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禅钺,原文标题:《“我家子涵怎么了”:荒诞之外,让爱回归》,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家子涵怎么了?”
近期,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中,一个颇具千禧风格的名字成为了网友们玩梗、热议的对象。
原视频内容来自一位幼师发表的家长群群聊记录。一位“子涵”的家长在发现孩子被蚊子咬了一个包后愤怒质问老师:“为什么我家子涵被咬了一个包,为什么别的孩子没被咬?”面对群里老师礼貌地解释,“子涵”妈妈的质问仍然没有结束,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这份看起来小题大做的爱子之心,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评论,“我家子涵怎么了?”一举成名,成为一种独特的调侃。千千万万个“子涵”涌入了短视频平台评论区,让人啼笑皆非。
短短一句话,将老师们的辛酸道尽。从“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被蚊子咬”开始,“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坐在最后面”、“为什么我家子涵拍照只有半张脸”接踵而来。
“我家子涵怎么了?”成了新梗,已经在各大评论区横行,幽大家一默的同时,“子涵”们和网友想表达的似乎不只如此。
一、错位的关怀:子涵怎么了?
子涵怎么了?
如果你在无意间刷到以“我家子涵”为开头的长评,初遇觉得费解,再见感到无厘头的荒谬感,细细品来,也有点情有可原。
聚焦师生家长关系问题的同时,网友对类似家长上纲上线的行为表示难以理解。孩子的一个包引发的质问,透露着小题大做的荒谬感。
于是,网友开始让“Zi涵”火遍众平台,“我家子涵怎么了”的梗随之发展。“老师,我家子涵书包里怎么烟少两根”的无厘头问题;小猫玩双杠的视频评论区里,也有子涵的身影;切面包视频里,网友发问“老师,为什么切我们家子涵”,让人感叹“合情但不合理”。
(网友吐槽)
回顾这一段聊天记录,有太多的细节足以触动人们的“集体记忆”。
一方面,“子涵”这个名字,在千禧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屡见不鲜。聊天记录中的家长发言让网友发现了这个新的盲点。除了“子涵妈妈”的炸裂质问外,还有“梓涵妈妈”、“紫涵妈妈”在家长群中发言。网友发现,在同年龄段中,名字发音类似“子涵”的人数不胜数,既有“子涵、梓涵、紫涵”,也有“芷涵”、“智涵”等等。在00后的成长轨迹中,人们似乎都能在记忆中找到一个名叫“子涵”的同龄人。
另一方面,聊天记录里的“子涵妈妈”爱子之心切,护子之周全引发了网友们的调侃,这也何尝不是某种亲子、师生观念冲突的缩影。家长自然希望“我家子涵”能够获得最优质的资源、最细致的呵护,但面对集体的环境、有限的资源和老师有限的注意力,这样的诉求在合理性和可行性上都打了折扣。
于是,家长群变成了冲突的前线。礼貌措辞、无奈解释的老师受到了同情,与此同时,“卑微”发言的家长们的处境也曾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当对孩子的爱单单指向对老师的希冀和质疑时,家长对孩子的关怀似乎逐步在错位。这样的错位也引发了大规模的共鸣,让网友模仿“子涵”妈妈的发言成为一种热潮。
从“子涵”颇具时代感和大众性的名字,到对师长家长的关系讨论,再到搞笑视频下“我家子涵怎么了”的“阴魂不散”——“我家子涵怎么了”作为一个文本集合,在融合了姓名符号,社会关系和话语加工的影响后走向了爆火。
“我家子涵怎么了”爆火背后,实际上是亲历者们对自身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做出的反映。热梗背后,站着千千万万个“子涵”,他们在经过社会的铸造,经历了各自独一无二的成长过程后,一起感受着热梗使他们产生的共鸣。
二、热梗背后:千千万万个“子涵”
从“我家子涵怎么了”的话语中,有的人看到了教师面对的压力,也有人从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处境,它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家长荒谬质问”的浅滩拉出,将观众置于另一片记忆森林——亲子关系。
观众在沉浸在师生家长的三角关系时,不经意发现的名字——“Zi涵”们,又使得该视频本身背后的社会历史线索被显微放大。我们从视频背后,看到了千千万万个“子涵”、家长、老师与蚊子包的故事。
从一个蚊子包到一段质问,被保护的“子涵”无疑是处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然而家长的目的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外,似乎多了一抹控制的色彩。在对孩子进行关心的同时,“子涵妈妈”也在尝试介入孩子的学校生活。只是,这种介入对孩子们是否起到了正面效果,尚且不得而知。
过度的干预,反而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中间成为了被摇摆推搡的对象。这样的过度干预,老师应作出怎样的反应?就算保证未来“子涵”不再被蚊子叮咬,或者受到委屈,这是否需要老师更多的精力倾注,对其他的孩子是否公平?
