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0-29 21:51

思维之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美丽心灵》



经常有读者问我,说:


为什么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总能很快指出在哪篇文章里面提到过,是因为您的记忆力特别好吗?


其实不是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经过系统训练,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的话,是应该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连成一张网的。


那么,对你而言,每一个知识点,无非都是这张网里面的一个局部。面对任何一个知识点,你都可以知道“它在哪儿”,然后循着路径去找到它,并牵引出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很有趣的是,这恰好跟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对应的:熵。


什么是熵?简单来说,就是无序程度的度量。熵越高,表示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越不确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把一句话拆成十几个词,它们彼此组合起来可以有几十种可能性,那么它们的无序程度就很高;但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句子,就只能表达一个意思,那么这个句子的无序程度就非常低,而确定性就提高了。


比如:“小明”“小红”“喜欢”,这三个词就有两种可能性:究竟是小明喜欢小红,还是小红喜欢小明?但如果我们把它变成“小明喜欢小红”,从词语变成句子,它的表意就非常明确了。


在这个例子中,前者就是一个高熵的状态,而后者就是一个低熵的状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总是倾向于由低熵状态向高熵状态演化。因为高熵状态从概率上是“更可能”出现的,而低熵状态是“更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熵增”定律。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房间,正常情况下,如果不去收拾它,它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乱、越来越脏,这就是一个高熵的混乱状态。


那如何让它变成低熵的有序状态呢?热力学告诉我们,这就需要进行能量的交换,亦即对这个孤立系统注入能量。


在这个例子里,就是需要你主动地去收拾它、整理它,亦即注入你的时间、精力,才能使它进行“熵减” —— 由高熵的无序状态,回到低熵的有序状态。


生命其实也是如此。


我在《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里面,提到过一句话:“绝对的自由也许意味着无序,亦即无限的可能性。但生命作为熵减的有序体,这本质上就是互相对立的。”


有些同学表示不理解。其实是这样: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把生命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它就是通过摄取能量,把外界无序的、混乱的信息,转变为自身内部有序的信息,这么一个过程。


这就是“熵减的有序体”。


以我们为例:你每一天都在成长,那么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 你通过进食获取能量,这些能量在基因的指导下被转化为蛋白质,用来构建和修复你的组织;


  • 你和外界产生交互,这些讯息通过大脑的记忆活动被筛选出来、沉淀下来,形成你的记忆;


  • 乃至于你产生一个想法,都是因为大脑皮层中160亿个神经元在放电,从而把各种感官信息、心理表征和记忆印记整合起来,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有序的“意识”……


这些,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熵减”过程。


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汲取外界的能量,让自己从“更加无序”变得“更加有序”的过程。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科普文,所以关于熵的内容,就不讲太多了。大家对此有一个概念就好。


我主要想说的是:我们的思维,其实也是一样的。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一天,都在从外界摄入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各种渠道,表达不同的内容,激发你不同的思考……


它们本质上是无序的,都是一块块信息碎片,彼此之间可以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高熵的状态。


但大脑是无法处理高熵状态的。因为高熵状态的可能性(在物理学里面,叫做“相空间”)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大脑不得不花费许许多多资源,来储存它们。


所以,如何才能把摄入的信息化为己用,让自己能够记住、理解和用上?最本质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这些信息,从高熵的无序状态,转化为低熵的有序状态。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过一对对立的概念:“碎片化”和“体系化”。它们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高熵无序”和“低熵有序”。


所以,什么叫做碎片化信息?不是说你从微博、知乎、公众号看到的内容就一定碎片化,你读书、听课得来的内容就一定体系化,它最核心的点是:当这些信息进入你的大脑里面,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被你所编码和储存的。


你孤立地、碎片地去记忆它们,那就是碎片化的;反之,你能够把它们串联成一个体系,彼此之间建立联系,让知识连成一张网,那就是体系化。


只有后者,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也是能够持久记住、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面,都会强调一个观点:一定要构建框架,再去学习。


为什么这样说呢?框架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元素与元素的某种固定的结合方式。当你对某个领域有了一个基本框架,你就相当于有了一张地图。你会知道:


这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这个知识点又应该放在哪儿,它跟前一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就像前面所说的:把无序的“词”,组合成了有序的“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所吸收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积累,形成你的思维之网。



很多朋友对此也许会有两个疑问。


第一:有些人会觉得:要对一个领域搭框架,是不是要很熟悉它才行?那当我还不熟悉它的时候,应该怎样去搭框架呢?


