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25 14:40

去逛毕业展,你可能需要这份“当代艺术解读指南”

“语义不明,意味着朝这个世界放了一空枪,打不着任何人,但又释放了艺术自由的信号。”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E别的(ID:biede_),作者:圈,编辑:caicai,原文标题:《这是一份让你去任何毕业展都能说上两句的当代艺术解读指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去参观毕业展时需要的当代艺术解读指南,作者分享了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看法和体验。

• 💡 文章深入探讨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感和互动性

• 🎨 作者以幽默的方式分享了成为当代艺术“行家”的方法论

• 🤔 提倡保持尊重并用个人感受去欣赏艺术作品,强调沉浸式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各大美院的毕设展纷纷开展了,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来说,央美毕设展的意义不仅拘泥在观看艺术这个范畴,还是一种可以深度参与艺术的一年一度的生活方式。


参与的意思是,别的艺术展,我们出于各种原因(对大师的崇拜啊对展厅的尊重啊对艺术的恐惧啊),只能止步于屏息凝视,但在学生展上,随着你跟艺术家的距离更近了,你跟艺术的距离也不可避免地更近了。


于是,当你觉得你看不懂了,那可能不是你没看懂,而是年轻的艺术家们没表达好,毕设展珍贵就珍贵在带着点邀请你莅临指导的意味,为任何形式的指手画脚降低了门槛,作为一个和当代艺术有许多爱恨纠葛而最终分手的老百姓,我必定不能错过,并且又又又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走进了央美。


我依然努力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和理解能力去与作者们产生共情,然而这一次,我终于能够直面我的感受——质疑、虚空、无聊,当然也有一点惊喜。总之整个看展过程让我脑海里频频闪现作为焦虑型的我和作为回避型的当代艺术的纠缠的这两三年的往日回忆,我从之梳理了不少,贡献心得一二。


祛魅与赋魅


大概是一两年前,在我还没有对 “艺术” 祛魅之前,我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观众,798区各种小画廊和大展馆我都逛,手机里全是满满的看展照片;不仅如此,为了辅助理解,我还坐在图书馆一页一页看美术史,看到里面看不懂的名词挨个儿查,什么古典主义洛可可主义浪漫派象征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我觉得这些都是艺术知识,即便有时候上眼皮和下眼皮止不住地打架,我也一个劲儿地往脑子里灌。


当时我看展做的笔记


我在各种美术馆、艺博会做志愿者,参加了策展比赛,甚至还凭借稀稀拉拉的志愿者履历去了某知名当代艺术展馆实习,我的感觉是,这里真漂亮!展厅漂亮、办公室漂亮、人也全都漂亮。不过,漂亮只是一种呈现,接触与了解得越多,我越发现,当代艺术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策展人、艺术家、展商、场地方、艺术市场联合在一起,才构成展馆里完整的当代艺术,而这些是我捉摸不透的。


曾在798看到的极具想象力的作品


不过作为一个特爱观察别人的人,我发现几乎任何人一进展馆,就会沾染上展馆的“氛围”,展馆的氛围总是安静肃穆的,除了一些装置和机械老是发出包括但不限于风扇吹在充气屁股上的奇异声音,人们对着展品呢,除了拍照就是静静地欣赏,偶尔与同行人低声交谈一两句。


最开始我也是如此这般,尊重欣赏,看到什么都觉得十分新奇前卫,我尤其对那些一眼看不明白的东西十分敬佩,因为他们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所以我常常总要一追到底,这是啥意思呢?为啥做成这样呢?这就是先锋吗?


答案千奇百怪,艺术家们总有最终解释权。



亦或许他们什么也不想说


后来,我看得太多,我对当代艺术深深地过敏了。


行家(艺术家或者艺术评判者)所做的事情是解释或评价作品,赋予作品意义和魅力,但他们这些人对这些所谓的作品本身是祛魅的;观众则是被行家们灌输了“这东西很牛”的想法,在这样特定的场合下,只有赋魅的份儿。


由此,我从自身看展的经验体验出发,斗胆分享一些祛魅当代艺术、成为行家的小规律,毕竟我也不是真行家,瞎说八道,大家最好当看一乐,如果您是真行家,建议可以就此打住了。


成为 “行家” 的方法论


1. 对应法(借用巨人的肩膀)


首先,你不能被展馆中的几大金刚——巨型装置们吓到,他们包括但不限于麻线团、水管装置、钩子拉着几个绳子、机械臂、几根线条的画。他们是当代艺术中的常客、基础款,要是你连这个都解读不了,你就没法当行家了。



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解读的方式,我建议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艺术家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中的许多也是站在,社会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导演作者的思想上来进行创作的。


这些思想包括但不限于:后殖民主义极简主义去人类中心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能指所指……


