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2-03 16:53
美国心理治疗师:如何与精神疾病重症康复者相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鸟栖息地(ID:gh_82e4459bdea4),主讲人:美国纽约州执业心理治疗师 江帆,讲稿整理:迪崽


首先,我想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55年到05年,美国的精神病院在院人数下降了。有没有人能推测一下是为什么?


“社区康复的发展,一部分转移到社区,不在病院治疗了。”

“心理咨询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问题。”

“药物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不需要在医院治疗。”


大家给的都是美好的预期。事实上,有两方面和在院人数下降有关,一是流浪群体的增加,二是去机构化政策的实施。


在美国,很多患者基本没有家庭支持。当一个人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后,会被赶出家门或者自己离开家门。美国人的亲人和好友之间的联结是比较薄弱的,精神病患者的部分压力正是来自于家庭、亲友。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药物治疗只能帮助患者提升到可以对话的阶段,大多数患者的康复还是要依靠社区、家庭。而对于无家可归者的流浪而言,他们和精神重症发病的关系是“旋转门”的关系。


这一部分患者可能在出院后就陷入了一种流浪状态,在流浪的过程中他们的病情可能会加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出院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康复,就如同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一样。从经济角度来看,当一个患者属于无家可归者的流浪群体时,他的花费需要达到63000美金,而如果他在一个能够提供资源支持(帮助康复)的地方,花费只需要16000美金。因此,美国推出了去机构化的政策。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洛杉矶、纽约监狱里的精神重症患者其实比社区里的要多得多,那么我们可以思考,所谓的去机构化是否真的到位了呢?当我们没有给患者们提供真正的资源支持,他们是否能够做到身心灵的平衡?这种做法,究竟是去机构化还是转机构化?这种做法是把机构里的那些患者转化为其他地方的患者,还是真正把患者治愈了呢?



复元究竟有什么标准呢?有人会认为,患者的生活可以自理,社交恢复以及正常工作就是复元,但是这些标准是每一条都要满足吗?在我们的定义当中,复元有四大生命主题:“健康、家园、目的、社群”。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会问患者你的目标是什么?他会说,病好,不需要吃药。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真实的目标,因为很多患者都是要一直服药的,所以我们会继续帮他寻找真正的目标。


复元有许多路径,我们在选择时需要和患者讨论,找到患者可以接受的路径。在西方的医患关系里面,是医生和患者讨论决定,而在东方的话语体系里,可能是家庭来做决定


复元的路径大概包括自主自觉、不同路径(对治疗师来说,不要给自己设限)、全人模式(社会、心理、生理)、同伴支持、关系(与康复者保持良好关系,真诚良好关系会带来正向影响)、文化(大的文化里面也有不同的小文化,对文化的敏感性有助于建立关系),创伤(未必所有患者都是由创伤导致精神疾病的,基因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同样是失业,有这样基因组合的人可能更容易情绪崩溃)、优势与责任、尊重和希望。



关于如何与康复者相处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用自己既有的康复标准去评价康复者,而是应该看到康复者一点一滴的变化。善于观察他的行为模式,捕捉他的正面变化,温柔但坚定地划出底线。


对于因不吃药而复发的患者,我们要认识到每一次复发都会让康复者的精神、认知进一步滑向深渊。因此,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提醒他,比如为他制订预防复发的手册,手册的内容可以包括:你的早期预警是什么?当你感受到复发的可能时,你可以求助什么?帮助康复者慢慢去识别自己什么状态下会变好或者变差。


当康复者向你讲述自己的幻觉和妄想时,切忌撒谎,比如你之前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就不能说我能和你感受到一样的,你可以换一种说法,尽力去理解他的感受。


精神疾病患者经常会给自己贴一些负面标签,我们会帮助他们探索其他的标签,比如父亲、妈妈等,把患者这个标签弱化。同时会展开基本的技能训练。比如去教ta听别人讲话,把听别人讲话拆分成眼神接触、不插话、不离题、能接话、重复对方的话。


再来就是会做一些针对性干预。举个例子,有一个患者经常迟到,心理咨询师可能会认为他比较抗拒治疗,但是我们会了解他背后的原因,比如发现他不会设闹钟,我会教他如何设置闹钟。




在观众提问阶段,现场有在高校工作的参与者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工作当中的烦恼,老师发现了学生比较异常的一些表现,拿不准想建议学生去医院确诊,但是家长非常反对。


对此,江帆是这样回应的:


我认为首先要确定这个孩子是否真的有精神疾病。在你的讲述里,我没有听到一个精神障碍的分水岭,听起来有可能是自闭,可能是社交有障碍的,可能用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表达一些东西,一般不会有伤害性。这种方向很容易受到他人语言的暗示。


站在复原的角度,你觉得那个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一般我们会下意识地去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但是我们要去做的并不是去满足他的需求,而是要找到需求背后的原因。


把“为什么”改成“是什么让你感到有这个需求”。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可能反应不过来,你可以试试换一种提问方式让他去思考。总的来说,这种干预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鸟栖息地(ID:gh_82e4459bdea4),主讲人:江帆,讲稿整理:迪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