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1-20 14:53
清北硕博生,也难逃“内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塔(ID:cingta-com),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万物皆可卷,一夜之间,“内卷”这个词遍地开花。


但没有什么东西是平地起波澜毫无预兆的,水面总有涟漪。在内卷这个生动且形象的词出现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内卷”是:随着教育扩招,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需要硕博学历才能勉强抢到“入场券”。


大学扩招:高学历正成为“标配”


1998年,中央采纳经济学家汤敏的建议,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轰轰烈烈地展开。



次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


扩招推动了我国高层次人才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的大门越开越广,传统的高学历正在逐渐成为“标配”。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


高校扩招的20余年,也是学历贬值的20年,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历泡沫。


学历贬值:呈指数增长的“内卷”速度


上个世纪,考上大学意味着能当“干部”,吃“城镇粮”,一个大学生甚至能带动整个家族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阶级跨越;而现在,博士学历才勉强拥有留校的资格。


随着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留校门槛还在继续提高,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被区分对待,筛选标准甚至能严格到“学历查三代”,本科不是重点大学即与高校无缘。


是时代发展,社会对学历的要求提高了吗?未必。


每年都有大批量毕业生流向市场,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却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再加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僧多粥少,竞争激烈。


自1999年第一次扩招至今,扩招的脚步一直不曾停下。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2020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



仅2020年这一年的扩招涨幅,就达到了之前5年的总和。可以预见,当这批人进入就业市场,本科生在求职市场中的竞争力将荡然无存。


博士扎堆想进高校却没有坑位,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与硕士生争抢工作岗位,而硕士生竞争不过博士生,只能选择和本科生争夺工作岗位。


以前,博士担任高中教师是大新闻,现在博士入职小学已是平常事,直到前不久,杭州街道录取的全部都是清北的硕博士,才再一次引发高层次人才“出圈”职业选择的舆论讨论。


内卷时代:不断自我鞭打的旋转陀螺


扩招导致的学历贬值,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抱着“读了总比不读的强,研究生更好找工作”的想法,投身到考研大军中,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科研并无兴趣,只把学历当好就业的跳板。


考研的焦虑甚至蔓延到了大一新生上,入学就开始着手考研的大有人在:“大一能进实验室吗?”“本科需要发论文吗?”……


图|现在的新生,比学长学姐更早感受到内卷的焦虑。


已经成功上岸的青年教师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非升即走、评职称大战、申请科研基金……


曾经一篇CNS可以参评副教授,现在需要手攥更多论文才能保证不被出局。有青椒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内卷经历:为了评职称,把一篇好论文拆成了八篇水文。


作者在文中这样自诉:“一开始大家都在认真做科研,认真写文章,虽然文章数量少,但是质量高。后来,有人发现做短平快的工作,灌一些水文章可以对其他人形成数量碾压,从而在评职称时占据极大优势。于是剩下的人也被迫参与灌水以求在文章数量上不落人后。最后人手一把水文,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都没赚到便宜。”


在职位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争取职位的竞争对社会而言是一个零和博弈。所有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却没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这就是内卷。


高等教育领域的内卷,是一场消耗精力的死循环。


不允许退出,不允许失败


高强度的竞争使人精疲力尽,越来越多人对此感到疲倦和困惑: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连最基本的期望都没有达到?


知识改变命运,一直以来,教育都肩负着“命运上升”的重要使命。高学历却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体面工作和高价薪酬,在某种社会层面上就被定义成了loser,背负着强大的道德压力。


所有人都挤在一个赛道上,压力逼迫着你要往上走,不允许你往下落,不被允许退出的内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不断自我鞭打的、停不下来的旋转陀螺。


经过激烈的竞争拼杀,收获的却是一场空,而身处于内卷的环境之中,明知道竞争无用,还是要竞争,这才是最让人感到绝望的。



一边是社会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学历成了屠龙之技,无处发挥,却又必不可少。


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主动“内卷”:只顾着着超车,却没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比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竞争过别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9年公布的“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本科院校中将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


面对内卷,除了“被卷”,更重要的是想明白: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赛道终点的奖品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


如果注定要被“内卷”裹挟着往前走,至少不要温驯地走向那良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塔(ID:cingta-com)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