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22 09:09

这部“强碱性”搞笑片,腐蚀了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锵稿,作者:杨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电影《抓娃娃》中的讽刺与现实关系,批评了其虚假和回避态度。

• 💡 讲述了电影《抓娃娃》的叙事结构和现实逻辑的不合理之处

• 🎭 分析了影片对中国式教育观念和家长子女关系的讽刺,以及其表现的困境

• 🤔 对电影中父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抓娃娃》还没上映时,就已经被提前锁定为这个暑期的头号爆款。沈马组合的威力,麻花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不少人抱着“乐呵乐呵得了”的态度,乘兴而去,乘兴而归;还有不少人看出了讽刺,嚼出了麻花的“微言大义”。


但实际上,麻花从来都是这样,他们所谓的讽刺或批判,无非都是欲扬先抑的小骂大帮忙,其意在讲述“现在的日子”和“现在的你”,都是最好的。


他们怎么会不卖座呢?


——锵稿主编 徐元


1


看《抓娃娃》,走神儿严重。笑不出来,坐立难安。


于是意马心猿,浮想联翩。我想起两件关于高考的往事,都发生在本世纪初。第一件事,有个高中同学,在老家县城念完高一,忽然全家迁到新疆,父母打工谋生,为的是让他兄弟俩在新疆参加高考,后来全家就留在了新疆。


另一件事,县城高中里忽然来了一个从北京转来的孩子,和县城孩子一起朝五晚十“特训”,从高一念到高三,高考前转回去,参加北京高考,结果怎样,不得而知,但我记得那孩子把县城方言学得很溜。


经历过高考的都能懂,这两种“移民”表面上相反,实则相通,为的都是在机会不均等的环境中寻求更多机会。


2


浮想联翩并不耽误理解《抓娃娃》人人都是骗子的情节。因为该片娴熟地运用了小品节目的叙事手法,将观众放在最优越的全知位置,观看说谎者与受骗者之间的舞台式笑料,希望以此获得某种反讽的喜剧效果,并在谎言揭穿的一刻,人物瞬间变脸,走向泪光闪闪的和解。


这种正是“小品电影”(不是电影小品,已然是一种“新本土类型”)的通用叙事结构。作为一种方法,无所谓优劣。但《抓娃娃》的故事,缺乏最基本的合情合理,人物行动仅仅是为了凑梗赶桥段,智商疑似被取消。


这样一来,作为观众的我,优越感也就比人物多了那么一丁点。我的智商和对现实的基本认知也被取消了。


被当作了傻子,怎么还笑得出来?坐在最后一排角落的我,在黑暗中站了起来,一度怀疑自己心胸狭窄,甚至彻底失去了幽默感。


好在片子够长,我有足够时间琢磨,很快发现问题不在自己。当然,不排除我作为一名观众,审美已过于陈旧,竟然还希望在电影里看到有血有肉的人物,感受到真诚表达,乃至人性微妙和现实关怀。


3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其中一个后果或代价,就是不断制造出人的尴尬处境,逼迫人做出“非常规”选择——这是一段关于“改命”机会的历史。


《抓娃娃》富爹用贫穷谎言磨炼接班人的“国产楚门秀”设定,从喜剧技术上讲,是为了找笑料、抓包袱,也许很好笑,但却绝不是合格的喜剧。因为这是一个模式和现实的悖论——


已然拥有了选择权的阶层,夸张滑稽地模仿苦熬着的普通人,为此可以集中“全西虹市”最优资源来演戏,目的是为了让儿子考上一座显然有现实指涉的“名校”。


电影展现的是一个已经上了岸过了河,正在登顶的人,为了让接班人更有能力,就假装把儿子扔进河里。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拧巴。


现实的残酷是,普通人的苦熬奋斗往往是因为别无选择,而不是苦就能获得更多机会。况且,统计学数据告诉我们,苦难使人挫败,贫穷摧毁身心健康,机会只会越离越远。


片中的傻儿子不是有这样的“思考”吗:我家里条件那么差,为什么还能这么优秀?一定是哪里不对劲。


4


看目前的讨论,似乎有价值观上的争议,关于穷人意淫富人还是富人意淫穷人,掰扯不清。于是,那个常常被提出的问题再次出来圆场:


现实已经很苦了,喜剧不就图一乐?电影一定要讲究现实逻辑吗?或者说:别谈什么意义,好笑就行了。


我试着回答一下。


首先,这个问题(或扯皮)概念不清,是在用非此即彼的油腻腔躲避真正的讨论。其次,电影是人拍的,是拍给人看的,当然要讲究现实逻辑,关键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本身常常是虚假的。


