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2-08-12 11:04
百度做“云”有哪三个挑战?
现在,如果你去跟百度的人聊天或者访谈,问:百度现在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基本想法与动作是什么?——你们既不跟其他互联网厂商抢着做手机,也没有微信这样的产品。
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云”。
李彦宏已经把公司上下对移动的想法统一到这个大方向上去,并在全力投入。
《商业价值》记者夏勇峰最近的报道将百度的“云战略”做了如下的解释:
百度云战略说到底就是将以前只提供给自身产品的基础能力向外输出,变成各种开发者所能够拥有的能力。在这一战略下,不管是传统互联网的站长,还是移动互联网中的开发者,百度自己搭建体系中的Web App开发者,甚至调用百度API等方式深度集成百度服务的终端厂商,统一被百度看做开发者,而百度要做的则是应对不同的开发者,用最佳的方式将自己的基础能力输出给他们。
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说,“我们过去还是围绕已有产品做无线化,而现在则是以百度云为中心,以开发者需求和开放平台为手段,切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这篇报道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阐述了百度在“云”上的想法与做法,更分析了百度做“云”面临的几点挑战。
虎嗅摘编如下:

对百度而言,重回B2B,做云、做平台,是一条稳健同时又颇具想象力的路,可是这条路仍然有3个挑战。

挑战1
首先,百度必须要快速补齐自己“云战略”大局中的短板,不然恐怕会有“漏气”的危险。短板之一是相对百度的基础而言,应用分发能力仍然不足,需要用更强有力的方式来获取流向应用的流量,并以此作为移动战略中的破局点。

而短板之二,则是在一切皆可数据化并用算法解决的百度发展道路中,百度将用户视为流量,但并没有形成自己有力的账户体系。Google利用Gmail、Google Docs直至Android系统,解决了Google ID的问题,可是对大多数中国用户而言,上百度只是为了搜索,除非想要在百度知道和百度贴吧里深入活动,否则根本不会想到去百度注册和使用账号。在强调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仅有流量而没有用户,将会使得百度平台的吸引力打上折扣。百度需要以PCS或别的产品作为突破口,起码做到能对每个用户打上标识,并在最短时间内让用户对“百度ID”有所概念。这将是百度移动战略能走多快的决定性因素。

挑战2
其次,传统互联网是有疆域的,在过去与Google的竞争中,百度能以“百度更懂中文”作为制胜法宝,是因为不管是网站、网站之上的内容,还是潜藏在用户搜索行为背后的语意分析,都是在中国市场,基于中文背景。百度在成功和壮大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开发者影响巨大。

可是,移动互联网的疆域概念正在被淡化,在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移动应用、经常娱乐的移动游戏中,大部分是国外开发者的产品,百度对他们的影响力有限,他们也不可能与百度云平台进行特别深入的对接。与此同时,国内很多优秀的移动开发者,实际上只将中国市场视为可选项之一,甚至有一些会只针对国外市场进行开发。百度的很多服务或说很多“诱惑”,对他们来说也并不重要。

过去10年,全球互联网市场是“美国的全球市场,中国的中国市场”,可在未来10年,由新一批开发者所引领的“美国和中国的全球市场”或将到来。沿着百度现在的路线往前走,可能不到10年,百度就将和Google在全球舞台展开底层的再一次战争,而这一次的对手更有亚马逊等实力强劲的公司。如何在现在的时间点,抓住海外开发者“入华”和国内开发者“出海”的机会,让自己快速成长,释放出超越国界的影响力,是百度面对的更大挑战。

挑战3
第三个挑战,则在于百度自身。虽然在回到B2B2C的脉络中后,百度的基础能力仍然传承,可是对整个百度公司而言,B2C的服务和B2B的服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和“站在开发者角度思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

不管是在百度世界的提案中出现“移动框”,还是在应用分发中出现的“头部太强、尾部太弱”的反思,实际上仍然是从最终用户出发的思路。李彦宏很清楚百度将要走向何方,可要让百度忽然间“只对开发者说话”,还需要反复的磨合,甚至百度整体公司文化有所转变。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