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5-20 22:15
刘飞聊飞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liufeinotes),作者:刘飞,封面:视觉中国


标题是个绕口令的梗,还可以说成刘飞想在飞聊聊飞聊、飞聊不想刘飞在飞聊聊飞聊、刘飞非要在飞聊聊飞聊、飞聊没办法只能让刘飞在飞聊聊飞聊。


不过这不重要。


0


飞聊让今天又变成了产品蝗虫的狂欢节。上次这么热闹,恐怕正是飞聊的兄弟产品多闪发布的时候。回想多闪,仿佛就在昨天。今年1月份,头条轰轰烈烈地举办了发布会,也轰轰烈烈地登上风口浪尖。


当时头条是这么说的:


徐璐冉总结到,当下的社交生态存在一些痛点,包括社交压力大抑制表达欲、亲密关系被庞大的关系链所稀释等等。在她看来,多闪的价值是让用户可以无压力的记录分享生活,不错过任何一条关心的人的动态,以及与亲密的人的互动更加丰富。


互动确实是有点丰富,但是显然最终用户没有“无压力地记录分享生活”。多闪的玩法复杂,80后和95前的“老年人”搞不太懂,95后和00后也觉得无趣,单纯聊天和朋友圈动态里加入短视频,就能减少社交压力,还是想当然了些。


多闪不是败在交互和功能上(当然交互和功能也有颇多问题),而是试图用短视频的体验差来吸引用户。体验差尚且不大,替代成本还有无限高,你会在微信上跟对方说:“且慢,咱们别在这聊,你下个APP,那里能发短视频”这样的话吗?


1


关于社交产品我是这么思考的:



一种是认识人的需求,另一种是日常沟通的需求,两种是截然不同的。多闪最初的定位有些模糊,一方面希望能提供结交朋友的场所,一方面又要颠覆社交沟通的形式,这就很难了。


首先,多闪并没有提供什么结交朋友的场所。抖音导流?那也只能说抖音是场所,而微信和QQ依然是在场所背后的通讯工具。


其次,短视频社交这件事,还并不清晰。哪怕咱们退一万步说,多闪定义的短视频社交的方式就是社交的未来,也许5年后就会普及,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也是意识不到这种价值的。产品价值是要让用户明确意识到的,像iPhone的第一场发布会,大家被拖动和缩放的便携操作所震撼——多闪没有提供这种明确的使用收益。


结果就是,大家在多闪上,既无法交流信息,也无法认识朋友。留存率很低的情况下,关系链根本建不起来,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没意义了。


2


说了半天,我们再看飞聊。


飞聊看似也是要脚踏两只船的——不仅是场所,也是通讯工具


就通讯工具来说,几乎是像素级复刻了微信、微信群和朋友圈。



看到“你已经添加了XXX,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还真以为错入了微信。


而且在某些细节功能上,飞聊借鉴了许多产品的创意,比如表情系统很像多闪、发送语音的功能很像聊天宝。基本常用的功能都非常完整,红包、语音、视频、表情等等,整体体验是很优质的。


而且在飞聊里,还能打开久违的淘宝页面,有点感慨。



在聊天体验上,完整度确实碾压多闪。


3


当然,如果还只是讲体验的话,聊天宝的体验也很不错,可是你只要打的是“日常沟通”的场景,就面临用户替代成本无限高的难题,根本无人能解


因此飞聊真实的定位还是要在“结识交友”的场景上打那些社区产品,真正的对手并不是微信,至少不是现在不在意“结识交友”场景的微信。


于是,我们就看到目前的飞聊在聊天工具上复刻微信和友商的同时,在前置圈子的场景上,几乎是复刻了“即刻”。


看截图里的时间,从20天前起,飞聊就开始复刻“产品经理”这个在即刻非常火爆的小组了。



即刻从信息流工具切入社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圈子的建立非常迅速,活跃度也很高。


4


就社交场所而言,即刻、飞聊会比老牌的社区要有优势:


