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26 17:37

Manner咖啡的这口锅,人效不背

本文作者:穆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讨论了知名连锁咖啡品牌Manner的人效管理问题,指出其误解了人效概念。作者提出了人效指标应该定制化、Baseline不能一刀切、在岗等待时间的必要性等观点。

• 💡 人效指标应定制化,不应简单化

• 📈 人效Baseline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业务特征定制

• ⏳ 在岗等待时间的存在是必要的,有助于缓解劳动负荷

日前,知名连锁咖啡品牌Manner爆出一天内发生2起店员与顾客冲突事件。在舆论质疑Manner“压榨员工”的观点里,这家企业“抓人效”似乎是个原罪。


媒体报道显示,Manner会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在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1个人,日营业额超6000元才会派2个人。以Manner的客单均价15元左右计算,1人值守的门店里,这名店员1天内最多要做333杯咖啡,还要承担理货、点单、清洗等其他工作,这样的要求显然太过苛刻。


不止一个HR学生问我:“穆老师,难道Manner不该管人效吗?”


我的答案是,人效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重要,Manner这种连锁企业也不例外。Manner的问题不在于关注人效,而在于误会了人效。


误会1:将人效指标简单化


人效是投产比(Efficiency),按照我提出的“穆胜人效矩阵1.0”,投入是人工成本和人数两个口径,而产出是产量和财务结果两个口径,所以,不同的投入与产出口径搭配,人效应该有几十个指标。这个模型影响了很多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在沿用这些人效指标。


就Manner来说,他们显然是采用了人均营收(人均营业额)或人均产量这类最简单的人效指标。这合适吗?我觉得不合适,而且是非常不合适。


一方面,投入的计量太过简单化。


不同等级的店员,难道产出应该一样吗?有没有人比其他人做得更快?有没有人做复杂的拉花比其他人更慢?举个例子吧,我和库里都在一分钟里投三分球,他能投进多少球,我能投进多少球,产出应该不一样吧?从这个角度说,肯定不应该以“人”为口径来计量,而应该以能力值为口径来计量效能。


如果考虑Manner采用了连锁品牌在某个区域密集开店的策略,不同门店之间的人力调配就是可行的。事实上,人力在不同业务之间的灵活调配共享,已经是业务标准的大型企业的标配了,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如果按这样的思路,我们还应该以人为口径来计量效能吗?有没有见过企业在某个门店上配置1.2、1.5个人的?排班优化了解一下,我们后面会谈。


另一方面,产出的计量太多简单化。


人效中的产出,应该贯彻企业的战略意图,而非仅仅采用营收或产量等面上数据作为口径。翻译过来,企业需要的是每个人产出更多的战略价值,而非仅仅是滞后的经营结果。


Manner的战略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他们采用的是低成本战略,这是错误的。按照迈克尔·波特对于战略的三分法,即差异化、低成本和聚焦化,Manner采用的是典型的聚焦化战略。所谓聚焦化战略,是在一个垂直细分用户群里实施差异化或低成本。他们瞄准的是一群价格敏感但又追求品质的人群,他们对于咖啡有鉴赏能力,对于服务体验有高要求。


在这样的战略下,Manner才形成了网红体质,不少顾客上门打卡,定制拉花,并通过各个社交媒体晒照,让Manner的品牌迅速传播。那么,作为店员,冰冷地制作一杯咖啡,和认真有温度地交互客户,难道都应该计量一样的效率吗?


所以,人效指标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每个企业都应该基于自己的业务特征、战略导向进行定制,只有定制化的指标才有应用价值,才能用于核编这类敏感决策。


说实话,我现在最反感的就是企业做“大除法”,用营业收入、利润、产量除以人数,得出没有什么参考意义的指标,还对外宣称这就是“人效分析”。这种大除法,小学生都会做,需要HR或咨询机构来多此一举吗?


