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11-07 20:59
救市之后,A股将走向何方?

虎嗅注:本文转自“港股那点事”(ID:hkstocks),作者:歌者文明。


最近两三周出了非常多的政策,投资者都有些应接不暇了。不过虽然大家未必清楚每条政策的具体含义,但这不妨碍股票赚钱。近期的行情表现还不错——上证从2449点涨到今天的2641点,反弹了7.8%,很多个股反弹得更多。这让亏损严重的投资者们终于回了一点血,在这个初冬的季节感受到了政府送来的温暖。



昨晚,证监会发布了股票停复牌的指导意见,这是立下了“规矩”,要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机会。


今天,停牌5个月的世纪华通复牌,同时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并购盛大游戏10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298亿元,配套募集资金达61亿元。


一项政策变化,会对某一类型的股票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将会对整个市场都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


在A股做投资,重要的是把握市场逻辑的形成和消亡。逻辑可以来自基本面的分析,可以来自追踪政策的影响,也可以来自K线图上的量价规律(不要歧视技术分析派,它其实很符合A股的国情),甚至每个股票都有自己的逻辑和故事。


但是政策逻辑在A股的影响力非常巨大,个股逻辑如果违背政策逻辑,则其中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投资者能正确理解政策的影响,就能主动把握一些投资机会。


本文梳理最近政策的逻辑,找出一些线条,供大家参考。


1


这一轮政策的密集出台,缘起于10月19日以来的“救市行动”。


10月19日(周五),上证在盘中触及了2449点,这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在这之前,市场经历了10月份以来的一轮快速下跌,交易陷入低迷,股票质押“爆仓”不断发酵。


监管层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出手。当天上午,央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的掌门人集体发声,力挺股市。下午,副总理也罕见发声。A股开始大涨,由此拉开这一轮行情的序幕。



那个周末,个税抵扣政策率先出台,赢得舆论一片赞誉。最后,最高领导人以一封勉励民营企业家的回信,向市场传达了最强的信号。


此后,围绕着高层指示和股票质押“拆雷”,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国资、银行、保险、券商,以及上市公司本身,都拿出了应对的政策,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


这场行动的策略目标,第一阶段是争取时间,第二阶段是解决问题。


目前,股票质押最危险的“弹头”被拆除了,不会引爆更多的雷;大盘反弹了近10%,市场交易也重新活跃起来,第一阶段的行动已经取得了胜利。


在第一阶段,政策包括了高层“喊话”、金融机构安排资金入市、监管机构放松管制、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等等,这些举措提振了市场信心,让市场从恶性循环中逃离出来,为解决问题争取了时间和有利条件。


其中大部分政策只是解决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究其影响,不过是投资者层面的解套和接盘的故事。从市场逻辑的角度,反弹走的是化解危机的救市逻辑,随着时间推移,危机逐渐被解除,前期反弹的逻辑也就逐渐消亡了。


本周前三天,大盘出现了拉锯、V字的走势,也可算一个佐证——前期的逻辑在消退,新的逻辑在形成。



2


随着第一阶段“兵荒马乱”救急的状态结束,监管层很快形成了思路,越来越多的政策指向了解决真正的问题,而这可能就是市场正在演绎的新逻辑。


10月31日,在中央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最高领导人强调“要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在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最高领导人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这一轮所有的政策,都可以说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化解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另一类则指向了上市公司基本面,或者说是从资本市场出发指向中国经济本身。前者能引发短期的政策行情,后者才可能导出有基本面支撑的长期行情。


A股过去二十几年历史,很多人总结出“政策底—市场底—业绩底”的演变规律,甚至有分析师统计了时间间隔,政策底到业绩底大约一年的时间。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政策导致了经济周期性反弹,带动了上市公司业绩反转,形成业绩底;而市场底往往夹在中间,因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捕捉了业绩反转的明确信号,促成了股市行情的反转。


