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30 14:19

《雄狮少年》被“围剿”:最大的问题或许还不是眯眯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ID:pku_csmr),作者:青芊君,编辑:蔥蔥,头图来自:《雄狮少年》剧照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雄狮少年》(和三只松鼠)“眯眯眼”的声讨仍然轰轰烈烈——除了这个,社交媒体上对电影本身的讨论声量几不可闻,朋友圈只有几个大龄热血男青年晒了票根,嚷嚷着“太好看了燃死劳资算了!”


我到处搜了搜,关于这部电影,平台之间的撕裂非常明显了——微博和B站上它已因眯眯眼几无立锥之地,知乎则在讨论它是如何暴死的。去豆瓣看了一下,却仍然是冷峻坚挺的8.3分,透出豆瓣网友誓将与微博网友的审美区隔进行到底的决心。


今天我不想讨论眯眯眼——说到底,关于眼睛是否“好看”,标准都是主观的。围绕一个主观的问题争论将永远无法达成共识。希望因为眯眯眼而愤怒不已的朋友也消消气。今天我希望回到电影本身,谈谈它的品质。


其实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故事没讲好


动漫作品,其实就两大生命线:画风和故事。崩一个就不能成事了,比如《大鱼海棠》。现在首先可以肯定,《雄狮少年》那个豆瓣8.3一定不是打给故事的。


我个人的感受是,《雄狮少年》在讲故事方面实在是失败了,主要问题可能在于定位自己核心观影群体方面遇到了困难——至少是没想好到底是抓成年人还是抓青少年。要知道对于核心观影群体的设想会直接影响对于情节的处理。


取悦全年龄段观众,需要拒绝低龄化叙事,要提供扛打的故事线(至少逻辑不能有漏洞啊喂),除此之外,故事中还应该提供可信的世界观和经得起解读的价值——写实主义作品在世界观方面或许没有太大问题,其它几个方面要做到也不容易。


故事是有类型的,重复多了就不再是“故事”而是“套路”。生活中一个明显可感的现象是有些故事类型的矿藏已经几乎被开掘殆尽,比如后宫宫斗、师徒虐恋、大女主奋斗……无论小情节怎么变化,你肯定能一眼识别它们身上的“胎记”,从而陷入似曾相识的无聊感之中。


而在动漫领域,类型尝试更多一些,毕竟亲近动漫的一代人从小在日漫和美漫的训练中都被普及过眼界——可像《雄狮少年》这样主角克服先在条件的限制不断变强、追求个人成长故事,之前我们都已经见过很多——日漫尤其多,从早期的《灌篮高手》到《海贼王》《火影忍者》《犬夜叉》……几乎都具有这样的核心情节。国漫中《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侠岚》……也都依托少年克服逆境成长、确认自我的主线。


所以,在2022年都快来的时候,还要讲这样的故事,小情节设计、节奏、起承转合等等都太需要拿捏了,但现在《雄狮少年》给我的感受是希望同时取悦大人和小孩(这当然是最利于票房的选择),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只能临阵表演一些拙劣的戏法,在小情节和节奏等方面都做得相当潦草,很多情节都未及展开就一滑而过,还有很多情节非常违和,比如决赛靠脚臭打败对手这种桥段……难怪会被说成是对周星驰的拙劣模仿。


而在故事提供的价值方面,在确保没有太多硬伤的底线之上,就算是“确证自我”这么明晰的主线,好的作品最好也能照顾到不同人群的生命体验,多提供一些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呈现人性曲折迂回而不是线性的发展。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能把话说尽——要留给读者解码的空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最好的故事。大家都有什么被戳中,虽可能不互相认同,但看了都有表达欲,你一嘴我一嘴,那么口碑就传开了。


可《雄狮少年》中可以看出,导演编剧努力幽默却只能玩古早烂梗;努力试图展现人物性格和信念来源却只能让他狂背李白;努力表达核心价值却无法利用故事情节来推动,只能在对白中强行总结——让师父追车大喊:“只要鼓点还能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我们永远要做一条雄狮啊!”对我这种常年出入影院、在情节审美方面已算是见过了世面的人来说,就像被送回去读小学语文课本,并且直接被人往脑门上扔了一段总结好的中心思想,多少有点尬。所以从影院出来,本想跟男票聊一下剧情,却只能对视干眨眼睛,不知从何说起。


所以,至少在前一个小时里,《雄狮少年》的故事线一直如盲人哆哆嗦嗦地在悬崖边上摸索,几度差点踏空崩盘,让人始终捏着一把汗。


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除了情节,一个电影作品还有很多评价的维度。我觉得作为一部动漫,《雄狮少年》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是不错的。


首先就是那惊人写实的画风啊。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几个镜头滑过我直犯嘀咕——这部不是动漫吗?怎么是实景拍摄啊?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画风已经细腻逼真到如临其境。


在人物的背后,作为底衬的每一蓬野草、每一栋房子、每一条路的组合都如此和谐天成,十分到位地还原每一个从乡野出发的中国人心底的故乡。此时你会清晰地意识到,只拥有对“好风景”的感知是无法做到绘制出这些场景的——创作者必须对这些景物有极深刻的感情,或许也曾在无数个临睡前的深夜里,一遍又一遍在脑海里回忆和临摹童年的故乡,他们才能精准地画出来。