无论何种故事类型、形式风格,电影讲的都是人在某种处境中的选择。这是电影和现实的相通之处。因此人物的行动和感受不能,也无法脱离现实。


此外,“好笑”和“喜剧”也不是一回事儿。恰恰因为是喜剧,才更要基于现实,刺穿虚假。在此之上,再作梗抖包袱,才有讲好故事的可能。


除非,你拍电影就是为了忽悠一把。骗子讲的故事,是有可能让受骗者心甘情愿接受的。也许在令人疲惫不堪的现实中,骗子和受骗者已然达成了共识,构成了共谋。


但愚钝如我,不习惯、不接受这种共谋。电影里的马成钢当然可以是骗子,但如果整个电影就是在对观众扯谎,就十分值得怀疑——看了这么多小品电影,我是早就觉得一切都“不对劲”了。


5


《抓娃娃》最大的不对劲,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理解:这故事主人公是谁,是在讽刺什么吗?


电影前大半段讲的是土豪马成钢以爱之名对小马的欺骗和控制,后小半段忽然讲小马的反抗和挣脱。但主要篇幅还是在让观众在马成钢的视角下骗孩子,看“艰苦奋斗者”的笑话。明明有钱有资源,却制造困难让孩子吃苦,这难道不正是讽刺这种中国式教育观念吗?至少也在讽刺土豪虽“豪”但“土”吧。


也许有几分取笑的意思,但那仅仅属于语言类节目的笑料(不是说小品不如电影高级,而是不同文艺形式的效果不同),和讽刺艺术无关。


因为,把马成钢看作主人公,可以发现,故事讲的其实是一个从1950年代艰苦奋斗过来的“特权阶层”的机会。


什么机会?试错的机会。


这个接班人富养失败,再来一个穷养。以“艰苦奋斗”之名,行“保驾护航”之实。没想到“楚门秀”穿帮了,小马叛逆了,不想接班了,怎么办?


除了挤几滴眼泪,老马也并没有真正突破认知,意识到“为你好”的控制和欺骗有何问题。原因有二。第一,这个叛逆的儿子虽换了赛道,但到底还是在走向自我成就,光宗耀祖。第二,片尾彩蛋给了明确回答:继续生,接班人多着呢。


在马成钢作为主人公的叙述逻辑贯穿下,观众会被无意识地引向对土豪夫妻傻傻一片苦心的认同上,却很难想到,现实中多少被“穷养”观念所困的人是因为没有条件和机会换一种方式,而且他们更没有时间精力提高认知,摆脱这种观念。


6


从后半段故事看,似乎又可以认为小马是主人公,硬生生拧巴出来一个反抗主题:中国式家长与子女相互捆绑的教育方式,何其恐怖!


观众觉得恐怖,那是因为现实恐怖,电影的表达只不过流于生硬的金句台词:“爸爸推你走,能走得更远。”“以后的路让我自己走。”——依然是表面迎合普遍情绪的语言节目。


小马作为主人公,故事讲的是年轻人的选择——一个被欺骗、被操控人生的孩子发现了真相,发生了转变,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这半个故事,当然也不对劲,这孩子已经在前半段“好笑效果”里被取消了智商,当聪慧的头脑和觉悟的决心从天而降时,简直是儿戏——况且,这份智慧还是来自于对老爸戴绿帽的焦虑。


另外,让一个有充分选择能力的土豪之子做选择,实在是太不“艰难”。小马的结尾彩蛋,是在赛道上开心地捡瓶子。在我看来,这个父子和解的象征简直带上“脏字”,已经不是所谓喜剧冒犯可以解释的了。


7


我并不是在揣测创作者的动机(那无从揣测),也不是解读笑料和包袱(那没有意思),而是从作品“如何讲故事”,来看最终呈现出的叙事效果。


电影试图探讨的诸多议题,“中国式为你好”“高考”“欺瞒式教育”或“控制狂父母”等,在当下都是极有价值的。然而,追求好笑为王的小品式结构和漠视现实的回避态度几乎完全消解了议题的讨论。


故事中大人的虚伪和愚蠢在爱中消解,少年的觉醒和挣脱则轻飘的如同儿戏。家长式控制、欺骗所造成的真正伤害,已经培养出的虚伪人格则被一概抹除。


最后剩下的,恐怕只有意淫的快感了:1)我要是土豪才不会像他们那么傻呢。2)我现在受的苦,其实是爹妈的考验?3)还是得有钱,否则你连瓶子都没的捡。


如果一部喜剧片试图通过指涉某种现实来达到喜剧效果,正视这种现实总该是最起码的真诚吧。


也有可能,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虚假的“楚门秀”世界,这种小品电影就是道具之一,每当你觉得不对劲,就爆笑着虚晃一枪,挠挠痒,按按摩,让一切软绵绵、乐呵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锵稿,作者:杨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