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8-27 16:36

不说几句关于教育的真话,我憋得很难受

真话很难听,遭人骂,但是,我既然看到了,想到了,就算错了,也不得不说。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白滔滔,头图来自:IC photo


首先,我想声明,我的这些真话,肯定会“不全面”“不完整”“不客观”……


因为,我不是教育学家,也不是大学教授,自己都没有上过好大学,也没本科文凭,我只是对自己所能见到的现象思考过后,有了一些很浅薄的见识,仅供家长听一听另类的观点,开拓一下思维,如此而已。


第一句真话:教育实在是太难了,说容易的大多是盲目自信,或者就是骗子。


我记得,过去看过一句话,说“教育是天下第一难”。当时,我还很不理解,觉得教育不就是在学校当老师吗?当个好老师,不是挺容易的吗?熟悉业务,关心学生,不就把教育搞好了吗?


实际上呢?当我开始面对真实的孩子,当一年、两年、五年、七年过去了,我越来越觉得,天底下最难的,莫过于教育。


或许是我自己太驽笨、太懒惰的缘故,我觉得教育很奇特,不像是其他行业,可以熟能生巧,可以经验越来越多。而是,越做越难,越做越小心,越做越心虚。


有一次,我和三川去台湾拜会道禾的曾国俊先生,说我们怎么越做越没底气,越做越心虚呢?


曾先生听后哈哈大笑,说:我做了几十年教育,现在比你们更心虚呐!


我这才忽然明白,原来,做教育有两条路,一条是越做越成熟、越做越轻松的路,一条是越做越心虚、越做越难的路。


学钢琴,有人刚开始用一年教会,后来发现,可以用一个月教会,最后,甚至可以“十分钟教会弹钢琴”——这是第一条路。


无论学什么,之前教那一个孩子的成功经验,其实并不能复制到他的同学那里;在一年前还很好的教案,几年面对新的学生,并不一定适用;所以,面对任何一个新的学生,都要重新来过,从头来过,而且,就算倾尽全力,也不敢说能够对这个学生有所帮助——这是第二条路。


可是,往往,我们会被第一种教育所吸引、所拜服,觉得那些自信满满的名师,一定会有好的教育。


如果,这个世界容纳不了第二种教育,迫使第二种的教育工作者,也用第一种的那种包治、速成的方法,那才是教育的悲哀呢!


第二句话:大多学校只教做学术的人和听话的人。


几乎每一年,都有关于大学就业率造假的新闻出来。


其实,根本不用调查,这种情况几十年前就有,而且,会越来越多——只要学校要求毕业生必须就业。


反正,我当年就是签了一个专门收留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公司的。


为啥在大学专门学了某个专业之后,还找不到一个这个专业的工作呢?道理很简单,学校教出来的学生,不会工作啊。那么,为啥不会工作呢,道理更简单了,因为根本不教实际的能力,教的都是理论,都是学术能力啊。


我做了记者,做了编辑,做了主编,开始招人的时候,我发现,就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也没有教出实际的采访能力、编辑能力——他们的老师,大多都没有当过一天的记者。


这些年来,有很多一线的记者回到大学当老师,真的是学生的福音,可惜,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大学要求老师都是博士,有几个一线的记者是博士呢?


那么,大学教的就是学术能力了。什么是学术能力呢?就是以后当教授的能力。


的确,这个世界需要优秀的教授,需要学术能力,但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的教授,不是需要那么多的学术能力。


就新闻行业而言,普通的一线记者,热爱新闻,有热忱,有责任感,有勇气,有文笔,不需要那么多理论知识,不需要那么多学术水平——我是机械系的,我在南方报业、《新周刊》时很多优秀的记者,有学法律的、经济的、社会学的,也都没有专门学理论——我们这个世界,当然需要搞学术的,但是,大多数一线的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实际的工作能力。


就像是餐饮行业,我们需要研究理论、文化、营养的专家。但是,我们在千千万万个餐厅里,需要的是会做菜的厨师,而不是写文章的美食家。


有人说了,先学了理论,还有实习呢。别的行业我不知道,我当过机械专业的实习生,也在新闻行业带过实习生,我觉得中国的实习,没有制度上的作用,只有爱学的实习生遇到爱教的前辈,才会有一些作用。