这条逻辑链的支点,是政策能够导致业绩变化。从这个角度,仅解决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的政策是无力的,只有指向经济基本面的政策措施才可能发挥作用。


3


在诸多的政策之中,并购重组政策的松绑,是一项指向经济基本面的措施,它可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高层的定调和指示是“激发市场活力”,这将会是很多事情的源头。同时也需要理解,它的提出也不是一时想出来,而是正在实施的一些政策的总结和加强。可以看到,这正是一种反馈和纠正的机制。


并购重组松绑,本质上是加快资产证券化,也就有利于经济层面“激发市场活力”,因此是符合指示的,可以预见,它的执行将会得到加强,而不再是此前的打压。


此前,证监会已经陆续出台了松绑的政策,例如:


  • 10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并购重组“小额快速”的适用情形;


  • 10月12日,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规定,放宽了配套募集资金的限制;


  • 10月19日,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发布; 


  • 10月20日,IPO被否企业作为并购重组标的的间隔要求,从3年缩减至6个月。



这一系列的政策,有一些发生在“救市行动”之前,表明这是既定的措施;有的发生在过程之中,表明符合最新的政策方向。


根据天风证券的统计,截至11月5日,11月并购重组计划上市11家;而9月、10月的上会的数量分别为10家和20家,相比今年之前的月份有了大幅的增加。11月份(在中央政治局定调以后),证监会更是加快了上会审核的速度,这更加表明,并购重组松绑政策未来要加速执行。



另一方面,并购重组的融资规模也放松了监管,证监会已经修订了相关规定,在实际的案例中也开始体现。前文提到的世纪华通,资产重组方案的交易对价高达298亿元,配套的募集资金也由31亿增加至61亿元。


上市公司敢于提交这样的方案,不难看出政策执行已经起了变化。


并购重组会扎实影响上市公司和产业的基本面——有的通过并购迅速做大,有的实现跨界转型,有的未上市公司实现了借壳上市……


例如美的集团对内对外收购,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这是成功的案例。


当然,不成功的案例更多。如蓝色光标,是创业板的第一批上市公司,从2010年上市以来便迅速展开了大量的并购,收入和股价都有过10倍以上的涨幅(最后也由于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而陨落)。


在2013~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并购重组曾是很多个股的逻辑之一,并购重组在短期内能够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造成一种业绩爆发的“画面”。另一方面,当时的大背景正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大部分并购标的来自TMT领域(影视游戏、软件、电子等),并购重组会集中发生在市场最活跃的领域。


因此,并购重组一旦松绑,资本市场会找到那些最“性感”的故事,这些故事至少必须来自某些创新的领域;乐观地想,这有可能产生新的想象空间。


而在A股市场上,并购重组确实有能量引发行情,历史经验就在那里。虽然,它曾经带来了巨大的泡沫,行情起了又落下,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


总归而言,并购重组重新开闸,已经有了足够的证据,变化和趋势已经明确。对经济系统而言,最怕的是停滞和失去活力,虽然资产运作不一定带来优化,但允许流动是积极的变化,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一种希望。


围绕着并购重组而形成的市场逻辑开始形成,对某些板块和个股而言,最近的走势正是在运行新旧逻辑的切换,市场呈现了胶着和犹豫,正是当下的情形。


4


回到开头,在A股做投资,重要的是把握市场逻辑的形成和消亡。


前期市场的逻辑,是化解危机的救市逻辑,它正在逐渐消亡;而指向经济基本面的政策实施,正在形成新的市场逻辑。


并购重组正是其中一项政策,目前已经观测到它起了明确的变化,沿着这个变化,去思考谁最受益,就一定能找到那个投资标的。


此处笔者只提供一个方向,理一理这其中的逻辑,具体标的需要投资者自己去挖掘。


最后还想说,在A股市场上,并不存在稳赢的某种策略。把握正确的市场逻辑需要付出不少的努力,而且市场逻辑总在变化,因此投资从来不轻松。


股市投资,大约和很多事情一样,天道酬勤而已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