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端端酱(ID:DuanduanReport),作者:端端酱。
这些天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当时要在疫苗事件时在小号上不断发文,吃力不讨好还挨了骂,我想了想,是呀,为什么呢?
01 写作动机
大凡写作都有动机,抛出问题的人也都会首先问端端酱,“你的动机是什么?”
写作疫苗系列文章时,我正在办理工作交接,准备去美国访学,可谓焦头烂额之际,最后连顿离别饭都没和家人好好吃。此时其实并不应该再用多余的时间来做这些看起来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但哪有那么多时间再去想动机和应该不应该,写作完全是出于一名新闻敏感和记者本能。
作为一名医药健康长期的跑口记者,对这类公共卫生事件是有基本判断的,当时端端酱就发现,民众的情绪已经被彻底煽动起来,中间夹杂了很多不实信息和谣言,很多未知数又造成了恐慌。
2018年7月21日凌晨,我在微信公号上看到兽爷那篇《疫苗之王》,第一时间就转发了。当时的感觉是,这篇文章好厉害,非常老练地挖出了这些企业背后的钩沉,呈现出一个唯利是图的暴力行业内幕,虽然并没有调查这次事件的本身,但是背后企业的分析就足够重磅了。如果企业唯利是图,掌舵者的目的只是为了经济利益,做事没有底线,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的药品、疫苗本身存在严重的质量风险。
兽爷很多文章的写法在调查记者中很常见,当没法去到新闻现场,找到当时人访谈时,我们往往会采取第二落点,分析企业和行业背后的商业逻辑,比如上市公司的财报,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将很多信息交织在一起对比,就会出现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随后朋友圈开始刷屏,情绪一级级发酵。很显然,兽爷的长文激怒了整个社会,大家已经不再希望了解事实真相,而是希望将这一企业就地正法。
但作为更愿意关注事实本身的我来说,即使企业有千般问题,或获取了再多暴利,也不能和这次事故本身的真相混淆。大众应该有权利了解事故到底为何而生,严重性到底有多大。
大半天过去,7月21日晚,我在自己的自媒体号“端端酱”(DuanduanReport)上发文,呼吁官方“尽快公布调查结果”。《尽快公布调查结果才是疫苗问题关键》
在这篇文章中,我呼吁,
1.“不能任由恐慌愤怒情绪蔓延,相关部门须及时回应关切。这次疫苗的事,如果政府还想保这个企业,那就是拿自己仅存的信誉给这种烂企业背书。”
2.疫苗风波在发酵,对民众盲目担忧情绪的应对,最好的办法是国家药监局尽快公布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事件的调查结果,说清楚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处理的办法和措施;对于这样的企业,惟一的办法就是切割责任。
3.同时,详细披露处置长生生物百白破疫苗质量问题的过程,善后措施和结果。否则,任由猜疑和谣言,很容易造成远大于疫苗事件本身的重大风波。同时,在肯定飞检的同时,反思、规范飞检工作的一系列细节。”
7月22日早上11点,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信息,关于这次疫苗事件,你们想知道什么,在这条下面留言,我争取尽快把答案都整理出来给大家。
一开始还没有清晰的思路要写什么,下午我出门办事。晚上回来,看到留言的疑问已经有好几十条,心里有了点底——大家的疑问集中在某几个主要方面。
当晚,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通过新闻联播发言,通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有关情况。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准备仓促,徐局长的介绍很简略也模糊了不少重要信息,让公众的情绪再度引爆。
而主流媒体,除了转引当晚新闻联播的信息,并没有更多事实。我猜想是调查本身颇有难度,官方也需要更多时间去核实。
作为长期在医药健康领域做记者,此时已经察觉到这次疫苗事件的影响可能会比之前的都要严重,并相信在主流媒体和官方都哑然无声时,用自己专业判断梳理事实真相很有必要。
山东疫苗及以往的历次疫苗事件都证明了,每一次疫苗事件的发生都会影响疫苗的接种率,会降低公众对疫苗安全和疫苗接种的信心。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引导舆论,后果十分可怕。
我所了解的,在2013年12月-2014年初发生乙肝疫苗事件、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发生期间,都出现过疫苗(接种)犹豫的现象,一些儿童家长甚至拒绝接种疫苗。
