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20 09:05

学会“差不多”地做事,是爱自己的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成得欢,责编:寒冰,原文标题:《在草台班子的世界,我决定「差不多」地活着》,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学会“差不多”地做事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学会做饭的经历,认识到在大部分生活场景中事情需要“差不多”思维。

• ⚖️ 学会接受自己的“差不多”状态

• 💡 追求及格,容忍错误,做事更轻松

• 🌱 激励思考在追求完美与放松之间取得平衡

人生前二十多年,学校一直教我成为做事认真,全力以赴,一板一眼的人。而另外一项重要的技能,却似乎要等真正进入草台班子的世界才能习得——学会“差不多”地做事,学会对不同的事用不同程度的精力。


尤其在我凑活、瞎整、速成地学会做饭后,由艺入道,一通百通,发现我们来地球的使命没那么艰难,人生好像也可以先这么对付下去。学会爱自己很难的话,那么,首先停止恨自己,允许自己成为一个“差不多”活着的人。


我跳过了最惊险的山崖,成为了会做饭的人


学习做饭之初,我就用了一番革命手段来解放厨房,解放的是厨房灶具上妈妈的统治权和方法论。


在我童年时,听过不少培育女儿厨艺的故事,诸如站在板凳上擀面,又或者新媳妇跟着婆婆背后谨慎学习做菜讨欢欣。关于做饭更有一套标准方法论——要从挑菜、洗菜、切菜、打下手开始,在漫长的时日里观摩长辈的熟练操作,在重复中将技巧熟记于心,极具中华匠人美学,伴随着童子功、刀工、基本功的神秘化训练。


在这一套动作中还有情感流动,感受女性亲属的生活哲学。包括谨小慎微的,不能出错的紧张感营造出一个完美的贤内助,一个完美妈妈。


听上去很扎实,只是,太累了,是工业社会不能接受的效率,在信息时代延续这种母教学徒制,会对人类的智慧失望。我四处打听朋友们学习做饭的方法后,有一些“厨房革命”的新故事值得讲述。


如果厨艺是一门日常生活手艺,那我们最多允许一小时入门,两小时交出一道完整的菜,超过这个时间标准,它就不再属于百姓的生活技能,实用性要求它必须多快好省。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就是把上千年的经验快速注射进来。


因此我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学习一道新菜,这道菜不能太简单,必须用到多种技巧:比如处理生肉、勾芡、炒糖、大火收汁。熟练之后,尝试每天做三道新菜,一周之内凑齐一桌年夜饭。就这样,用了七天时间,我从不会用菜刀达到了做一桌菜的水平。包熟,包卫生,味道勉强满意。至于更细节的处理,抱歉,我面对的不是美食家大赛,也无意于成为厨神,时间宝贵,以后人生中,还有太多时间去磨炼口味、火候、刀工。


但是这一次,我跳过了最惊险的山崖,成为了会做饭的人。


原来学会做饭的方法,就是走进厨房,从敢于手忙脚乱做一道允许难吃的菜开始。我回忆自己学做饭的方法,不是一步一步来,而是空降难度。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环节,攻克难关时,捎带提高基础。


大厨当然有好刀工,但也没人规定,学习做饭要从刀工开始呀?完美的切菜技艺并非做饭核心。剧烈地心动,沉醉地研究,直指核心反复上难度,果断地执行,获得一些掷地有声的回报,是我总结的方法。


我们不是在准备一场高考,也不是面对自己的专业,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似乎需要大火大锅、快人快手,迅速解决,上量加强,在反馈中瞄准。先做再说,再靠着人类惯有的“做都做了”思维,延续下去,最后变成合格选手。当我的心里燃烧出做事的愿望时,就要做最关键最核心的部位,以让这股大火越燃越旺。


我意识到厨房里的新故事是普遍性的,好像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会大多数技能,它们并非是时间浇筑的艺术,核心诉求是“够用”。就像那句告诫写作者的箴言,创作不出好的作品,那就先搞出一堆shit出来。我曾为驾驶心虚,教练也告诉过类似的话,你不是要做开车冠军,你需要的是能“差不多”安全开车。


在草台班子的世界,做一个“差不多”的人


“差不多”在我人生前几十年像随时要被拍死的苍蝇。


“差不多”做不好填空题,更没法完形填空,“差不多”的学生怎么过独木桥?“差不多”的学生就是一分一操场后面的学生。成年之后,这种恐吓依然围绕在耳边,“差不多”的作品有必要写出吗?“差不多”的女性主义也配讨论?“差不多”的人生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我记得曾经的班训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它所传导的反应链是,让做“完形填空”成为一种习惯,让寻找正确的唯一解成为宿命。去相信世界上一定存在完美的答案,那道菜,那个人,那份工作,那种生活,那个意义。


