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18 17:05

姜萍进中专,原来不是因为“偏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 (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江苏涟水17岁中专生姜萍,在2024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初赛中考出了第12名的成绩,成为这些天来网络上被讨论最多的故事。


以姜萍在阿里数赛中取得的成绩来看,她应该有超乎常人的数学天赋和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数学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主科”,一个擅长数学的少女为什么会放弃普通高中——高考升学的传统路径,而是在中考之后选择进入一所中专学服装设计,从她的信息被曝出的第一天,就是外界好奇的问题。


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加,我们逐渐还原了姜萍家庭生活与升学选择的完整轨迹。


姜萍的母亲是云南人,远嫁到苏北。她家里的条件非常一般,因为母亲患病,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捉襟见肘。


她初中在涟水和灌南县交界处涟水一侧的义兴镇上读。她在数学上有天赋,但其他科目也并不算差,2022年她参加中考,分数是621分(淮安中考满分780分),这个分数比普通高中录取的控制线(500分)高出了100多分。


但是,她的分数并不足以上涟水最好的两个中学。这一年,涟水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76分,郑梁梅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是655分。


在涟水这样的县城,如果一个考生不能进入头部高中,只能进一个普通高中,几乎注定和名牌大学无缘。如果家庭条件好,学生当然可以上一个一般的高中,搏一搏二本三本,但对于姜萍的家庭而言,中专显然被认为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既然通过高考进名校希望渺茫,不如到中专“学门手艺”,不仅可以早点出来补贴家用,而且上中专期间还有奖学金。


这就是姜萍的故事。她之所以去中专,并不是因为“偏科”,而是因为家贫。


中国是个极度重视理工科教育的国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时至今日仍然是这个社会的强共识。


相较于其他学科,一个在数学上崭露头角的学生,在中国向来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甚至,对于“偏科”的“数学天才”,奥赛一直是一个制度性的升学路径。


如果姜萍不是出生在涟水的乡下,而是在一个大城市,她可能早早就会被老师选中,成为奥数竞赛的苗子,走向多数人认为的那条“天才应走的路”。


然而,姜萍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她直到初中,也没有走出过自己所在的义兴镇。在这里的中学,不可能有竞赛教练,而姜萍这样的学生,也不可能知道,数学好是能当饭吃的。


如果姜萍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她和名校的距离,并不是因为她在数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不够好,而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数学天赋被别人看见。她缺的不是足够进入重点高中的中考分数,而是在小镇上很难弥合的和大城市的信息差、资源差。


姜萍的遭遇,揭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复杂断面。


你所在的城市越大,所在的学校越好,你选择的机会就会越多,你可以参加高考,你可以搞竞赛,甚至还可以出国。


但是,你所在的地方越小,你越是够不着那些好的学校、好的资源,你的选择就会越少。你的路会窄,你的冗余会小,你的容错率会很低。


姜萍的幸运在于,她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王闰秋,她参加了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比赛。


原来,数学并不只是中高考分数盘子里的五分之一,数学可以是她世界的全部。她可以“偏科”,数学完全可以成为她通向未来的那条通衢大道。


认知决定命运。在姜萍过去的人生里,她不可能看到比涟水中专更远的地方。这是和她家庭条件相似的农村孩子,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要让更多的“姜萍”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升学考试的制度设计,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不断提升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认知差,给家庭困难学生更坚实的更没有后顾之忧的支持,才能让更多的“姜萍”走得更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