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2-03 15:04

只让女性“爱自己”,并不能让她们被更平等对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杨芮,编辑:猫爷,题图来自:《听见她说》剧照截图


最近,由赵薇发起和监制的《听见她说》(豆瓣8.4)得到了不少关注。


《听见她说》,题材借鉴BBC出品的《她说:女性人生瞬间》,是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旨在关注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发出女性真实的声音。



目前大众对于这个系列的总体评价是非常积极的,它确实反映了许多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集《魔镜》里,齐溪饰演的“网红”女孩坦诚自己的身材和容貌焦虑。


第二集《许愿》里,杨紫饰演的单身女儿诉说着成长过程里母亲所带来的伤害。


第三集《失眠人的梦》里,白百何饰演的全职妈妈阐述着被家庭生活困住的感受。


每集都有且只有一位女性角色,观众听见的每一句话也都是从这位女性角色口中诉说出来的。从形式上来看,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她”说。


但是,如果你认真观看对比过第二集《许愿》与其他两集的区别,可能会发现一个潜在问题——这也是今天我们想要提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女性角色说出的台词,其实并不一定意味着女性真实的声音;镜头里只有女性,也并不一定代表着女性视角。


讨论女性所面对的问题,如果无法甄别它背后的视角,很多时候看似是“为女性发声”,实则可能并未脱离男性凝视下的偏颇。


就像迪士尼拍《花木兰》一样,我们并不会因为花木兰是由一个中国演员饰演,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角色代表了中国人的声音,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这部剧是让中国文化在美国“发声”了。


当我们渐渐学会分析和拒绝西方视角里对中国的扁平化想象时,我们也需要去甄别那些关于女性的故事到底是以谁的视角来叙述的,说出的到底是谁的声音。


否则,我们非常容易陷入用女性题材、女性角色作为外壳,对女性的再次污名化和妖魔化——即使那并非创作团队的本意。


一、《许愿》:男性视角下悬浮的“控制狂”母亲


第二集《许愿》和第三集《失眠人的梦》里都是与“母亲”这个身份有关的故事,但视角却大相径庭。


这里视角的不同并不是指这两集是通过不同的人物叙述来呈现母亲这个角色,而是指《许愿》剧本中的男性审视和《失眠人的梦》里的女性自述视角。


《许愿》的故事,的确打动了很多人,因为它碰触了亲情、碰触了家庭,像是罩了一层无比柔软的外壳,让人不忍戳破。但柔软的外壳并不能掩饰故事讲述里所存在的问题——被美化的父亲,被扁平化和妖魔化的母亲,故事依然是一个从男性视角出发的“控诉”。



在这个录给母亲的独白短片里,小雨全程哭诉着母亲在过去26年里对她的伤害。在小雨的叙述里,因为父亲在母亲孕期的时候出轨,母亲在所有和父亲有关系的人面前大闹,使得父亲被所有人唾弃,被逼得远走他乡,生活落魄,最后因病去世。


在小雨心中,正是母亲对父亲的仇恨和偏执,才让她的生活中缺失了“父亲”和“爱”。包括之后从小雨生命中突然消失的心爱的男朋友,似乎也只是因为母亲的一句“配不上小雨”,让他离开。


在这样的阐述视角及对比下,《许愿》的故事内核将男性都塑造成了“白月光”式的存在,而女性的痛苦,都被归咎于由另一位女性造成——又变成了一个“女性伤害女性”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男性视角,即是对父亲和母亲悬殊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呈现。


即使只见过父亲一面,小雨也清晰地勾勒出父亲是有父母、姐姐、工作和朋友的一个人。而父亲的悲惨命运,则是通过描述母亲是如何破坏父亲的这些人际关系,并让和父亲有关的人也饱受痛苦来呈现的。


对比之下,小雨口中的母亲则犹如一个悬浮在社会中的鬼影。


我们不知道小雨的母亲是否有家人和工作。小雨唯一提及过的母亲的朋友,也是一个不了解他们家状况,只因为说小雨可能长得像父亲就被母亲断交的假朋友。而那些对母亲好的叔叔,也只是用来体现母亲对其他关系的冷漠而已。