学术说过了,再说听话。


这个就不太好说了,但是,大家都明白,学校的好学生,大多是听话的学生。


那么,在市场经济下,有学术能力、听话的人,很自然,就是不能挣很多钱的人。能够创造财富,需要的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恰恰是现在学校里所不能允许的。而且,就算是西方的大学,空间也不大。


所以,你就会发现,创造财富的人,很多都是从大学主动退学的人,其内在的逻辑,就在这里。


如果你想以后当一个教授,那就努力成为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如果你想当一名好职员,那就努力成为学校里的听话学生;如果你想创造自己的事业,那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当好学生了。


再说明白一点儿,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下,学术能力强的人,听话的人,可以做好的学者、好的职员,但挣的钱并不多。


我再次说明,我十分肯定学术的价值、教授的价值、听话的价值,职员的价值。只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你是不是一定要有学术能力,一定要读博士当教授,一定要在单位听话,一定要当一个听从指令的人。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第三句话:单科学习很多时候都是浪费时间。


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总是拿单科成绩来评判,这个孩子理科好,这个孩子文科好,这个孩子每科都好。


可是,无论怎样评价,还是把学习分为了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这些单个科目。


那么,看似我们的孩子,学习了这个世界上很多的知识,但实际上呢,他们却什么都没学会。


不信的话,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学了那么多地理知识,可是出国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地图、气象都搞不懂;是不是学了那么多化学知识,连食品的成分表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学了外语不会说话,学了物理不会换灯泡……


这世界上,我们面对真实的问题,从来都不会自动分解成几个单学科的知识,来供你解答。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综合的实际能力。


但是,我们这种单科学习的方式,让我们从来都是在学知识点,连不成线,成不了面,更成不了立体的事物。


所以,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走出校门这么多年,把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是啊,都白学了。为啥白学了,因为教的东西本来就没实际的用处,有用的话,谁不用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单科学习得很好, 也非常有问题。


学经济的,就用经济的方式来面对人生的一切;学编程的,就用程序来面对人生的一切;学艺术的,就用艺术来面对人生的一切……


可是,我们的人生,既需要经济,也需要程序,也需要艺术……否则的话,我们就会活得很单一、很狭隘、很憋屈、很危险——因为一旦这个领域失控了,出问题了,你的人生就崩塌了,就毁灭了。


就像一个国际大公司的程序员,遇到公司裁员,就去选择跳楼一样。


用一种思维去生存,就像那句谚语所说:你拿着一把锤子,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


我们要学多种学科,不是把学科先分裂,然后再细化成知识点,而是要去掌握人类文明体系中最基础的天文、物理、生物、化学、艺术、心理、社会学等等领域的基本思维方式。


多学科思维的学习,才不会学完就忘,考完就丢,毕业就还给老师。


第四句话:不要崇拜名校,名校依靠的是学生。


很多家长和孩子,崇拜名校,其实,要我说,这些名校应该感谢这些家长和孩子。


为啥这样说呢?


这些孩子是冲着名校的品牌、名师来的,但实际上呢,最终成就他们的不是学校和名师,而是他们自己。


你把这个社会上积极、向上、聪明、坚强的年轻人放在一起,就算你什么也不做,他们不努力学习和成长才怪呢!


你会发现,最终做出成就的就是这些人。这些人中,擅于考试的,考入了名校,不擅于考试的,在普通学校——但是,就共性而言,他们最终还是这么一批人。


而且,你也会发现,只擅于考试的,就算考入了名校,成就也一般——所以,重要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


有人说了,名师很重要。的确,名师很重要,但是,名师最有成就的,不是自己有多么高的成就,而是帮助学生有更高的成就。


啥意思呢?就是说,一个非常伟大的学者,可能并不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他不能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超过他的成就的话。


说句现实的话,一个名校的名教授,是自己研究成就花的精力多呢,还是投入一线教学花的精力多呢?


