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毓宁,原文标题:《“处男歧视”:过了24岁还是处男,就是社会中的少数?》,题图来自:日剧《成人高中》
Andy今年四十岁,是个处男。他在一个小电器超市工作。
他的独身生活有滋有味。小屋子里布置了健身器材,还有一堆喜欢的游戏和玩具……总之,很fancy。
有天,Andy无意中把“自己是处男”这个隐私告诉了同事,一切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周围的人开始想尽办法帮他“破处”:
去找喝醉的女人吧。不,是烂醉的女人。
图/《四十岁的老处男》
但不知你在看到这个故事时,是否有种感觉:它冒犯了女性,且以一种消极、可耻的方式冒犯了“处男”?
性是最广泛使用的暴力和束缚之一。在女性身上是这样,在男性身上则以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显现。
“贞操羞辱(Virgin shaming)”是一种被社会建构的概念。
比如,人们在要求一个女性“纯洁地保持处女之身”的同时,无所顾忌地公开嘲笑一个处男:“哈哈,loser”。
图/《成人高校》,三浦春马饰演处男
一、现代“处男”,究竟有多少?
处男的确是少数,但不如你想得那么少。
2009年中国的一份生殖调查显示:34%的男性,到24岁时还是处男之身(Guo等,2012年)。
中国各年龄段青年保持童贞的情况。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童贞率。这是第一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青年性行为调查,由北京大学、国务院全国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开展。
美国的处男比例更低一点(23%),日本20岁~24岁男性的童贞率为40.5%(2010年)。
美国和日本的数据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向我们展示了男性童贞率近年的变化。男性童贞率并不是一路走低的,这可能反映了社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
比如,日本各年龄段男性的童贞率,在2005年左右最低,而后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各年龄段日本男性保持童贞的比例如下(年份指的是调查时间):
数据来源: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第十五回(2015年)出生动向基本调查》,表头日文意为“没有性经验”。
尽管童贞率有波动,但只要过了24岁还没有性经验,基本上就成为了社会中的少数。
处男对一些人来说近似于一种污名,尤其是“高龄处男”。
40位美国处男曾接受《GQ健康通讯》的访谈,他们都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身边人知道这一事实后,倾向于认为他们“可怜、孤单、不开心、性方面有点问题”。
一些男性觉得,“没有破处”很遗憾,它带给自己挫败感,并且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处男。有人觉得自己没有吸引力,还有人存在性取向和性别认同问题。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男主角害怕被发现自己三十五岁仍然保有童贞
二、被嘲笑、被消费的“男性贞操”
事实上,有些人似乎认为男性生来就应该有性体验。
在Berger和Wenger(1973)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谈论“男性童贞”没有意义。
比如,26岁的前职业足球运动员Colton Underwood,曾因为在一档节目中透露了自己是处男,而被编成群嘲的段子。
一些人在段子下方愤怒地写下了自己的观点:
So women can be virgins till marriage, but men cant... sounds pretty sexist to me……(女性可以是处女,但男性不能是处男,听起来很“双标”)
再比如:
日本的某档综艺节目,找了一个从没交过女友的21岁“处男”,与拍摄AV超过500部的现役女优同居3天2夜,看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不出所料,这名演员仿佛催婚催育大神上身,劝这名处男:“还是赶紧破个处的好,这也没啥好保存的”。
就因为被女孩喂了一口饭,花字就打出了:以此为契机迎来了人生的大转变。
看这段的时候真的憋出工伤,并自动代入“处男视角”:多大点事儿,没有女朋友而已,就是“屌丝的人生”了吗?
这样的感情,我也不懂啊。
人们似乎默认,性体验是男性气概的一个重要方面(Lewis&Casto,1978年)。男性在什么时候破处的问题上,通常很少被鼓励去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决定”。
事实上,你总是听到一名女性“失去”了贞操,而不太会听到有人说谁“夺走”一个男性的贞操——他们的peer pressure在于“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男子气概”,为此需要尽快找到一个“捕猎对象”来摆脱处男之身……女朋友也好,一夜情也好。
因为,处男,是不合群的、没有魅力的、缺乏传统男子气概的“异类”。
三、处男焦虑与标准叙事
在性别刻板印象中,从来没有单一性别的受害者。
男性对“有毒性别气质”的内化,甚至催生了一类像“Incels”(非自愿独身者)这样的社区。
据维基百科对其的描述:Incels用户一般都是男性,而且可能未有过任何性经验。他们可能是毒男,又或是一些“女神”的观音兵,但也有可能两者也不是。这样的一群人后来成为了欧美社会中的一个次文化团体。
男性聚在这样的社区中,谴责女性不与她们发生性关系。对他们来说,性被视为一种毋庸置疑的、必须被满足的需求。“女性应该满足我的需要”是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天赋人权。
这是一个看似极度不合常理的社区,且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标准的处男叙事告诉我们,男人应该在某个年龄段失去童贞——比如18岁,或者21岁。他越早失去它,他的生活就越好(不管通过什么途径)。
处男,不是他的错,但人人告诉他处男是错的,他的阳刚之气受到了质疑。所以,那该怪谁呢?怪这个社会吧。
“贞操”与权力相关,它被视为一种深刻的、有意义的、发自内心的占有,关乎我们对于身体的自由决定权。
它是厌女文化的产物。对女性来说,她们与谁发生性关系,什么时候发生,都是她自我价值的“绑架因素”,被用来控制女性。
另一面,男性的贞操是被丑化的。
对于男性来说,他要么太阳刚、要么不够阳刚,要么性生活太活跃、要么性生活不够活跃。
在性别刻板印象的较量中,人人皆是受害者。
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些反抗的勇气。
参考资料:
L. R. Petersen et al., Secular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Beliefs about Premarital Sex, Social Forces, 1997, DOI: 10.1093/sf/75.3.1071
B. Finer, Trends in Premarital Sex in the United States, 1954–2003, Public Health Reports, 2007, DOI: 10.1177/003335490712200110
W. Guo et al., The Timing of Sexual Debut Among Chinese You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2012, DOI: 10.1363/3819612
波伏娃, 第二性, 1949, 陶铁柱译,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 7-5068-0698-3
S. Benoit, What It's Like to Be an "Old" Virgin, GQ Wellness Newsletter, 2019, https://www.gq.com/story/losing-virginity-later-o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江湖边、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