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一个观点:不要去量化你的目标。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理解这个观点。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制定目标的 SMART 原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必须可衡量(Measurable)”。那么,为什么还说“不要量化”呢?
原因很简单:量化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降维”的做法。它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把问题简单化、平面化,让你产生一种“解决了问题”的错觉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
很多朋友学写作,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天要练习写多少多少字,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质”的改变。像前几年有一个活动很火,叫做“每天一千字挑战”,要求自己每天写一千字,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前段时间,有朋友告诉我:一千字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魔鬼训练,要求自己每天输出三千字、五千字,甚至是一万字(用语音写作)……颇有一种“时间不够,数量来凑”的感觉。
我非常佩服这些对自己要求如此之高的朋友。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
很遗憾,可能是没有的。
你最终的收获,可能就是产出了一大堆连自己都记不起来写了什么东西的文字,磨炼了毅力和意志力,获得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感受。但写作能力能提升吗?写出来的东西,质量能变得更高吗?很可能不会有任何变化。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你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
不论多么理性的人,只要有指标的驱动,都很难避免产生一种心态:我先想办法去完成指标,别的都可以先缓一缓。
那么,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你就很可能会不太注重论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清晰,文字是否简洁……而是一切以“写满规定字数”为第一优先 —— 不,你甚至会反过来追求“不简洁的文字”,因为注水越多就越容易达到指标嘛。
久而久之,当你习惯了这种模式,你还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一
不仅仅写作,其他一切事情都是如此。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多个衡量标准的。而当你把其中某个标准强调、凸显出来时,你就很容易忽略其它的标准。从而把一个完整的“体”,简化成只有一个“面”。
比如:
把“更健康的体态”简化成“我要减重30斤”,就很容易出现:辛辛苦苦通过运动和节食降低了体重,但生活习惯没有真正改变,没过多久就又反弹了回去;
把“掌握英语”简化成“每天背10个单词”,就很容易出现:辛辛苦苦背了几千个单词,但仍然记不住、用不上,没办法把它们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
把“拓展知识面”简化成“每年读50本书”,就会容易出现:一年下来,一拉书单浩浩荡荡一列,但问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提升?则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付之阙如……
有读者问我:明明给自己设定了“每天要读50页书”的目标,也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感觉自己没什么提升和进步?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缺乏思考加工,只是在赶进度。
当你读到一个特别精彩、很有共鸣的地方,你会不会让自己停下来咀嚼?当你读到一处特别复杂、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你会不会停下来反复揣摩?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的,因为“我今天还没读满50页呢”。
这其实就是买椟还珠了。因为,真正重要的、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就是你思考和咀嚼的过程 —— 这才是你从“读书”这件事里面能得到的收获。
但它就在你赶进度的时候,被你抛诸脑后了。
所以,我一直说:这种“给自己设定一个计数器,再努力去填满这个计数器”的思维,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做题家”的思维。它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用处不大。
有朋友可能会问:可是在工作中,我们不就是用 KPI 来做绩效考核的吗?
工作中这么用,那是因为迫不得已,毕竟如果真的去细致衡量每个人的工作成果,会产生巨大的管理成本。但如果生活中也这么干,用 KPI 来指导自己的习惯,那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更何况,这十几年以来,管理学一直在呼吁企业,不要陷入“KPI 陷阱”。要么,引入更全面、更科学的多因素考评体系(比如平衡计分卡),要么,用 OKR 来代替 KPI,去指标化,把方向和绩效解绑……
我们要做的,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规范它。
二
那么,这种“计数器”思维,可能来源于什么呢?
它的来源可能非常复杂。不过我想,十几年前风靡一时的“一万小时定律”,应该为它添加了不少拥趸。
Malcolm Gladwell 的“一万小时定律”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优秀=效率x时间。我要变得优秀,要么提高效率,要么堆积时间。只要把这两者做好,我就能变得优秀。
那么,既然时间不够,那就把效率提高一点嘛。如果提高写作能力需要写一百万字,那么每天一千字,需要一千天,如果每天一万字,是不是只需要一百天?
但事实上,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使得量变产生质变的关键因素,永远不在于“量”的积累,而在于这种积累所形成的“整体性”。
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往地上丢一颗谷子,不会形成谷堆;丢两颗谷子,不会形成谷堆……那么,丢多少颗谷子,会形成一个谷堆呢?