对“控制型父母”的抱怨由来已久,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有着极强的掌控欲,尝试干预孩子的一切决定。实际上,过度的干预恰恰意味着其对自身控制的失控的恐惧,“控制型父母”往往无法把控与孩子关系的边界,而以“不用想听我的”标榜出自我权威的无可撼动。
“我家子涵怎么了”在各个场景的反复出现,隐约显现出网友们对原视频家长控制欲的冷嘲热讽。实际上,网友们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身份置换。通过无厘头的问题,指向视频中不会存在的“子涵”,实际上也在指向原视频中荒谬的“子涵妈妈”。这也是网友通过这种调侃式的“抗议”为自己发声的方式。
热梗的表层,印有无数叫做“子涵”的网友的身影,然而透过表层,我们看到社会的枝杈蔓延,攀满了“我家子涵”梗生发的土壤。
三、 回归生活,让“子涵”成为“子涵”本身
随着热梗的传播,“我家子涵”们的足迹早已不限于教育或亲子话题,网友们的视线似乎也在逐渐失焦。
一方面,网友们的幽默感将“我家子涵”在《甄嬛传》的混剪中,网友们提问为什么不让“我家子涵”看望太后;在舞台跳舞视频里,网友问道为什么“我家子涵”不在台上;跑步比赛的视频里,网友发问“为什么我家子涵没跑第一”。
另一方面,网友们的调侃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无差别攻击”。在“子涵怎么了”爆火的同时,也有一部分群体感觉到了奇特的被冒犯感。他们是真的以“子涵”为名,他们正是我们在这个热梗中于记忆中搜集的那些个体。对此,“子涵”们的回应是,“你们都在玩梗,只有我是真子涵”。
以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无可厚非。然而,“我家子涵怎么了”的爆火,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众多核心问题的关键性。信息的重复在消解着使用者的知识汲取效能和媒介感官体验,使得核心问题逐渐失焦。
在网络热梗反复出现,对社会投影的“仿像”日渐真实时,不妨回归生活本身。幽默过后,满眼都是“我家子涵”,问题的解决似乎并没有推进。当“子涵”成为评论区的座上宾,让“子涵”成为“子涵”本身,似乎也是一种选择。
回归既存问题,家长和老师的拉扯最终指向的是孩子选择空间的被迫缩减。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在于家长和老师让沟通开诚布公地进行,减少对孩子日常生活控制的渗透,使得孩子获得更多独立选择的空间,让孩子的自在生长成为可能。
让“子涵”成为“子涵”本身,是给予孩子们生长发展的独立空间和充分选择。家长在和老师的沟通过程中,要对老师的职业工作内容保持基本的尊重,少些对孩子控制力的索求,给予孩子自我选择的空间;在自处的过程中,保持独立而不是一个被蚊子咬了都要被追根溯源的娃娃。
叶芝曾说:“教育并非将水桶装满,而是点燃微暗的火”。“我家子涵怎么了”爆火的背后,我们希望家长对孩子的爱能够回归到孩子本身,我们期待更多自我空间被探索,更多的关怀能够在适度的边界内安放。
给予他们肆意翱翔的自由天空,让他们心中微暗的光先成星火再成燎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禅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