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逢春节这样的长假期,总能见到一些人说无聊。在不少人的认知里,如果不能出去玩,不能呼朋唤友,日子就不知怎么打发。这让我想起自己在这个公号里写过的一篇关于内向与外向的文章。
翻遍现代心理学和性格分析书籍,也找不到半个把“内向”当成病态的句子。可在中国,许多人都喜欢说“内向不好”,甚至还有“内向是种病”的潜台词。
这种普遍性无知,只能体现常识匮乏到何等地步。内向和外向仅是性格的两种相对特征,内向不等于自闭,许多中国人恐惧的其实是“自闭”,但因为没常识,于是将“内向”妖魔化。
内向和外向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内向者倾向于通过自我思考和独处解决内心问题,外向者倾向于通过向外界倾诉或宣泄治愈自己。正如荣格所说:“内向型的人能在刺激程度最低的环境中独自获得能量,而外向型恰恰相反,要在团队中获得力量”,按这个逻辑,你说谁更强?我认为具备自主能力的人更强。
至于有人将内向等同于社交障碍,更是无稽之谈。社交障碍指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紧张焦虑,生活受影响,但内向者并不畏惧社交,只是单纯不喜欢。准确点说,内向者不需要通过与他人不断说话去获取认同感。
心理学对典型内向性格的描述有以下词汇:理性,安静,专注,内省,喜欢独处,做事有计划,不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善于倾听,有洞察力和创造力……这些难道是“没出息”的表现?股神巴菲特就是典型的内向者,将敏锐洞察力发挥到了极致。周杰伦也是内向性格,将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还有人认为内向者胆子小,这也是一种错误观念。一个人胆子大小,主要看内心是否强大,内向者习惯于从内心寻找力量,内心强大的几率更高。打个不恰当比方,用“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人”来形容人的区别,也挺有道理。
如果硬要找普遍性,那么外向的孩子以后或许更适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内向的孩子或许更适合需要专注度和创造力的工作。
之所以又一次絮叨内向和外向,是因为每逢长假期,都能见到许多人喊无聊。
可是,如果一个成年人一旦没有社交,不能在外面玩,几天闲暇时间就无法打发,又说明什么?
很多中国人有一种误解,往往认为只有整天在外面社交的人才更开朗更强大,但即使抛开人类大多数时间都陷入无效社交的事实,混在外面也跟强大与否没有绝对关系。一个人连独处的能力都没有,又能强大到哪里去呢?所谓的“外向”,往往只是用来掩饰自己的孱弱。
独处的能力是一种被许多人漠视的能力,它从来都不简单,需要许多素质作为基础,比如专注力和洞察力,还需要知识和对知识的渴望,需要对各种事物的兴趣,需要热情,更需要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还要有一颗不功利的心,不轻易被左右。有多少人能具备这些素质呢?
如果能同时具备这些素质,就会是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内心注定是强大的,而且总会嫌一天24小时不够用,又哪有时间无聊呢?
相反,我也见过一些人,看起来非常开朗,热爱社交,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爱阅读,甚至有明显的阅读障碍,也没有多少可以沉下心来的兴趣爱好,在知识上相对匮乏。他们总是很热情,很爱说话,但与这些人对话时,往往陷入废话和囫囵话的泥潭中,不具备任何增量和趣味。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关于在日本乡下居住的“与世隔绝”生活。在少子化且高度城市化的日本,选择人口稀少的乡下生活,虽然出门就有铁路交通、便利店和超市,但确实如同与世隔绝。作者却甘之如饴,享受其中乐趣,认为不但不会无聊,而且时间明显不够用。
很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中国人更喜欢热闹,看重“人气”,所以在海外生活时常常会感到无聊,因为人太少、太安静。而且老外(尤其是欧洲人)普遍物质欲望低,生活简单,加上经济发展早,早早进入相对滞涨的稳定阶段,别说农村,连城市都显得很单调,缺少娱乐,更没有灯红酒绿的商业和多彩生活,远没有当下中国这么热闹和便利。
在现实中,我也确实见过一些人,因为这样的因素显得不适应。但同样的,我也有许多朋友,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每天享受闲适和低物价,享受在家工作的隐居生活,实现了“心安即吾乡”。
这种差别显然跟性格有关,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关,也跟兴趣爱好有关。我并不认为这种差别意味着人的高下,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那些能享受宁静简单的人,喜欢有能力独处的人。
因为,他们更有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