而实际上,真正成为肌肉记忆的是,在极其有限资源下时刻阴暗往上攀爬。携带淡淡的“爬味”,在各种事情上,我都做得内耗辛苦。厨房做饭或许是我第一次“差不多”地勉强做事情,效果好像也能应付过去。


人类做事逻辑是不是可以分两种呢?一种是努力做到最好的,用力做,做顶尖,出类拔萃,毫厘不失,冰箱里的所有食物都在变质的前一天吃完。流程最优化,算计到一分钟一毛钱都不浪费。攻略最详尽,一个景点不也绕过,一点亏也不能吃。先是用极致的自我剥削成为赢家,然后再享受通吃全揽的爽感。


而另一种是追求及格,容忍错误、粗心甚至漫不经心。不会先上手,看了就是会了,试了就是对了,做了再说,错了能改,大体能过去就行。不必建造宫殿,找个落脚处。经常庆功,反复庆功。


两种逻辑说来并无高下,但前种被冠以过高的荣誉,成为头顶悬浮的幽灵,与细心、仔细的做题品质绑定,成为金科玉律,要求自己,苛责别人。而后者被视之为差生思维。


可是,一个追求百分之百的系统太过耗能、短命,要长期维系运转也需要粗线条、大开大合、舒适的方式运行,依靠对人性的顺从而不是提心吊胆,要允许出错,尽量出错在可控范围。


在很久后我才意识到,在大部分生活场景中,事情呼唤的是“差不多”思维,做及格线以上的事情,把一门生活实用技能回归到它本应属于的层次——能用就行,过下去再说。


一个“差不多”的人面对一个“草台班子”的世界,非常般配。


对女性来说,“差不多”主义更像夏日解开脱掉内衣那般舒畅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good-enough-mother”的概念,它常被译为“60分妈妈”,我第一次看到时,惊呼这不就是“差不多妈妈”吗?


一个女性在成长中听到最多的词是“还不够好”。大家不能轻易给出的夸奖,多么害怕浇灌出一个嚣张的女性,把高标准内化,要让她习惯自贬自抑。螺丝不断拧紧,新的期待伴随旧的要求。完美女性是样样都好的女幽灵,而这是一个陈旧的俗套故事。“太想赢”恰恰是种诅咒,“好处全要”是骑墙难下。


而我想一个关于新女性的故事,也许是围绕那些“60分女性”的。故事里的她没有那么强、绝对赢,或者好处尽占。她能勉强撑住,大体过上自己的生活。没有办法成为小红书标题的女人,过一种大多数的生活,但依然卖力与充沛,可以不再去配合任何剧本与戏码,自己把自己拽出泥土,再播种、浇水,戒掉那个坐在第一排回答漂亮答案的许可瘾。


这一次是真正的、非理论的、没有观众的自我发现。允许犯错,允许灰色,也包容退缩,理解犹豫,但每一次都走得比上一次更远,就这样将就着向前。就像我做出的那盘菜,风味略欠,诚意满满。就像那些不够好的女性作品,带来新鲜空气的味道。心理咨询师张春曾提到“女性创作需要垃圾”,光是听到这句话,我就有螺丝松动的感觉。先得允许那些足够差的女性作品出来,不被足够高的标准吓到,先“差不多”地完成它。


这支“差不多”的疫苗,我希望在成为东亚妈妈那天就为母亲注入,你不必那么紧张焦虑,没做好没关系,孩子的错误并不是你的无能,不用苛责自己在厨房和厅堂上上下下的完美。你可以偷懒、应付、糊弄,只要大体过得去,用舒适的方式去做,你的责任有限,而你给的爱就已经无可替代了。


我还想将这支疫苗为幼年的我注入,以此来应对种种优等生的刁难。在我不断被注入“人生独木桥”想象时,能够发挥一些抵抗力。相比于流行词汇“轨道”,曾经统治想象力的是更为原生态的“独木桥”。有“轨道”大不了换路,可“独木桥”不走就宛如自杀。已经有太多的标准、规则、制度、考核告诉我要紧张、自律、未雨绸缪、精打细算,让我都快忘了自己只是初来乍到的地球客人,准确来说,每个一次性的生命都算外星人。人生如寄,错了正常。


高考过去很多年了,但每次看到相关新闻,我仍感觉在共享一场漫长的“高考后遗症”。那么,试试吧,大口呼吸,放轻松,先从做一顿差不多的饭开始,培养一个勉强上手的爱好,为平凡的事物欢呼,对不够优秀的人投以关注,用及格就行的态度试着生活一次。用这样的强度稳住自己,再开始好的循环,也许比一上来就高要求严标准更走得长远。


做饭这件小事让我学着改变肌肉记忆,起码这一次,是自己决定要“差不多就好”,要将此成为我走路的心情。


无论如何,要蛮不在乎地在地球上继续活下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