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3-04 08:18

人生向好的第一步,是逆社会情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作者:刘知趣,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社交媒体的价值走向逐渐变得离谱,人们在网络上的社会情绪失控。然而,我们需要逆社会情绪来让人生向好迈出第一步。

• 💡 社交媒体上的热搜充斥着哗众取宠和断章取义,导致普罗大众的情绪无法安宁。

• 💡 保持清醒和独立的思考,不被社会情绪所左右。

• 💡 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让情绪失控亏待自己。

社交媒体的价值走向似乎逐渐变得“离谱”且让人“后怕”起来。


先是有人起诉莫言索赔15亿,理由是控诉老先生创作的多部小说内容涉嫌“抹黑先烈”,甚至还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投票,支持起诉的人数竟然是反对人数的五倍;


然后是董宇辉在直播间里因为羞于讲“女士内衣”,被人扣上了“歧视女性”的帽子骂上热搜,于是一怒之下清空了微博。


董宇辉把自己清空微博的这个行为,称之为不过是“匹夫之怒”“阿Q式的精神胜利”。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完全无法理解,因此我不能接受。


我没错,我凭什么认输?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只能本能地逃离。


的确,作为一个身处舆论暴风雨中的个体,要面对的是网络另一端成千上万的键盘,即便是被冤枉的那也是百口莫辩,这些换作任何人,恐怕都难免会感到无力。


而上一个有着差不多经历,同样以“停更”的方式昭示着“离开”的人,是那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法学教授罗翔老师。‍‍‍‍‍‍‍‍‍‍‍‍‍‍‍‍‍‍‍‍‍‍‍‍‍‍‍‍‍‍‍


我倒不是谁的粉丝,更没有在直播间下单的习惯,甚至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里,曾因频繁看到同一个人的新闻而心生反感,但我却或多或少地能够理解,当大众的社会情绪失控,当事人不得已而为之的“逃避”。


还记得去年,我曾写过一篇稍微出了点圈的文章,后来在小红书无意间刷到这篇文章被一个博主推荐,评论区中有一条评论点赞量极高,大抵是说这作者就是一个读了几年社会学、在现实中吃不饱饭,试图靠写这个来割韭菜的人……有老读者替我争辩,没想到评论越拉越长、愈演愈烈……我当时几乎是每隔半个小时就忍不住点进去刷新一遍,发现自己越看越上头,于是索性直接取消收藏不看了。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交媒体上的热搜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哗众取宠和断章取义,也总有些人因为无知,又或者是为了流量,歪曲事实、大搞对立,且总能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附和与跟随,这些都让普罗大众的情绪无法安宁。‍


这其中自然有人性的复杂,但兴许也有最近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缘故,人们的诸如就业、资产增长这样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就会想要通过“发疯”来排解一下内心的痛苦。


如此看来,很多事情自然也就想得通了。适度的社会情绪宣泄也很有必要,但过度的社会情绪尽头则是普通人的万劫不复,因为代入其中的人要的早就不再是事实与真相,而只是那一刻的情绪能得到无限的释放。


只是,即便这样的情绪被诸如咪蒙、李一舟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满足,却又无益于普通个体的生活真正向上一步。或许人生变好的第一步路,就是能够做到适时地逆社会情绪而行,不被这样的情绪推着走。


一、在社会情绪中保持清醒‍‍‍‍‍‍‍‍‍‍‍‍‍‍‍‍‍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网上只要说“中产被裁员”“中产卖房”“中产理财被割韭菜”这样一切指向“中产群体”过得惨的话题,总是能有着不错的流量,而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在满足人们想要看一群人“起高楼,宴宾客,然后楼塌了”的快感。


但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生活当真变得如此窘迫的中产在群体里的占比并不高,多数人只是花钱不再像从前那样大手大脚。


因为中产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又从事着金融、互联网这样相对前沿的行业,他们的信息渠道自然也更多、更快,当普通人都知道中产快塌了的时候,他们未尝真的如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毫无防备。


而中产一旦在花钱方面算计起来,甚至比普通人还要精明得多。‍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能被这样的情绪带了节奏,不要认为或者盼着他们的钱包瘪下去就能跟自己一样,而是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荷包尽快鼓起来。‍‍‍‍‍‍‍‍‍‍‍‍‍‍‍‍‍‍‍‍‍‍‍‍‍‍‍


