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16 21:39

为什么美国人更期待无人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硅NewGeek (ID:XinguiNewgeek),作者:董道力,编辑:张泽一,原文标题:《看完美国网约车司机的离谱操作,我才知道为什么美国人更期待无人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网友对无人驾驶网约车的期待,分析了美国网约车司机的不良行为,以及无人驾驶车辆的优势。

• 💡 无人驾驶车辆能有效避免网约车司机犯罪问题

• 🚗 无人驾驶车辆提供更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 ⚖️ 技术发展替代人类劳动是必然趋势,但社会需关注失业问题

咱中国人有个好习惯,就是遇到问题总喜欢找几块石头来摸摸,比如通缩了要学学日本、电子产业观察韩国这种。


最近最大的问题,莫过于“1000万网约车司机”“2000万货车司机”的就业问题,咱们不妨也找块石头,比方说无人驾驶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


直接上结论,对于绝大多数美国网友而言:无人比有人更舒心。


先看看美国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基本情况,2023年8月,美国自动驾驶企业Cruise获准在旧金山全天候(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营Robotaxi。


到了今年3月1日,美国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批准了Waymo在洛杉矶和旧金山半岛扩大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的计划,新增运营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336万人。


在运营范围上,Waymo同样是在美国部分城市的中心地带试运营。


虽然国内北上广等地早有无人驾驶出租车进行试点,但类似全天候的方案却从所未见,萝卜快跑在一些地区的运营时间基本对齐早九晚五周末双休的公务员。


运营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美国网友的反馈自然也有足够的数据样本,负面评价也有,比如有吐槽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得慢,也有人批评无人驾驶出租车会导致失业。


但整体来看,仍然是好评居多——无人驾驶可以回避人类司机的骚操作。



首当其冲是犯罪问题,美国网约车的犯罪率持续居高不下。


我们以美国较主流的网约车平台Uber和Lyft为例,从他们发布的安全报告数据来看,在2019和2020年,Uber在美国共收到3824起严重的性侵犯案件,2019年强奸报告为247起。


强奸受害者约91%是乘客,7%是司机,女性受害者占81%,男性占15%。这期间因人身攻击导致20人死亡,其中15人为乘客。


Lyft在安全报告中披露,其平台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共收到了4158份性侵犯报告,并且3年来在其平台上有10人死于人身攻击。



其次是拒载、车内异味、举止不文明等糟心的司机个人问题。


美国网约车司机拒载的理由千奇百怪,因为路线远近赚不到钱拒载,只是基础操作。


不少盲人乘客在乘坐网约车时遭到拒载,原因是带了一条导盲犬。


据《圣荷西水星报》(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媒体)报道,盲人教师迪莱昂纳多公开指控Lyft和Uber等共享车服务,拒载盲人乘客。在《美国残疾人法案》中明确指出,拒绝接纳服务犬是对残疾人的歧视。


除了残疾人,种族歧视也是在美国老生常谈的话题,拒载黑人也是Uber司机被投诉的原因之一。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对网约车歧视乘客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Uber司机取消黑人的订单的可能性是正常情况的两倍以上。


在twiter上以black passenger为关键词简单搜索一下,也能发现不少案例。



哪怕你成功上车了,还有可能要忍受异味和高温。


网约车市场越来越卷,不少司机就选择牺牲服务来降本增效,首当其冲的就是不开空调。乘客问司机能不能开空调,对方表示车费便宜不能开,直接道德绑架。



反正就一个宗旨,我赚不到钱,你也别想好过。


还有奇葩的,不少用户在twitter上吐槽,网约车里常常发现装着神秘液体的瓶子。



最后,司机过于热情对部分i人乘客来说也是个负担。


根据2021年影响用户对网约车司机信任度的因素调查显示,司机打听乘客信息、眼神经常打量乘客是影响用户对网约车司机信任度的重要因素,占比分别为58.7%、57.1%。


在美国,还会有一些当地特色交流,乘客一个失误就会被按上歧视的罪名。


比如@NursePatrickQ的网友分享了乘车的窘境,乘客是天主教,司机是伊斯兰教,还是个激进派。


这一点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对于人类司机来说遥遥领先。机器人不会尬聊,硅基君能想到最坏的结果,就是给乘客播放语音广告。


就算乘客不认真听,也不必担心伤了机器人的心。


无人驾驶出租车可能会涨价,也可能会出车祸,但都不影响它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人


它不会有异味,也不会有急刹,空调该开就开,无论距离远近都能客客气气的把你送到目的地。


其实,吐槽了那么多网约车司机的行为,除了犯罪不可饶恕,其他的并不能把锅全甩给司机。


因为人类在服务行业中始终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我们并非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哪怕工资再高,也无法完全压制住我们的情感和天性。尤其是对于网约车司机这种表面上看起来自由,实际上却充满了竞争和压力的职业。


所以,机器人替代人类去做一些重复枯燥的劳动是必然的趋势。


但那些被机器“淘汰”的人类该何去何从,绝对不能让他们自己解决,社会、政府完全有条件遇见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毕竟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人类劳动被替换的案例。


工业革命期间,机械化纺织取代了手工纺织,导致大量手工纺织工人失业。电力应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生产线被引入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使许多传统手工组装工人失业。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无人驾驶终将成为主流方案,但咱们现在就开始操心失业问题多少有点太早了。


相对于1000万网约车司机,全国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加起来可能也提供不了总运力的1%。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