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12 19:01

出版圈就连相亲也有鄙视链?

“一年时间孩子都能生出来了,一本书硬是整不出来”“那么多老书一本都没推爆,就知道催催催”……日常工作中,你是不是也听到过来自同事的抱怨,也曾在背后偷偷埋怨过同事?你嫌我文绉绉,我嫌你不懂书;你抢我的达人,我也挖你的资源;我觉得你做的书太浅薄,你嘲笑我的书没人看……在出版业,不同部门、工种之间“互相鄙视”似乎已成常态,但“鄙视链”并非单纯的负面情绪,而是出版业内部竞争与合作的自然体现,如何才能不让这些杂音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版商务周报作者:竹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中人物与内文无关)

文章摘要
出版圈内部互相鄙视,影响工作但也体现竞争与合作。

• 🤔 编辑与发行部门因书籍销售互相埋怨

• 📱 新媒体与电商部门在渠道推广上互相鄙视

• 💼 编辑、教辅、商务等内部存在复杂的鄙视链

鄙视链不是个新鲜事。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就曾提到“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鄙视链无处不在,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鄙视链。出版圈也不例外。魏文帝曹丕曾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一千八百年后,依然是那样。


在我看来,所谓“鄙视”或者“鄙视链”,只是“笑谈”“趣聊”而已。不管单位大小,人数多少,从不同部门到不同层级,都隐藏着暗戳戳的互相内涵。下文所说的这些“鄙视链”,是我从业6年(在出版社待过,后来选择民营出版公司),自己经历过的或者听同行朋友聊天得来的,不必较真,一笑了之。


历史最悠久的鄙视链


出版机构里,编辑部和发行部不大合得来,似乎是公开的秘密。不排除有的出版机构,编辑和发行相处得其乐融融,这种情况有,不多。


更常见的情况是,书卖得不好,两边互相埋怨。发行说编辑出的书不行,编辑说发行找的渠道不行。年底的时候,举凡开会必然互相推诿责任。发行和编辑的工作汇报深谙春秋笔法,对于自身部门的疏漏一笔带过,对于对方部门的过失浓墨重彩,两边面色不豫,基层同事还好,部门领导心底郁气积攒,散会后总要排暄一通。


平时工作对接,偏传统的编辑不太跟进市场,书出完就当了“甩手掌柜”。至于后续的市场反馈、销售情况,编辑很少会关注,即使是自己责编的书,也当一个任务,上市即止。书卖得好不好,铺货如何,压力全给到发行,发行不快,讲话也不会客气。


发行经常做活动,不管是对接客户还是策展,一些图书信息需要编辑帮忙提供,琐碎又繁杂。譬如哪些书适宜组套,图书不同版本之间有哪些差异,哪些书基本信息需要完善,甚至宣传文案、推广热点。越是工作积极的发行,需要编辑协助的地方就越多。有的编辑会把这些当作额外的工作任务,在配合度和积极性上,并不稳定,也可以说相当随意。诸如此类对接产生的矛盾很多。


细小的摩擦多了,就容易形成部门之间的面和心不和。某发行和某编辑有点什么事,就会上升到编辑部和发行部的博弈。听朋友吐槽,自己在食堂吃饭时和其他部门同事坐到一起闲聊,被部门主任提示过注意保持距离;当然,他在和其他部门产生工作纠纷时,也会被领导一力维护。


编辑吐槽发行,多是嫌弃发行素质,“书都看不明白还推书?”发行同事在沟通上通常较为直接利落,有时过于急切,经常喜欢催促,在有的编辑看来,对方言语有时可能存在“冒犯”。加上很多发行人员平常说话会带一些水浒绿林好汉的口头禅,编辑同事都是文雅的人,日日和书打交道,不见得句句听得进去。


也听到过发行吐槽编辑自以为是、“假清高”。编辑的雅对发行而言,也不是什么值得认可的点,所谓“文绉绉、酸溜溜”。而且编辑出的书质量如何发行更清楚。发行部人手一部电话,会沟通客户,也会接读者反馈,几乎每天都有读者反映书里的问题。这电话没人爱接,不接又一直响,很吵。听多了谁心里不埋怨编辑,自诩文化人出个书错字百出。