虽然小雨全程都在说着母亲,但我们想象不到这个母亲其他任何的生活场景,仿佛她生来就是一个妻子和母亲,仿佛这个女人的一切行为都只来自于“被背叛的妻子”和“单亲母亲”的身份。


因为看不到一个女性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所以故事里展现出来的母亲的行为才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和疯狂。


可以说,编剧展现的只是一个贴满了“偏执”“控制狂”“没安全感”标签的母亲形象,却没有试图去探索这些行为和情绪的真正成因是什么。



借小雨之口,《许愿》的编剧只是让观众听到,母亲的错,错在沉浸在仇恨里,错在把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错在没有自我——这样的指责太容易也太过简单化了,就如同指责一位男性做不成首富,是因为他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亿的小目标”一样浅薄。


这无疑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男性审视视角的产物,他们相信女性痛苦的根源都是有迹可循的“错误”,而解决痛苦的办法就是按照他们所说的方法来“纠正”自己的行为,他们让女性相信,这都只是自己的错;似乎只要改变了自己,就能让一切变好。


这样的结果,只会让《许愿》这个故事不仅无法为女性发声,反而可能利用女性角色和女性身份来固化对女性的既有偏见。


二、《失眠人的梦》:她被困住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困


从视角上看,第三集《失眠人的梦》与《许愿》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失眠人的梦》从一位全职主妇的视角,讲述了自己日复一日、毫无变化的家庭日常,以及深夜里失眠的她,听着丈夫厚重的呼噜声,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梦见了些什么。“真实”“窒息”,是《失眠人的梦》这一集弹幕里最常见的关键词。



但如若这一集也按照《许愿》的编剧思维来描述这样一位家庭主妇,也许观众只会看见一个我们常见的“可悲女人”。她从一个爱看书、爱听交响乐的女性,变成一个只关心牙膏要怎么挤、卫生纸怎么撕的人。


甚至可能难以理解她天天在家,也没有工作压力,怎么就失眠了呢?也许她的孩子还会抱怨,妈妈只是一个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令人窒息的妻子和母亲,最后依旧对这位全职主妇给出一个建议:“去追求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活出自我才能开心快乐”。


值得庆幸的是,《失眠人的梦》呈现的却不是别人眼中这个“有问题的人”,她的错误行为之一二三四,而是一个人在“有问题”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感受——


从这位全职主妇的视角出发,她发现自己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兴趣,不再爱读书,不再试图与丈夫讨论交响乐,每天的生活都由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堆砌而成。


她发现在与老公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自己好像被安排好角色的演员一样,总要进行符合角色的对话而忘记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她发现自己的念头从一个跳到另一个,没有尽头也无迹可寻。


可是她并不是一个放弃自己的女人,她也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她明明在每天的相处中尽量做到自己最好,但仍然与周围的人渐渐产生了间隙;


她也努力尝试抓住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兴趣却如沙子一样慢慢漏走;


她也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却被一点一点地封住了喉咙,最后被活埋在了土里。


她被困住了,但是她不知道到底被什么困住了。她已经努力想要挣脱了,但是她也不知道出口究竟在哪里。



这便是为什么,比起《许愿》里只有偏执和控制欲那一面的母亲,更多人对《失眠人的梦》里那位全职主妇有着更强的共鸣感,因为《失眠人的梦》里所呈现出来的女性,才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她会生气,但是也会妥协;她会迷失,但是也会努力寻找方向;她会在白天机械地扮演着那个全职主妇的角色,同时也会在夜晚打破生活的秩序,寻求一点喘息的空间。


没有哪一个女性是只有偏执和控制欲的,也没有哪一个女性是只想着无私奉献的,虽然我们可能都没办法完全代入某一个人的生活,但至少首先我们要愿意承认,她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着各种复杂情感和需求的人。


只有理解人的这种复杂性和情感需求的多样性,才有可能去共情并理解她的挣扎,才有可能听见她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谈得上“为她发声”。


三、如何真正听见“她们”的声音?


