苦难之际,努力制造苦难,美其名曰爱的历练。


这种“苦难教育”的底色是隐忍。所谓的经验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父母苦口婆心“我们这样都是为了你”讲述的是自我牺牲式的爱的献祭;遇到委屈得到的答案也常常是“你怎么不想想自己的问题”……


在“苦难教育”里成长起来的那一代小孩,似乎在基因中被雕刻下了“需要忍耐”的痕迹,于是长大后习惯于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羞耻、愧疚、默默承受……这又何尝不是成年人羡慕小孩哥可以对他人眼光不用那么在意的根源真谛?


而这一代小孩哥、小孩姐的背后,正是新一代的父母。


这部分的新一代父母不再高举苦难教育的大旗,而是先成为独立的自己,且拒绝利用个人牺牲式的爱意束缚住小孩与自己。


就像另一段有关小孩姐的热门视频里,90后妈妈故意用带有强烈苦难教育特色的话语来试图“拿捏”女儿:“妈妈舍不得吃,你吃吧,你吃剩我再吃。”


10后小孩姐不慌不忙,真诚对答——“我可剩不了。”画外音里,不难听到妈妈笑声连连。


当妈妈把“苦难教育”的经典语录如遥远的笑话般轻飘飘地提起,说明她早已走出“苦难教育”的乌云;当小孩姐丝毫不落入窠臼的回答引来妈妈笑意,则说明妈妈从未给过小孩苦难式的教育,而似乎是善良但不委屈自己……


让熊孩子成为熊孩子的不是小孩自己,小孩姐之所以成为小孩姐也离不开家庭的荫庇。


时代向前走,我们也向前走。当我们在称颂小孩哥、小孩姐之际,又何尝不是看见了新型亲子关系的生命力?


把童年的定义还给小孩自己


可是,小孩子们的路似乎走得也并不那么顺利,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符合年龄的能力与行为似乎总迎来审视的目光,与无休止的争论。


就像天才少年往往备受关注,一半的围观者在仰望“别人家的孩子”,另一半则似乎在审判“天才是否陨落”中旁观。


一如按照自己穿衣风格打扮、沉稳自如在台前展示、面对事情有着略微深刻见解的小孩也曾一度被贴上“不像小孩”的标签。


在这般的氛围里,作为“小孩”,似乎不被允许拥有超出所谓普世概念中对于“儿童”印象之外的能力。甚至这些所谓不像小孩、过于成熟的小孩们似乎也曾遭到他者的揣测,是失职的父母还是信息社会的侵扰,让童年正在风中消逝?


在很多时候,成年后回望童年时代掌握了一项所谓超乎年龄的技能抑或说出一句不符合外界对于儿童固有认知的话语之际,是否曾历经“不像小孩”的评价,又是否陷入“符合小孩模样”的囹圄?


而在回首里才发现,那道已变得清浅的划痕在一定时间里曾束缚过自己。是谁规定了几周岁以下只能看童话,或是有谁规定什么样的性格特性只有符合某一年龄限制方能拥有?


在这种视角下,“小孩哥”“小孩姐”的流行与被称颂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这意味着人们对下一代,与更新一代的新新人类们,抱以更加包容与开放,更加期待与尊重的目光。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我们在“小孩哥”“小孩姐”的身上所看到的是“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当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一道文化鸿沟,童年便诞生了。而当电视媒介改变大众传播方式开始,一切信息可以在成年人与儿童之间共享之时,儿童似乎提早被迫触碰到成年人的“秘密”,进入了充满冲突、战争、暴力的成人世界,也就是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书摘)


在今天的讨论之中,娴熟与流水线般的操作似乎是儿童与成人共享一片互联网天地的信息刺激下的产物,也就是“保持缄默的密约”下童年与成年之间的边界正在消失。


诚然,一部分被流量资本利益包裹下的小孩仿佛在互联网的流水线中溺水,但这似乎并非我们所称颂的“小孩哥”“小孩姐”,也不应该完全归咎于互联网时代之于“童年”与“成年”边界线的冲击,而是缺乏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的产物。


人们似乎总太在意“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限定,譬如十八岁以前被禁止恋爱,又需要在进入大学的那一瞬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被推搡着成为社会时钟里严丝合缝刚刚好的齿轮。‍‍‍‍‍‍‍‍‍‍‍


把童年的画笔还给小孩,在另一个角度何尝不是把成年的定义交给大人?


在健康的家庭与积极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应该允许“小孩哥”“小孩姐”的出现,也应该允许小孩不成为“哥姐”。


“天真烂漫”并非是童年的唯一形态,打破统一标准的筛选,别“让小孩成为小孩”,而应当把“童年”的定义还给小孩本身,“让小孩成为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云出岫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