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宁宇,题图来自:东方IC。
每到年底,都有很多对下一年度的预测和展望。2020年会有什么大的趋势和变化?
【引子】
从整体趋势看,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最终都是要走向同质化的。
因为有互联互通的要求,所以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同样的设备提供商向不同的运营商提供同样的技术产品,所以通常情况下,运营商的领先只能体现在先发优势上,,越往后,大家就越像。
2019年是5G元年。业内人士都能感觉到,不同运营商对5G的理解严重趋同。我在《在2B和2C之间,还有一个2H》文中提到过,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就连设备商都是同样的调调,先谈技术先进,再讲产业生态,最后把几个字母串在一起就是5G规划了。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运营商今后的竞争会更加同质化?
有趣的是:从2019年底的情况来看,三家运营商都在结合自身的优势布局未来,有可能三家运营商在2020年开始差异化竞争了。
【中国联通继续走开放合作之路】
中国联通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年,虽然曝光度知名度非常高,也屡屡创新,但无论是拼资源、拼渠道、还是看运营体系的效率,中国联通都是弱者,所以在经营业绩方面,长期被另外两家运营商压得喘不过气。
腾讯王卡的出现改变了联通在市场上的被动局面,不仅收获了客户,还有效改善了经营情况。除了王卡,联通还依托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一路攻城略地,最终导致电信和移动被迫跟进。从某种程度来说,在与互联网企业联合拓展4G方面,联通是领先者,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成为了行业领导者。
2C领域的成功经验被应用到2H和2B领域。我们看到无论是智慧家庭领域还是5G产业发展,联通都是高举开放合作的大旗,一点接入,全网合作,面向未来的新业务拓展,频频向互联网企业伸出橄榄枝。
联通是开放意愿最强烈,最具合作诚意的电信运营商,有客户有资源有牌照,是非常理想的合作对象。对于互联网等第三方企业来说,与联通的合作创新也是与运营商合作的突破口--如果创新孵化成功,就可以找电信和移动去复制,毕竟这两家用户规模更大,合作的收益更高。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前有3G时代的集中化,后有2I2C的成功,联通的各级属地公司基本放弃了和总部博弈的念头,所以与产业的合作大都是由总部统一牵头搞,这倒也少了很多内耗和麻烦。
联通这种敞开怀抱拥抱合作伙伴的姿势让另外两家运营商左右为难:如果不跟进,市场就有可能被联通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抢占,自己丧失先机而陷于被动;而跟进就意味着价格战,通信市场价值迅速下滑。事实上,4G流量业务就是这样,竞争之下单价迅速降低,大家都没钱赚,可联通是小网啊,相对损失小,所以也是赢家。
强者有强者的打法,弱者有弱者的机会,做竞争对手做不了、不敢跟的事情,就是差异化竞争。尝过合作甜头的联通笑迎合作伙伴,走自己的开放之路,让别人说去吧。
【中国电信试图开辟新赛道】
中国电信长期以来都是表现最稳定的运营商,不冒进也不犯错误,闷声发财。外面听着声音最小,但如今三家运营商的董事长都来自于中国电信,对于国企来说,这个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对中国电信的认可。
通信行业向何处去,产业里早几年就有了"ICT一体化"的声音。很多设备制造商和行业人士都认为,通信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是将IT作为和CT一样的基础设施。其中IT基础设施是云,CT基础设施是网,云网融合就是要造就信息化时代的基础设施。
对于这条发展路径,中国电信的高层一早就非常认同。还记得2013年王晓初提出的"一去二化新三者"么?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电信就在战略层面确定了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向ICT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者的演进策略。
不同于中国联通的开放合作创新,也不像中国移动试图和互联网公司掰手腕,中国电信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好ICT基础设施的底座。从王晓初到杨杰再到柯瑞文,三任董事长对于这一定位的判断和坚守一脉相承,如今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临近2019年底,从中国电信内部传出了组织架构调整的声音,其中变化的核心,就是将原有的IT部门和CT部门整合。这次组织调整之后,借助5G发力2B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用云网融合一体化为企业客户市场提供支撑,中国电信决心在这条新赛道上狂奔了。
翻看电信运营商以往的历史,成功往往都来自于个人市场,而企业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这些年来,中国电信一直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注:中国移动的一些行业市场收入其实还是个人产品,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市场收入),以前的产品是专网专线等网络基础设施,后来天翼云慢慢发展了起来,政企业务和来自于企业客户的收入不断攀升。