这些年,市场上的确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女性为主角的影视剧,这种改变也的确值得欣慰。


但是,并不是所有以女性为主角的剧本,就叫做有了“女性视角”;也不是台词都由女性角色说出来的,就代表了女性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并不是“女性发声”了,就等于“被听见了”。


如果我们的雷达只预备接收一种情绪,只看见一种行为,并且只通过一种行为来断定女性的失误与过错,那么这实在不能算是为女性发声,甚至有可能加重误导以及产生更深的偏见。


比如近些年大火的《虎妈猫爸》《小欢喜》《隐秘的角落》等这些对原生家庭问题讨论的影视剧里,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许愿》里小雨和小雨母亲的影子。


这些剧浓墨重彩地刻画着“控制狂”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提醒着大家,无论孩子的父亲如何,母亲对个人成长明显都有更大的影响,是孩子各种行为、情绪、性格问题的主要来源。


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媒体文章也告诉人们,女性的行为如何可能给孩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BBC就有过一则大标题报道“母亲的饮食会改变婴儿的DNA”的文章。Discover也曾大标题报道“祖母的经历会给孩子基因留下印记”。


归咎于母亲,似乎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但是这样的叙事,究竟会引出什么样的问题?


其实早在80年代,欧美的学者就提出了需要警惕这种总是责备母亲的现象。一众科学家在2014年《自然》杂志上的评论文章《Don’t Blame The Mothers》(别再责怪母亲)再次严厉地抨击了这种现象。


因为这些简单引用研究结果的报道往往只是断章取义,不仅夸大了基因的决定性作用,还忽略了许多实验中的必要条件,使得读者误以为只要女性做错一点事情,她们就会毁了孩子。


更可能因此加深大众的偏见,以为只有母亲才对孩子的成长重要,才要对孩子的问题负起全部责任。



与人们对母亲的严格审视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相对的对父亲行为的宽松要求。


国内的一些亲子教育的文章里我们经常能看见,对爸爸的要求仅仅是“不缺席”,而对妈妈的要求是必须“面面俱到”,既要保持自我极度良好的事业及情绪管理,还要十项全能地负责孩子的全面成长,这样的双重标准在今天社会中早已是一个普遍现象了。


社会一边责备女性,一边“关爱”地说,女性的这些偏执行为和痛苦的根源就是“没有自我”。


仿佛“自我”是个被存放在高处的物品,它就静静地躺在那儿,只要她通过一些努力就可以踮起脚来取下那个闪闪发光的“自我”,把它装在自己身上。这样不仅会让她一切的痛苦和挣扎都消失,还可以让她从一个被嫌弃的家庭主妇或者控制狂母亲,变成一个充满自信、魅力四射的独立女性。


但人们根本没有要试图去理解,女性的生活环境,是如何使得她们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也没有人意识到,究竟有没有人听到过她们的无声呐喊。


只是单纯地告诉女性,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有自我,就好像对患有严重厌食症的人说“你得吃饭啊,人要吃饭才能健康快乐”一样——听起来无比正确,但却完全没用。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只让女性反省自己只知遵从“白瘦幼”的审美,但却不告诉男人不要用物化的视角来判断女性的外表。


为什么只懂指责“都是你们女性在伤害女性”,却不懂得追溯现象背后由性别结构造成的不平等问题而带来的女性根本上权利和资源的匮乏。


为什么只劝说女性不要都只关注老公和孩子的需求,但却不告诉男人不要什么家务事都依赖自己的老婆和母亲。


为什么只劝诫女性要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拒绝,但却不警告男人要尊重女性的意愿,不可以任何理由强迫女性。


为什么只鼓励女性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话,但却不去教导男人如何学会倾听女性的声音。



《听见她说》的初衷和尝试都非常值得鼓励,但通过这样一部女性独白剧,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是“让女性改变自己”“要爱自己”这样简单的建议,而是需要思考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女性的声音真正被社会所听见,以及我们如何才能让女性的困境真正被正视。


要知道,她们面临的问题从来不是女性自身的问题,如果既有的社会环境以及结构性问题不被改变,无论女性如何“爱自己”也不可能让她们被更平等地对待。


没有试图了解背后的原因就给出盲目的建议,也只不过是另一种对她们的偏见和指责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杨芮,编辑:猫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