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钟无艳,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场国难级贝鲁特港口大爆炸,让平静了许久的黎巴嫩再起硝烟。
爆炸灾难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当中。8月8日,贝鲁特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游行。10日晚,黎巴嫩总理宣布政府集体辞职,承认这次大爆炸是贪腐的结果。
△黎巴嫩大爆炸现场/Twitter
这场灾难不仅是压倒黎巴嫩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让黎巴嫩这样的一个中东小国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很多人不知道,黎巴嫩曾是中东的金融、贸易、交通和旅游中心。
她曾被美名为“东方瑞士”“中东小巴黎”,是阿拉伯世界里最世俗的国家,被“Lonely Planet”和《国家地理》等旅游大刊评为“人生必去目的地”和“全球旅游十佳地”之一。
△黎巴嫩这个中东古国,早该被珍视了/unsplash
这个国家长期活在外界眼中,就是一片动荡混乱的中东土地,似乎并没有人关心,真实的黎巴嫩面孔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中东有个异类,她就是黎巴嫩
一说到中东国家,战争和恐怖主义似乎是甩不掉的标签。
相比于约旦、以色列这样的国家,黎巴嫩对很多人还是陌生的。若不是这场大爆炸,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属于我们全人类的文明灾难。
事实上黎巴嫩虽然身处政局动荡的中东之地,但她像是异类——
不仅是地中海东岸最为富庶之国,还曾是历史上著名地中海腓尼基人文明的故乡,称得上是当代阿拉伯世界中最“西化”,最具欧洲血统,尤其是法国血统的国家。
一直以来,黎巴嫩就被形容为“一只脚穿着镶珠宝便鞋驻足阿拉伯,另一只脚穿着莫洛布拉尼克的黑色高跟鞋扎根在西方”的国家。
这种奇异的交错感,来源于黎巴嫩独特的天然位置、别具一格的自然风貌和5000年来人类历史文明沉淀下来的古国痕迹。
黎巴嫩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被叙利亚环抱,南部接壤以色列,西边临着地中海。
这等微妙的地理位置,让黎巴嫩天生就避不开政治和宗派纷争,但也同样造就了黎巴嫩的多元和丰富。
△黎巴嫩地中海岸线风景/unsplash
别看这个小国国土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也就不到北京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黎巴嫩的气候和地形多变,这里不仅有永恒蓝到让人向往的地中海岸、绵延的沙滩,还有蜿蜒的山脉和深邃的峡谷和湖泊之色。
不仅是中东地区唯一没有沙漠的国家,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上午滑雪,下午到地中海游泳的国家。
△黎巴嫩既有鸽子岩海景,还有连绵山脉古村庄/unsplash
当然黎巴嫩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在于她错综复杂的历史底蕴。黎巴嫩所在的地中海东岸,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是名胜古迹、文化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坐拥世界五大遗产。你在黎巴嫩随便一处古遗址,就能窥探到不同时期文明遗留下的建筑。
公元前2200年左右,黎巴嫩境内就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腓尼基人在这里起源发家,希腊、波斯、罗马、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等都曾在这片土地活跃过。
黎巴嫩贝鲁特以北30公里,那是被认为是“延续至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比布鲁斯Byblos,这里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居住,可以追溯到7000年人类连续居住的历史。
这里曾是腓尼基人的发源地。现在你要是逛到黎巴嫩的小店,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
