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来源|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ID:TMTphantom)
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
头图|《后浪》截图
5月3日晚上,本怪盗团团长躺在沙发上玩游戏,中间休息的时候刷了刷朋友圈,然后就目睹了壮观的一幕:我的至少二十位微信好友,整齐划一地转载了《后浪》的视频链接,有的还加上了几句评论(大部分是赞赏)。
我很好奇《后浪》是什么?有人告诉我,那是B站为五四青年节准备的演讲宣传片,大致主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的年轻人了不起。我心想,那也不错啊。不过,我没有在B站看非二次元内容的习惯,所以并没有点开看。
第二天醒来之后,打开微信,我震惊了——与《后浪》有关的话题对我的微信社交系统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轰炸,就算把标题略读一遍,也要花上十几分钟:
在朋友圈,又有超过一百位好友转发了《后浪》相关话题,但不再是视频链接,而是各种自媒体的评论;
在看一看,时间线被《后浪》彻底淹没,可能有三百个以上的好友对《后浪》相关的公众号文章点过“在看”;
在我加入的微信群,尤其是那些与互联网有关的群,《后浪》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且很快分出了“赞成派”和“反对派”,令我大开眼界。
在短短的48小时之内,关于《后浪》至少诞生了上万篇自媒体文章和上亿条网友评论,分布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头条号、豆瓣等等一切你能想象的内容平台。根据我的观察,对《后浪》的讨论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对《后浪》本身的讨论,包括立意、素材、拍摄手法、成本收益等,这种讨论所占比例是最低的,显然大部分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借助《后浪》对B站的讨论,包括B站的社区调性、内容调性、市场策略、用户分层等等,其中又旗帜鲜明地分为“拥护B站”和“反对B站”两派;
以《后浪》为引子,讨论中国的代沟、阶层固化乃至高房价问题,其中又可以细化为三大派系:有些是比较正经的学术派,有些是制造人民内部矛盾的咪蒙派,还有些是插科打诨的蹭流量派。
根据我的观察,第一类讨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占据多数;5月4日占据多数的是第二类讨论,上午还是赞赏B站的人占上风,下午就变成吐槽B站的人占多数了;5月5日的主流则变成了第三类讨论,诸如“前浪死在沙滩上”“留给后浪的上升空间不多了”等等。
无论如何,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一个三分钟的视频能够持续产生48小时的高热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再持续48小时吗?
5月4日晚上,我的一位90后朋友问我:“团长,你对《后浪》怎么看?我看了一开始很激动,但是现在网上好像负面评价比较多。”
我说:“我还没有看过呢。”(不是因为没时间,是观赏习惯问题。)
对方善意地劝诫我:“应该看一看嘛,这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不要远离主流。”
我说:“即使我看了,很有可能也不会有什么评价。我每年要看几百部电影、玩几十个游戏,对其中大部分我都没什么评价,最多也就是打打分而已。”
然而,我不可能回避其他人对《后浪》的热烈讨论。所有人都在表态,津津有味地表态。大家站的层次不一样,选取的立场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表态,坚定地展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尽力维护它。这让我有些困惑,有些不习惯。
我指的不仅仅是《后浪》。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泛观点”“泛表态”的时代,在每天获取、发表、交换的信息当中,绝大部分属于表态一类的。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忙于表态,很容易根据表态行为划分出小圈子,并且根据表态去工作、去生活。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在乎事实,每个人都急于越过事实阶段,赶紧表态、拼命表态、尽可能深入地表态。
先讲讲理论名词。在本怪盗团团长看来,所有信息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事实,也就是客观的、争议不大的、容易证明或证伪的、对所有人的真实性相仿的信息。例如,“《后浪》由B站出品、在5月3日/4日全网发布”,这就是事实。
第二类是观点,也就是主观的、掺杂个人判断的、往往难以证明或证伪的信息。例如,“《后浪》不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宣传片”,这就是观点。
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难以找到“纯粹”的事实信息,事实与观点往往是互相渗透的。例如,“B站在早期是一个二次元弹幕社区,后来逐渐扩大范围,致力于出圈”,这就是一个事实与观点混杂的信息。但是,它仍然带有很强的客观色彩,是可以拿来讨论的,我们也可以找到证明或证伪的方式。
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却是:人们在传播观点的时候越来越主观,越来越摒弃其中的客观成分,完全无视于事实。对于这种武断、独断、缺乏可证明或可证伪性的观点,我称之为“表态”。
