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作者:张欣培、周楠,编辑:杨秀红,原文标题:《跌穿2900点,A股最坏的时候过去了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4年开年,A股表现不及预期。1月8日,A股再度跌破2900点,逼近2023年以来的低点2882点,市场情绪亦降至冰点。
1月8日,A股重要指数均出现明显下跌。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跌幅1.42%;深证成指下跌1.85%,创业板指下跌1.76%。
国泰君安表示,当前市场情绪较为低迷,市场整体的操作难度较大,空头反向推动,短期适当降低预期。
尽管从外部来看,有美国降息预期因素等影响,但从内部看,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货币、信贷等都在大幅发力,监管层推出多项政策利好A股。各项经济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在稳定复苏。
整体来看,A股的利好消息并不少,但是为什么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重要的是信心和预期的问题。”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
一、超九成个股下跌
1月8日,上证指数跳空低开,随后一路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2887.54点,下跌1.42%,深证成指报收8947.72点,下跌1.85%。两市成交萎缩,累计成交6576亿元。此外,创业板指下跌1.76%,沪深300下跌1.29%。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1月8日上涨个股仅有380只,下跌个股达到了4786只,占全部A股的92%。
板块方面,旅游板块活跃,在哈尔滨旅游爆火刺激下,长白山、大连圣亚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不过,大多数行业板块出现下跌,半导体、黑色家电、军工电子等跌幅居前,跌幅均超过3%。
当日,北向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合计净流出23.1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36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1.74亿元。
对于A股下跌原因,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从外部来看,资金面偏紧,新年过后人民币汇率再度走软,对资金面高度敏感的医药,成长股都出现杀跌;从内因看,2023年12月经济数据仍然不甚理想,对跨年行情的期待随着科创50等部分指数创出了新低而消退,情绪面显示恐慌的气氛出现抬头。
黑崎资本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兴文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美国持续的加息与中国降息所造成的资本外流。
第二,国内机构的赎回与调仓。历经两年时间的“阴雨连绵”,近期基金赎回压力巨大,风险敞口在持续的释放中,因此难免遇到大盘不振;外加开年基金公司换了许多基金经理,新上任的基金经理也在选择卖出原有股票,青睐低仓位或空仓观望直至市场回暖。
第三,市场信心缺失。“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会形成持续而无意义的内卷,消磨战略资金的耐心,整个市场缺乏国家队所引领的持续增量资金入场。”陈兴文向《财经》表示。
二、北证50失守1000点
在A股近期的一波震荡调整中,此前与沪深交易所形成“跷跷板”效应、表现抢眼的北交所二级市场,特别是北证50指数,也难以独善其身。
1月8日,北证50失守1000点,报收999.77点,跌4.75%,全天成交量约9.68亿股,成交额约128.7亿元。当天,成份股中仅昆工科技、海泰新能收涨,恒进感应、同惠电子、民士达等五只股票跌逾9%。
在近期的一波下跌中,北证50指数从1100点上方回落到1000点下方。
2024年至今的五个交易日,北证50指数仅在1月2日收涨,当日北证50报收1105.21点,涨2.08%。此后,连续三个交易日(1月3日~5日)北证50收跌,跌幅分别为0.41%、0.64%和4.02%。1月8日,北证50继续下跌,报收999.77点。
从北交所整体盘面来看,2024年首周,北交所二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较此前一周双双下滑。
据北交所官网数据,2024年1月2日~5日,北交所市场成交量约58.30亿股,成交金额约77.13亿元,较前一周分别减少13.65%和10.99%。
“北交所最近几天的下跌是回调蓄势。”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对《财经》表示。
“(北证50)指数在2024年元月可能会再次考验1000点基准点位,甚至短时跌破1000点。”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
不过,周运南同时提到,预计北证50指数整体仍会保持波浪式向上盘升的趋势。
业内认为,长期来看,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背景下,北交所市场仍有较大投资价值。
余伟认为,三大逻辑可以支撑北交所走出中长期的“北交牛”:一是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确立了大力发展北交所的主基调;二是投融两端同时发力让优质企业和资金在北交所得到有效配置;三是大幅提高的交易活跃度让北交所拥有了良好的赚钱效应,从而能进一步吸引投资资金进场。
三、为什么持续下跌?
