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头图来自:《我的姐姐》剧照
引子
3月份就听到不少声音,预测《我的姐姐》会是后春节档的第一个国产爆款。
说实话,我个人映前的感受是:
看完预告和MV,对电影本身的期待值其实并不高,但对它所承载和由此延展的话题讨论空间,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昨天看完,大概也印证了我的这个判断。
豆瓣开分是7.7,现在掉到7.3,基本算是一个客观中肯的分数吧。
看了很多评论,称赞的、批评的,都有不少,包括李银河老师,也从社会学角度肯定了电影对中国女性困境的呈现。
从昨天看完到现在,我一直在想,到底该怎么评价《我的姐姐》?直到反复想起影厅里的一个画面,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方向:
我看的是早场,所以上座率一般,大概十几个人,女性为主,算上我有四个男的。观影中不时前后传来女性抽泣的声音,与此同时,两位男性则全程捧着手机打游戏。
现在回想,总觉得这个画面,就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脚。
所以,尽管我对这部新片有一些失望之处,但它出现的时间节点,和试图表达的主题,都注定让《我的姐姐》成为今年最重要的国产电影之一。
(以下涉及部分剧透)
1. 槽点
不妨先从电影的那些槽点聊起。
《我的姐姐》之所以有现在这样一个还不错的票房和热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选中了一个当下的痛点话题,也就是女性困境。
而它被吐槽的那些问题,也大多和这个主题息息相关。我大概扫了一下豆瓣评论,下面这几条基本囊括了差评的主要方向。
比如,设计感太强,台词表意太过直白。
设计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张子枫这个人物,她和她的生活,简直就是当代中国女性困境大集合:
亲情困境,父母重男轻女,把她拴在身边不说,24岁了还有个压根不熟悉的6岁弟弟,而在父母车祸身亡后,所有亲戚都觉得养弟弟是她的责任;
爱情困境,有个交往五年的男友,是个家境不错但优柔寡断的妈宝男;
职场困境,想做医生而不得,做护士被走后门的关系户医生穿小鞋,个人理想更是被从天而降的家庭责任束缚;
生存困境,在医院工作,见证女性被当做生育机器,“保小不保大”,为生男孩不惜豁命;姑妈当年也曾为弟弟做出巨大牺牲,放弃个人理想,一生蹉跎。
再了,就是弟弟这个人物,同样过于工具和刻意。
他的变化弧线,从蛮横到可怜到理解,全程配合着姐姐的成长;他的台词,说着一些诸如我们的爸爸好像不是一个人”“我只有你了”这样明显是拿来点题的金句(当然张子枫说了更多不太自然的点题金句),等等等等吧,可以说编剧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存在感非常之强。
包括“我的姐姐”这个片名,电影其实并不是以弟弟的视角叙事。“我的”俩字已经挑明了,它就是在直白地和所有观众做互动和共情。
再比如,结尾过于煽情、乃至三观不正。
很多观众吐槽结尾,我很能理解。
因为抛开女性独立的时代潮流,电影在一开始还给张子枫设置了一大堆的甩锅理由,比如父母重男轻女、亲戚爹味十足+吃相难看,自己和弟弟毫无感情基础,以及,她是一个如此渴望靠自己过上理想生活的现代女性。
这些加在一起,让张子枫的观众缘变得非常之强。
从类型片的技巧,这个人物是要自带主角光环的,也就是最后必须要打破身上的枷锁,获得自由和新生,使观众得到情绪释放的快感。
所以,当看似开放的结尾,预示着张子枫还是放弃了个人理想,决定成为“扶弟魔”时,可以想见观众预期落空、情绪没能释放后的那种失望和憋闷。
以上这些问题,我都能理解,也或多或少有些同感,但是呢,《我的姐姐》作为一部电影的那个致命伤,压根就不在这。
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
俩字,视角。或者说,问题还是出在创作出发点上。简单说就是:
导演和编剧有意无意地,把一个社会问题,拍成了家庭伦理。
事实上,一个多数人可能压根没来及想的问题是:
为什么这个6岁的孤儿,必须要由他的姐姐抚养呢?
从银幕外的观众,到故事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此,我们都觉得,这就是身为姐姐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电影本该讨论的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孤儿抚养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难道就应该由姐姐一个人承担吗?
电影里,张子枫也的确反复发出这样的诘问,为什么是我?