出版社讲究体面,刀光剑影都是暗戳戳,互相甩锅谁也不接。民营出版机构有的正面杠,谁也不服谁。因为销售额事关业绩提成,发行有时直接怼编辑,不留情面:“一年时间就是个孩子都能生出来了,一本书硬是整不出来,做书比生孩子还费劲。”


编辑也有不满:“那么多老书都推了吗,爆了吗,一本爆款没有,就知道催催催,有功夫多盯自己客户。”编辑为CIP和过审焦头烂额,心底烦得没处发泄,更不会忍气吞声。


新市场带来的新“鄙视”


新媒体主要对接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传统电商是以京东、当当、淘宝为主,依靠平台的流量卖书。


新媒体部门每天都在找达人、找活动,蹲视频、蹲直播,卖书依靠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谈好合作博主挂车,剩下的就看转化率了,时常捏一把汗,但也经常有爆单。电脑屏幕永远是抖音、微信视频号界面为背景,微信、QQ为主导,键盘敲出火星子,天天往外寄样书。新媒体考核,KPI是固定的,但每个月的达人合作和数据是不固定的,看似每天除了聊天啥也不干,但业绩全在沟通中完成。


电商同事每天打开各大平台界面,盯活动、盯促销、盯政策,调整品类和组套,得空就往电商总部跑,去的时候总要带点奶茶、零食,搞好关系也很重要,总的来说比新媒体更稳定,虽鲜有爆品,但几乎不会颗粒无收。


新媒体推书见效快,状态不均衡。如果有达人或博主爆单,就可以一口气翻身。这种推广会产生流量外溢,图书的知名度打出来,电商平台也能获益。因此新媒体有时拽拽的,觉得电商是接流的,达人把品推起来后,溢流到电商平台,电商才有动销。听朋友说,他们社的新媒体销售冠军说:“没有新媒体,那几个平台能有什么起色。”总让负责电商渠道的同事请吃饭,但没被答应过。


负责电商的人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做运营,卖个书还要被揽功劳,很不忿。碍于传统电商销量跟不上,只能等新媒体渠道推得不好的时候嘲讽。新媒体渠道销售低迷的时候就是电商渠道幸灾乐祸的时候。电商不爆但稳定,平台每天都能固定出单,新媒体饥一阵撑一阵,导致谁也没能久处上风。彼此从未对对方的能力心悦诚服,仿佛别人的成功都是运气,而自己的业绩全是努力。很像文武官员,武将开疆拓土,文官治理天下,但就是互相看不上。


即便都是对接新媒体的商务,经常也是剑拔弩张。资源是商务生存的基本,各个都是“犯我达人者,虽远必诛”。


商务主要通过联络中盘分销以及短视频博主进行图书推广,上链接带货。优质博主是商务业绩的保障,但不同的商务有时会联络到同一位博主,资源的划分是争端的来源,为此耗费的精力导致各个怨气冲天。


商务部门的冲突,比编辑和发行要激烈,他们总在意想不到的角度打埋伏。A商务联络的某大V,挂了抖音链接,B商务马上去对接大V的视频号或其他平台。A商务找大V推了某本新书,B商务找大V推另一本。原则上商务之间资源互不冒犯,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赚钱的事死守原则就没得赚,无非是你挖我的墙脚、我抢你的达人。可能只是睡了一觉的功夫,你的博主就跟其他商务对接啦,气是不能和客户撒的,有仇是必须要报的。


当友好消失,鄙夷会一览无遗。业绩高的鄙视业绩低的:“用那么多手段,不还是推不动,天天心思不在正道。”业绩低的吐槽业绩高的:“大达人都在他手里,给谁谁不能推啊,真是。” 对于业绩好的,常有那样的言论:“他手里都是之前离职的老商务留下的资源,之前的人积累的都传到他那儿了,头部基本被包圆儿了,咱们可比不得。”实际言论只会更偏激,信息是互相瞒得死死的,价格策略和佣金也会偷偷申请更合适的,两只老虎可以共存,但是两个商务不行。


编辑之间也有鄙视链


不论国企还是民营,各个出版机构出书类型不同,编辑部也很多。一般有市场书编辑和教辅编辑,市场书又分各种类目,比如文学社科编辑部、心理励志编辑部、亲子家教编辑部,每个部门侧重的类型不一样,但容易有争议的是经典文史编辑和心灵鸡汤编辑。


