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幕味儿(ID:movie1958),作者:刘艺源,原文标题:《这是一次对好莱坞的彻底复仇!》,题图来自电影《曼克》
影史经典《公民凯恩》的编剧究竟是谁,大卫·芬奇在时隔六年后的电影回归之作《曼克》中并不想进行一番探讨。
整部影片芬奇明显地站在了主人公曼凯维奇这边,试图以这个人物拨开历史的云烟,对黄金时代的好莱坞那些光鲜亮丽背后的故事进行一次回望,而《公民凯恩》的创作,正是那个远去时代中人与事最终爆发的汇聚点。
以电影的梦境来展现那些电影史上的造梦者,真假难辨,是非难分,谁才是那些影视经典的创作者已不重要,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变成一个问题:电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而这个叩问从影片《曼克》中的年代延续至今,几近百年,依旧被人忽视,被人利用,无人解答。
一、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曼克》分两条叙事线,一是创作《公民凯恩》时期的曼克,二是1930年后曼克在好莱坞的经历,而第二条叙事线也正是黄金好莱坞的辉煌时期。
自1908年在爱迪生等人挑起电影专利之争导致独立制片商从纽约逃至好莱坞,经过多年发展,至1930年发展形成五大三小的电影公司:派拉蒙、米高梅、福克斯、华纳兄弟、雷电华、环球、哥伦比亚、联艺。
这八家公司主导了电影业,以好莱坞的大制片制度进行电影生产,而此时也正值默片时代向有声电影过渡,《曼克》的主人公曼凯维奇正是在这一风云激荡的时期为了偿还赌债加入了片酬最高的派拉蒙公司,在好莱坞的电影工厂里崭露头角。
在影片《曼克》的闪回中,大卫·芬奇以曼凯维奇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彩蛋”。
在好莱坞大制片制度下,电影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产出类型片和类型明星,在这一过程中,导演和编剧的地位并不高,以明星制为核心,通过明星吸引观众保障票房。
曼凯维奇等人在塞尔兹尼克的办公室中现挂剧本的这场戏正是当时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一个缩影,剧本的产生正是曼凯维奇这些编剧手中通过多人打磨产生,剧本归属权并不重要,故事立意无论如何高深莫测,最终都会回归到是否能吸引观众卖票观看的问题上。
此时的好莱坞电影,准确来讲不是艺术品,而是商品(至今其商品属性也仍占据主导地位)。
借剧中人物之口《曼克》也向观众回现了当时几大电影公司的风格与关系。如作为八大公司中明星最多的米高梅,通过剧中梅耶之口表示自嘲说米高梅的明星只有一个:就是片头的狮子。
在米高梅的发展历程中,至今为止雷打不动的,确实只有这只狮子。米高梅的经营者星探梅耶与金牌制作人欧文共同营造了米高梅的神话,众多记录和作品使米高梅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大的奇迹。
环球公司在曼凯维奇众人现挂剧本的这场戏中,被讽刺拍廉价的恐怖电影。
在二十年代中期,曾经作为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环球被米高梅拉下台,电影以廉洁的恐怖片与西部片所主,直至七十年代,凭借与斯皮尔伯格等导演的合作,才得以重回好莱坞顶级电影公司之列。
诸如以上影片《曼克》中众多人物背后的传奇故事与八大公司对电影的发展与影响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为辉煌亮丽的一幕,但大卫·芬奇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这一时代所缔造的电影神话的回望。
在《曼克》中大卫芬奇解开了这一黄金电影时代繁华梦幻的面纱,把所有情感的落脚点放在了以曼克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与好莱坞体制的对抗中,那些传奇与神话,最终都变成电影之梦醒来的讽刺。
二、电影人的理想主义
在爱迪生等人的电影专利之战下,独立制片商逃到了好莱坞,而当好莱坞的电影帝国建立时,八大电影公司变成了另一个爱迪生,标准严格的工业化生产,利益至上。导演编剧等电影工作者则成为大制片厂制度下赚钱的工具。
《曼克》从一开始便点明了这些好莱坞电影体制制定者的虚伪,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背叛了曾经为了逃离爱迪生压迫的电影理想,在有声电影来临时,赫斯特以理想来鼓舞曼凯维奇,但目光所及仍是金钱,梅耶以理想情怀达到了减薪的目的,背后却是资本家的精打细算。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代下,这些好莱坞的造梦者齐聚一堂,没有人讨论最近看过的电影,都在谈论政治与商业,不知道纳粹与集中营,也不关心在饥寒中的美国民众,反而最后以虚假影片的方式麻痹了民众为自己的党派取得胜利。
在这一过程中,曼凯维奇的好友雪莱为了自己导演的梦想出卖了自己道德执导了虚假影片,最终饮弹自杀,赫斯特的清情妇玛丽恩也曾在醉酒后有过片刻的真情流露最后屈服于权势变成《公民凯恩》里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最后苏珊离开了凯恩,或许是曼凯维奇对玛丽恩的一种期望或是惋惜。
