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26 08:53

孔子“翻红”:年轻人正在“找回历史”

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以“视频”方式阅读和分享各种书籍和知识。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立体化解读。本文以近期悄然兴起的“孔子热”为例,分析年轻一代的历史再发现中,所蕴含的“历史感”塑造动机及其特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 (ID:whzh_21bcr),作者:温筠涓,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青年观察”专栏特稿,原文标题:《上代人最纠结的历史困惑,00后找到一种答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当社会变迁进入关键节点,对历史叙事的认知和讨论,就会作为重大命题浮现出来。对中国而言,历史叙事尤其发挥着洞察世界、安顿人心的潜在作用。中国人确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选择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方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经验和历史哲学。


晚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步入网络时代和视频社会,人们对历史变革、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关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以更为活跃的姿态呈现出来,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表现出浓厚的历史兴趣。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这些年,继杜甫热、李白热、鲁迅热等在年轻人中兴起之后,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孔子也正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悄然流行起来。


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年轻一代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历史人物,有了更多视频化的解读和传播。这一现象背后的思维之变、视角之变和方式之变,尤其值得关注。



找回历史:崛起世代的困惑


从文艺复兴重新发现希腊和罗马,到当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每个经历重大变革的时代,都有一个“找回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与现实相互激荡,人们试图在呼应传统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的正当性。因而找回历史,自然也成为新的社会建构的必修课。这一课,不仅仅包括历史观的淬炼,更包括历史感的沉淀。


与注重宏大叙事、精英叙事的历史观不同,历史感是勾连严肃历史和普通人生活的一种微观体验。这种微观体验,也是人们对严肃历史产生兴趣,并真正进入其中的开始。可以说,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完备的历史观,可能会迷失方向;但如果人人缺乏历史感,则可能走向心智的普遍没落。


正因为如此,新的一代人在新的时代潮流中重新发现历史,不仅意味着接续历史和传统,更意味着结合其所处时代,对历史文化精神进行再理解和新创造。在此意义上,对青年人的历史教育或者说历史感培养,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性环节。


如历史学家钱穆所言:“‘史学’必以国家民族大群体长时期上下古今直及将来,为其学问之对象。由此培养出一番见识与心智,其自身始得成为一历史正面人物,便是能参加此民族国家历史大趋势之人物。”年轻一代如何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价值目标和人生追求,最终影响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然而,这样一个找回历史的过程,对于中国新生代而言,并不容易。今天的年轻人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也感受到现实的冲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发感到自己身处一种结构性矛盾之中,但他们所有的人生体验都是当代化的。他们没有过往时代的历史经验、记忆,因而对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缺乏感知。


更重要的是,从受教育开始,他们所面对的,就是宏大叙事和个人旨趣、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等等相互交错乃至交锋的图景,这对他们了解历史、与历史建立某种关联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历史感、建立怎样的历史感,无疑是一个潜在的重要议题。


又见孔子:一种历史感的萌芽


在今天年轻人高度活跃的互联网中,一股主动发掘历史、重温历史的潮流正在兴起。以视频领域为例,2021年,B站有超过4000万人在线观看古典文史类视频,其中18~35岁的年轻人占72%;抖音有3000万知识类创作者投稿,其中“历史类”在话题分类中排名前三。不仅如此,年轻人对历史的发掘和探索带有非常鲜明的互联网世代特征:在内容上,包括从知识扩展、艺术再现到生活习惯、文化器物的各种类型;呈现方式上,则表现为文字、声音、漫画、动画、视频等全媒体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年轻人具有立体化、综合性生产内容的能力,也有自发创作、圈层分享和社群化传播的风气,往往能从一个知识原点的发现和发展,形成一系列内容的生产与再生产,衍生出带有理性内容和主观情感的各种内容形式。具体到对历史文化的再发掘过程,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把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作为“概念”或“形象”,加以扩张解读和传播。例如,过去几年,诸葛亮、杜甫、李白、乾隆等历史人物,都纷纷被打造成“网红”,而孔子正成为年轻人贴近历史、读解历史的一个新“偶像”。


