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作者:商昔,责编:彭秋红,头图来自:Midjourney
鼓励的话语对抑郁症患者有用吗?
一个博主讲述自己抑郁自杀后被救过来的视频下面,有许多这样的评论:
“给你看哥斯喵,快点好。”
“我让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你养个宠物吧。”
“锅盔你不吃了吗?”
“给你看我种的花。”
对于只是陷入抑郁情绪的人来说,这样的回复可能会让他们很感动。但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却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抑郁影响的不只是心情,还有身体的感官。
一些抑郁症患者的耐糖量会显著上升。他们消化更差了,没什么食欲,排便可能也存在困难,很可能还有胃痛之类的症状。
你真把好吃的端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会觉得胃里泛酸。
一些人的血清钙含量下降。他们变得乏力,对一切兴致缺缺,容易感觉困,甚至莫名其妙昏迷睡去。
你让他们爬山,就是让一个骨折的人爬山。
一些人的胆固醇会出现异常。
他们会感到呼吸不畅,心跳疼痛,莫名心悸。
你会建议那些有心脏问题的人参加剧烈运动吗?
一些人的海马体会出现萎缩。
他们记忆力变得很差,有时候会忘记自己要说什么,自理能力也变得糟糕了,他们对自身外的情感可能开始有些淡漠,好像与真实的世界隔了一层玻璃。
......
这些是生理层面的变化,无法单纯靠我们一两句“加油”、“你会好起来的”鼓励就能好转的。
发出这些评论的人,出发点可能是想要通过共感来构建一个亲密关系。
他们可能想伸出手去拉住一个在悬崖上苦苦挣扎的人。
问题是,抑郁症患者的手可能已经断掉了。
就像感冒的人吃什么都觉得没味,肠胃差的人闻到烧烤和火锅会感到反胃,
体会不到快乐、对事物丧失兴趣的抑郁症患者,在看到那些对于常人能获得快乐的事物时,会想到自己丧失了获得这些快乐的机会,反而会越发痛苦。
一个幸福的人向不幸的人诉说自己的幸福,不幸的人能得到治愈吗?大多数情况,他们只能感到愤怒或绝望。
他们无法从常人构建的美好中获得共感,反而会觉得他们这是向自己索要认同。
韩国有一座麻浦大桥,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自杀大桥”。
在2007年至2012年间,超过100人选择在麻浦大桥上自杀。
2012年9月26日,当地政府重新装修了大桥,并将它冠名为“生命之桥”。
桥上还贴了各种鼓励的标语。
夜间,当有人靠近,这些标语还会自动亮起来。
“快叫醒他!”
“妈妈在看着呢。”
“不要苦恼了,对于人生来说,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今天过得怎样。”
“很辛苦吧。”
“再想一想吧。”
“艰难时刻总会像脚下的河一样流过去的。”
“海鲜面和炒年糕,能成为你留在这个世界的理由吗?”
那么,这些感人的标语和图片,拦住那些想自杀的人了吗?
没有。
根据统计,2013年,来大桥自杀的人数增至93人,比上一年增长了6倍。
这正是对抑郁症缺乏了解,导致好心办坏事的经典案例。
为什么抑郁患者没法快乐?
Steve Ramirez 和 Xu Liu做过一场关于抑郁的实验。
(Steve Ramirez 和 Xu Liu因为操纵记忆的开创性研究,获2014年度美国史密森尼创造力大奖。图片来源:Irvin Serrano/ smithsonianmag.com)
实验开始前,他们做了一个假设:抑郁患者很难体验到新的快乐。
先来做一些准备。
利用光遗传学方法原理,他们在老鼠头上植入一个系统,只要发射蓝光,就可以刺激老鼠特定的神经细胞。
然后,他们要为老鼠制造快乐的回忆。
方法很简单,把雄鼠与雌鼠关在一起,让它们度过美好的时间。
这段时间,实验者发现,雄鼠的一部分神经细胞是负责制造和储存这段快乐的记忆的。
只要发射蓝光,这部分记忆就会激活,雄鼠就能回忆起它与雌鼠的这段快乐时光。
(图源知乎@Iris Pan)
好了,现在我们需要一只抑郁老鼠作为对照组。
实验者开始折磨这只老鼠。
他们让老鼠处于CUMS(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模型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把雄鼠被关在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让它经受昼夜颠倒,被不停地电击,被泡在冰水里。
前一段时间还在和雌鼠幸福地生活,后一秒就无缘无故地遭受折磨。
换成人,估计也一样抑郁。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老鼠是不是抑郁了?
方法有许多,例如糖水偏好测试、悬尾测试、强迫游泳、社交互动、旷场实验等等。
在这里我们介绍常用的3种。
第一种是糖水偏好测试。
我们在老鼠面前摆上白开水和蔗糖水。
一般情况下,老鼠有80%的几率下会选择蔗糖水,就像人类,老鼠也喜欢吃点甜的。
不过,这种情况只针对没抑郁的老鼠。
抑郁的老鼠,选择白开水和蔗糖水的概率都是50%。
这意味着,吃什么对它来说都无所谓了,大脑进入了求死状态,它不再对小鼠进食甜味作出奖励。
第二种,叫悬尾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提起老鼠的尾巴,把它吊起来。
正常的老鼠会拼命挣扎、反抗,把头仰起来,直到没有力气。
但抑郁的老鼠,会静静地被提起来,不挣扎,也不尝试仰起头。
第三种,叫强迫游泳实验。
和悬尾实验类似,健康的老鼠会不断游泳,坚持到没有力气为止。
抑郁的老鼠会草草划动几下四肢,然后浮在水里懒得动弹。
抑郁患者就是如此:对那些平常能带来快乐的事情漠不关心,求生欲下降,活力丧失。
我们为什么喜欢吃甜的?