第一,老牌的社区是内容为重心,围绕的是内容的分发(知乎豆瓣的信息流推荐、虎扑的精华帖子)和人的分发(知乎豆瓣的关注),而不是话题为重心。这样就导致了几个结果:


  • 内容的创作门槛很高,一句话的吐槽或者简单的评论,除了机灵抖得特别好,不是长文,很难进入大多数人的视野。


  • 要取得关注需要经营和积累。社区天然的特点就是,在人的聚集上会有马太效应,豆瓣网红、知乎大V都有大量的关注,而想要吸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门槛会随着时间推进变得更高。


相比而言,即刻和飞聊会有几个好处:


  • 内容创作门槛低,移动场景下,吐槽、简单评论都能接受,大家更多是娱乐目的,这样也能让这个圈子显得非常热闹。


  • 兴趣社区在内容比较宽松的前提下,又能聚合一大批有共同背景和共同语言的人,可以有持续的内容输出场景。虽然也会有大V和核心节点出现,但并不严重,因为内容不是基于人做分发。


第二,老牌的社区不在意社交体验,大部分的社交功能也就是私信了,效率非常低,认识一个人的成本非常高。结果就是,老牌的社区只提供了前置的结识场景,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流入了微信和QQ。


第三,老牌的社区移动端体验实在太差了…… 


总结就是三大宝:(圈子)热闹、(互动)高效、(交互)体验好。


至少飞聊定位的这个模式,是对的,比多闪更好理解。


5


那么飞聊有没有可能成呢?我个人感觉也很难。


因为会面临跟即刻一样的困难:如何搭建一个好的交友场所。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随便在一个城市中心的广场上张贴几个话题区域,让路过的人随便交流,那能遇到值得交流甚至成为好友的概率能有多少?肯定是非常之低。


即刻也有类似的问题。当初我刚关注一些产品经理和投资人的圈子时,十分开心,感觉终于有一个地方可以跟同行聊这些话题。可后来发现,由于即刻门槛低(也是刚刚说的热闹的原因),发布者和内容未必都是同样水准的。久而久之,能获得对我有益信息的概率就逐渐减少。


在内容天然有门槛的产品、投资领域尚且如此(天然门槛是指讨论内容的专业性,路人通常插不上话),更不用说一些更平民娱乐性质的圈子了,一定是内容混杂,难以有效筛选有社交价值的对象。


再类比线下生活中的交友场所,要么就是目的性很强且特征容易筛选,比如相亲,身高体重学历工作都是客观描述,双方也都有预期;要么就是用极高的门槛做间接筛选,比如高消费酒吧或者私人俱乐部里,可能交往到的往往是高端人群。


线上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要么就是陌陌那样的,就是异性关系,探探更加简单粗暴,就是看长相为主,这对应前者;要么就是用收费或者身份证明,比如知识星球、脉脉,还有投资圈的那个易项风声,用高门槛来增加内容获取和交友效率。


某社区产品的申请门槛


这个问题在飞聊增长初期也许不是问题,但迟早要面对。


6


说回微信,其实微信仍然是最适合做兴趣交友的生态。只是微信太过于节制,不愿涉足上游的场景。


试想一下,在微信里可以自由加入或有门槛地加入一些公开群组或圈子,能够看到很多经过人为筛选的有价值内容(朋友圈分享和公众号文章的“在看”也有此意图),那获取有效内容、获取有价值人脉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对刚刚提到的社区一定是碾压式的冲击。


不过张小龙是永远不会做这件事的。前几天我刚跟微信的朋友求证过,微信互删好友的奇怪逻辑(单向删除不通知对方)就是小龙对减少社交打扰的坚持。那还提兴趣社区?想都不用想了。


在这方面,飞聊没有社交节制的历史包袱,也没有多闪隆重发布会的那种心理包袱,反而有可能做出一些什么来。


飞聊有好几个熟人老朋友。祝他们成功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