其实,框架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举个例子:


我平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意识”的知识点。比如:


  • “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IIT 理论”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GWT 理论”


  • “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 “IIT 和泛心论”


……


这些知识点零散在存放在大脑中,那么它们就是碎片化的。但是,我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像这样:


  • 意识的定义:……


  • 意识的两大流派: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IIT 理论”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GWT 理论”


  • 意识研究的最新进展:……


  • 关于意识的研究史(已被推翻):“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


  • 其他学科对意识的探讨:


    • 哲学:“IIT 和泛心论”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


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意识”的整体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我就会知道,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同样,如果以后获取到了新的知识点,我也会知道:它可以放在哪儿,可以如何跟其他知识点构建联系。


当我需要从大脑中提取“意识”的相关内容时,我就从这个框架里面去找就好了。比起我需要费劲地去回想“我看过哪些跟意识有关的知识点?”,这种做法更加轻松、方便、毫不费力。


第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框架搭错了怎么办?


这压根不是一个问题。搭框架又不是考试答题,更不是盖摩天大楼,搭错了,改就好了呀。


当你发现“框架搭错了”时,一定是发现了有一些知识点,跟目前的框架是不相容的,没办法放到一起。那这个时候,就不妨结合这些新的知识点,来修补和改善原有的框架,把它们融合进来。


实际上,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感到开心。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认知升级的机会。知识点的获取和更新不是认知升级,知识框架的更新迭代才是。


所以,我一直说:要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什么叫开放性?就是始终不排除“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始终让自己的知识框架保持生命力,不断迭代。


我们会看到:有些到了一定年纪的人,很容易思维固化,活在自己过去的认知里面,拒绝去接受世界的新变化。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思维缺乏开放性,知识框架固化了 —— 也就是大脑真正“衰老”的开始。


只要保持开放性,就永远不用担心“出错”。因为我们总是可以去修正它,让任何外在的冲击,都被我们吸纳进来,成为使得系统更加稳健的一环。



更进一步,从框架再往前走,就是模型。


什么是模型?其实非常简单:当你遇到许许多多同类型的问题,理解和解决它们之后,你一定能够从它们中间发现很多共性。这些共性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你对新的同类型问题的预判,帮助你更好地入手解决 —— 这就是模型。


模型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合并同类项”,把相似的问题归类起来,用同一套方式去解决,大大地节省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


我在以往的文章里面,也分享过不少的思维模型。最常见的有这么几个:


系统思维模型:把一个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去思考组成它的各部分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挪动一个元素时,会如何传递给其他元素,造成对系统整体的扰动……


(可参见: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


循环回路模型:设计一套规则,营造一个环境,施加一个外力,让一个系统能够自己运转起来,并通过运转的结果为自己提供动力,不断地循环下去,同时产生有效的产出。


(可参见:一套也许是最有用的思维模型


成长系统模型:通过对问题的暴露和刺激,用新模式替代旧模式,不断去矫正和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心智世界更接近现实世界。


(可参见:一套帮助你成长的思维模型


诸如此类。


这些模型是怎么来的?其实都来自于对生活、工作、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复盘和抽象思考。大体上,有这么几步:


  • 我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我如何把它表述出来?


  •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把它的具体场景和表象去掉,它背后的结构是什么?


  •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哪些步骤?会遇到哪些障碍?


  • 借由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能够从中抽象出什么经验,为以后的问题提供参考?


我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对解决过的问题进行建模”,指的就是这样。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熵减的过程。如果说框架,是把我们“已知的知识”变得有序,把它们结构化;那么模型,就是对于“已知的问题”和“未知的问题”进行熵减,把碎片化的问题、案例和场景,进行抽象的提炼,从更高的维度去把它们融为一炉,形成一个更加有序的整体。


它着眼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识别、理解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知识框架,决定了“我是谁”;而一个人的思维模型,决定了“我会成为谁”。


当然,这两者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可以说,它们同等重要。知识框架就像蛋白质,构成我们稳定的自我认知;思维模型就像碳水化合物,为我们探索世界提供动力。


它们都是构成我们有序的、低熵的大脑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你的大脑越高度有序,越能够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你也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的世界,从而让心智世界跟外在世界更好地拟合。



最后,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可以锻炼大脑、使得思维更加“有序化”的方法:


那就是写作。


当然,这里的写作,不仅仅包括文字写作,也包括其他一切形式的输出 —— 比如视频、音频,等等。


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以文字写作来泛指一切输出。


你会发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熵减”的例子:把大脑中零散的、无序的思维碎片,整合成一篇高度有序的文章,从而把你的想法提炼、浓缩,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它会消耗你的脑力(熵减需要消耗能量)。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我们才得以把摄入的信息碎片和思维碎片,整合成一个整体,构建起框架和模型。


