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 (ID:sxgy9999),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是《繁花》带火了“上海爷叔”
上周末有一个视频和一支股票忽然走火了,一位“上海爷叔”,信誓旦旦地推荐股票中信证券,预测将大涨三天,未来长期目标700元,同时预测大盘未来三年将暴涨等。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这个视频凭什么火起来,只谈观点,“大牛市”的预测实在太常见了,如果真有大牛市,证券龙头涨个几十倍也不是不可能,大概还是去年热播的《繁花》给“上海老股民”这一形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我经常会在各种财经网站上看到这样的广告素材,什么“30年老股民告诉你赚钱只要三招”“58岁老股民从不公开的看盘秘诀”,画面无一例外是“老股民+保温杯+营业部”,素材投得多,代表点击率高且持续,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恐怕不是《繁花》带热了“上海爷叔”,而是“上海爷叔”的固有神秘形象让《繁花》更火。
这让我想起了20多年前炒股的情景,这一类“上海爷叔”,几乎每个城市的证券营业部都有,现在则摇身变成了视频网站上的各种股票博主。
这一类人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凭什么吸引人?一个股票大V兼职业投资者,应该如何平衡这两个角色?而这又给普通散户什么样的启示?
本期文章,就从我20多年前遇到的一位“营业部股神”说起。
营业厅股神
那是1996—1998年,A股的第二轮牛市,也是我成为股民的头三年,那时电脑也很少,最方便的交易方法是电话委托,但大部分股民还是愿意去大厅柜台,除了看行情,更重要的是股民交流,那时的股民占比低,信息渠道也非常少,一个城市的证券公司营业部往往成为活跃股民的交流中心。
1996—1997年是牛市,赚钱相对容易,所以我也是每天中午午休就往证券营业部跑,不为看盘,就是为了看大家在那聊天,打听消息。
每一家证券营业部几乎都有几个类似“上海爷叔”这样的老股民。我开户的那家营业部的“股神”姓刘,人称“牛股神”,不过跟其他“营业厅股神”不一样,他在大户室。那个时候,大户室还很神秘,里面的人很少会跑下来,但这个“牛股神”是个例外,每天中午吃过饭,他就下来跟几个熟悉的股友聊几句,声音越来越大,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就开始公开“股评表演”,直到开盘再回到大户室。
我偶尔也会到其他营业部去看看,发现这些“营业厅股神”往往具有以下的特征:
1. 经验比较丰富。
当然,那个年头,炒股经验最丰富的人也就是两三年,其实就是经历过的涨跌比其他人多一点。实际上,炒股的经历不一定能转化为投资能力,甚至绝大部分的人两三年能力基本见顶,剩下的时间就是只长见识不长能力。
2. 表达欲望比较强烈。
“牛股神”往中间一站,周围一圈人在一旁听,这个场合,大部分中国人并不习惯,所以这些“营业厅股神”往往具有非凡的表达欲望,而我遇到过真正有水平的“牛散”,反而很少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表达能力比较强。
“营业厅股神”的表达能力比投资能力重要得多,思路不一定要广但一定要清晰,逻辑不一定要严谨但一定要简洁,表达不一定要深刻但一定要有煽动性,这三点还是有难度的。
而投资是另一个维度的能力,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东西,投资者要时刻准备几种方案,要时刻准备纠正自己的错误,你硬要把一个有一定概率的事情说成百分之一百的预言,越是有水平的人,越难做到这一点。
当然,这些人对新股民的吸引力很强,他们说话不像证券报上的股评一样模棱两可,可以直接告诉你后面是涨还是跌,哪些板块能涨;这位“牛股神”更牛的地方在于他把每一个股票的代码都背了下来,每一支股票都能直接回答,行还是不行。
实际上,很多人都怀疑过他的水平,说他同一支股票,收盘前后的看法完全不同,前一天说过的话,后一天就都忘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很相信他,很多人路过营业部都会停下来看看“牛股神”在不在。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我遇到的第一位“股神”的形象突然崩塌了。
股神的崩溃
那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到了营业部,就觉得气氛不对,没有看见“牛股神”,一问,才知道刚才被老婆追到营业部,两人当场吵起来了,还打了一架,被拖回家了。
后来才知道,这位“牛股神”,到了1998年的熊市,账户同样亏得一塌糊涂,还在外面跟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老婆实在受不了。
再往后,“牛股神”被从大户室里赶走了,其实他的资金根本进不了大户室,只不过跟营业部经理有私下的协议,每天中午下去鼓舞士气,基本上天天唱多——用今天的话来说,“牛股神”就是一个“气氛组”。
知道“牛股神”真相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了,这个“牛股神”的水平到底好不好呢?我跟他操作过几次,感觉是赚多亏少,但后来又不确定了,1996—1997年大牛市,指数两年三倍,闭着眼睛都是买啥涨啥,到了1998年就开始亏多赚少了。