许多人会认为,因为糖好吃,所以我爱吃。
但实际上,逻辑上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糖是一种高能量物质,在物资总是匮乏的自然界,这种高能量物质的摄入能更好地保障我们存活下去,所以大脑会在我们吃糖时,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觉快乐,以激励我们多多地摄入糖分。
如果我们吃什么都一样,吃什么都没味,也没有吃的欲望,那可能就是大脑抑郁了。
因为抑郁让我们丧失了求生欲,判定自己不需要生存的大脑,自然懒得激励你去爱护自己,去按时吃饭,没有了求生欲,那自然不需要什么活力。
总之,一番折腾过后,实验者把老鼠尾巴吊起来,不出所料,老鼠一动不动,懒得挣扎。
现在我们有了一只抑郁的老鼠。
然后,让我们再想想,怎么治好它的抑郁?
有人会想,那把老鼠放回之前良好的环境不就好了?
给它充足的水,温暖的阳光,舒适的巢穴,还有正在发情的母鼠。
那么,雄鼠恢复了吗?
没有。
抑郁的雄鼠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它不再对可口的食物、舒适的环境、眼花缭乱的玩具,以及去蹭它鼻子的雌鼠有任何兴趣。
平常能唤起普通人快乐的事物,已经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那难道就没有希望了吗?
未必。
实验者打开蓝光开关,激活了老鼠之前的快乐记忆。
转机出现了,本来被吊起来一动不动的老鼠,开始挣扎起来。
人们为它创造的新快乐记忆没有生效,反而得依靠过去旧的回忆,才能让老鼠重获希望。
不过,一旦蓝光关闭,老鼠又会停止反抗。
这是否说明这种治疗是暂时性的?
并非如此,在“蓝光治疗”5天后,这次治疗效果持续了至少24小时,在第二天老鼠被吊起来时,它依然会去反抗。
也就是说,持续激活快乐的记忆,对减轻抑郁症的效果是长久的。
我们经常会劝抑郁症患者的家属,不要劝抑郁患者说:“你就去做点开心的事”“你要看开一点”。
对于丧失了感知新乐趣、缺乏生的欲望的人,这些话语是无效的,甚至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绝望,因为他们会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
抑郁不是简单地去放松心情就能解决的问题。
抑郁患者对抗抑郁症的力量,是来自过去那些温暖的回忆,是他们曾经感受过的爱与希望。
强大的心脏能靠锻炼出来吗?
一些家长可能不太懂得怎么制造温暖的回忆,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因为他们也没得到过。
那能不能换个思路,鼓励我不会,打压我可太擅长了!
他们可能会想:小孩就是太脆弱了,没吃过苦,才会这么容易抑郁,所以得趁小多锻炼他,多进行“苦难教育”,他长大后就适应了。
最近热映的《抓娃娃》讲的就是这样的家长。
已经事业有成,是一方富豪的马成钢,认为自己能有现在的成就,都是过去艰苦的日子塑造的。
为了培养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他为儿子打造了一个全景式的、真实而又贫困的生长环境。
哪怕在儿子因为捡垃圾被同学嘲笑,在儿子因为自责没钱买药导致奶奶去世时,马成钢依旧无动于衷。
儿子最终没有接受父亲给他安排的道路,他毅然决然报考了体校,成为父亲眼里又一个失败的孩子。
打压真的能成就强大的心脏吗?
2022年,艺术家刘耀辉承包了一片苹果树。他进行一场艺术实验。
他将钢针插入175棵幼年苹果体内,然后静候苹果的成长。
丰收季节,175个苹果里,大部分在树上就已经烂掉,或者早早跌落进泥地。
只有75个存活下来。并且这些苹果畸形、弱小,与往常硕大漂亮的苹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耀辉将存活下来的苹果收集起来,命名为《不安》。
是被打入钢针的苹果不够努力吗?
光是存活下来,不让自己化为泥肥,这些苹果已经竭尽全力了。
可它们依然没有那些普通的苹果来得饱满美丽,它们的异样、扭曲还是让人一瞧便知。
尽管如此,他们也活了下来,或许扭曲,或许不完美,可是带着伤痛依然成果,这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功勋。
在爱和阳光下的苹果,饱满而圆润,受针扎的苹果,无一例外地在不安中扭曲成了畸形的样子。
写在最后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打压和挫折不能成为力量,我们之所以能挺过那些难熬的时光,并不是过去的苦难告诉我们现在的苦难不值一提,而是过去的美好让我们相信,撑过之后我们能重新看到那些美好。
我不敢说美好的回忆能够预防抑郁,但也许某些回忆可以成为你日后抵御疾病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没能坚持过那段难熬的日子,并不是我们吃的苦不够多,而是我们没有那个激起美好回忆的蓝色电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作者:商昔,责编:彭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