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当你看到一只正在下金蛋的母鸡,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安静,而不是急冲冲跑过去告诉母鸡该如何下蛋。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ID:eeojjgcw),作者:子兮,题图来自:IC photo
继“白菜价房子”之后,黑龙江鹤岗这座东北小城最近又一次上了热搜。这要感谢一个叫“钟美美”的小朋友。
“钟美美”因为模仿老师而爆红,据说他以一己之力将许多成年人“重新置于当年被老师支配的恐惧之下”。然而走红之后,他却把成名作删除了,于是出现他被“约谈”的传言。
当地教育局就下架视频一事回应称,“是小孩和家长觉得不太好,自行删除的”,并且强调“教育系统不存在约谈”。另外,是学校发现此事后联系了孩子并上报给分局,局里没有跟孩子本人联系过。不过教育局还表示,是要从正面引导孩子,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
“约谈”传言可以休矣。但是学校为之前的视频与孩子接触是真实存在的,“正面引导”“拍正能量作品”也是官方说法。
当地轻描淡写的这些操作,恰恰留下了隐忧。比如,人们很自然地会想,为什么学校要上报?学校到底又是怎么跟孩子、家长接触的?将来孩子会受到怎样的“引导”?
话说从头,难道“钟美美”之前模仿老师的那些作品不是正能量吗?
这得看我们如何界定“正能量”了。或许有的人以为,“钟美美”模仿老师的那些内容,表现的不是老师光辉伟大、无私奉献的那一面。可是我们对正能量的理解不该如此狭隘。人们之所以为“钟美美”这个小朋友的模仿惊呼赞叹,并不是因为他揭露了什么“阴暗面”。教育领域虽然并非完美,但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会让一个才上初中的小朋友替自己去做批评。
事情本来很简单。人们只是为“钟美美”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而惊呼赞叹,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他看到了老师的一些习惯、语言、姿态,于是记住了,用自己的方式再现出来。通过他的再现,更多的人又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这种共鸣里固然有一些调侃的成分,但大多数人是将这些模仿当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来欣赏的。这是一种自发的创造与自发的欣赏。
同样是在东北,有一个叫老四的网红,老四的看家本领是一人分饰多角,演一些东北家庭日常生活短剧:小两口借钱、儿媳妇生娃、回丈母娘家吃饭。这些普通的场景经过老四的演绎,变得有声有色。因为演技精湛,老四还被赋予“东北文艺复兴一杰”的称号。不难发现,“钟美美”和老四的艺术路线很接近。
这种民间创造力恰恰是东北这片土地最大的魅力之一,这些“民间高手”的存在本身,不就是最大的正能量吗?
老四没有刻意表现东北人的优点,但也没人要“引导”他多拍正能量。同样,对于“钟美美”的创造力,不打扰是最好的“引导”。因为“引导者”无论出于怎样的善意,一旦干涉,都会在孩子的心中画出条条框框,以后他再表演时就难免会想“会不会让谁谁不高兴”。条条框框多了,创造力就会逐渐枯萎。到时候“钟美美”可能还是一个模仿小能手,但他不再以自己的内心思考,不再随心所欲的挥发,他也就仅仅是一个模仿小能手而已。
一片土地上不会只有一个“钟美美”这样的小朋友,他们或许有模仿天赋,或许有唱歌、跳舞、画画、弹琴等各种各样的天赋。对于这些有天赋的孩子,成人只需要提供宽容、鼓励的氛围让他们尽情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而不应该过早地把成人世界的包袱加在孩子身上。
当你看到一只正在下金蛋的母鸡,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安静,而不是急冲冲跑过去告诉母鸡该如何下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ID:eeojjgcw),作者:子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