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07 10:47

高考改变不了命运,还有什么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合赞历史 (ID:hezanlishi),作者:萧武,原文标题:《高考都改变不了命运,还有什么能改变命运呢?》


其实一直都是高考改变命运,而不是知识改变命运。


大概是刚上初中的时候,在一个旧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男的,连续复读了八年,都没考上,比他小五岁的弟弟都结婚了,和弟媳妇两个人在家里种地,供他上学,就是为了让他考个大学,跳出农门。


因为那时候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是天差地别的,什么都有区别。而要跨过这道鸿沟,当时只剩下高考这一条路了。


以前还有参军、招工这种渠道,但八九十年代国企大量破产,效益也不好,参军复员了也就回老家了,也不给分配工作了。招工就更不用想了,即使有人顶替爹妈的国企岗位,去上不了几天班,就又下岗了。


所以那时候高考是真的一考定终身,考上和考不上,人生就完全不同了。虽然也有人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或者是刚好赶上了历史的进程,逆天改命,但这种万中无一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的。对一般人而言,还是老老实实卷高考更靠谱一些。


但是到1997年开始扩招之后,同时也开始自主择业,国家不分配工作了,毕业了要自己找工作,同时学费也大幅提高了。前一年的学费还是七八百块钱,到扩招开始之后,就变成三四千了,还有四五千的。


三四千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觉得不多,尤其是在城市里,农村只要有人打工,可能一个月也能有个三四千四五千的工资。但在当时来说,这个钱不是小钱,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当时的工资大概也就四五百块钱,六七百块钱,这个学费相当于半年的工资收入。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学生的含金量就开始下降了,没那么值钱了。不过,当时虽然已经开始拼爹了,但大学生仍然是供不应求的,无论是国家企事业单位,还是各级政府部门,都在逐渐用大学生充实进去,所以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虽然已经开始有了阶层分化和固化的苗头,但有些硬杠杠还是在的,没办法突破。比如说单位招工、进人,规定就要本科生以上的才行,一般的周公子就比较难进去,所以出身贫寒的人也还有点机会。


不过那时候考公务员并不流行,因为中国正处在加入WTO之后的高速增长期,所以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企业的工资待遇更好,虽然大家都知道不如国家企事业单位稳定,但毕竟那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了,谁说得清?还不如先在企业干,多挣点钱再说。


随着大学扩招规模越来越大,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都要创新高,就业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从2010年之后,几乎每年的就业季,都会有媒体关注和报道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在以前是不存在的。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哪个国企能来个大学生,才是新闻,不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因为那时候都是计划分配,有需要的企事业单位都得找分配的部门去说,证明自己确实需要,才能有个名额。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有两个很重要但又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不断用大学生完成内部的更新换代和人才储备,这个过程差不多在2010年前后完成了,尤其是一线城市,中西部则是大学生开始下沉到了地级市一级,县城的大学生还不多,之后也逐步饱和了。


第二个原因是高速增长结束之后,体制外的就业岗位的短板也开始逐步出现了。比如之前十多年一直很火的互联网行业,开始出现了35岁失业的问题,还有一些八九十年代在体制外的大学生,开始进入中老年,已经找不到工作了。


至少时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出了过去十多年考公越来越热,越来越难的情况,同时考研也变得越来越难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也突出起来了。


当然,更严重的问题是经济形势,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就业虽然困难,体制内也存在大量的裙带关系的问题,但因为外面的机会多,所以关注度并不那么高。而在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情况下,就业机会越来越紧张,周公子和北极鲶鱼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引发众怒了。


所以,这几天高考固然重要,但一方面是正能量在说,高考改变命运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每个人都有很多出路,不是只有这一条路。但另一边的新闻却很残酷,北京的一个快递员送快递供孩子读书,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去和他送快递了。那么问题自然就来了,既然结局都是送快递,上不上大学还有那么重要吗?


所以,现在你说改变命运不只有高考一条出路,对普通人而言,如果高考都改变不了命运,那么其它改变命运的出路还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呢?大多数人从中看到的可能是阶层固化的残酷现实。


过去这些年教育越来越卷,就是因为大家都还对教育和高考的公平性抱有期待,觉得只要上了大学,还是要机会更多一些,最起码是可以避免阶层滑降。但现在有些人也开始接受现实了,不愿意卷了,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头上的铁板,是自己跳不过去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