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1-19 07:00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发现,许多人总会有这么一种思维模式:容易把许多事情,都当成一种“任务”。


什么意思呢?他们会有一个默认的生活模式,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在公司做些什么,然后下班,到家,陪一下家人,自己看会剧、打会游戏,可能再看会书,睡觉,迎来新的一天 —— 这是一个“日常”的状态。


而一旦需要打破这种日常的状态,比如,突然想学一门课程,往往就会有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给自己这么一个心理暗示:这是一项新的任务,我不能用日常生活的状态去处理,我需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能去行动。


这就会导向什么呢?拖延。往往你准备着准备着,几年时间就过去了,但你还没准备好,回过头一看,才发现好像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其实日常生活有那么忙,忙到没有办法去行动吗?好像也没有,每天依然还是有不少时间休息、追剧、刷手机 —— 但就是从心里感到:这是一件非日常的“任务”,我得转变一下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去攻克它。


但究竟要做什么准备呢?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呢?不知道。


第二种则好一些:做好准备了,也开始行动了,但往往会给它赋予很强的意义和仪式感,一门心思向着“完成任务”的方向冲刺。


比如:


  • 设定一个量化的目标,告诉自己,我必须在多少天之内,做出多少成果,才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


  • 把目标分解到每一天,进行跟踪打卡,要求每天都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事项,如果没有达到,就要复盘、反思,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 为了更好地达成任务,让自己进入“战备”状态,把日常生活中一些非必须的事情都给暂停,一切为这项任务开道……


这种情况呢,稍微好一点,至少有所行动,也有结果了。但同样很容易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在这个冲刺的过程中,你很难体验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因为你很容易只盯着最终的目标,你每天计算的都是“我有没有做完今天的目标”“我离最终目标还有多远”,你的所有快乐,都只有在达成目标的那一刻才能享受到。除此之外,你能感受到的大多只有压力。


为什么呢?因为你会很容易把“达成每天的目标”当成及格线。那么,当目标达成时,你不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必须做到的”;但当目标没有达成的,你会感到焦虑,因为你离最终目标的距离又被拉长了。


这一点,其实跟之前讲到的“延迟满足”是相似的:我们总是给未来过高的期待,甚至牺牲掉“当下”去追逐“未来”。但这种牺牲,真的值得吗?


第二,在这种漫长的期待和压力之下,你很容易怎么样呢?半途而废。


最常见的情况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坚持”的能力。一开始兴致勃勃,坚持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没做完,于是,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告诉自己:


反正也没办法完美了,进度赶不上了,算了吧。


想一想,有多少次你定下了计划,但因为没能达到心目中完美的标准,在中间就放弃了?


久而久之,一旦这种情形出现太多次,就很容易给自己打上这样的标签:“我果然不适合做这一行”“我太没有耐性了”“我一点都不自律”“我真是三分钟热度”……


从而,你会更加倾向于用负面、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看待自己,更容易导向自我怀疑。下一次产生类似的热情和计划时,可能都会在心里犹豫一下:过去那么多次都失败了,还行吗?


但你却很少真正去思考:其实你也许未必是能力不行,而是做事情的方式不对。



我把这种做事情的心态,称为“任务心态”。


很多时候,你未必是能力不行,也未必真的是三分钟热度,可能只是“任务心态”在作祟,不断地向你施压,为你带来阻力而已。


为什么人会有“任务心态”呢?其实很好理解。


我们知道,大脑是天生向往稳定的。它希望每天的生活方式都是可预测的,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熟悉的,尽量避免陌生的挑战,因为那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当出现任何打破这种稳定的事物时,大脑就会倾向于把它跟日常的生活区分开,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例外,它并不是常态,我们的生活仍然是稳定的,我只是需要把这个不安定因素给解决掉,然后一切马上就会恢复原状。


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在“救火”:我们热衷于捍卫和保护自己的日常生活,把一切超脱于日常生活的事情,都看作是对日常生活发出挑战的敌人。而把这个敌人歼灭、攻克,就是我们需要去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们要么就是回避这些任务,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么就是进入战备状态,全力以赴,争取用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去把它给干掉。


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值得我们去捍卫和保护吗?