再比如,前段时间被大众热情讨论的“北漂十年输给县城中产”的话题,一下把“县城中产”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只要一细想,就会发现这样的结论,除了说让那些去北上广打拼的人感到不公、不满、不值之外,几乎根本站不住脚。


倘若我们都出生在县城,而对方本身就属于“族旺留原籍”,那我与他之间并无可比性,本身就不在一个牌局,也就谈不上什么输和赢。‍‍‍‍‍‍‍‍‍‍‍‍‍‍‍‍‍‍‍‍‍‍‍‍‍‍‍‍‍‍


但如果说对方也和我一样出身于普通家庭,若没有天赐的好运气,我们之间多半不相上下,且大概率我比他赚钱还要更容易。


这让我想起了头两年在老家皖北三线城市过的那个春节,当时家里人手里有点闲钱,想在当地投资做点生意,于是就向家族里一个颇为亲近的“成功人士”取经,“大哥”实体创业小二十年,服务高端人群,做过国家级项目,年产值过亿,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我记得非常清楚,他当时说的是:“我认识的XX(当地)有钱人,没有一个人的钱是在XX(当地)挣的。”‍‍‍‍‍‍‍‍‍‍‍‍‍‍‍‍‍‍‍‍‍‍‍‍‍‍‍‍‍‍‍‍‍‍‍‍‍‍‍‍‍‍


小城市赚钱的机会不如大城市多,这是客观事实。所以无论社会舆论导向如何,我们在做自己的决策时,都应该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去深挖它背后的客观事实与规律,毕竟一旦被情绪所带偏,最终的苦果还得是自己来担。


二、情绪失控是亏待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说面对社交媒体上的话题,我们就不该讨论、不该有情绪,我也一直坚定地认为要求一个人始终情绪稳定,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脾气、有性格,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而那些情绪极其稳定的人,他的另一面或许也是情感上的冷漠与麻木。


但众所周知,倘若一个人无法做好情绪管理,就会直接影响到他对外界的认知与判断,就像是身上戴着一副枷锁,行事上也总是容易有失全面和偏颇。


所以,如何做好情绪管理,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命题。


这里分享一下冯唐老师教过的方法,我觉得很有效,也很简单。就是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意识和觉醒,痛苦和不舒服并非天经地义。


但凡让我感到愤怒、不安和难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亏待。


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场景、任何对象,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也无论对方是亲生父母,还是至亲爱人,都不需要借口。

‍‍‍‍‍‍‍‍‍‍‍‍‍

因为只要你感到不舒服、生气,这样的情绪一旦出现,结局一定就是个双输的局面,不仅你自己输,也会给你自己和周围带来很多很负面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基因、以及人生境遇,而当我们跳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那个处在情绪中的“我”时,就会发现很多糟糕的情绪,与自己既无关也无力,出现得没道理。


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要放过自己,尽可能地去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一是不要恐惧,因为恐惧会让你丧失很多的主动权,成为没有选择的弱势一方;二是不要贪婪,“既要又要”的思维很容易将自己置于危机。倘若能够做到这两点,就能有效规避掉很多本不该存在的麻烦和情绪。


三、成事才是硬道理‍‍‍‍‍‍‍‍‍


这些年,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沉浸于媒体制造的一种悲观社会情绪中,坚定地认为大环境不好,所以内心感到“失落”,然后选择“躺平”。


不可否认的是,个体的发展的确离不开时代的兴衰。只要自己内心自洽,任何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选择都无可厚非,也应该得到尊重。


但千万不要一边“躺平”,一边又认为自己应该“有所为”,然后整个人陷入一种很拧巴的状态。


所以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如果一会儿一个想法,既要又要,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那么老天爷想伸手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手在哪。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不好高骛远,只是想单纯地做成点事,从中获得一点成就感,那么当下就是最好的行动时刻。‍‍


这一点认知,源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书末尾的那段结束语:


我出生于1980年,长在内蒙古的边陲小镇,在北京、大连、上海、深圳、武汉都长期待过,除了在美国读书和生活的六七年,没离开过这片滚滚红尘。


虽然见过的问题和麻烦可以再写几本书,但经历和见闻让我对中国悲观不起来。


我可以用很多理论来分析和阐述这种乐观,但从根本上讲,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


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


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无论在哪个时代,勤奋、积极、有信念,这些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


摆脱社会情绪导向,意识到比起一味地恐惧、贪婪、追求人生成功,踏实于脚下的每一步路,尽可能地多做成几件事,才是能让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继续向好的“捷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作者:刘知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