现在想一想,“牛股神”就是一个平庸的老股民,之所以给人“股神”的印象,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点就是光环效应。
从大户室里出来,跟营业部经理称兄道弟,还自称掌握了很多的信息渠道,对于我们这些一无所知的散户而言,确实是可以仰望一下的。这种光环效应导致我从心里就没打算怀疑他的水平,跟着他操作,赚了就觉得不愧是股神,输了就怪自己的水平差。
第二个原因是心理学上的“代表性偏差”。
历史上底部顶部的特征都有相似性,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判断,“牛股神”人气最旺的时候是判断1997年的指数顶部,人特别容易记忆那些极端事件,导致很多时候我们习惯通过这一类事件去判断一个人的水平。再加上他判断对了一次,就会反复提及,时间长了,自然给大家留下一个股神的印象。
第三个原因,大V角色和职业投资者角色的天然冲突。
如果是自媒体时代,“牛股神”很有大V的潜质,而大V和职业投资者这两个角色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冲突,最后一部分,聊聊这个话题。
大V和投资者的角色冲突
在股票投资方面,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自媒体作者”,一个是“职业投资经理”。
在投资圈里,两者的融合是一个普遍现象,既有职业投资者需要持续在自媒体上宣传自己的观点,也有人从财经自媒体开始募集资金成立自己的产品,但这两种角色之间天生存在差异。
一个受欢迎的股票大V作者,他们通常具备以下的特征:
观点明确、从不含糊;
论证清晰、通俗易懂;
说出来的话,就是立下的牌坊,必须一条道走到黑,错了也能找到圆回来的逻辑(实在圆不回来只能装失忆)。
而一个能长期生存的基金经理,他们通常具备以下的特征:
他们的观点总是含糊的,概率的,有条件的;
他们的思维总是复杂的,跳跃的,甚至自我矛盾的;
他们的行动总是易变的,常常自我否定。
股票投资的观点和实际操盘,完全是两回事,巴菲特的致股东信,更多是与股东的沟通话术,作为沟通大师的巴菲特,和投资大师的巴菲特,是有区别的,巴菲特的很多观点描述过于绝对,以便于传播,但并非他完整的投资系统。
总的来说,有三大冲突:
1. 解释过去是容易的,采取行动是困难的
我个人认为,大V最大的价值,是对大盘、板块、行业或个股的行情进行解释,这种解释介于媒体和专业分析师之间,前者主要是传播资讯,后者受到各种条条框框和利益关系的约束,而大V可以表达更加个人化的观点、更独特的思考角度。
这种多样化视角的价值,10个人中可能只对一个人的思考有帮助,但通过媒体大流量,就能体现出来价值;但这种价值对于大V本人的投资,未必有多大,因为投资是一个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游戏,收益取决于你的长处,而风险来自你的弱点,单一独特视角解决不了长期稳定的盈利问题。
就像小时候看《三国》,总有人问,那么厉害的谋士,为什么不能自立为王?这就是“分析建议的能力”与“决策行动的能力”之间的差别。
2. 贴标签与模糊的正确
大V遵循的是传播学的规则,不管是自媒体还是明星基金经理,争取流量的最好方法是给自己“贴标签”,包括:
①“压宝”十倍股;
②关键行情或点位的预测,特别是预测反转;
③重仓押宝和连续狂推某一板块;
④各种出位的形式传播“死多头”观点。
但标签易贴难撕,而市场总是容易有风格的极致演绎,就像“牛股神”预测了1997年的大顶,也不能逃过1998年的账户破产一样,判断行情只是投资工作的一部分,长期收益取决于你稳定的投资体系带来的出手胜率与盈亏比等结果的综合。
大V需要观点的冲击力和“一言九鼎”的气势,而投资者需要“模糊的正确”,这正是这两种角度不相融之处。
3. 不要把你的结论说得太大声
投资充满着变化,那些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总是会在某一个时刻遭遇“滑铁卢”,真正的幸存者,都是敢于认错的人,但一个大V承认自己错了,是致命的。他们必然明知犯错也要坚持。
此外还有利益的考虑,任何热门个股和板块都有“铁粉”,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站队”被“贴标签”,是大V快速获粉的方法,然而,凡是成就你的,也终将束缚你,无论是基于信仰或者利益,这些人捧你,主要还是站个股和板块,一旦发现你“背叛”,“粉转黑”的力量对于中等粉丝量的大V,有时是毁灭性的。
“不要把话说绝”的投资原则,与“要把话说绝”的媒体原则,水火不容。虽然大V们也可以“说一套做一套”,但投资充满不确定性,仓位更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错误,在意识到可能犯错后仍然一意孤行,越陷越深。
所谓“文无第一”,是指大V可以让自己的观点永远正确;但是“武无第二”,只要心态上想着维护自己的观点,投资结果上就可能一败涂地。
事实上,即便你不需要流量,投资这个职业,也一定程度上需要远离媒体,远离大众,所以巴菲特要回到奥巴哈小镇上,远离一切的浮华、喧嚣和躁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 (ID:sxgy9999),作者:思想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