早在腓尼基人时期,腓尼基人就是在比布鲁斯定居,在这里用雪松木造船和房屋,并将树脂运给埃及法老,将殖民地建在西班牙。
因而雪松成了黎巴嫩人民的象征国树,如今在黎巴嫩的国旗国徽和航空公司的标志上还能看到雪松。
△如今在比布鲁斯也能瞥见不少雪松/unsplash
他们还将腓尼基字母传到了希腊和意大利,也就是说,黎巴嫩还是阿拉伯语和世界字母文字的发源地。
黎巴嫩北部有个巴勒贝克神殿Baalbek,据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罗马帝国遗址。
这里曾是罗马人的“太阳之城”,是罗马人继腓尼基文明之后建城,为天神门建造的神殿,过去是盛极一时的朝圣地。
△巴勒贝克古遗址/unsplash
黎巴嫩的多元还在于,这里拥有18种官方承认的宗教派别。东西文化的交壁给了黎巴嫩混杂矛盾的土壤。
去过黎巴嫩的人,会发现其宗教信仰最形象的画面就是——教堂和清真寺并肩而立。
她是早期阿拉伯地区唯一比例相当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处的国家,是阿拉伯世界里最世俗的一个异类。
当然这个异类的血统,离不开法国。
19世纪时期,当黎巴嫩还是奥斯曼帝国版图时,英法传教士到这里兴办学院和教会,不仅扩张了英语和法语的影响力版图,更传递了马龙派基督教的西方价值观,故早在1920年法国托管黎巴嫩,黎巴嫩就已经结下了特殊的对法情结。
△在首都贝鲁特街头像是置身在法国巴黎/unsplash
黎巴嫩早在法国殖民期间,就已经成了中东国家最早对外开放的阿拉伯国家,还是阿拉伯地区第一个拥有宪法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法律学校的国家。自由开放的程度一度让世人熟知“中东小巴黎”之称。
要是你到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更会感受到她受到法国影响的深刻。既有保留战争留下的弹痕累累的历史建筑物,同时又不乏活力喧嚣的酒吧夜店。
△贝鲁特有很多弹痕累累的建筑/unsplash
贝鲁特中心城区星光广场以劳力士钟楼为核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布局是特别典型的法式风格。
尤其当你看到不少市民游客在小而精致的咖啡馆和酒吧,喝着咖啡喂喂鸽子,如果不是周围点缀的清真寺,很难不产生错觉——这里是“法国”。
二、真正压垮黎巴嫩的,不只是贝鲁特爆炸
很多人没想到,这场爆炸会在平静许久的黎巴嫩头上炸出一个大洞。
事后贝鲁特市长泪洒当场,说这是可以跟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类比的灾难,英籍黎巴嫩记者说这次事件比喻成“黎巴嫩的切尔诺贝利核灾”更为贴切。
△贝鲁特港口/wiki
你可能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政府常年腐败治国造成事故。为什么还得低声下气求法国援助,至于吗?
其实当前的黎巴嫩早就千疮百孔,四面楚歌了。新冠疫情和政坛腐败只是雪上加霜。要知道,这是黎巴嫩近几十年来继15年内战、与叙利亚和以色列紧张局势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巨大崩溃。
贝鲁特港口大爆炸不过像是导火线,引爆了黎巴嫩长期以来真正聚集的矛盾和纷争。从去年下半年起,困境求生的民众涌上街头,这是过去十年来黎巴嫩声势最浩大的反政府抗议示威。
如今这里经济危机空前严重,公共债务占到GDP的150%,整体失业率达到25%,世界银行称,现在几乎三分之一的黎巴嫩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以多元文明著称的黎巴嫩,其实国民的愤怒积压已深。物价持续飙升,许多家庭连最基本的日用品都支付不起。
长期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经常停电、缺乏安全饮水和公共医疗保健,互联网连接信号更是令人堪忧,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不堪一击,这些在1975年到1989年内战后从未完全大规模重建。
△黎巴嫩人民怨已深/wiki
再加上新冠疫情的爆发,无能的政府采取封锁措施,历来几乎以自由开放贸易为主的黎巴嫩切断了进口贸易,进一步爆发了食品危机。
是什么让这一美丽多元中东小巴黎陷入如今的悲剧困境?BBC等媒体都纷纷直指祸源是该国的政治宗派主义,换句话说,不同派系和团伙最关注的就是自身利益。
这种宗教多样性的变化,也使得黎巴嫩容易成为外部势力干涉的目标。
△很多外籍难民涌入黎巴嫩/unsplash
事实上,复杂多变的国内和边境局势,已经让黎巴嫩基督徒越来越少了,很多人移民到西欧和北美生活,还有超过百万的巴勒斯坦难民以及叙利亚难民的涌入,穆斯林人口逐渐超过了基督徒。