按照历史经验,“表态”往往适用于重大场合站队的时候,带有浓厚的人际政治色彩。可是现在,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在任何问题上表态。
过去48小时,我见到的关于《后浪》的媒体评论、自媒体评论以及朋友圈文字,绝大部分属于“表态”。它们要么不包含事实,要么只包含极少数的事实描述;在标题上,它们相当武断;在文字部分,它们往往缺乏逻辑、零碎不堪。别误会,其中也有很好的观点,只是在如潮水一般涌来的“表态信息”当中被淹没了。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为什么在你的朋友圈转发《后浪》的绝大部分都是中年人”,至少这个标题对我不适应。在我的朋友圈里,从60后到90后都有转发过《后浪》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后浪》真的达成了全年龄覆盖。但是从一个极端错误的前提出发,我不觉得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讨论。
“《后浪》让B站终于彻底出圈了”,这个观点也非常“表态”,很容易被误认为软文。B站有没有必要出圈、何时能完成出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判断《后浪》在出圈过程中的意义,现在的资料恐怕还很不够。
“《后浪》的策划和创作者其实不懂年轻人”,这也是不折不扣的表态。此类观点的作者往往不是年轻人,也没有调研、访谈过足够的年轻人,也不可能追踪大批年轻人对《后浪》的看法。
“留给后浪们的上升空间越来越小了”,这或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但是应该与《后浪》及其平台无关。有趣的是,这种“借题发挥”的观点,往往很有干货,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纯粹的表态。
在我做卖方分析师的时候,习惯了每个星期甚至每天写点评、提供观点;对于那些市场关注的热门公司、热门行业,怎么写观点都嫌不够。公司出了个公告要点评,组织了一个调研要点评,新产品发布要点评,行业政策吹风会要点评,有影响力的媒体报道也要点评……问题在于,哪里有那么多真知灼见可写呢?而且,卖方点评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晚上7点出的新闻,恨不得9点就要发点评。第二天早上要是看不到你的点评,那就铸成大错了。
结果,绝大部分的“点评”都变成了表态。因为我们很看好XXX公司,所以一切正面消息都会促使它更上一层楼,一切负面消息都是可以忽略的,一切中立消息其实都是正面消息。
后来有人编了一个段子:“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利好茅台。”你可以把“茅台”换成你力推、最看好的公司名称,反正没人会认真看你的点评。
分析师是要吃饭的,自媒体是要流量的,急匆匆表态或许情有可原。不过,一般人,甚至并不熟悉这一领域的人,也要急于就《后浪》表态,还是让我非常意外的。或许是因为这个话题牵扯面比较大,互联网行业的人看见了B站,周期性行业的人看见了阶级固化,消费行业的人看见了年轻人的消费倾向,文化行业的人看见了审美趣味变迁,教育行业的人看见了代沟?
如果是为了宣泄情绪或者解闷,“表态”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严肃的研究分析,我特别不赞成“表态”。不但在掌握充分材料以前不宜“表态”,在掌握大量材料并且进行详尽分析以后也不应该“表态”。任何观点都应该尽量与事实结合,尽量中立、开放、具备讨论价值。过早形成强烈的态度,既不利于自我否定,也不利于自我验证。
过早形成观点,乃至固化为“态度”,最大的危害是——我们会混淆事实与观点。人的大脑会欺骗自己,分不清主观和客观;久而久之,人会很容易忘记信息的最初来源,把自己的刻板印象当成事实。这是人类悲剧的最大来源。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2019年初的某一天,本怪盗团团长在某机构投资者处讨论电商行业的格局,主要讨论对象是阿里、京东、拼多多。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对方援引的一些信息很奇怪,既不符合行业主流观点,也不符合我掌握的事实。于是我问对方:“这些信息的来源是哪里?”
对方说:“还用问吗,当然是公司财报啦,你不读财报的吗?”
我立即在现场用iPad打开了相关公司的财报,发现其中完全没有那些信息。对方有些尴尬地说:“如果财报里没有,那应该是电话会议纪要或者PPT里的?”
我又检查了上述文件(感谢移动互联网和4G信号),在其中也没有发现上述信息,反而发现了一些与此矛盾的数字。最后,在我的追问之下,对方承认,其实这些观点是来自2018年的一篇点击率很高的公众号文章,该文章作者说了自己只是“猜测”,没有提供论据。
所以,在接触一个领域或话题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小心,不能过早形成刻板印象。由于人类大脑的缺陷,刻板印象是必定形成的,但是我们至少能推迟它的形成,并且尽可能地破解它。
“表态”是一种特别没有建设性的观点表达方式。其中也有例外——在谈恋爱的时候,对对方坚定地说出“我爱你,我要一生一世照顾你”,这就是一种强烈的表态,往往有奇效。遗憾的是,在其他大部分场合,“表态”都是建设性不足的。在需要冷静地研究分析、判断局势的时候,尤其如此。
移动互联网的流行,使得“表达观点”和“交换观点”的门槛大幅降低。这本应有益于人类的思考与判断,可是在现实中往往背道而驰。人们越来越多地基于不完善的信息、此前的刻板印象,过早地表态、站队,把主观观点与客观事实混为一谈。观点变得过于廉价,根本谈不上认识世界,也就无法改造世界了。
本文没有获得B站或其竞争对手的任何资助或背书。
本文作者(也就是本怪盗团团长)迄今尚未观看过《后浪》,对它没有形成任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