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 Ye,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前面
简单说:MBTI不能真正定义我们,也自然不能让我们作为择业的手段。
MBTI不是严谨科学;
MBTI测试结果会变的;
谨慎用MBTI结果给自己贴标签。
当然,MBTI如今这么火热的话题,确实可以成为我们打工人一个很好的社交工具,用来拉近我们和朋友、同事的距离。
事实一:MBTI并非严谨科学
MBTI的科学性本身是存疑的。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MBTI的出处。
MBTI是由两名美国人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在荣格心理学的基础上建构的。
这两位创始人,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早期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
妈妈14岁之前没有进过学校,进入大学后学的是农业;女儿从小接受的是自己母亲的家庭教育,进入大学后学习的是政治。
两人发现女婿的性格明显和自家人不同后,开始研究,从而产生了MBTI结构的自我报告问卷。
这个科学性,就很凑合了。
但在当时,这个研究还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当时的普通人判断自己适合什么工作,但也有历史局限性。
更不要说,如今的职场大环境已经变得天翻地覆。
事实二:MBTI测试的结果是会变的
绝大部分早期的 MBTI 测试是需要二选一做选择的。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用外向、内向、理性和感性来框定我们自己。
举个例子,在一家阶层感更强的国企、日企、韩企公司里,你没有同龄人朋友,那你表现得就可能更拘谨。
我当年在韩企坐着靠椅,滑到别人桌前聊工作,都会被领导批评:《试用期最后一天被辞退,是我的问题还是公司的问题?》
而在一家企业文化相对平和的公司,身边有很多同龄人的情况下,你可能就会表现得更加开朗外向。
所以,在不同的心境下,不同的环境下,你做出的选择不同,最后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事实三:不要用MBTI限制自己
之前和唐安妮老师直播,她提出了一个我非常认可的观点。
“MBTI不能决定我是谁。”
它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
对于迷茫的我们来说,可以用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但它的测试结果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如果因为 MBTI 测试的结果说我是“I”人,那么,我就认为我只能接受这一点,只能展现出“I”人该有的性格,“E”型的事情,我不能去做。
那只会限制住自己的发展和机会。
举个例子,很多年轻人坚持说:我不能做销售,因为我是I人。
但事实上,我见过很多优秀的销售,都是I人。
优秀的销售,并不是说一定要口吐莲花,能言善辩;真正优秀的销售,应该清楚知道客户的需求,所以他们大概率善于倾听。
为什么说I人就不能做销售呢?
其实,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我:
找到身边了解自己的朋友,让他们评价自己,让他们给自己贴一些关键词。朋友的直接反馈,往往比一个调研,更能让我们清楚了解自己的特点。
事实四:MBTI可以是职场社交的工具
就像星座、家乡一样,MBTI是一个有效的让我们开始与陌生人攀谈的工具。
举个例子,你需要和新领导沟通,试图让领导在管理时更有边界感。那么,你可以从MBTI出发,了解领导的风格。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性格,还能够减少职场人的内耗,有些时候,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对方和你的性格不合拍,这可能是双方的问题。
我们可以针对性寻找解决方法。
写在最后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我的看法是,MBTI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你更需要关注的是:
我热爱什么样类型的事情/工作?什么样的事情让我有成就感?
我擅长什么类型的工作,什么事情我驾轻就熟,有一定经验?
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企业愿意为我热爱、擅长的事情付费?大概付多少?我可以接受吗?
我本身并不很讨厌 MBTI,但是我很反感唯MBTI论的观点。
让人开心的一点是,很多职场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一方面喊着自己是I人,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再自我吐槽,为I做E,为钱做E……
其实,也挺可爱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 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