国家有关部门做过调查,事件发酵期间,家长对第一类疫苗犹豫的比例会达到30%,不过在1个月后逐渐降到5%以下,但山东疫苗事件发生后,家长拒绝第二类疫苗接种的比例高达50%,并且持续了数月的时间。之后政府行业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恢复,重建公众信心。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疫苗接种,这是全球的共识。如果国人都在抛弃疫苗接种,或将带来更大的灾难。
所以不能再等了,22日晚,我开始整理目前所知道的信息和进行问题归类解答,指出明显的谬误,到了凌晨一点多终于完成了那篇《总理批示 厂家停产 立案调查!长生疫苗疑点全梳理!》我没时间去斟酌字句和发送时间,觉得越快越好,所以就在写完后,一个微信阅读量最低的凌晨发送了。
昏昏沉沉睡了几小时。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朋友圈就刷屏了。我的个人公号更新不勤,粉丝很少只有一两千个,初衷就是为了给我身边的朋友们解疑答惑。可这篇在一天之后这篇阅读量竟到了二十万,包括国家药监局卫健委等领导纷纷向我点赞,更有无数留言告诉我,这是他们看过最科学,最全面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
当时就觉得,熬了一夜是值得的。
02 假兽爷和谣言传播
7月26日,在端端酱及健言公号上分别发布,《这一次,我要对兽爷说不!百白破疫苗不会导致婴儿痉挛症》及《假兽爷说问题疫苗导致婴儿痉挛症,假的!》
这主要是针对一篇冒充兽爷的公号发布的一篇耸动消息进行驳斥,避免公众对疫苗的负面情绪继续扩大,避免更多误解和谣言出现。
为什么大众在不停的转发假兽爷的文章?
先说几个简单的事实:
1、假兽爷这篇文章本身是典型的“蹭热点”。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有一些群体或者个人利用热点达到销售自己的观点或赚取点击率的行径。这篇文章上爆料的信息,其实我之前在微博上就已经看到了,这群家长的孩子患有婴儿痉挛症,便希望趁着疫苗热时赢得关注。
我很理解他们。2014年,我开始接触过婴儿痉挛症的患者群体,这些家长和孩子都很可怜。对于家长本身而言,这并没有错,假设孩子患了某种未知疾病,且医生无法解释原因,也没有治疗办法时,家长都会怀疑一切诱因,并希望得到全社会重视他们这些弱势群体。
但假兽爷的公号将这些内容发布出来,并以兽爷的名义传播,增加真实性和点击率却十分恶劣。当时我的朋友圈好友都在转发,不乏很多高知和平时不会被谣言侵扰的大V,他们一致认为,“疫苗厂商太恶劣了,恶果已经出现了,这些家长和孩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稍有科学思维的人都知道,这些孩子接种的是完全不同的疫苗,不同厂家,不同品牌,并在不同年龄接种,怎么可能都怪罪到疫苗身上呢?
这恰恰是符合了大众的心理预期。极度焦虑的大众已经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假兽爷的文章像病毒一般四处传播。
2、恐惧更会滋生谣言。一个群体的焦虑感越集中,人们就越有可能开始制造谣言。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谣言专家尼古拉斯·迪方佐曾解释说,人们散播谣言主要是想把那些吓人而又不确定的情况搞清楚,人们交换彼此所知的信息,即便那些话荒唐得可笑,还是能舒缓我们的不安情绪,至少可以让我们觉得自己知道出了什么事。所以他认为,“谣言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弄清事实,并且找到正确的应对措施。比如说911。911之后我再也没有体验过那种生命受到威胁的感觉,当时人们拼命通过传播谣言的方式来减轻那种恐惧感。其实是想要求证到底哪些是事实。”
所以,危机事件出现,事实真相又没有查清时,人们仍会交换彼此所知的信息,即便那些话荒唐得可笑,还是能舒缓我们的不安情绪,至少可以让我们觉得自己知道出了什么事。这就是为什么大众在不停的转发假兽爷的文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不希望大众在莫名的恐慌和焦虑中继续下去,决定再写一篇文章在最短时间辟谣。
为了印证我的判断,我联系了以前采访过的婴儿痉挛症家长,问她这个群体为何会有这样的推测,又去了国际权威的数据库查找相关论文,在搜寻资料中,我发现,国外有很多反疫苗群体也是以此为理由劝阻家长不带孩子打疫苗的。
利用疫苗和疾病的关联来抨击疫苗的事件在全世界都有发生。
1998年,英国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与自闭症存在相关性。这个报告引起了轩然大波。西方社会的许多家长由此不敢给孩子打MMR疫苗。然而,韦克菲尔德的报告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其部分内容2004年被撤回,全部内容更是在2010年撤回。作者也因为存在学术不端而被吊销了行医资格。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美国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都对此作出了专门的说明,指出没有证据支持三联疫苗与自闭症存在关系。但这些论断的影响至今还存在。