在B站、知乎等新媒体平台上,孔子的关注度正在上升。而且与以往印象中的圣人形象不同,在年轻人特别是很多“00后”看来,孔子文武双全、爱憎分明,是一个精通礼、乐、书、数、御、射六艺的“六边形战士”。这种类似刻画游戏人物的方式,把历史的、文化的厚度内容转化为更为轻度且正面的知识形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秒懂”历史、贴近历史的需求。


为什么这一次孔子会成为年轻人链接“历史感”的一个焦点人物呢?就最宽泛的时代背景而言,21世纪初以来,重新重视并激活历史传统的意义与价值,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选项,以儒学复兴为实质的“国学热”顺势兴起,孔子作为一个精神符号也再次“复活”。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万世师表”,孔子在国人心中有着超越时代界限的正面形象。因此,孔子成为焦点,多少都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心理相关。


但在这一次的“孔子热”中,孔子作为一个个性化人物,并不完全是符号意义上的,因而也与混合了意识形态和商业运作的“国学热”,有着微妙不同。当年轻人从历史中发现作为“人”的孔子时,其立体化的形象与书中作为历史文化符号的孔子之间,产生了“反差萌”:孔武有力、爱憎分明、以直报怨等鲜明的性格特征,丰富了年轻人对孔子的认知维度,使其变得更为可亲、可感、可比拟,更符合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榜样”形象,进而迅速成为连接当下年轻人生活和遥远历史文化的桥梁。


于是,一个具有新媒体传播力的“孔子”浮现出来,获得了相当“现代”的鲜活形象。年轻人在解读其人生经历的过程中,也注入了对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变化、个人价值实现、“力”与“理”关系等各种抽象问题的认知。


这些认知以情感投射的方式聚焦在“孔子”的形象上,让这一历史人物穿越了漫长时空,在古代和现代之间建立起对正面价值的共同分享与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热”背后,是年轻一代探寻“历史感”的强烈需求。加上互联网的社群文化天然具有发掘新的文化形象和传播概念的特点,孔子成为一种现象级“网红”,也就不足为奇了。


平视一代:视频社会的历史表达


事实上,包括“孔子热”在内,对历史的趣味性解读并非新鲜事物。从上一代熟悉的“历史剧”,到“漫画中国史”系列,再到今天的知识内容视频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与历史亲近的方式。这些带有不同时期特色的历史解读,体现着流行公众文化对历史精神的选择与继承。当前流行的视频内容,凭借其表达鲜活、高频轻度制作的优势,逐渐成为历史话题的一个创作源头。从中可以发现当代青年在历史感知和表达上的几个特征:


(一)历史内容的生产,往往从专业历史出发,结合新的表达形式,赋予历史以新的活力。


新媒体上最早出现的一批知识性内容创作者,往往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年轻人。这些创作者往往基于严肃史料和历史研究成果,借用数据、图表等分析工具,以互联网式的图文结合或“造梗”语言来表达。


以B站UP主阿Test对孔子的解读为例,创作者从《淮南子》中“孔子之通,足蹑郊莵,力通城关”等史料记载出发,运用互联网语言,把孔子视为“博尔特”式的刚猛男性。这一形容,完成了从严肃典籍知识到年轻人可以轻松理解的内容的转化。而“六边形战士”这一说法,则借鉴统计数据分析的“雷达图”形式,用一个词,形象说明孔子身怀“六艺”,综合素质达到“满格”。



在这样的内容创作中,作为“知识”的史料和严肃研究,往往是创作者们强调其作品可信度的基础,这种对“可信”的要求,推动着创作者不断在专业内容中进行发掘。而对传播力的追求,又意味着内容与形式必须是有趣的,因而创作者也有意识地借用网络潮流语句和比喻,在“严肃”和“玩笑”中不断跳跃,并通过一些不影响流畅度的“提示”来区分二者,以达到传播历史、激发愉悦的双重效果。