但遗憾的是,编剧完全没有试图去更深入、更复杂地探讨这个社会议题,而是将重心完全放在了亲情撕逼上。
姐姐和弟弟,姐姐和姑妈,姐姐和舅舅,可以看到,电影在这三对核心人物关系上花费了大量笔墨。
当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意外的孤儿,每个社会都有各自的一套标准救助流程。而只有在社会救助介入的基础上,去谈论姐姐所面临的困境,才能真正呈现女性所注定无法走出的困境。
但这部分,《我的姐姐》是完全缺失的。
我们看到的,就是无解的、翻来覆去的中国式亲情扯皮。
有人说,人家就选择拍成家庭剧,不行吗?中国老百姓就爱看这个。
当然可以,但任何选择都有代价。回避现实、放大狗血,的确会更安全、更有卖相,但也终究让电影沦为廉价的煽情,艺术价值打了不少折扣。
在我看来,这有些可惜。
2. 价值
说了这么多问题,如果归结到一点其实就是:
现在的国产电影,虽然越来越多在尝试触及现实主义题材,但多数其实还停留在“伪现实主义”的层面,更多是靠卖惨和煽情博取流量。
但对这部《我的姐姐》,说实话,我思来想去,还是不愿意把它和“卖惨”“伪现实主义”这些词放在一起。
不管有多少问题和遗憾,电影都切切实实传递出了中国女性长久以来的那个困境。
单这一点,它的现实意义,就值得肯定。
一个很微妙的现实是:
不知道是不是重男轻女这样的观念,在中国过于根深蒂固了,以致于愿意去认真探讨的国产电影,一直没有多少。
所以,当《我的姐姐》做了这样的尝试,哪怕是刚才提及的一些问题,在我看来也都是可以原谅的。
比如设计感太强,话题太满。
考虑到电影的整体表达就是传递女性困境,虽然父母双亡这种设定过于戏剧性,但极端的矛盾下,那种走不出去的困境感才更扎心。
包括姐姐和姑妈的两代女性形象,一个认命,一个硬刚,看似刻意,其实也是一个更全面的呈现视角。
两人吃西瓜那一场戏,我很喜欢,展现女性困境之外,女性之间的和解与相互扶持更是动人。
比如结局太煽情,甚至三观不正。
如果真的能做到共情就知道,现实中姐姐或许可以离弟弟而去,但电影是一定不能这么拍的。所以当结尾张子枫抱着弟弟哭泣时,我更愿意理解为:
她的泪水是,是五味杂陈的。
爱弟弟,发自内心地想要抚养他;却也因此明白,自己的命运亦将由此彻底改变。
关于女性对这部电影的共情,我想是无需多言的,也正因为此,我更想说的是:
更该去看看《我的姐姐》的,是广大男性。
或许有男的会不喜欢电影中几乎全负面的男性形象塑造,或许更多人就像我看的那场,那两位全程打游戏的老兄一样,对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甚至漠不关心。
有时候我也在想,男性是真的不知道、不理解、不关心那些女性困境吗?
可能,也不是。
一方面,身为男性,从小到大就生活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环境当中,你说是习以为常,也没问题;另一方面,身为既得利益者,很多男性即便意识到了,也的确很难去做出什么实质行动。
虽然一部电影不可能改变什么,但在当下这个男女平权的大思潮下,《我的姐姐》不失为其中一个很好的补充,除了女性自己参与呼吁,如果有更多男性愿意做出一些改变,哪怕只是看过电影后去做一些思考,这部电影就没白拍。
3. 现实
关于两性平权话题的讨论,倒是可以多聊几句。
刚才说了两个男性对女性困境不闻不问的潜在理由,习以为常和不愿改变。转念又多想了想,觉得真正的现实,不可能这么简单。
难道问题的根源,就是女性可怜,男性傻逼?
就像之前杨笠被男性各种围攻,看了很多力挺杨笠、大骂屌丝男的文章,也觉得,事情不可能是那么非黑即白的。
在谈论两性平权的话题时,我们似乎天然将讨论对象,单纯划分为男性与女性,但我必须提醒大家的是,现实比这个复杂得多。
真要划分,也应该是,精英男、普通男、精英女、普通女,四个群体。
换言之,两性平权不仅是一个性别议题,更是一个阶级议题。
这里面的逻辑,复杂就复杂在:
不管是哪个群体,大家都觉得,自己太惨了。
杨笠调侃男性“小脑袋瓜”,“普通却自信”,我这个自诩理性的普通男,虽然不至于被冒犯,但也不会多么喜欢。这背后的逻辑就是,我把杨笠作为一个居高临下的精英女来看待了。
所以很多男性的怒气,我想不止来自于被一个女人调侃,也有被一个精英调侃的不爽。
于是,很多男女对立背后,更多的,我想还有一个阶级对立的问题存在。
正因为如此,我对当下的这个女性平权思潮,举双手支持的同时,却也没有那么乐观。
当很多对话发生在精英女vs普通男,或者精英男vs普通女之间,多数讨论的结果,只会是鸡同鸭讲,一地鸡毛。
因为阶级的差别,大家的思维是不在一个维度的,所以对话也注定是无果的。而这一切,跟性别的关系,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而现实,远比阶级矛盾更为复杂。看看最近的两个新闻:
成都女生因为在饭店要求邻桌男性不要吸烟,不仅被骂还被泼不明液体,随后甚至遭遇网暴炸号;清华姚班中年男网上征婚,没见有什么过分要求,结果还是被网友喷成了筛子。
你们说,这些男对女、女对男的网暴,和阶级矛盾有关系吗?
说白了,就是底层互掐。
于是,现实是什么样子呢?
精英和普通人之间是没法理性对话的,而普通人之间,更是没法理性对话的。
最后,只剩下一群精英自嗨。
这就是现实。
结语
回到电影。
面对复杂无解的现实,电影选择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密集矛盾,背后则是满满的如履薄冰。
但必须承认,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里面的很多细节,现在回想——比如多次出现的足球——都是很精妙的隐喻。
以及,很多人不喜欢电影对死去父母和舅舅的洗白,我大概能理解创作者的苦衷,毕竟,国产电影不管谈论什么沉重话题,最后终归都要回到正向上来。
借用同档期另一部新片的片名就是:
明天…会好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