尽管受到美国加息预期等影响,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在企稳,A股利好消息并不少,为什么股票走势不尽如人意?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问题在于信心与预期。
壁虎资本基金经理张小东也认为,主要是信心偏弱。而信心偏弱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经济增长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但是并没有出现提速;另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调整下行,交易者信心情绪下降。
投资者在市场赚不到钱,正是缺乏信心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是大部分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自循环的指标,过去两年,偏股基金指数大幅跑输万得全A指数。因为亏损所以才没有信心。因为没有信心,就会寻找各种各样所谓基本面的解释。”孟磊表示。
过去几年是 “炒股不如炒基”,但现在变成“炒基不如炒股”。机构投资者在影响市场信心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
“其实2023年是‘机构熊’,但不是整体A股市场不太好的表现。从2010年以来可以看到,公募的表现非常好。2023年机构前百大中位数大幅跑输A股中位数,实际上A股2023年有50%股票甚至是上涨的,不是下跌的,但是下跌的股票都是机构重仓的、指数权重大的这些相关的股票。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尤其我们主流的机构投资者没有信心,因为没赚到钱。”孟磊说。
怎么能够打破这样的循环?在孟磊看来,一方面,企业盈利和政策发力有助于打破这样的循环;另一方面,解决信心不足的问题。
“基本面已经开始复苏了,别的资产类别反映正面的情况,但股票市场有一定的错误定价,它需要更多的时间。” 孟磊表示,瑞银对A股市场的看法是偏正面和乐观的。
四、后市不必过于悲观
夏风光认为,市场处于熊市的末端,一方面是需要坚定持股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回避情绪面极致扭曲的杀伤力。每当情绪面驱动的急跌出现时往往就是短期见底的特征。
“我们认为当前短期扰动不改长局,极端估值叠加积极因素的逐步积累,对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
李求索团队认为,2024年市场的配置机会有望好于2023年,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从投资者信心角度,该团队认为,展望后市,在极端估值、交易情绪低位叠加积极因素逐步积累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仍有继续修复空间。
“市场正在等待积极的信号出现,长期来看最坏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张小东说。
陈兴文也表示,现在没有必要恐慌,反弹随时可能要崛起。“筑底期是需要一段时间去耐心守候的。保持耐心至关重要。股市的机会是跌出来的,跌的越多距离底部越近。”
有下跌就有机遇。“A股已出现一大批个股跌破净资产现象。当下A股沪深300的估值基准正在持续下滑,许多高股息资金抄底持续流入,预示了大资金对未来的乐观预期。”陈兴文说。
“市场回调,提供布局良机。”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目前宽基指数已充分反映当前市场各种悲观预期,后市进一步大跌的风险有限,同时隐含风险溢价、股债性价比等长期关键指标都表明,A股底部信号已经出现。
陈果同时提到,仅仅是便宜的估值并不足以支撑市场迅速回暖,企业盈利能力的修复、市场增量资金的改善同样重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通缩预期的消除所需要的政策信号不可或缺,且进一步的资本市场政策性改革仍能发挥基数效应。
中信证券认为,1月中旬是关键时点。随着经济数据和地缘扰动的落地,政策将持续加码,场外配置型资金预计将逐步入场,市场将迎来重要拐点。
资金面上,业内预测,北向资金2024年有望重回净流入。
招商证券援引数据表示,2023年以来,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及其预期的变化以及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现实反复修正等因素的影响,外资在A股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023年北上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437亿元,属于历年同期较低水平。
“展望2024年,影响北上资金流向的核心变量将转向,有望驱动北上资金重回净流入,成为A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作者:张欣培、周楠,编辑:杨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