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作者:张淼,头图来源:东方IC
国内的舆论环境把每个对信息质量有一定要求的人逼成处理原始素材的编辑。其实一旦追溯素材来源、交叉验证信息、搜集延伸资料、平衡不同视角、考虑多元阐述成为本能或者下判断前的必备流程,所谓“反转”很难出现。至少过去几年我极少经历“反转”,因为“反转”前我多已存疑而有心理预期,又或者新材料无法扭转核心问题只是补充、延伸、修正或提供另一理解框架,又或者所谓反转只是为混淆视野事情还有下一步的“逆反转”。
换言之,少经历“反转新闻”的实质是:乐于接纳经过思考和验证的“反转”,而它建立在我们的常识经过反复质疑也随时愿意被挑战的基础上。
哪些情况我会预先存疑?我的通常顺序是:(详见下图)
资讯是否反常识?(此常识既指基于自身经验的常识,也指基于社会观察、同理心和逻辑的综合判断,同时不能因为前者而否定后者)
如果反常识,是否存在合理解释?
如果存在,传播者是否将合理解释纳入了传播内容?
如果没有,这个传播者的资质、背景是否存疑,是否与素材生产者存在利益输送?
如果难以判断,那传播者提供了完整的原始素材吗?
如果没有,这样处理是为了简化阅读、强化传播还是混淆判断?(此处我的依据为是否考虑无关因素、是否忽略相关因素、是否逾越角色增加主观解读。)
如果涉嫌混淆判断,传播者过往的资质可信吗?
如果可信,此次失误是源于具体操作者经验不足缺乏判断力、这一机构缺乏有效的复核机制、还是蓄意操作?(评估失误既是为了验证信息的真确性,也为了以后对这一机构或机构中的某些人保留必要的谨慎。)
这一信息仅是含糊的影射还是提供了具体的新线索,信息本身是包含交叉验证的渠道(如提及第三方)还是尽可能回避?信息提供者是匿名还是实名,匿名是出于保护信源还是发布者希望免责?
以上评估过程中,我会顺手用中英文关键词搜索google以及微博,并且反复试验新的关键词及其组合。一件事如果足够重要且能够交叉验证,不可能仅出现在单一平台;即便因敏感而传播受阻,至少它不会只来自同一发布者。
此外,并非多个账号发布就等于可信,最基本的区分在于这是评论还是报道,是转载、转述还是新资料;而发布方是机构化媒体还是个人、只采信了一方观点还是做出了平衡尝试,也能提供重要的信号。
进一步,我会观察标题和导语是否过度阐述,区分哪些是情绪化拟人化的重复或者不能指向核心问题的无效信息、而哪些是实质的新素材。需要我们摒除偏见的是,即便内容存在主观痕迹,也不妨碍我们屏蔽推演及含糊部分、只提取事实性的素材,权衡哪种推演更具合理性和连贯性但并不就此下结论。
如果是非难以判断,我会搁置对具体事件的评估,但根据宏观的社会背景仍会保留一定倾向,除非出现决定性的反对证据。
新鲜资料出现时,我不会轻易转变态度,而会划分它属于补充、延展(看似矛盾但实际能包容在某一解读下)还是实质性的颠覆。再次强调,我不会由于失职轻易怀疑发布者的属性,验证“反转”与否的核心不在于永不出错,而在自我校正的意识与能力,这点既针对自己也针对他人。何况即便是主观失误,也有因真相而难以控制情绪和恶意混淆试听之分。操作不当和审核不严会让我未来交叉验证这一机构发布的信息或者对某些记者/编辑存疑,但恶意混淆会让我批判地审视这一发布者的所有资讯。
验证信息时将素材追溯到源头、转发转载也只从源头是非常必要的,这既是出于版权意识也为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更为方便其他人获取资料验证真伪,因为他人可能从同样的素材中解读出我的认知盲区。也因此,我极度反感内容聚合平台。无论中英文资讯,留意到欣赏的内容我一定寻找原作者和原机构,通过机构/个人的具体渠道阅读。这既是为减少在无效资讯上的消耗,也是为了机构和写作者能更好的生存、获得更多精神和物质鼓励,对抗平台方的剥削和间接干扰;更长远来说,这是为了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内容生产方式更负责任、公共议题得以充分讨论的社会。
留意到欣赏的内容后,我一定寻找原作者和原机构。
我目前相对信任且会高频阅读的机构化中文媒体包括(但不限于):财新网和财新周刊(因其机构化的生产审核方式),端、好奇心日报的部分板块和部分作者,界面文化、澎湃思想界、新京报书评、东方历史评论的评论/翻译,界面正午、三联、GQ、南方人物周刊、人物、博客天下、腾讯谷雨、新京报剥洋葱、搜狐后窗、故事硬核、单读那些不那么感性的内容。港台新闻是南华早报、明报、HKFP,也会少量摄入端、立场新闻、报导者、关键评论网。
我日常会阅读的英文媒体是Guardian、WSJ、Reuters。Guardian是因为相对左翼、不那么聚焦第一世界国家、且我欣赏不设置付费墙而鼓励捐款的做法,WSJ和Reuters则是因为他们相对保守和措辞严谨,也是我阅读财经新闻的主要来源(也会部分参考财新、财经、腾讯棱镜、虎嗅、36氪、品玩等)。
其他偶尔阅读的英文媒体是NYT、WP、FP、Bloomberg、Quartz、BBC、Techcrunch、The Atlantic、NewYorker,有些是因为预算有限只想用每月免费额度,有些是我认为质量参差不齐只用读同温层转发最多的即可,有些是文章长且深不适合作为日常信息来源。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推荐媒体,所以只提及我最常用的,其他机构不再列举是因为阅读频率很低或者一时未想起来。
此外,微博依然是我的重要参考,因为很多事件甚至没有机会成为新闻或者有完整脉络的新闻,但零碎信息依然有助于判断,而从零碎信息可能顺延挖掘出更多关键资料。我同样会参考微博上的KOL意见,作为社交媒体的重度使用者,我大致能判断哪些人会就哪些领域发言,哪些人或许会提出反对意见,哪些人有可能补充信息。交叉验证和拓深认知的同时,我也尽量从反对意见挖掘新线索并思考另一种可能,但前提同样需要验证反对意见的资料和引述对象是否可信。
微博上的零碎信息依然有助于判断,而从零碎信息可能顺延挖掘出更多关键资料
这些或许是非常消耗个人时间的无效功、是因为媒体的普遍堕落而转嫁给普通人的时间负担,不过从确认某些具体新闻的角度,或者从如何实践自身秉持的价值观的角度,还是值得考虑的习惯。
补充说明:本文实际是针对刘强东事件、因为我不忿“反转”一词被滥用而分享的个人经验。在决定什么不是反转之前或许我们需要厘清什么是反转,在我看来,除非可验证的新信息与核心事实出现无法调和的冲突,否则一件事难称反转,而太多人往往在对核心事实都一团模糊的情况下高呼反转,又或者并没耐心真正追踪和完整梳理一件事、却就着“反转”的印象耿耿于怀。力求不反转并非为显示智力优越而与人的朴素本能保持疏离、以倨傲与讽刺的态度规避可能错误的信任,而是依托理性分析的同时真正运用我们的同理心,是不介意失误、愚蠢、错信但介意伤害、介意冷漠、介意不公正、介意资讯的传播伦理和资讯背后的故事、介意他人命运与我们的关联。
太多人往往在对核心事实都一团模糊的情况下高呼反转,又或者并没耐心真正追踪和完整梳理一件事,却就着“反转”的印象耿耿于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作者: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