而善于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的老师,并不需要自己一定拥有伟大的成就。


我认识一些在大学里非常受学生欢迎,常年在一线教学的优秀的老师,已经40多岁、50多岁了,还是讲师——他们说,要好好培养学生,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搞科研、写论文、评教授了。这辈子,就当一个老师算了。


当然了,我没有上过名校,也没有跟过名师,或许,有一直投身一线教学的学者,那会更令人敬佩。


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个名校,不要做成学生毕业二十年后,还以毕业于这所名校为荣,这其实是衰败的表现;一个名师,不要一辈子把学生变成自己的门徒,用来帮自己建功立业,这其实是自私和耽误别人的表现。


我想,当学校开始感谢学生,这才是一所好的学校;当老师开始自叹不如地为自己的学生骄傲,这才是一个好的老师。


第五句话:把好学生弄在一起的,不是好学校。


我一向瞧不起只是“汇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事情。


这可能是我的偏见,但是,我从心底里瞧不起做这些事情的人,和机构。


比如,一个A公司,把B公司的客户抢过来,生意做的大了;比如,一个A学校,把B学校的好学生抢过来,整体成绩好了。


他们并没有做创造价值的事情,而是把本来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好的资源聚集在了一起,如此而已。


我们可以想象,某省有这么一个学校,把每个城市的成绩前十名的学生都汇集到一个学。然后呢,这个学校就全是好学生,大多数都升入了名校。


这的确是事实。可是,造成的结果是,这个省整体上升入名校的人数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集中到了这个学校而已——其他的学校,本来每年还有几个考入名校的,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


这种情况,我是听某省的毕业生说的——我相信,这种情况,存在于很多的省份,很多的学校。


第六句话:把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提高的,不一定是好老师。


一个数学老师,把他的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都提高了很多;这个班级的孩子,很多都想报考和数学有关的专业;以后的梦想,从事和数学相关的专业。


请问,这个数学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吗?


当然是好老师啦!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说这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当真的有这么一位清华大学毕业,中科院博士的数学老师,给我讲述他的反思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教成绩的老师”,什么是“教人的老师”。


他说,刚开始,他也为把每个学生的数学教的很好骄傲。可是,当他看到很多学生,因为数学成绩好而感到有成就感;因为有成就感而觉得自己热爱数学;因为觉得自己热爱数学想从事数学专业的工作的时候,他觉得事情不对了。


因为,根据他的教育经验,以及最朴素的常识,一个班级里,适合从事数学的学生,应该只有十分之一,这才是正常的比例。其他的孩子,应该有适合学文学的,学语言的,学物理的,学生物的,学运动的,学艺术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


可是,正是因为他数学教的好,导致很多学生想从事数学的工作,这很可能误导了学生的发展。


所以,他最后反思到,或许,他不应该把每位学生的数学,都教的那么好。而是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性、禀赋,发展他们各自的特点。


我觉得,中国太缺少这样的老师了;他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为孩子考虑。


第七句话:学校花的最多的精力,在招生在设施,不在教学。


中国的学校,无论是国际学校,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核心的工作,在招生,而不是在教学。


很多家长,为了进名校,费尽心血,耗费钱财。但实际上呢,这些名校,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如何招生上,而不是教学上。


也就是说,这些学校,需要你的迫切性,远远超过了你想进入学校的迫切性。


很多时候,大家在互相试探,欲拒还迎而已。


等到学生来到学校,就必须有能够震慑到他们的软硬件。硬件自不必说,有气膜馆、游泳池、图书馆、3D打印机、宿舍、食堂;软件呢,肯定有外方的校长、外国的老师、西方的教材、国外的联谊学校、国外的游学等等。


看起来,这不就是一所理想学校的样子吗?


非也,请记住,一个学校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学校的精力大多花在了如何找到优秀的孩子、有钱的家庭上,那么,他们的教学肯定会受到影响。


那么多好的硬件、软件,往往会流于形式。


第八句话:努力要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大多数人的成就是命中注定。


我们很多时候,崇尚“拼命努力”,就是强调后天的努力。


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一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生而为人,先要明白“自己是谁”,然后,才是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都没有很清楚,你的努力,往往是白费的。


我看书很轻松,写作很轻松,我也以为,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或者说,其他人只要稍加努力,也会如此。但实际上,我觉得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会觉得很难。


同样的,我对于数字,对于机械,对于报表,对于管理,对于人际……就算我硬着头皮去努力学习,也都做的很差很差。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短板的事情。我们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避开自己短板的事情,就会皆大欢喜。


可是,很可悲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被迫去补足我们的短板,而不是增强自己的擅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白滔滔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