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问(ID:zhiwen_15),作者:Johann、阿咸,原文标题:《德勤最新调研:5年内不跳槽的95后,大概只有6%》,头图来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62%的95后年轻人计划两年内离职。”
“29%的95后表示收入状况受到了疫情影响。”
“6%的95后表示愿意继续为雇主工作5年以上。”
……
10月20日,德勤发布“2020德勤千禧一代年度调研”,调研于2019年年底访问了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18400名“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年轻人,包括来自中国的800名受访者。2020年年初,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德勤针对13个国家和地区的9100名受访者进行了二次调研,作为对此前调研结果的补充,也更反映了疫情对年轻人带来的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和职业前景是导致受访者感受到压力和焦虑的最大原因,其压力和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疫情之前,尤其是Z世代。
“千禧一代”,Millennials,指的是出生于1983年~2000年期间的人。“Z世代”,指的是1995年~2009年期间出生的人,即95后。
调研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是,中国的Z世代,即95后,对“教育、技能、培训”的关心程度,从疫情前的第三位(26%),疫情后一跃成为第一位(30%)。
鉴于95后大部分要么是正在求学的学生,要么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这些年轻人关心教育、技能、培训的比重提升,也证明了在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市场并不是很乐观。
另一项调研数据证实了这个现象:在疫情前,有30%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中国Z世代受访者认为工作和职业前景是他们的最大担忧,而在疫情之后的调研中,这一比例大幅上升至57%。
在焦虑和压力倍增的情况下,95后年轻人的工作的不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调研显示,有62%的Z世代受访者打算在两年内离职,而愿意为当前雇主继续工作5年以上的,只有可怜的6%。
每次跳槽都希望是最后一次
95后真的爱跳槽吗?说实话,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不停换公司啊?
绝大部分95后都不是为了跳槽而跳槽。毕竟,如果有一份薪资、发展前景、工作内容都过得去的工作在手,干嘛要急着走呢。
频繁跳槽不光很累,而且名声还很差。可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有戏剧性,明明不想换工作,但跳槽经验却比谁都丰富。
50、60年代出生的长辈中有很多人都是一份工作做到退休,一生安稳而幸福,因此他们大多看不惯95后的小辈们不踏实工作却成天折腾换着跳槽。
但他们不清楚的是,现在这个时代,短命的企业太多了。
@byd:“工作3年做过四份工作,一份是公司融资失败倒闭了,一份是部门取消直接被裁员了,还有两份是拖欠工资的,每次跳槽我都希望能是最后一次,可是我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果大学毕业就开始工作,而且不考虑延迟退休的话,那么一生要工作33~38年。
而数据显示,中关村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年,整个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年,甚至世界五百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40年。
就是说作为一个95后,如果在中小企业工作的话,很可能经常目睹自己单位的消亡。
即使是现在非常火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势头也都不如从前几年迅猛,整个行业都在龙头企业都在带头下减招裁员,甚而至于被称作“铁饭碗”的事业单位都隐约传来了要精简改革的声音……
合适的工作机会很容易失去但却很难重新得到,因此没能成为“天选之子”就意味着不得不被迫加入跳槽的行列。
本来有很多雄心壮志,也觉得命运会把握在自己手里,直到被现实卷进去了,才发现人在江湖是真的身不由己。
谨慎也坚持自己的原则
企业总是在抱怨95后不好管,一言不合就辞职,然后一番高谈阔论,将“不能吃苦”“不懂奉献”的95后们踩进了泥里。
事实上,95后大部分的离职愿望都只是“想想”罢了,真正付诸实践的还是少数。
根据“90后职场人洞察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有辞职念头的人中仅有15%的人选择了立刻辞职,而85%的人都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后再做抉择,一言不合就裸辞的行为作为少数情况,很难代表整个95后群体。
大部分有辞职意向的95后都会抱着比较谨慎的态度来权衡是否要跳槽,而在这段认真考虑的时间里,任何一次激烈的言辞碰撞都可能是将不满情绪引爆的导火索。
为工作加班、付出额外劳动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也不是所有类似情况都可以被欣然接受。
此前看过一个小姐姐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拿着实习生一个月3000的工资却干着五份全职的工作,说好的新人却迟迟招不进来。
跟老板商谈,只得到了一张“开分公司就叫你做总监”的大饼,和一年之后可以涨薪200福利,就这样老板还抱怨她只会看钱太肤浅。
面对这样的职场遭遇以及一些严格的网友批评的声音,小姐姐很气:“95后怎么了,年纪轻轻就一定要当牛做马才能体现人生价值,不然就是怕苦怕累没担当吗?”