这其实就是许多人陷入的误区:


一方面,我们许多时候的日常生活,其实多少有点空虚、无聊、低价值,我们只是在完成身边的人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用这些事情来填充每天时间的空隙。抑或是跟随大脑对即时反馈和碎片信息的本能渴求,不断地给大脑喂养“糖分”。


另一方面,我们又同时向往着自我提升,渴望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而自我提升的方式,往往又会被我们下意识地当成“任务”,当成对日常生活的挑战,从而,被这种“任务心态”紧紧地束缚住,举步维艰……


这就导致了一个怪圈:停下来,很舒服,但是不满足;往前走,能满足,但是不舒服。而徘徊在中间呢,既不舒服,也不满足,久而久之,还会慢慢觉得自己“不够好”。


很多人对生活的挣扎和失望,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源于这一点。


其实,如果我们跳出这套“任务心态”的禁锢,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模式,就会发现,我们改变生活的尝试之所以会失败,究其原因,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不应该把“自我提升”看作是一种任务,把它跟日常生活区分开,而应该把它理解为就是日常生活本身。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要想真正做成一件事情、学会一样东西、获得自我提升,更好的方式,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非日常的、亟待去解决的任务,而是把它化入你的日常生活本身,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呢?很简单。任何一样东西,你需要真正做出成果,都是需要长期的践行才可以。但当你把它当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隐含了一个假设:


我只要把这项任务做完,就完事了,我就可以掌握/学会/做成它了。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去制定一个计划,设立一个目标,再兴致勃勃地去冲刺、打卡,其实更多地是像一个游戏:


我们只是沉浸在“付出了努力”“忍受了煎熬”“捱到了结果”本身的体验中,感动了自己而已。


这种体验最大的效果,可能就是让我们自己确认到:“喔,我是很棒的,我成功地坚持了下来,达成了自己设立的目标,棒棒哒!”从而给自己的评级调高一颗星。


但我们真正从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呢?也许就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因此,一个更好的思考方式是什么呢?是用“优化心态”,替代“任务心态”:


具体来说,我把做成一件事情,大致分成三步:


(1)意愿。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无论是学习一门技能,还是做出一个成果,你首先必须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想要改变现状才行。


说实话,这一点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足够高的门槛,足以劝退很多人了。很多人的真实感受其实是这样的:我对现状不够满意,但似乎好像也没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感觉可以试试看,如果太麻烦的话就算了吧……


因此,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会感到“坚持不下去”,其实未必是你没有耐性,很可能是因为你缺乏足够的意愿而已。


(2)习惯。


有了意愿之后,要怎么做呢?定目标,列计划,排除万难,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吗?


不是的,我一直都不提倡这么做。实际上,你把一件事情看得越重、越严肃,你真正能够做成它的几率其实反而是不高的。为什么?因为你很容易患得患失,很容易为了它而牺牲掉其他“次要的”事情,让它在你的心智中占据过高的比重,从而把遭遇到的一切失败、挫折、压力都无限放大。


真正要做成一件事情,更好的做法,是把它简化成最简单的步骤,然后融入到每天的日常生活里面,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代替掉自己的旧习惯。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一天天去践行它,让时间来酝酿、发酵。


它不应该是一种需要去严肃对待的任务,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地持续下去。


改变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产生质变。


(3)反馈。


为什么我不提倡“任务心态”和“延迟满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馈的路径太长了。


你需要把一件事情彻底做完,才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回报和幸福感。但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的。这就导致了:除非你的意愿足够强,强得可以令你冲破种种阻碍,否则你是很难真正“坚持”下去的。


所以,更好的模式是什么?是从你去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依靠这些反馈来支撑你不断前行。


也就是说:当你去行动的时候,要关注行动本身,享受行动的过程,而不是只盯着行动能够带来的结果。


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件事情长期地“持续”做下来。


以上这三点,共同组合起来,其实就构成了什么呢?对原有的、旧的“日常生活”的一个“优化”过程。


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你觉得它工作得不够顺畅,于是找到零件里面老化比较厉害的地方,用新的、更先进的零件去替换它,让它跑一跑,再把下一个零件换下来,换上新的零件,再跑一跑……


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更新”“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得它离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更近一步。


这才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做成一件事的模式。



举几个例子:


我跟每一位学员都讲过:任何一门课程,都只能在短时间内教给你一些思考方式,绝不可能真正改变你的行为模式。一定不要认为学完了就完事了,就把学到的内容抛诸脑后、去学新的东西了,这样是不可能有成长的。


要想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留意那些能够跟课程内容对应的场景,然后让自己停一下,先别用习惯的旧模式,而是用课程教给你的新方法,试着去践行一下,代替自己的旧模式,再去观察和思考,看看这个新方法手感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效果怎么样……