在影片最后的一场宴会中,曼凯维奇揭开了众人的遮羞布,以唐吉坷德暗示每个人都背叛了自己的理想,成为曾经自己最痛恨的反面。
梅耶认为美国拯救了自己,将美国的建国日作为自己的生日,最终却屈服于商业大亨赫斯特。
而赫斯特曾经有过政治抱负,失败之后成为黄色新闻大王,通过报纸和影视制造虚假信息影响民众意识左右政治。《曼克》似乎在向观众说明:好莱坞电影不是艺术,也不是商品,而是政治工具。
在影片中曼凯维奇的醉酒时都展现出对好莱坞体制讽刺的意识,醉酒的曼凯维奇无疑是最为清醒的。讽刺的是曼凯维奇因嗜酒丢掉了原在纽约的工作与好莱坞结缘,与他鄙夷的电影行业相伴一生。
这样一个在主流之间游离并不热爱电影的人,最后成为了电影理想的捍卫者,嘲讽着宴会上曾经带着理想进入电影行业缔造黄金时代好莱坞的一干人等。
微弱的理想之火戳破电影的虚幻梦境触碰到现实的棱角是刺骨的寒冷,曼凯维奇一个人终究难以与整个好莱坞体制对抗,最终被扫地出门,成为赫斯特口中街头艺人手下自我麻痹的猴子。
三、复仇之路
曼凯维奇并不是热爱的电影的,影片中他所编写《公民凯恩》是为了宣泄心中怨恨,是对黄金好莱坞大制片场制度的讽刺,影片最后曼凯维奇与奥逊·威尔斯争夺署名权,也不过是获得报复的快感。
威尔斯无疑是热爱电影的,但他的热爱成为了曼凯维奇报复的工具。
《公民凯恩》是好莱坞技巧的集大成者,也是其反叛者,打破了好莱坞经典的线性叙事结构,其摄影与声音的运用革新了视听语言,将电影创作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重要的是《公民凯恩》讲述了美国梦的荒诞与幻灭,而黄金时代的好莱坞则是美国梦的塑造者。
可以说曼凯维奇报复成功了,凭借《公民凯恩》的剧本通过奥逊·威尔斯将黄金时代的好莱坞进行了一种革命性的颠覆。
1947年因冷战国会成立“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电影界的共产党或左倾人士展开清查,对好莱坞的电影发展造成伤害,而在《曼克》中的选举情节中,好莱坞的保守主义和反共情绪也让辛克莱因为虚假影片的影响而选举失败,好莱坞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让自己支持的党派获得了选举。
1948年,八大公司被指有垄断行为,五大公司卖掉院线,寡头垄断结束。而在早期《公民凯恩》上映时被赫斯特打压,不允许其在电影院放映,最终在一所独立影院放映因其热烈的赞誉而在全国上映。
好莱坞大制片场制度的衰落与终结都带着《公民凯恩》的影子,这一系列的因果循环,似乎冥冥中早有定数。曼凯维奇因《公民凯恩》而快意恩仇,但也因《公民凯恩》最终如困在牢笼里的老鼠,与不喜欢的电影事业绑定一生,是荣誉也是耻辱。
在影片中段那光影交错的蒙太奇里,早以暗示了曼凯维奇被困在电影里的挣扎与困惑,可悲可敬,如他在影片中所说:这就是电影业的魅力。
四、电影的力量
在《曼克》中梅耶向曼凯维奇两兄弟说道:电影真正的魔力在于是一门花钱卖回忆的生意,但买的东西依旧属于售卖他的人。影片最后记者问曼凯维奇为何会与奥逊·威尔斯共同署名时,曼凯维奇回答这就是电影业的魅力。
似乎都在说明电影是一种私人化的公共商品,带有一定的意识引导或者说洗脑功能。而这种私人化的属性其实指向了作者论与电影究竟是什么的本质探讨。
但大卫·芬奇无意在这些学术问题进行思考,在电影《曼克》中,更多是通过电影的媒介功能来展现电影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对好莱坞这个电影梦工厂的讽刺。
奇妙的是:黄金时代的好莱坞大制片场制度极大程度上抹杀了电影的作者性,而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时期,电影的作者性拯救了好莱坞。
准确来说《曼克》是以曼凯维奇为中心,通过对黄金好莱坞时代进行展现从而达到反好莱坞的目的。
虽然在视觉上极力还原出了当时的影像质感,但试图与《公民凯恩》建立起一组对照关系却失败了,太多琐碎的时间与人物干扰了叙事线索使影片变得有些混乱,大量的闪回并没有像《公民凯恩》的回忆一样构成完整独立的叙事段落,影片的主观视角回忆更像是一位老者回顾自己往事时因众多情绪而造成记忆的杂乱。
但曼凯维奇等人身上所具有的情怀与理想在本质上与《公民凯恩》形成了互通,每个人物都带着凯恩的影子,不过终究这种讽刺是由人物内在品质而产生的,最后在为曼凯维奇的正名的情绪中告终。
《曼克》这部反好莱坞电影在网飞上线,疫情下的院线和制片厂也正举步维艰,而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衰落也因电视的普及等原因造成,《曼克》中虚假影片为选举造势在如今的美国中不再罕见。
以曾经好莱坞时代的繁荣来暗示如今好莱坞在传统院线与流媒体这个时代路口的抉择,以曾经电影与政治的关系来暗示如今好莱坞的政治态度。
电影的力量也许就在于影片本身所营造的时空与现实世界产生的巧妙共振而对观众所造成的影响,不论是私人化还是公共商品,也不论是揭露真相还是麻痹现实,电影都在以造梦的形式,来为观众制造他所需要的东西,不过梦中有如曼凯维奇般的理想主义者,也有身居高位的精明商人政客。
这众多人物与故事,共同铸就了电影的魔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幕味儿(ID:movie1958),作者:刘艺源,文中图片来自电影《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