拿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面对这种毫无公平可言的事,小姐姐对于跳槽根本就没有犹豫。
在跳槽这件事上,只有“我忍你很久了”才是“一言不合”的真谛。
知乎上一篇文章讲一位小哥哥休息日在家睡觉,却因为没有接到临时通知并赶去公司加班而被公开通报批评,当着全单位同事的面丢脸受气。
而小哥哥的反击也大快人心:“我不是你养的狗,也不想听你画饼,想要全年随叫随到任劳任怨的实习生,麻烦您另请高明。”然后炒了领导,潇洒走人。
这些95后小姐姐小哥哥们没有想着不劳而获,也没有消极怠工得过且过,只求付出的劳动能得到匹配的收获,但愿意刻苦工作从不意味着愿意接受剥削。
遇上这种情况别问,问就是跳槽。
为了前途背水一战
如果说在小公司总能遇到钱途问题的话,有时进入了更正规的大型公司就没法回避前途的问题。
许多稳定的企业内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了升职的能力,却没有晋升的位置,这时如果选择等待,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htl:“5年跳了两家,进去之前都说喜欢稳定的员工,可你真的努力工作也稳定了,他们就当你真的是‘稳定’了,然后涨工资没你,升职也没你。”
有时候跳槽就是想得到一个出头的机会,想为自己的寻找一个能升职加薪的去处,但好像总有些人看不得这些,张口就说这帮“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95后出去活该碰得头破血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努力奋斗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而有能力的人匹配优秀的工作不是再合理不过了么?
Joly本科毕业于一所非名校的对外贸易相关的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中等规模的贸易公司工作,成为了很多普通员工之一,但她并不满足于成为一颗小螺丝钉,在花了一年从工作中熟悉了业务、行业环境后,她就跳槽进了一家创业公司。
她跟着领导奔波世界各地谈合作、做项目,从头到尾深入参与到了公司的业务中,因为出色的业绩成了备受期待的预备领导。
但她目标在更大的平台和更丰厚的薪水上,因此一年半后她再次跳槽,成功入职了一家在上海市中心高级写字楼内的对外贸易名企,而这对她而言也未必是终点。
像Joly这样能够主动跳出舒适圈迎接挑战,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而主动跳槽的95后不在少数,虽然不是所有人的经历都能这样顺遂,一路上的磕磕绊绊也没法避免,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不必顾虑太多,只管一路前行,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
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德勤给最新的“千禧一代年度调研”起了个标题,叫做:员工美好生活问题凸显,亟需企业采取行动。
标题一语中的:95后孜孜以求的,不过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多95后年轻人的焦虑和压力不断增加、离职倾向越来越高、对财务状况的担忧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在经济下行、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年轻人的竞争更加剧烈导致的客观情况,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的一些并不妥当的做法,比如推行996工作制,忽视年轻员工心理健康等有关。
95后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却也必须面对最坏的时代。
有最丰富的从业机遇,也有最激烈的职场竞争;
有最大的发展潜力,也承受着最大的生存压力;
享受着最多的个性自由,也承受着最重的偏见束缚。
在这样的时代下,95后通过不断换工作来追逐职业理想是场风险极大的豪赌,需要清醒的头脑,严密的计划以及高效的执行。
在德勤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了95后的价值观。无论好坏,它与千禧一代、与任何一代,已经不太一样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问(ID:zhiwen_15),作者:Johann、阿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