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人物(ID:new-figure),作者:你哥,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代职场穿搭的风格,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派别:一类年轻人还未染上班味儿,于是上班穿什么全看他的心情;另一部分人认清了自己这辈子只有上班的命,于是开始用恶心风,展示自己纵横职场多年的镇定。
所有人都在自以为的时髦,和“成年人穿搭必须讲究”的社会潜规则里摇摆不定,一群上班高手,却反向穿上了大厂的文化衫,花上几十块的价钱,就拿捏了职场穿搭的尽头。
文化衫一度是大厂团建时给员工发放的免费周边,被发到的人唯恐避之不及,也因此这类服装往往不会出现在任何厂里人的身上或者朋友圈里。
殊不知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这种工服正在一衫难求,甚至有人只是分享自己穿到发黄的工服来追忆青春时光,都有老哥在评论区不合时宜地开出价格。
图源:机智的派大星
有些人极力隐藏自己是个班奴的事实,有些人却以文化衫带来的班味儿为荣。
“因为穿文化衫本质,就和买英文印花短袖一样,无所谓上面的LOGO是什么,旁人可以看懂,但你也可以装作看不懂。”
有人在大厂里工作过,知道即便那是文化衫,找到的供应商也都颇有实力,面料更是没得说。“他们不仅会用密织的新疆棉,甚至还会考虑透汗性,无论你工时多长,下了班后起码身体还能保持干爽。”
不仅质量过得去,如今的大厂文化衫还卷起了设计,“曾经文化衫上的公司LOGO能大到占满整个胸口,穿上感觉就像是古代犯人脸上被刺了个囚字,有种不打自招的窝囊”。
对文化衫的“土”心知肚明,今天的大厂们不仅把公司标志藏在了角落里,还开始在配色上下了功夫,“海军蓝有种看似职级很高的稳重,游牧灰有种下了班就要去重装徒步的户外感,香芋紫甚至能穿出一种踏实的人夫味。如果你不说,别人甚至以为这是你花大价钱买的潮牌。”
“穿文化衫导致跌范儿”这个观点由来已久,不过也正因如此,文化衫才能成为办公室生存的保护色,就像狼人杀里当平民那样,不会扎眼也不会出错。穿上就有了一种上了十年班后的从容不迫,和谁遇到点事儿都能靠住你的坦然。
而一旦有人质疑把文化衫穿在身上的人,是不是有什么职场心机时,他们只会告诉你:“每个创业公司里,只有领导最爱把公司文化衫焊在身上。但凭什么领导穿就是展现团队凝聚力,打工人穿就成了舔狗?”
一、什么样的人,才爱穿大厂文化衫?
如果你是真正的大厂员工,只会在朋友圈里不经意间露出自己的工牌title和年终礼盒,即使收到了文化衫,也只是把它当成睡衣或给宠物垫窝的抹布,绝不会让它再次露面。
你不能想象自己和别的部门的人去丰茂烤串吃饭,脱下外套后的图穷匕见,你的同事也不能接受你还在穿去年厂庆时发的纪念,同时怀念起一些已经流失的共同工友。
而有些人会特意购买大厂的文化衫,来制造一个身份的谜团。
他们在被同事注意到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躲躲闪闪,而是把背挺直。既不否认自己与大厂有什么神秘的联系,也不主动吐露这件衣服其实是二手货的事实。
有人说,穿文化衫是打工人最低成本的撑场面装备。“在有限的预算里,你是去网上拼一件下水没几次就变成童装的T恤,还是买一件印着某大厂LOGO的文化衫?”
“穿上大厂文化衫,别人不会因为这件T恤只有几十块钱而笑你穿得寒酸,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你穿的不是衣服,而是身份。”
年轻的程序员穿上字节和阿里的文化衫,就能在同事面前编造一段金戈铁马的往事;
中年人把大学发的文化衫焊在身上,不仅能炫耀学历,还能顺道炫耀一下青春。
如果说,穿上文化衫的人,一开始把它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么穿了不久后,打工人才会发现,文化衫才是拿捏职场穿搭的抓手。
“这些公司的初衷,确实是想要员工把文化衫焊在身上,所以质量不会做得太差,既不会差于优某库的质量,又比你花大几百买的户外品牌更有格调。”
二、离开大厂,才算真正拥有了文化衫
有些人的初衷就是“上班能把衣服穿上就够了,这个班不配我讲究什么穿搭。”既然把名牌穿在身上并不能显得你财富自由,同样文化衫也只起到一个遮挡的作用,就像是原始人把叶子盖在身上一样。
反正贵的衣服,主打的永远是版型和剪裁,不能花上几千上万的价钱,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在强撑着体面。反观文化衫,虽然看起来简陋,却是最能显富的极简穿搭。“大家听惯了各种都市传说,所以会默认越是厉害的人,往往越是没什么物质追求。比如广东富豪不穿西装,只穿大背心和人字拖,山西老板不买爱马仕却爱拎麻袋,带入到打工人的身上,那么最不修边幅,又能显示出自己背景不凡的穿搭,就是公司文化衫。”
有人觉得文化衫不能算是衣服,只能算是“一块印着公司广告LOGO的物料”,但也有工友表示,“只要公司的老板,足够有魅力,那么它的文化衫就不是工服,而是明星周边。”
北漂小卡,小时候的偶像都是娱乐圈明星,直到这两年开始一心想搞钱后,发现自己和不少朋友,都开始把企业家视作了真正的偶像,“比如前段时间,大家把雷总工服当限量潮牌抢空时,我就趁机买了件小米的文化衫,当作应援套装,来表明自己支持科技创新的态度。”
“谁觉得土,我就会反问他,三流乐队的T恤本质也是文化衫,为什么一件衣服和滚圈沾边就是酷,和一流公司有关就要被瞧不起?”