(二)历史内容的表达,体现“平视一代”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追求。


当代年轻人对历史的认知,具有明显的“去过度崇高化”的特征。就像几年前流行的《那年那兔那些事》中,一些年轻人提出“爱国也要萌萌哒”,当前对孔子的创新表达,也首先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想象孔子基于其出身和性格特点,在人生各个重大节点上如何应对挑战、做出选择、解决问题,最终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圣人”。经过这一解读,孔子的成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传说,而是一个人在困境中不断坚持、思考和努力的结果。


这种“去过度崇高化”背后,是新一代年轻人平视世界、平视历史的心态:在历史的沉重和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外,他们主动把当前时代与遥远历史关联起来,与历史人物比肩对话,反过来寻求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


在这种“平视”背后,有着时代赋予年轻人的自信,以及年轻人逐渐萌发的创造新历史的愿望。这种“平视”也具有一定的个人主义特色,年轻一代对个人追求、个人欲望的表达更加大胆直接,对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和促进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有了明确的希望。这其中,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他们对传统和现代、民族和世界、信念和技术、东方和西方等各种理念价值的综合性继承。



(三)历史形象的选择,暗含年轻人对代际和解的朴素想法和同辈之间分享价值的天然诉求。


无论是孔子、杜甫还是鲁迅、李大钊,都不止是年轻人专属的“偶像”,而是受到社会普遍正面认可的历史名人——在上代人眼里,这些更是精神典范。年轻一代选择这些形象,当然与学校教育中带来的熟悉性不可分割;而借助这些“共通”的形象来重新解读和自我表达,也意味着年轻人对不同代际所共享的相同认知基础的认可。


这种认可传达出的,是一种对共同价值的追求,对沟通空间和平台的无意识创造,也是对自我表达内容的“保护”。就此而言,年轻人借用超越代际的共同形象,创造出了一种火热的网络文化现象,不仅使自己的表达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种潜在的和解心态的包容性。


当然,互联网文化的主要受众依然是年轻一辈。创作者们通过对历史的具象化解读,主要是与同辈人分享知识和价值。在分享与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想象和叙述,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模糊而软性的代内“共识”。就像“六边形战士”孔子被当做一个不错的人生模范,视频世代通过表达促进自我学习和教育,让历史成为同一代人共享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


结语:联结鲜活“历史感”与严肃“历史观”


从“孔子热”案例可以看到,在历史的互联网化、视频化重述中,年轻一代主动亲近历史,并以历史为基础,表达出的丰富而充沛的情感和诉求。这些诉求,往往是模糊的、感性的、价值综合的。也由于其较强的主观性,这些对历史的公共化、活泼化的新说,也被质疑为不够严肃,乃至模糊了历史。


不过,从更长时段来看,当厚重的历史遭遇新的互联网模式,对历史的多样化解读和传播也不可避免。年轻一代在新媒体中对历史的重新感知和解读,或许不免粗糙,未经历史观乃至历史哲学的打磨和提炼,但这确确实实就是很多年轻人认知历史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些重新叙述中,不仅包含相当程度的积极性、活跃度和创造力,更传递出年轻人对公认的社会价值的认可,以及促进代际和解与代内分享的趋势。这些特征理当得到重视,对于年轻一代的“历史感”雏形,也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总结而言,上一代人更看重“历史观”的作用,也愿意往宏大历史叙事的深处去探寻;但对于缺乏足够经验和遥远历史记忆、却又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新一代年轻人而言,在究问历史观前,最迫切的,是先培养起“历史感”,这正是这代人正在做的一个功课。


这种历史认知上的代际差异,并不是真正的隔阂,而只不过是两代人在时空经历和问题视野上的不对称性。化解这种不对称性,需要给青年以足够的耐心,使之从孵化孕育历史感开始,逐渐向历史观过渡,最终实现鲜活“历史感”与严肃“历史观”的联结。如此,才有可能逐渐培育全社会普遍的历史自觉,才有可能发挥历史滋润人心、引导人心的作用,而不仅仅停留在精英历史叙述的自说自话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又见孔子”的时代相遇所折射的思维之变、视角之变和方式之变,也孕育着年轻人重建历史感的某种契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 (ID:whzh_21bcr),作者:温筠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