所以,我非常建议每一位朋友,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不一定要发表,不一定要写给别人看,也不一定要写得多好、写得多长,哪怕是每天写两三百字,只要能够把你脑海中的思维碎片进一步整理,都是好的。


我会把写作分成两大类:写给自己的,跟写给别人看的。后者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训练,但前者不需要。只要你能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不断地提升大脑的有序性,就是理想的。


所以,不用对“写给自己的写作”有太高的要求,也不用去买专门的书、学专门的课程,没有必要,写就完事了。


简单分享几个心得,希望能给你一些指引。


每种方式都有入门版和进阶版。零基础的朋友可以用入门版,有一定基础和时间的朋友,可以用进阶版。


1. 事件日记


入门版:


  •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新闻?


  • 如何用尽量简短的话,描述一下每个事件的梗概?


进阶版:


  • 对于看到的这个事件,正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反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


  • 结合以上两者,我是如何看待它的?我(暂时)的结论是什么?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你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让你对外在世界保持更高程度的敏感。


另外,进阶版同时可以锻炼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经常有读者问我:如何培养自己的观点?我总觉得我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观点” —— 那么,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化“碎片认知”为“连续认知”,去关注一个事件的正反面立场和连续的发展,你才能对它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


同样,保持这种习惯,去理解和探索世界,你才能对这个世界,拥有“自己的判断”。


而不是人云亦云,任由自己被别人的观点和立场灌输、带跑。


2. 知识卡片


入门版:


  •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


  • 试着给它起一个名字,把它的内容记下来,并写上我对它的理解。


  • 如果有条件,可以再想一想:它可以放在我知识框架里的哪个位置?


进阶版:


  • 想象我面对着一个对此毫无了解的人,我要如何把这个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给他听,让他能够理解?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沉淀自己的信息摄入和加工。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翻出这些知识卡片,你会感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进阶版则更进一步。这种叫做共情式写作,它要求你去体会一个人的内心,去试着思考和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极大地锻炼你的表达能力。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种做法。比如:前阵子和一位法务朋友聊天,有了一些收获,我就会想:假如现在我有朋友要开公司,我会如何跟他普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于是,写出来。


最近看到有些人在讨论 MCN 的问题,我又会想:如果有朋友问我相关的问题,我要怎样向他科普?于是,写下来。


诸如此类。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把我获取的信息、积累的知识体系化地整理出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成为有用的素材,也许将来哪一天就用得上。


3. 观察日记


入门版:


  • 我今天去了哪些新的地方?它长什么样子,有些什么摆设和布置?


  • 我碰见过哪些人,给我留下了印象?他们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进阶版:


  • 试着给自己碰见的人起一个“人设”,去猜想他可能的身份、经历、故事,写一段简单的“他为何会在这里”的小故事。


这种做法,非常显然,可以锻炼你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它的作用在于,把你零散的感官信息整合起来,构建起对一些场景、地点的基本认知,以此来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框架。


而进阶版则是一种很有效的文学创作的锻炼方式。如果你有志于小说、剧本等的创作,可以试一试。


4. 灵感日记


入门版:


  • 我今天产生了什么想法,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 我是看到什么东西,才产生这个想法的?我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它吗?如果有,可以做些什么?


进阶版:


  • 这个想法跟我已有的其他知识和想法,是否能够融合、碰撞,产生一些新的火花和结果?


这个方法可以帮你捕获每天的灵感和想法。我们每一天,可能会产生数百到数千个想法,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任由它们产生再消失,就像泡沫一样破裂,那就非常浪费。


不妨试着让它们“熵减”,把它们变成有序的整体,去思考,如何能够让它们落地,在以后的某一天发挥作用。


实际上,我的很多文章和课程内容,都来自于这些灵感的落地生根。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可能在当下没空去处理,但播种下来,再不断去翻阅、联系、碰撞,就能生根发芽,诞生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想法。


哪怕真的无法“用起来”,但积累这些灵感和想法,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感到,每一天都是充实的,都能留下痕迹。


5. 复盘日记


入门版:


  • 我今天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 在这件事情中,我面临了什么抉择,我是如何思考并作出决策的?


进阶版:


  • 从这件事情里,我可以抽象出什么模式,可以提炼出哪些经验,可能是对以后有用的?


这一点,可以帮助你把遇见过的经历、解决掉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榨取”它们的价值,内化成你的思维模型。


从而,使得你付出的脑力和精力,以另一种形式储存起来,成为你的工具箱,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


(可以参阅:这篇文章,讲透“复盘”


最后,总结一下:


用有效的思考,来对抗思维之熵。


让大脑变得高度有序,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法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