因此,我之后写作这篇假兽爷的文章是针对“疫苗引起婴儿痉挛症”这一话题辟谣的,全篇都是围绕这一结论进行反驳和科普。
03 写的能力
如果说为什么我有能力在短时间完成这篇梳理?和这几方面有关:
1、长期在医药健康领域做报道,对领域里各层面了解较为透彻,有自己的资源库,可以第一时间求教,更能在关键时刻主动发声,利用专业知识和判断为大众解惑。
2、自己对医药健康很感兴趣,对疫苗等科学知识有储备,在记者工作之余,保持专业学习。因为大多数专家、企业或专业领域的人士都不太愿意和记者打交道,认为记者没有专业背景,容易乱写。不断让自己了解这一领域,并不意味着要成为一名专家。但专业化的优势是更容易进去圈子,得到更多有分量的信息。
3、不偏听偏信,有自己的判断,对众声喧哗的事件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这是对公众负责、对采访对象负责,更是对自己(及所在媒体)负责。
2014 年,BBC 资深科学记者 Susan Watts 在《自然》上发文,认为科学记者的职责,并不是当通稿的传声筒,而要要敢于揭露科学的阴暗面,呈现科学探索中复杂、幽昧的侧面(Science journalist’s job is to tell the stories that explore the murky underbelly of science),比如,曝光匆忙出台的政策背后的利益,欺诈、科学实验作假等等。
这也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在报道事件之前,对事实和专业都要有积累,并能不断问为什么,对挖掘真相抱有极大的热忱和耐心,不然,即便是自称科学记者、专业记者,在报道的可信度和传播度上都会大打折扣。
04 媒体人/自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标题听起来又大又空,可你应该知道。
自媒体等互联网平台的新闻对记者行业造成了难以预测的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是消息源,业余信息提供者远多于专业信息提供者。朋友圈这类封闭的信息圈更容易使谣言传播并久久不散。
诚然,出现这样的疫苗事件令人痛心和担忧,但越是这类带有知识门槛的事件发生时,越需要自媒体人承担起科学传播的责任。自媒体文章的影响力可能会比传统媒体上的一篇报道大得多。
很多人希望我谈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区别就是在于供职于机构和个人。机构媒体条条框框太多,但最大好处是有多重把关和纠错系统,所以我们知道社会规范不能以道德约束所有人,而应该靠制度和法律。就拿我之前供职的报社来说,一篇记者初稿到最后出炉,至少经过了十个人修改校对和把关,极大奠定了我今天继续写作的能力和见识。所以外界说,南方系是新闻学子的黄埔军校,不为过。
我始终相信,无论在何种阵地和平台写作,记者的本质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是一样的。虽然记者经常接触到政府高层官员、企业高管,但始终要记得,记者服务于社会,而非政治。记者的职业准则应遵从:和平,民主,自由,团结,平等,教育,人权,妇女权利,儿童权利和社会进步等。所以在任何地方写作的新闻都应致力于推动社会良性进步。
而就疫苗等医药健康领域的科学记者来说,和社会新闻领域的记者多不同在哪?
一是和所有记者一样,它首先是一个瞭望者,要扮演公民观察家的角色,回应公众关切,关注公平、正义的问题,破除谣言。二是,更要注重科学和社会互动,报道相关新闻事件时,坚持对科学本身进行必要的科普。因为中国是一个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国家,大众对很多专业领域的消息没有辨识力。
很多时候,这类的辟谣文章很没有市场,而写作一篇科学报道又比一般报道的门槛高得多。俗话说“谣言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就是这样。谣言中很少有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因为我们天生就更倾向于传播负面消息。而辟谣的文章看起来正儿八经,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文献,学习新知,总结梳理,经常是“吃力不讨好”,写了一整天,不如别人随便写点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文章。
但,这正是科学记者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端端酱(ID:DuanduanReport),作者:端端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