不要贪多、求快,哪怕一周只能尝试两三次,一个新方法要磨合一个月,也是可以的。不断地践行它,直到它逐渐被内化、吸收,完全成为下意识的本能了,再去尝试下一个新方法,以此类推。


同样,每当有学员问:“老师,我想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怎么做?是不是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练习多少字之类?”时,我都会回答:


要去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舒适的、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的方式,把它变成习惯。不需要追求量,甚至每天两三百字都行,但一定要让自己感觉足够舒适,能够每天都写一写,不需要付出太多额外的努力,这样才能奏效。


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就是: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冲刺突击,希望通过高密度的努力来尽可能缩短时间,但这其实是很难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要改变的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你整个生活和思考方式。


再比如,前阵子有读者问我,每天花多长时间学习,我回答他大约3-4个小时。他很惊讶,问:是不是因为现在不用上班,才能有这么多时间去学习?


其实不是的。多年前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节奏。通勤,吃饭,下班回家到临睡前,都可以拿来学习,实在不行还可以摸鱼嘛。没有这个习惯的人可能会觉得这很厉害,但其实对于我,这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习惯而已。


当然,不是让大家每天都要花3-4个小时去学习,这个可能不现实,重点是:


一旦你把一件事情变成每天的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那么你就不会感到它有多困难、多复杂。


日积月累,你就能够不断从中获益,而无需刻意去思考“如何自我提升”。


所以,重点是设计好自己“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不妨试着按这个步骤来操作:


(1)把自己每一天的时间耗费记录下来,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复盘一下,看看其中有哪些时间段是可以优化利用的。


(2)想一想你想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然后列出一个简单的规划表,找出一些简单的行为,安排到每天里面。一开始可以尽量简单一些,时长在半小时以内即可,一定要足够简单,可以立刻行动,无需心理负担。


(3)试行一段时间,如果感到吃力,就试着调整其他的活动来配合它;如果还是不行,就把时间再缩短一点。一定要找到一个令自己感到舒适的节奏。


(4)等到完全适应了这个习惯,每天不做点什么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完成了。这时,就可以瞄准下一个行动,继续安排到每天的惯例里面。


以此类推,不断循环。


这就是一个不断设计、调整和优化“日常生活”,让自己朝着想要的方向行进的过程。



最后,分享几个小技巧,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优化”。


1. 挖掘意愿


前面讲过,劝退许多人的,可能就是第一步:意愿。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意愿和动力呢?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拓展你的生活圈子,去接触更多的人和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逐渐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之前一直讲:弄清“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但这个问题,绝不是你拘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空想,就能想出来的。你必须先走出去,打破日常生活,去跟更多的新鲜事物碰撞,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培养起足够强烈的意愿,一切才有改变的可能。


2. 替代旧习惯


有了充足的意愿,一个最容易碰到的障碍,可能就是遇到对应场景的时候,想不起要用新的习惯去替代旧习惯了。


这一点,我自己的做法是想办法去提醒自己。比如用便利贴,把需要采取的行动记下来,贴在对应的场景,让自己看到就能够立刻唤醒意识。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另一个做法,就是把新习惯放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旧习惯后面,用旧习惯作为触发点 —— 也就是我常用的“一……就……”方法。


举个例子:我写作时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于是就告诉自己:“一起来喝完水,就运动一会儿”。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偶尔起来活动的时候,能抓住碎片时间运动一下。


这也是一开始建议只培养一个新习惯的原因。如果你想培养的习惯太多,那么很容易占据太多的认知空间,让你感到要记住太多东西,从而疲惫不堪。慢慢来,不要急。


3. 寻找获得感


如何让自己在尝试新习惯的时候能获得反馈呢?一个小技巧就是:从自己的好奇心和实际需求出发。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你必须先充分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不够满足的需求,或是存在好奇和疑惑、想要解开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需求和问题去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学一个领域,你辛辛苦苦坚持背书、做题、整理框架、梳理笔记,很勤奋,很卖力,但这个过程有效吗?可能不那么有效。你很容易半途而废,即使坚持了下来,学到的东西多半也会在以后忘掉。


另一种方式:你先找到感兴趣的问题,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个不断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每一天的学习就是一个对思维的整理、对答案的更新。那么,你可能压根不需要“坚持”,它对你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愉悦,压根不需要你去“努力”。


这可能才是更好的方式。


忘了在哪里听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棒,也分享给大家:


你如何度过每一天,也就如何度过这一生。


不要忘记,组成我们生命的最重要部分,永远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愿每个人都能善待好自己的每一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