答案是:“怎么丢”比“丢多少”更重要。如果随手往地上一扔,那么丢再多的谷子,它也可能只是铺满一层地面,不会形成谷堆;只有把这些谷子堆在一起,让每一颗新的谷子落在旧的谷子上面,它才会形成一个谷堆。
也就是说:对于“刻意练习”这个词来说,“刻意”,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不去思考、加工;不去从你的行动之中找到规律,获得反馈,进行复盘;不去让你过往的行动成为新的行动的基础和铺垫,那无论你去花多少时间、精力,其实也都只是无用功。
三
那么,如何更好地为自己设定目标,让自己能够更好地作出改变和提升呢?
一个非常关键的思维是:系统的问题,一定要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写作。
对写作来说,每天输出多少字,是最重要的因素吗?其实不是。写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你必须有输入,有思考,才有输出。如果只把目光放在“输出”上面,那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 你只是在不断地做“传声筒”,没有自己的加工和观点。
所以,如何才能让自己每天多输出一点东西?这其实不是一个好问题。更好的思考方式是:
如何才能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作出一些改变,让自己多学习一点东西,多进行一些思考,然后与此同时能写出一点(思考之后的)成品?
也就是说:对写作来说,“每天写多少字”只是整个系统的一个表象,“如何抽出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思考”,才是处于水面之下,我们真正需要去关注和留意的问题所在。
同样,“如何每天多读一点书”,这是重点吗?
不是的。它背后的“系统”是什么呢?是:
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基于这个知识体系,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和需求,再基于这个需求,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阅读,获取知识,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什么样的写作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你写出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学习、消化、咀嚼,能够使你的思维从无序变成有序,并且经过严格的斟酌和构思,而不是追求“量的积累”时,你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框架,需要去弥补哪些东西,有非常明确的需求,并且能够依据需求来“填补”框架时,你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被你内化和吸收,才是有意义的。
再比如:减肥的本质是什么,是让自己的体重变轻吗?不是的。它背后的根源,是你的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你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过重”只是这种不健康的一种表现方式。你要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学习英语的本质是什么?是记住很多单词吗?不是的。你一定是基于某种情境,需要用到它,但你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用好它,于是你去弥补这种空缺,让你能够更好、更自然地应对这些情境,这才是有意义的。
这就是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一个问题之所以会存在,它的根源往往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存在的系统。
它往往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去改变和优化这个系统,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 而不是着眼于问题本身。
四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思考和改变“系统”呢?
一个简单的思路是:
1. 做对的事情。
2. 持续去做。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当一个问题出现,当你想去作出改变的时候,一定是因为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对”。
所以,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去找出“不对”的地方,然后把它调整过来,让它变得更加接近于“对”,然后再持续去做,把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巩固下来。
拿一个例子来讲:我想每天能够多拨出一个小时来读书。怎么办?
传统的做法可能是什么呢?强行在每天“插入”这个习惯,让自己去“坚持”。比如:晚上下班后,想办法腾出一小时的时间,让自己去读书。
但这种做法往往难以为继。为什么呢?因为,你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息,凭空插入了一小时,那么这一小时一定会挤占其他的事情,一定会有一些原本在这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被你挤压到了别的时间段。
那么,这种挤压又会一环扣一环,不断向别的事情传递、影响……你相当于在做什么呢?用你的意志力,努力跟你的生活习惯对抗,每一天都处于一种“挤时间”的状态里。
一旦一种行为需要“努力去做”,它往往就很难坚持下来。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坚持了没几天,你又故态复萌,回到了之前的生活方式里。
人是有惯性的。强行改变自己的行为,就会面临惯性的抵抗。这种抵抗会消耗我们的资源和能量,让我们陷入不必要的内耗之中。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不是一个好结果。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从改变、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入手,慢慢地给它施加一个力,让它循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转变;然后再施加一个力,让它继续转变……
通过微调,不断地让自己适应,再微调,再适应,再微调……
像这个例子,你可以怎么做呢?先对自己每天的时间耗用做一个监测和记录,记下来:
每一天,我在每个时间段分别做了什么?
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改掉的?
哪些时间是必须花费的,哪些时间是可以优化的?
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你通过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比如在网上闲逛),可以在晚上腾出20分钟。那么,不妨先从这20分钟开始,用“读书”来替代掉之前的旧习惯,用便利贴等方式提醒自己:
一打开浏览器,准备闲逛,就拿起手中的书看一会。
你甚至不需要完全覆盖着20分钟。你可以只看10分钟的书,随便翻两页也行,然后继续闲逛。慢慢地,让自己适应10分钟的阅读,然后再试着延长到15分钟、20分钟……
下一步,把这种时间改过来之后,再纵览一下自己每一天的时间耗用,想一想:
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压缩?还有没有什么活动可以改掉?