现在黎巴嫩的海外国民比本国国民还多。去年被奥斯卡提名最佳外语片《何以为家》,讲述的就是叙利亚难民到黎巴嫩的生活。
△《何以为家》剧照
处在中东地缘政治的断层线,黎巴嫩本就是个脆弱的国家,动荡几乎都成了家常便饭,无论外部势力还是长达15年的内战,贪污腐败的政府机构和积弱不振的经济也并非一日造成。
△贝鲁特已经慢慢褪去了小巴黎的颜色/wiki
尽管查明了这次爆炸事件的真相,留给黎巴嫩的伤痛显然还在持续。
黎巴嫩人的血已经流了太久,几乎没有黎巴嫩人相信政府会帮助他们,黎巴嫩早已不是原来的黎巴嫩。
三、黎巴嫩人,夹缝中寻求美丽性感
“黎巴嫩人很有韧性。”当然在这样逼仄的夹缝中生存,黎巴嫩人的内心早就无坚不摧了。
最近在网上热传的一个视频:黎巴嫩当地老奶奶淡然自若用钢琴为家人弹奏一曲《友谊地久天长》,身旁家中已经是一片狼藉——大部分的窗户玻璃碎裂,不少挂在墙上的画掉落在地,地上遍布各种东西的碎屑。
这就是黎巴嫩人,纵然身处千疮百孔,破碎不堪的废墟,也要活得优雅漂亮。
纵然黎巴嫩有一半人在内陆,一半靠海;一半的人是基督徒,一半是穆斯林;一半的女人穿比基尼、一半蒙着面纱,虽然处处存在冲突矛盾,但在黎巴嫩却又和谐地存在着——同样都是在炮火堆的暴乱里成长的,同样醉倒在地中海恒古不变的宁静当中。
△地中海人民自有一套生存哲学/unsplash
要是到了黎巴嫩,你会感受到各种错位的趣味——
时常都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和清真寺的呼祷声相互响起;依山傍海,下海游泳和到雪山滑雪也并不违和;到巴尔贝克和比布鲁斯古建筑回望历史,同样也能在首都贝鲁特各种时尚舞池里徜徉。
△贝鲁特的夜生活丰富多彩/unsplash
也许是因为深受法国殖民的影响,法国人天生自由浪漫的民族风情也大大影响这个国家。
首都贝鲁特到处都是摩登时髦的城市男女,豪华跑车也眼见不少,贝鲁特疯狂的夜生活和地中海的蔚蓝度假风情,也吸引了不少欧洲人前来度假。
△贝鲁特一直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unsplash
黎巴嫩人在中东可是出了名的漂亮人儿,非常洋气,不仅会打扮,他们说的阿拉伯语夹杂着法语的味道,是其他阿拉伯人眼中“性感”的代名词。
中东地区的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就算黎巴嫩人穷到口袋里只剩一分钱,他们依然会体面地出现在你面前。”
△黎巴嫩人及时行乐的性格依旧很体面/unsplash
黎巴嫩人奉行的及时行乐的生活哲学,或许多少跟腓尼基先人的海洋性格、法国殖民影响以及长期经历战乱烟火的环境有关。
他们觉得生活就是得“今朝有酒今朝醉”,既然活着就得经历美好和脆弱,为什么不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丽和快乐,活得体面一点呢?
旅行作家尼佬曾经到访过黎巴嫩,他说贝鲁特的找换店据说能兑换世界上所有的货币,黎巴嫩人都有一种码头商人式的大方和爽朗。他发现同样是阿拉伯语混合法语的双语国家,摩洛哥和黎巴嫩人的性格就截然两面——
“摩洛哥是个踏实的农业大国,人民的生活建立在非斯和马拉喀什那些肥沃的田野和牢固的封建制度上。而黎巴嫩是个无法无天的地中海匪徒式城邦国,就像他们的祖先腓尼基人一样。这里只有高山和海洋,只能向外看。”
△黎巴嫩人的实诚和商人性格/微博截图
但别忘了,黎巴嫩人这种醉生梦死的底气,正是因为他们早就练就了如国树雪松般坚韧。
电影《何以为家》里的主角赞恩,跟百万叙利亚难民一样住在贝鲁特的贫民窟。镜头下处处离不开混乱失序的,美丽和哀伤并存的黎巴嫩。
但最珍贵的是在最后一个镜头,赞恩露出了全片最温暖、最灿烂的笑容。
那个笑容并非为了完美收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希望,从夹缝中挣脱而出的舞蹈,或许是黎巴嫩人在乱世中最温暖、最浪漫的希冀。
△《何以为家》剧照
参考资料:
独特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 温诚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大爆炸:中东古国面临的四大危机与解决方案 纽约时报中文网
“被诅咒”的黎巴嫩 界面新闻
黎巴嫩,享乐主义中东 叶孝忠
黎巴嫩:该国为何陷入危机 BBC
黎巴嫩,这里和你想的不一样 穷游锦囊
真正压垮黎巴嫩的,不是贝鲁特爆炸!中东小巴黎为何变“悲情城市” 商业周刊
“就算黎巴嫩人穷到只剩一毛钱,依然会体面地出现在你面前”──美丽又冲突的“中东巴黎”,与它“性感”的居民 换日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钟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