更可贵的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业务发展模式之下,中国电信上上下下的观念和思维都在潜移默化地调整。从CT运营商转型为ICT基础设施供应商,不少运营商都这样想过、喊过。但从业务准备到观念转换再到组织调整,中国电信凭借坚定的意志稳扎稳打,可以说是准备最充分的运营商了。
面向企业客户市场,运营商会成功突围么?对于这个问题,业界并没有形成共识,甚至有的观点认为运营商不适合企业市场。
在通信产业中,电信运营商的位置是在设备制造商和客户中间,其价值一方面在于将不同厂商的设备整合成为网络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精细化运营来扩大客户规模,降低单用户的成本,实现大规模盈利。
这种模式在2C市场可以获得成功,但企业客户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面向企业客户的很多能力不能实现规模化复制,如果运营商和企业客户在个性化和标准化之间找到了平衡,就可以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CT为主的"网"的标准化程度高些,而IT为主的"云"以及云上的应用,其个性化程度非常高。所以运营商搞的云网融合再加上应用,企业客户能否接受,尚存在一定变数。所以虽然中国电信在主观上思想统一,组织到位,执行力强,也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通向商业成功的路还是很艰难的。
中国电信面向未来的转型在2020年能否达成预期,必将成为通信圈万众瞩目的焦点。
【中国移动在回归和前进中挣扎】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移动以全球最大运营商的身份,走一条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将资源向以集中化、专业化以及自主研发为核心的专业化公司倾斜,试图让自己成为一家互联网化的企业。
如今先不必纠结于中国移动专业化改革的对错成败,反正这些都已是历史。中国移动即将迎来新的定位和战略调整,换句话说,这艘大船开始转向了。
整体来看,中国移动的转向是既要回归,又不能重走回头路。
所谓的回归,既是恢复传统的中国移动业务运营模式,包括一些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最近全球通、动感地带等品牌的回归,居然让很多移动人热泪盈眶,甚至其中不少是已经离开移动的员工,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些人对中国移动回归的渴望。
中国移动的回归还包括把发展重心放回属地公司,不再强调集中化和专业公司的独立性,资源的重组让省公司重新拥有了话语权和主导权,一线的活力有望重新激活,由集团和省公司构成的两级体系重新成为企业经营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也要意识到两级体系存在天然的弊端和不足,意识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能再延续以前各省各自为战的模式;同时要从封闭自研走向开放协作,资源的组织和分配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要随着业务走,随着市场变。如果还去做那些和以前一模一样的动作,也会是死路一条。
杨杰到任后逐渐加大对中国移动的改造力度,在业务方向上,移动很可能像电信一样,以ICT基础设施供应商为己任,在2C基础上向2B拓展。但移动要转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如今可比电信难了。
首先,是如何达成股东的目标诉求。移动的大股东是谁?国资委。企业可以转型,但是经营业绩指标很难降下来,上级单位指派下来的盈利指标,不可避免地会与企业转型的阵痛发生冲突,长期发展的正确性和短期业绩的强度和刚性,往往让决策者进退两难。
其次,是移动自身的基因还在2C市场,而且以前做得相当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转型最大的障碍。众多层级的决策者都有以往的成功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基于个人市场,在属地化经营重新占上风的态势下,分权模式和延长线思维会加大战略落地的难度。当2B和2C发生冲突的时候,在2C领域驾轻就熟,在传统领域的投入产出比更高,更容易达成上面下达的KPI,会有多少人选择落实战略而放弃眼前利益?
第三,在于士气和斗志,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胜利。5G对于移动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机遇,能否在总部的指挥调度下开花结果,决定了移动的未来。两级模式之下,省公司是经营主体,会有更多的主导权,如果集团公司不能在实践中赢得权威性和信任度,那么执行力就会持续下降,再好的战略也难以落地。
从2C向2B,从行业主导者到基础设施提供者,在转向过程中,会有不少人掉进海里。中国移动这艘船太大,承担的使命不允许他停下来,这对于那些甩出去的人来说并不公平,但也是无奈之举。是否能挨过2020走向新的征程,对中国移动的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结语】
原本以为4G之后,电信运营商的竞争越来越同质化,但机缘巧合,在2020年三家运营商很可能开展差异化竞争:
中国联通拥抱合作伙伴,使能合伙伙伴创新成功就是赢;中国电信开拓新赛道,在2B市场上通过云网融合的模式获得商业成功就是赢;中国移动在多个选择中纠结挣扎,在完成2020年业绩指标的同时,能形成更强烈的企业共识才是赢。
而对于身处通信产业的从业者来说,能够捕捉到运营商的变化,并顺应这些变化成长的,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