看多了你就会发现,每一个视觉符号都固化地对应着某种主义。


比如:“科技类”——电视机、手机、以及各种液晶显示屏,一般象征着现代新兴技术,关键词:异化,科技对人类的异化。



它们的鼻祖可追溯到白南淮的《电视佛》……


《电视佛》,该作品呈现了一个在18世纪的黄铜佛像,双手合拢构成冥想的姿势。他在这尊佛像面前放置了一台摄像机,并将画面实时地转播在佛像对面的白色电视上


钩子勾线绳类作品我在每一个当代艺术的展馆中都见过,通常表现为在木板或其他平面上固定钉子,然后用彩色线绳在钉子之间编织出各种图案和形状。


线代表着关系和联结,行家关键词是承载和联结,通常来讲,绳索只是幌子,它勾连着的东西才是重点,勾着什么就代表了什么。比如下图作者阐述中耙子是爷爷的农具,那这大概就代表着艺术家同爷爷乃至家乡的情感。


央美毕设展中《爷爷的线》


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的作品更极致,她搜集了450只承载着原主人记忆的鞋子,它们被一根根红色的线拴住,又汇聚到远处的一点。不同的鞋子代表着不同的记忆。


盐田千春,《对话DNA》,2004


单元重复结构往往代表着时间,看起来简单读起来也简单,你可以从一切和时间有关的方向去解读。


比如下图这个作品,作者本人在简介中写道:作品的主题收束为一句话——“我们存在于时间之中。”60 片亚克力板缓缓转动,让人觉得:转得好慢呀。


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说: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相对性,而时间本体又是客观一维的,然而,时间不仅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有限的和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上图只是单元重复结构作品中最普通的版本,极致一点的是这样的:


作者选取30支不同颜色的签字笔,每一行写下数字“1”,以100为单位,在每天停顿空白处留下截止到此的“1”的个数,用30支签字笔完成了 《1758926秒》。


艺术家郑菁作品,上图放大后看全是“1”,很极致


更进阶的作品往往由两种范式拼接而成,比如下图这个,一眼看不懂没关系,我们来慢慢拆解:外面的树枝十分纠缠,属于类麻线团型,对应着混乱、桎梏,里面的电视机代表科技,简单做加法后我们得到了一种解读:在现代化社会的语境下,我们被绑缚在算法和技术之中,想要突破那一层保鲜膜一样的束缚却做不到……



2. 掌握阅读理解固定套路


要是运用方法一你完全看不出门道,就别那么具体,泛泛而谈总是一种智慧。


泛泛而谈其实很简单,这就像我们小学写的阅读题,学生要是不会写,老师就会教他们一套做题公式套路,阅读题中是,展现了xxx人物性格,烘托了xxx氛围,表达对xxx的批判/赞美。


而当代艺术中,如果是一幅画,你可以说:以流畅的线条与丰富的层次变化,传达出ta对xxx之间能量流动的感知与理解,其中,混入的xx笔触具有独特肌理,为作品带来一种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或不可控性是许多作品都具有的一大特质——色彩与笔触的失控带来形态的失控,失控本身就是铸造ART的一大因素,激情、张力、呼喊从中迸发,但用得太多之后,失控快成为一种艺术配方了,典型被一次次打破,非典型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典型。这造福了各位“行家”,非典型的样貌与读解也变得有迹可循,没有对应读解方式意味着任何读解方式的可行。


而如果是一堆完全看不明白的抽象玩意儿,有一个万能的读解公式。这些作品分为两类:


①“有”类:物体形态比较复杂,一堆东西摆在那儿但看不明白。


②“无”类作品,基本没有东西在画布上,几根线条或者啥也没有,作品以最原初的形式展示于观众。


他们共同的读解入口是后结构主义,它质疑语言和符号的稳定性,强调意义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表现的是对传统权威和规范的反叛——这与令人费解的形态如出一辙。语义不明,意味着朝这个世界放了一空枪,打不着任何人,但又释放了艺术自由的信号。




3. 同义词转换


句式公式是很初级的,做一个行家你不能用低级词汇,要用高级词汇,这就跟英语写作文一样。


从策展语和作品简介中提炼出来重复率最高的词语并加以使用,多少也算是个初步行家。由此,我总结了一些常见动词:驱使、压制、驯化、调教、超越、摆脱、描摹、施展、充盈、燃烧、栖居、吞噬、绵延、重生……


比如以下这幅名为《无题》的作品,因为名字过于开放,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也就没有了解读的抓手,但“行家”大可以如此解读一番:


“总体上它展现了世界的荒谬,但人类作为主体海纳百川,吞噬了这一切不公,艺术家不羁的笔触生动地描摹了他对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批判,不那么协调的色彩使得整幅作品超越了传统审美的局限,展示了一种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质感。”


路人走过说,“反正它无题,随便解读嘛”