而当一个人开始把文化衫穿成日常时,往往也代表他开始变得更加自洽。
“以前总会为顶着‘去班味’的借口,进行一些毫无必要的消费,比如给电动车买各种装饰配件、吃各种甜品让自己快乐起来、或是穿一身户外装备假装松弛等等。”
“但把文化衫穿在身上,便等于光明正大的当一个上班族,不在乎外界看自己的目光了,也不用再对自己的疲惫遮遮掩掩。上次去山东看音乐节,现场有人穿着某团文化衫就去了,看着有点窝囊,结果开火车时比谁跑得都快。”
沪漂多年的小薛,曾经在某大厂工作时,觉得公司发文化衫显得很形式主义,“穿了显土,不穿又显得不领情,老板就像是高中时的班主任,给你发了一套不敢不穿的校服。”
后来被优化,去了一家小公司,小薛发现公司几乎0福利,就连纸巾、垃圾桶都要自备时,才幡然醒悟,“文化衫或许不是一件多好看的衣服,却是一家公司实力和福利的象征。”
“要知道一家会用重磅棉做文化衫的公司,对员工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反倒是一些嘴上说着‘扁平化管理’的小公司,表面上是给了员工自由,实际上只是老板不想在行政上花精力,又要求下属必须完成KPI而已。”
三、二手文化衫,职场真正的吉利服
更有人把穿大厂文化衫的风潮,解读为了一种自我保护,“就和前几年,大家流行背985、211大学的周边帆布袋一样,本意不是为了装逼,而是营造一种疏离感,暗示自己很优秀且现充,让别人看到最好识趣一点,不要没事就来搭讪打扰自己。”
小薛如今已不在大厂就职,却还是收集了四五家大厂的文化衫,他觉得“时过境迁,大家都知道,部分大厂的平均‘司龄’,都不超过一年甚至只有六个月,所以大厂早已不再是年轻人炫耀优越感的归属。但它们的文化衫,却如同史前化石,沉淀出了价值,成了一些人的抓手。”
流落二手平台的公司文化衫,它们背后的主人往往都尚处春风得意的人生阶段。对他们而言,文化衫只是占用衣柜空间的累赘,只有那些真正需要庇护的人,才懂它真正的妙用。
杭漂三年的布丁去年离职后,有几个月一直没找到工作,但也不想让朋友知道自己离职的事情。所以专门买了一件前司的文化衫,偶尔穿它拍照发朋友圈,以此给外界传达一种模棱两可的信息,既不承认自己离开,也不否认自己依然和大厂有联系,起到一个保全面子的作用。
一些人不仅收集大厂的文化衫,还会想办法收购其他的周边和礼盒,以此来丰满自己理想自我的人设,“把互联网大厂的生活,过出一种国企范,即便没有编制,但是一想到自己里外穿的用的都是公司发的,也会有一种幸福感。”
而当他们决定离开时,会把自己大部分的家当就地处理,但唯独会把文化衫带回家,因为“其他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丢了可以再买,但只有饱含青春岁月的文化衫无可替代。”
“它可以最后成了抹布,成了睡衣,成了孩子的安抚巾。对于北京的进厂生活来说,这些不是不能买,而是你刻意要把拿到的东西用到最后一环。你的健身房可能明天就跑路,但你的生活信念不会。”
许多人刚进大厂时,还没意识到世界其实是个草台班子,只是觉得领导的履历好牛,公司做的项目影响力很大,时刻都会不自觉地鞭策自己,必须要加倍努力才能实现职场价值。
伴随社会阅历的成长,大家终于开始意识到,“公司再厉害,本质也和你无关。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企业精神、项目策划等等,能伴你走到最后的,只有公司发给你的工资和那些花哨的月饼盒子。所以当你开始把文化衫当常服穿时,就是变相脱下了精神上的长衫,表面上这是对体面二字的舍弃,实则是灵魂层面真正的解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人物(ID:new-figure),作者: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