诸如此类,想办法让自己再腾出10分钟、15分钟……
这是时间的层面。下一步呢,再去思考“读书的收获”。
你要先找到什么呢?先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再进一步思考,在我感兴趣的领域里面,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我想去弄懂什么、学会什么?
再基于这一点,去把自己每天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把它放进自己已有的框架里面,一步步去给这个框架添砖加瓦,让它变得更加完善、丰富……
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追求读书的“时间”和“数量”。
这才是一个可持续、有意义、有价值的行为习惯与模式。
五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发现:这套思维最核心的关键词是什么呢?是“系统优化”。
简单来说,它可以分为两步:
1. 把问题的存在看作是系统的一个表现形式和结果,去思考:它背后的系统是什么?
2. 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的分析,找出它现有的不足,想办法去修补这些不足,使它变得更加完善。
那么,当系统被优化的时候,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就像上面的例子:我们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每天多拨出一个小时来读书”吗?其实不是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够理想,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这个生活方式,让自己每天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并且适应它、内化它、长期践行它。
改变之后的结果,是不是“每天一小时”,并不重要;甚至,是不是“读书”,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变得更好了,更加走上正轨了。
这才是一种良性的心态。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到。
比如:许多人经常吐槽,说部门里有很多问题,比如人浮于事、沟通不畅、朝令夕改……
但这些问题,是某一两个人,乃至于某一个部门的问题吗?很多时候不是的。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整个公司的底层结构不够完善,存在着使得它们发生的土壤。如果不从底层结构入手,只是从表面试图扑灭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举个例子:一个部门里人浮于事,大家都不好好干活,只知道对上层应付,很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是大家觉得做的事情没有价值,没有反馈,没有意义。因此,丧失了奋斗的热情,只是在敷衍和搪塞。
如果不从底层入手,让大家觉得工作有意义、有反馈、有价值,而只是加强业绩考核和纪律约束,有用吗?你只会得到一个“阳奉阴违”的表象而已,真正的问题被隐藏在底部,反抗力反而会更大。
再比如:很多人会吐槽,学了一些技能、方法,可能当下觉得很有用,但好像总是没办法应用到实践中,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放下了,似乎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习背后的系统是什么?是需求。你一定是发现了障碍,产生了需求,才有目标去学习,才有动力去用新的方法、工具,来替代旧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你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用上。
所以,我一直说: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发现自己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足。你得先找到不足,找到能够优化的地方,你才有可能去改变它,去“做对的事情”。
最好的状态,一定不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而是让自己变成一张网,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见招拆招,把网编织起来,让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不断延伸、拓展,触及更多的领域。
学习,只是在这个过程里面的“织网”而已。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张网可以织。
六
最后,简单提一个 Tips。
如何去从整体上优化系统呢?一个最有效的技巧就是:找到系统的薄弱点。
什么叫薄弱点?简单来说,就是对整个系统影响最小的地方。先去改掉它,替代它,让系统进入一个新的、更好的状态。再继续去寻找薄弱点,继续改掉,继续微调……
举个例子:
你要减肥,那么你应该去思考的是:在你目前每天的固有行为模式里,有哪一个习惯是最容易改掉,阻力最小,对你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最小的?先去把它改掉。
比如:你习惯每天喝一杯含糖的奶茶,那能不能把它改成代糖,或者别的饮料?你习惯下班之后打车回家,那能否改成步行一段时间,再搭地铁回家?
再举个例子:
我想每天多输出一点东西,那么,怎么样去找到“薄弱点”呢?
在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我可以如何去实现一个最小的“IPO”(输入-思考-输出)?
比较简单的方式,也许是:
每天工作告一段落后,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没有哪个地方是下次可以注意或者可以改进的?把它记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也行。
每天在网上闲逛,刷微博、知乎、朋友圈时,看到一些有趣的内容,产生一些有趣的感受和想法,能否直接动手记下来?哪怕零零碎碎、不成文句也行。
先通过寻找薄弱点,让自己建立起一个基本的习惯,再进一步去优化它、提升它、改进它。
记住:一个运转良好的系统,永远是从一个更加简单的系统改进而来的,而不是凭空从零设计出来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