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 (ID:neureality),作者:狗尾巴花,原文标题:《孤独:我和“社恐”不一样》,头图来自:unsplash
“孤独”是现代社会中不容小觑的现象。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孤独感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风险越发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作为导致早死(premature mortality)的风险因素,孤独感可以与吸烟、肥胖相提并论。
目前,降低孤独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通常都是由治疗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相关的疗法改编而来。其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社交恐惧症常常与社交隔离(social isolation)、主观上的低社会支持和低质量友谊相关,这些因素会导致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较低——而低人际关系满意度,正是孤独感的关键特征。
另外,社交恐惧症的核心机制之一是“回避社交场合”,在部分学者的假设中,这也是孤独感较高的人倾向于做的事情。有了“低人际关系满意度”和“回避社交场合”两大重合点,将孤独与社交恐惧联系到一起似乎合情合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研究中,42名高孤独感的被试和40名低孤独感的被试(均没有临床诊断,属于一般人群)参与了社交赌博游戏(social gambling game)。该游戏中,被试可以选择保守选项,即保留本轮分配到的钱;或者冒险选项,要么赢得双倍的钱,要么输掉分配的钱。当赌赢了时,被试会收到积极反馈,输了则收到消极反馈。反馈的形式有两种:社交反馈和机器反馈。各种情形参考下图A、B。在fMRI机器中进行的游戏里,所有图片均由文字取代。
- Lieberz et al., J. Neurosci. -
研究结果表明,高孤独组的社交焦虑得分确实高于低孤独组(下图A),不过两组在游戏中做出的决定并没有区分(初始分配到的钱越多,愿意赌一把的就越少,下图B),而是在对反馈的感受中有些许区别。具体来说,相对于来自电脑的消极反馈,高孤独者更乐于收到来自“人类”的消极反馈(打出的“愉悦感”分数更高);低孤独者则相反,社交意义上的消极反馈更令他们不快(下图C)。两组对不同来源的积极反馈感受相似。这部分行为学结果表明,高孤独者对社交反馈的认知模式与低孤独者并不相同。
- Lieberz et al., J. Neurosci. -
fMRI结果与行为学结果一致,在被试没有在做决定的阶段,研究者没有发现两组杏仁核(amygdala)活动的明显差异(下图A),而是在接收反馈阶段发现了相反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活动模式(下图B)。伏隔核是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它与动机-行为连结有关。对比机器消极反馈,高孤独者的伏隔核活动在社交消极反馈中较低,低孤独者则正好相反——脑成像结果印证了行为学结果,在消极社交反馈的认知模式上,高孤独者与低孤独者拥有的神经活动层面不同。
- Lieberz et al., J. Neurosci. -
当研究人员将孤独与社交恐惧症状联系在一起时,可以发现低孤独者与高孤独者有着相反的杏仁核活动模式(下图A、B)。最有趣的莫过于下图C的结果,对于高孤独者来说,其社交恐惧症状越多,参与社交场合的主观价值就越高,再一次与低孤独者相反。
- Lieberz et al., J. Neurosci. -
这项研究表明,孤独与社交恐惧症拥有不同的认知-行为和神经学模式。不同于在社交恐惧症患者中常见的社交回避,高孤独人群与低孤独人群的不同在于对消极反馈的反应——高孤独人群受到消极反馈的影响更大,但社交因素的加入会削弱这种影响。因此,针对高孤独感的行为认知疗法应当与针对社交恐惧症的疗法区分,其治疗目标并不是社交回避。
我们或许可以将这些研究结果笼统地概括为“越孤独的人越渴望社交”。尽管并不擅长社交(社交焦虑得分较高),其他人类对于高孤独者来说既是一种被珍惜的存在(参与社交场合的主观价值随社交焦虑得分增加而增加),也是应对消极反馈的保护机制(认知-行为与脑成像结果都支持这一假设)。
文献:Lieberz, Jana, et al. "Behavioral and neural dissociation of social anxiety and lonelines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42.12 (2022): 2570-2583.
DOI:10.1523/JNEUROSCI.2029-21.20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 (ID:neureality),作者:狗尾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