文史编辑的书,常销但是很难畅销,主打经典,像名家散文、国学典籍、名人传记,等等。这种书通常是再版书,百度上搜书名能出来十几、二十几个版本,比如汪曾祺散文、鲁迅文集、四大名著。年年都有出版机构做这些书,内容又不需要改变,也就形式上、装帧上、周边之类的会有新设计。


心灵鸡汤类编辑的书,最好卖,每天都有动销。主要是自带流量博主的散文、小说或绘本,主打治愈系和减少“内耗”,要么是来自各软件论坛搜罗的素人作者的贴近时下风格气质的书。本身就是挑选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做的,自然受众更广、销量更佳。这类作者都是编辑扒遍了社交软件绞尽脑汁联系上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都不低。


文学书的编辑认为鸡汤书浅薄,无病呻吟,质量一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不过是赚快钱,只能火一阵,总是会被市场淘汰的。经典好书才是对市场负责,编辑要有社会责任感。


鸡汤编辑说文史编辑做书太省事儿,天天就是逮着公版薅。做书跟抄作业一样,几版书拿到一起,看不出太多区别。连创新都不会,不动脑筋哪来的坐享其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还有一个很尴尬的编辑部——数字出版部。可能一个社的同事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有的是做喜马拉雅,有的是做视频。我曾和一家出版社的数字编辑来往过,一直云里雾里。编辑部开会的时候,数字部人员可能不用参加;编辑部讨论选题时,数字部在自己办公室敲键盘。数字编辑是出版机构里的神秘人。


至于市场书编辑和教辅编辑,不怎么有交互。做市场书的,有时羡慕教辅销量高、赚钱;做教辅的,没时间关注市场书编辑,节奏快到飞起。我做教辅时,了解到教辅那边的薪资水平真的很可以,而且销量高到咋舌。待遇是好的,加班是加不完的。


现实的相亲鄙视链


某出版集团以前会做联谊活动,为单身青年男女创造“脱单”机会。出去溜一圈就知道,哪些出版机构特有面儿。不一定是这些出版机构的编辑和发行人员特别厉害,而是平台能影响大家的态度。集团相亲群里,昵称都是“单位+岗位+名字+年龄”,很直观、很有压迫感。打招呼的时候,大出版机构同事收获的反馈会更多一些,但加微信私聊的时候,小出版机构的同事回复得更积极。


而且,出版机构一般是女多男少,相亲群几百个人,男女比例二八分。每次做什么活动,都是缺男生不缺女生。男生很挑,同一个社的等闲看不上,攒足了劲去接触大社的。女生也瞧不上同单位的男生,距离太近了就是不大好,门儿清、没滤镜。


编辑一般不爱找干发行的,嫌学识不匹配。干发行的一般不找财务,说财务事儿最多。财务还不想找行政呢,说行政最闲得没事儿。谁也别看不上谁,没几个人能在圈里找到对象,年年都寡着。其实做出版的就不大互相看得上,有人吐槽说“编辑找编辑,穷鬼一起缠缠绵绵到天涯吗”。


出版机构女同事只是在同行里不好找对象,但是在其他地方还是吃香的。相亲群里,出版机构尤其是知名出版机构的女编辑们,会让人很有好感,印象分很高。


出版机构的鄙视链不止于此,这并不是因为文人多所以事就多,或可归因于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太传统的行业还没有完全跳出藩篱,跟新事物的接触有所欠缺。同时人员流动率还是比较低的,一个屋檐下都是熟悉的面孔,不少同事都有深远的革命友谊,共事三年五载都是正常的,“相爱相杀”也算经典的相处模式。


既然鄙视链是人性常有的弱点,难以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屏蔽这些杂音,让自己不受影响。至于能否摒弃鄙视链,焕发朝阳新生,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尤其是被市场变革影响的当下,出版机构体系总有改革的一天。


说到底,与其在晦暗的光线中互相磕绊,不如支棱起来摸索开关,点亮灯加快生产力,有未来才会有拼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版商务周报,作者:特别敬业的商务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