误会2:人效Baseline一刀切


人效指标确定了,还应该确定Baseline。所谓Baseline,即人效的及格水平。有了这条线,我们才能判断哪个业务的人效高了,哪个业务的人效低了,才能对业务操盘手进行奖勤罚懒。有了这条线,我们才能基于业务现状或预期来核定人员编制或人工成本投入。


按照媒体的报道,Manner是按照日营业额来核定店员人数配置。小门店一般就是两档标准,以日营业额5000(或者是6000)作为分界线决定配置1人还是2人。这意味着,Manner在门店人均营业额上的Baseline只有一个。这难道不是一刀切?


作为上千家门店的连锁企业,这让人难以理解。不同区域,难道人效Baseline应该一样吗?老店和新店,难道人效Baseline应该一样吗?老店员和新店员负责的门店,难道人效Baseline应该一样吗?不同业务结构,天天顾客上门拉花的和天天都卖出简单成品的门店,难道人效Baseline应该一样吗?


在管理上有个规律——没有分类分级,就没有管理。先分类,再在每类里分级,而后,对每类每级都要设置不同的Baseline,这些Baseline还应该随着业务发展的变化持续更新。成熟的企业在面对不同销区,都有不同的目标设定,这是为了平衡现状和条件,让每个销区的赛道难度相当。我们管这个操作叫“配平”,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步。


因为,你不可能让飞机和轮船来比速度。就Manner来说,如果一个网红拉花店每天都形成巨大的流量传播,他卖了多少营业额真的那么重要吗?这家店不就是形象店吗?那是不是应该给人家设置不同的赛道?


其实,我已经多次在我的书里、文章里、演讲里不停强调——人效Baseline千万不能一刀切,但我依然看到企业前赴后继地掉入这个陷阱。有时,这是能力问题,数据分析的确有门槛;有时,这是态度问题,毕竟“一刀切”简单呀。


“反正这个人效标准是老板定的,有意见,你找老板去!”


误会3:挤干“在岗等待时间”


所有老板都反感员工划水,都想让员工的上班时间100%用于工作,不少企业甚至管控到员工上厕所的时间。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员工的上班时间里天然包括一个“在岗等待时间”,例如,在店里但没有顾客上门时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等等。老板们的想法是,既然我花钱支付了工资,这个时间员工自然应该完全用于工作,但遗憾的是,这种思路可能太理想化了。


我曾带领团队为某个服务类企业制定排班优化方案。所谓排班优化,即根据顾客数量决定在岗人员数量,这样就能确保员工都有事干,企业不花冤枉钱。举个反例吧,在某个空闲时段根本没有顾客上门,但如果全额配置员工,就是一种浪费。我提出的思路是半弹性排班,也就是摸清顾客上门的规律,配置“几班倒”的排班。


该企业老板却提出疑议:“穆老师,为什么不是全弹性排班呢?有一组顾客上门我再配置一组员工,这样不是更好吗?”我耐心解释:“这样从管理上太复杂了,管理成本可能更高。另外,你如果不能确定几班倒,让员工随时需要上岗,人家的休息时间就没有确定性,休息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而且,在岗等待时间的存在也有必要性,一是为了预防临时的顾客涌入,二是为了缓解劳动负荷。”


我心想,你要是完全弹性排班,让员工在岗时一直进行重复劳动而没有休息,万一弄出个富X康事件来,你付出的成本可比浪费的工资高多了。


这位老板将信将疑地执行了我们建议的方案,后来才对我说:“执行了一段时间,才理解你们的良苦用心。”很多时候,我们能解释道理,但老板们不一定听得进去,经验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踩过的坑,才是经验。


老板对于在岗等待时间的态度,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公共政策。某段时间,交规一度要处罚闯黄灯,这让大量司机叫苦不迭。这个合不合理呢?就这样说吧,如果要处罚闯黄灯,黄灯就等于红灯,就相当于取消了黄灯,只剩下红绿灯。行不行呢?肯定不行呀,你当以前制定红黄绿灯规则的人是傻子呀。


在岗等待时间,就是这个黄灯。


结语


形象点总结,Manner咖啡有点像一个因为业务飞速发展而被动跳级的学生,在路边买了一本山寨人效教材,懵懵懂懂间就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我的疑问是,还有多少像Manner咖啡一样在错误实践人效管理的企业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