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习笑莲
2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了一个最新官方消息: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换言之,感染者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也具有感染性。再加上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已确认途径。
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明晰,身旁每一个人都有携带病毒的可能性,而一些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口罩,更是防护效果堪忧,除了日常的防护外,自体免疫力将是我们个人对抗病毒的直接途径,所以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变成了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身体和病毒的赛跑
要对抗疫情,自我防护,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此次造成疫情的究竟是什么致病体。
新型冠状病毒的形状看上去很复杂,但它的结构其实很简单,由两部分构成:外层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衣壳),和内层包裹的遗传物质(核酸)。这样简单的结构,正是病毒的定义之一。
冠状病毒的形状并不规则,但它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scientificanimations)▼
因其结构简单,病毒不能分裂,更不能交配,靠自己没法完成“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但通过入侵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它是可以完成复制的。
当病毒接触到可以感染的细胞以后,就会与细胞结合,并侵入细胞的内部,利用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
病毒的复制机制
(图片来自Wikipedia@Crenim)▼
由于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层物质组成,它在复制过程中也必然会消耗掉细胞中的这两种物质。而失去了内部物质的细胞,就很难维持原有的功能,也无法完成正常的分裂,感染严重时甚至会死亡。
某个器官的细胞死亡过多,就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工作。
比如新冠病毒,感染的就是呼吸道上皮细胞,并顺势进入肺部,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而当病毒复制感染更多细胞从而导致患者呼吸器官衰竭时,患者的呼吸功能就会受到破坏,机体获得氧气的能力变弱。这也是为什么血氧检测会成为疾病指标的原因之一。
其他致病体此时也趁虚而入,在各处造成并发症,最终让患者机体不堪重负而死亡。
也正因为病毒的结构简单,人类目前的药学技术也很难对付它。如果是结构更复杂的病菌,药物可以通过阻碍它的细胞壁合成进行定向杀灭,但病毒的生理功能却很难干预。如何阻止病毒复制并消灭病毒?要靠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生物进化的宝贵遗产,能通过自身调节消灭大部分入侵机体的致病体。比如身体的炎症,就是因为受感染死去的细胞释放出了信息素造成局部血液流量升高。这些信息素不仅能干扰病毒复制,还能吸引白细胞前来。而白细胞是很多致病体的天敌,能吞噬(吞噬细胞),能毒杀(NK细胞),足以消灭大部分的病菌、病毒。
显微镜下,白细胞正在吞噬病毒
(图片来自抖音@gzdsb)▼
如果它们还解决不了问题,身体就会调动特异性免疫细胞,一边释放抗体结合病毒使它们无法感染别的细胞,一边杀灭被感染的细胞,在体内彻底消除病毒,并用记忆细胞记住病毒的特征,在下一次再遇到时能快速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一般需要数天的时间,免疫系统越强,这个周期越短。
换言之,病毒感染的过程,就是病毒和免疫系统赛跑的过程。病毒跑赢了,人就凶多吉少;免疫系统跑赢了,人就被治愈了。
无论是预防还是对抗病毒,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最终还是靠自己
疫苗就是人类利用免疫力抗病毒的一项伟大的发明:通过植入毒性较低的毒株,让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在症状很轻微的情况下,拥有处理该种病毒的经验,以后再遇到它就能快速释放抗体,直接“抢跑”赢得竞速。
比如在你胳膊上留下一个小坑洼的预防针,父母从卫生所领来的糖丸,就分别是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疫苗。
就是这个白色的糖球,小时候在防疫中心排队吃
(图片来自网络)▼
但疫苗的研发和制备是相当复杂的,面对新冠病毒这样的突现病毒,就很难快速找到疫苗。电影里那种用康复者血液快速制作疫苗的手法,只是文艺创作。一来康复者的免疫细胞在受种者体内就是入侵者,很快会被消灭;二来人康复以后体内抗体水平急速下降,剩下的那点抗体根本不够对付重症患者体内的病毒。
我们可以从WHO公布的信息里看到当前医学界对治疗新冠病毒的主流看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那些感染病毒的人应该接受用于缓解和针对症状的治疗,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得到针对其所有症状的最佳的支持性治疗。
换言之,医院的药物和设备只能为患者减轻症状,维持生命,难以针对病毒本身进行治疗。无论是双黄连还是板蓝根,也都别想真正地抗病毒。而对于那些治愈出院的患者来说,最后消灭病毒的只能是自己的免疫系统。
所以在疫苗和特效药研发出现转机之前,增强免疫力是最好的选择。
2月5日,钟南山团队发布了老年人抗肺炎指南。除了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加强个人卫生等必要措施外,剩下的几点是合理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这都不是正面对抗病毒的措施,而是在试图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可见免疫系统的价值。
老年人是如此,青壮年也是如此,疫情期间可以在家适当锻炼,补充睡眠,吃好喝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等待好消息传来的那一天。有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不仅能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也能增大不幸染病后跑赢病魔的概率。
如何为机体加油?
其实除了一些传统方法以外,随着人们营养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很多营养物质对免疫力的间接辅助作用也在浮出水面。
比如提供细胞能量的辅酶Q10。
这是一种在人体中广泛存在,而且确实具有保健价值的物质。美国是较早应用辅酶Q10的国家,目前它也已经是美国用量排名前十的膳食补充剂。
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人们还发现辅酶Q10对帕金森症、小儿心肌炎、口腔溃疡等都有治疗作用。
而在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方面,辅酶Q10也体现出了价值。比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徐颖婕等就对辅酶Q10在小鼠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做了研究,发现它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中、高剂量)。
维生素C也应当常备,这也是流感季节本就常用的营养。2015年一项针对免疫应答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足量维生素C后实验者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较基线水平提高了20%,从而实验者认为维生素C可通过促进免疫应答速率来提升免疫水平。
人类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饮食中获取,而且很容易被消耗。而它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在医学界已经争论很多年了,目前最可靠的一项结论是:每天服用至少200mg维生素C可以降低极高运动量人群一半的感冒概率。而对于一般人群,虽然没有显著证据表明维生素C的预防效果,却可以减少感冒持续的时间,成人平均8%,儿童平均14%。(来源:哈佛健康杂志)
反思一下,你平时果蔬吃得够多吗?如果膳食摄入不够,你或许应该额外摄入一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习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