4.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随便说点感受,切记越私人越好


保持尊重并用他人的理论和词藻去解读,是次行家。毕竟是写如何成为行家的方法论,那也得援引一下行家本家的说法:“私人感受的体验,对于欣赏一件艺术品来说,并不逊色于那些学术性的、专业美学的观后感。”(奥西安·沃德《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本条尤其针对于实验影像作品。实验影像与其他影像作品的不同之处是:不会带你进入它,要等着你自己进入,由此,调动感官、解放灵魂、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给某展馆做摄影志愿者的空闲时刻,我曾拍了一个纪录片叫《艺术展览》,里面采访了许多观众对几件展品的看法,其中有一件叫《地上的星星》,艺术家本人用各种led灯做成了一颗巨大的星星,在无人的夜晚用拖车拖着这颗星星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远处,影像装置设在一个由黑布包围的小房间内。


《地上的星星》


“很浪漫很诗意,和天上的星星一起。”


“我觉得是探寻吧。她的周遭全是一片漆黑,她还是用她自己的一点力气很努力地向前。”


“很孤独但也很无力,因为她就像记忆,刚开始很近很亮,最后越来越远,像我们的一生一样,慢慢消失了。”


观众们这样告诉我,而每个人在最后几乎都要加上一句,“是这样的吗?”或者“我也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不过我是这样理解的。”——显然他们都说得很有意思,艺术无对错,普通观众距离行家,不过是术语加姿态的问题。直到我问到这位:


“啊?它这个就是这样的嘛?因为我刚才在前面坐了半天,以为那个屏幕坏了,哦,它不是坏了啊?嗯,我刚才在这里看半天基本都是黑屏。它这是一个移动的光点是吧,想表达什么东西呢?”


我告诉他不是屏幕坏了,可能只是整个影像比较长,他看了很久之后告诉我:


“可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接着,我问他会觉得这个太晦涩了吗?


他立刻打断我,有点慌神地说:“没有。我觉得挺好的。”


不止一个人在我问及作品的含义时支支吾吾,但当问及是否觉得作品太晦涩,他们又都急切地否定了。当代艺术是一面镜子,人们爱面子与掩饰的样子在镜子前暴露无遗,而在这个话语权而非作品本身掌握主导权的行业,真心的感受似乎常常被隐蔽了。如果故事能评奖,皇帝的新衣应当是最伟大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


做一个更幸福的普通观众


回想起当初对当代艺术的狂热与追问,似乎是一场好久以前的梦。


我记得梦中有一个细节,2022年年底,我在上海躲避疫情,在一间小房子里听雨,那时候疫情带来的疲惫、生活的苟且和消耗,被全然隔绝在一方展馆之外了。


雨声来自一个影像装置,展品的具体形态已经在记忆中变得模糊,是在浦西美术馆还是在油罐艺术中心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我在那里看了很久的雨,作者似乎还创造了一个引擎,让许多杂物从天空中落下,木块、石头、垃圾和一切废弃物,引擎设置让这些废弃物每一次坠落的速度和位置都不同,当时的我痴迷地望着那些废品和雨滴一同从空中坠落,好像自己也变成那些物件中的一员,坠落、坠落。


我呆了一整个下午,走出展馆的时候已是傍晚,出来发现,外面的世界也下雨了,而当时在展馆里的我浑然不知,只觉得像是从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第三空间又走进了模仿它的现实,彼时彼刻,现实只是展馆的影子。



这时,我才明白两三年前那种狂热的来源:欣赏是对美的直接感受,是不加解释的直觉;而解读一旦发生,便将掺杂与作品本身无关的不纯粹的语言。如果能的话,沉浸式的审美体验比解读更好。


由此看来,做一个普通观众更幸福。在当时我的纪录片里,有个女孩,对着一副凌乱的画拍了一张照,我走上前问她觉得这想表达什么,她就再重新看了一眼,直言,没看出来。我问,那你为什么拍照呢,她说,我就觉得它好看。



在走进央美展之前,我已大概一年没有走进当代艺术的展馆了,到今天,重新走进展馆,我不再为一两个看不懂的展品暗暗较劲,费劲琢磨作者在表达什么,其实,说不好大部分作者也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形式和语言攀上了艺术的高位,解读像是在剥一颗洋葱。


比起解读,这一次我只是不假思索地举起手机拍下了一些可爱的作品,拍下来之后再经过大脑去想画的意义,又觉得没必要了!


像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的


跪着和爬着度过每一个路口



这组作品没有高深莫测诘屈聱牙的简介,名字叫《no是一种解决方案》,有两个女孩在明信片区域翻看了很久,说,“这个真好看,只是得要十二块钱一张,有点舍不得了。”


——是的,做一个普通观众很幸福,我们只需要考虑12块钱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E别的(ID:biede_),作者:圈,编辑:caicai,设计:冬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