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拼多多自诞生以来,就非议不断,拼多多就是在对其模式、商品品质、服务等各方面的质疑非议中以更快的速度成长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讲,还是得益于其撮合交易的平台模式拥有更为广大的用户群众基础,从而极大地发挥了网络效应,并打出了一番与淘宝、京东、苏宁等平台不同的天地。
而且,更为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错的消费者,也开始成为拼多多的用户,这种转变源自对拼多多的基本看法的改变,特别是一些高档商品在拼多多的补贴模式下,能够成功抢购到的,也强化了对拼多多的认同。
比如,拼多多上的茅台酒补贴活动,在茅台酒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总是能够引来更多的关注和转发,不管抢购结果如何,试一下的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是非常善于抓住人的购物心理,不管贵的还是便宜的,能杀价就杀一下,杀得越多则购物成就感越大。
特斯拉汽车,一直以来都是电动汽车领域创新的佼佼者,对于不少汽车爱好者而言,买一辆特斯拉,就如同之前一些人对于苹果手机的追求的心理是类似的。尽管特斯拉汽车的价格和早几年比已经低了很多,但毕竟是汽车,价格仍然不菲。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出现不错的价格补贴的商家,那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而这又恰恰是拼多多最擅长的。因此,当在拼多多上团购一台特斯拉 Model 3,车主自己掏 25 万多元,平台补贴 2 万元,这吸引了车主拼单。
虽然,消费总额与特斯拉官方补贴后售价 27.155 万元一致,一分不差。但特斯拉却称不符合交付政策,拒绝交付,将依据合同约定的购车方违约条款取消相关订单。
特斯拉交付专员给出的理由是:拼多多和宜买车的行为,违反了特斯拉汽车订购条款中明确约定的禁止转卖条款,特斯拉会依据合同约定的购车方违约条款取消此订单。并劝告该武汉车主通过特斯拉官方渠道下订单。
如果车主想要重新交付,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自己到特斯拉官网下订单;其二就是与拼多多、宜买车起诉特斯拉,要求特斯拉按合约进行交付。
拼多多特斯拉汽车事件发生后,这两天持续成为舆论热议话题。支持特斯拉和支持拼多多的,都有各自的理由。但从双方的分歧来看,通过拼多多下单的车主想要拿到汽车,怕是不可能,而通过起诉方式来提车,更是耗时费力。这个事件,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呢?
总体而言,这是拼多多和特斯拉作为渠道和商家之间的底线比拼问题。
1、渠道与商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往往是随着各方的依赖关系发生变化而定的。电商平台这种形式刚刚出现的时候,为了获得发展,通过补贴吸引商家入驻。当平台渠道力量足够强的时候,就会反过来压榨商家的利润。如果商家对电商渠道的依赖性增强,被压榨的也就会更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产品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问题。从拼多多特斯拉事件来看,这是特斯拉自身对产品的信心,认为一些不恰当的渠道会造成不利冲击,从而对拼多多这种模式的渠道不认可,并以所谓的违反转卖条款不太让大多数人认可的理由拒绝交付。这是产品为王的阶段,商家对于渠道话语权更大。
2、针对该事件,有评论认为特斯拉的做法和美国政府的一些做法是相似的,就是蛮横不讲理。从基本形式上来看,最终从特斯拉购买的汽车的价格和特斯拉官方的价格是完全一致的,从价格上看不存在不同渠道对价格体系造成冲击破坏的问题。所以,很难理解特斯拉拒绝交付车辆的逻辑在哪里。至于特斯拉方面所提到的拼多多渠道存在对其有所关键信息隐瞒问题,这个其实也不成立的。因为,车主完全可以补充特斯拉所需要的信息。
但是,事件闹到这种地步,还是厂商和渠道之间缺乏基本沟通的问题。这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拼多多在具体做法上也是比较强势的,特别是可能在没有拿到特斯拉官方的授权情况下,就按照过往惯常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做法,打横了硬来。这从一般商业合作角度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消费者也好,还是同行也罢,这种做法还是不值得赞同的,否则会造成商业活动更多的不确定,引发更多实际消费个案问题。
因此,这个事件之后,拼多多对于其一些活动的内部操作管控的反思,其实更重要。而不仅仅是单方面指责特斯拉的不当,甚至引导一些情绪。如果拼多多要进一步提升其形象,建议好好借此机会反思自己。
3、商业活动,不管怎么样,交易的基础是所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其权利是完整的不存在瑕疵的,这是保证交易合法性的根本。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很难判断所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完整性。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对于在其平台上所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就有义务来保证。否则,出现问题,电商平台就负有直接的法律责任。不管是自营性质,还是交易撮合性质。
因此从我们拼多多上的特斯拉补贴交易不被特斯拉公司承认的事件来看,拼多多在提供特斯拉汽车的交易过程中,毕竟补贴措施是促使交易发生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为由,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拼多多平台主张交付特斯拉汽车Model 3的主张。
总而言之,拼多多特斯拉事件,反映的还是渠道商和生产厂商之间各自底线的较量问题。或许,特斯拉汽车的竞品们,也可以借此做一波营销活动。会不会有,让我们静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