而当你在大荧幕上跟着阿娟的自行车掠过这一帧又一帧的景致,就像跟创作者无言地对上了密码,获得了某种心有灵犀的快乐——


啊,原来我所珍视的,就是你所珍视的。我所怀念的,也是你所怀念的。只因为我们都生长于此、这方土地。



影片创作者对光线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


这样的画风,比起国漫早期(比如《秦时明月》那会儿)的创作水平,进步可谓惊天动地——创作者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技术去表达文化情感了。


我一直认为“审美”这个活动中有无法言说的美妙。但“美”毕竟只是一个非常浅表的表达。在“美”的背后,是摇曳多姿的意蕴、是一方土地生长出来的特殊气味、是一种带有标记性的文化自觉——处处提醒着“我”与“他者”的区别。


就像我去新疆旅游的时候,同样是绿意葱茏的山野、色彩斑驳的树林和明澈的河流,很多人说像是欧洲阿尔卑斯山麓,但我还是能看出有所不同——或是色彩的层次,或是山的轮廓,或是河流的波纹……组合的过程中,在哪些细小的地方就发生了不易察觉的改变,让你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却能清晰地让人感知——这是新疆,不是欧洲。


去日本的时候,那些错落的民居、高耸的庙宇,明明也是常见的黑瓦白墙尖顶木柱,透露出非常熟悉的文化气息(毕竟自唐以降日本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极深),却总是哪里说不出的差别,提醒你这是日本,不是中国——中国的建筑表达,在线条、色彩、景物组合上是不同的语法。


同样地,我们都在大荧幕上见过宫崎骏的乡野、新海诚的乡野,但我知那毕竟不是我儿时的梦境。今天我们见到了《雄狮少年》的乡野——同样是蜿蜒的小路、波光粼粼的鱼塘、渲染天地的夕阳之光,你就知道,你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梦境。

 


不过奇怪的是,影片风景描摹如此细腻、对于光影的理解如此深刻,但对于人物的刻画却极其“漫不经心”。这里我倒不是说眯眯眼的事,而是人物建模的粗糙让人惊讶——就好像风景和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团队做的,就好像,主创们先处理了风景,最后没钱了,只能把人物草草了事……


举个例子,当狮头的绒毛都纤毫毕现,人物却线条简单、细节匮乏,动作过于“丝滑”因此不够自然,甚至脸上都没法呈现太丰富的表情,似乎比早期国漫粗糙的3D建模没进步到哪里去……真是咄咄怪事。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背景风物的刻画很细腻,光影俱佳,但人物就显得很“假”


除了景物画风之外,这部片子比较经常受到夸赞的是它的写实主义题材——一个留守儿童的自我成长、自我确证故事,不再依靠IP和CP,也终于脱离了妖魔神怪、英雄传奇。


《雄狮少年》是普通人的微小挣扎,甚至在最后主人公实现了舞狮理想之后,从赛场上下来,还是回到了工地上,要继续给病重的父亲挣医药费。理想对于命运的加持只在精神层面完成,并未催生现实的“奇迹”——或许这是不落俗套的地方。毕竟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就是如此残酷的,“奇迹”哪有那么容易发生呢?而少年需要在严酷的现实中获得成长,去变成一个能担负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成年人。


这么个意思,影片吭哧吭哧地倒是表达清楚了。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阿娟想舞狮,舞狮需要强壮的体魄,但拜师学艺时跑步送咸鱼、扛沙包、扎马步对于体格的改变是不明显的,真正的蜕变是去了广州打工之后,他在扛重物、送外卖的过程中强壮起来了——这个强壮包括他的身体,也包括他的心灵。


故事的核心价值,在对“莫欺少年穷”不遗余力地“划重点”过程中终于爆发,我极难取悦的审美情感,在观影过程中被震动了两次——一次是在广州灰蒙蒙的城市楼群之间,凌晨时分,舞狮少年撑着极度疲劳的身体独舞,与梦想做自认为的最后告别。朝阳从灰暗的楼体后透出光亮,宣告着遮遮掩掩的希望——这城市从不属于我,也从不属于你,但却提供着最后的生存机会,我们在夹缝中苟且偷生,迎接未知的命运。第二次,是在决赛加时赛现场,所有舞狮队伍都为阿娟敲起了战鼓——他旁若无人的理想成了所有人共同的理想。



但,正如画风存在矛盾,这片子还有很多不能细究的地方……比如,从画风到故事它都是写实的,可你要真说它写实吧,人物动作又经常超越牛顿定律的限定,比如能弹跳三层楼那么高,或者踢一脚红包像刀片一样插入木桩……我就不多举例了,太较真不可爱了。


最后,这个片子的音乐真是赞哦。我有天看到有个网友评论:“里面的配乐都好耳熟,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请注意是不是抄袭。”


我要笑死了——这位朋友,你莫不是看过《乐队的夏天》自己忘了吧。不过话说九连真人配这个片子也是合适的,不管主题还是风格都合适。广东人歌广东人嘛。


12月24日《雄狮少年》拿到了粤语版本许可,关于它的立场是否存在问题,主管部门或许有成熟的判断。


总结来看,除开眯眯眼不论,我对这个片子态度很复杂、充满了矛盾——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大概不会再花钱买票,因为我觉得故事是动漫的灵魂,但这恰恰是《雄狮少年》没有真正做好的部分。不过我也理解喜欢它的人,自有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ID:pku_csmr),作者:青芊君,编辑:蔥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