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18 08:34
7月下旬的看点——潜在的新思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四月底的会议上,第一次明确了当前的经济压力,然后在会议公告里面,放下了一些过去的表述,实事求是认清了问题然后开始尝试解决问题。从结果上来说,经济方面六月份的数据确实比五月份更好,从市场上来说,4月26号确实就是一个底部。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马上有新的会议了。当前的情况如何,我们要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一般来说,在中国开会其实是形成决议的时候,讨论都是在会前进行的。如果一个事情要在会上表决,那肯定是工作没做到位。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观点的出台。我相信大会的决议会在这些观点中被选出来,然后有可能会有一些拼接,有可能会有一些杂糅。


所以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我也把我的看法放在一起。虽然水平比不上这些大佬,但讨论一下总是有利无害的。


首先祝宝良先生和孙学工先生的看法是,下半年经济回到趋势线没问题,但全年的目标没必要定在5.5%,如果下半年完成5.5%的增速目标,上半年2.5%的话,全年的增速目标应该在4%左右。这个的意思就是现在没有必要继续去为了经济而加码政策,让经济自然复苏,但自然复苏的高度,估计也就是央行算出来的那个5.5%。


这种看法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很明确的,遇到不确定的事件,导致了经济下行,这种时候与其去想着扳回来,不如坦然接受,认同经济在不确定性下可能脱离之前的目标。然后淡化目标,属于比较无为而治的想法。


我自己觉得这种想法在经济层面是逻辑自洽而且合理的,但它有一个问题是,经济有些时候不止是一个内生的东西,GDP目标也会带来很多外生的影响,比方说GDP的增速和创造的就业岗位息息相关,那么如果全年GDP增速只有4%,然后有1000万大学生要就业,那每1%的GDP不变价增速要创造250万个大学生就业岗位,这个并不容易,也不被过去数据所支持。


总结来说,这是一个经济上自洽的方法,也很符合经济趋势线这么一个大的概念,但它的掣肘可能来自其他方面。


看完最佛系的观点,我们来看看比较不佛系的观点。其实我整体看下来,和四月份比起来,大家其实还是更加淡定了,当时确实是非常悲观,当然我们也就看到了最坚定的政策实施,目前看,即便是比较支持继续加大政策落地的声音,也会开始考虑到长期需求,跨周期监管,以及未来总需求的下行趋势。


王一鸣先生的看法是:”下半年要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基础上协同推进宏观调节和动力的转换。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的扩大国内需求,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在此基础上,他也认为“我们不仅要着眼于下半年,还要着眼于明年。而中国还处在高速增长转向中速过程,这个转换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从2010年开始,我们增速逐步放缓,我们把它叫做新常态,主要是供给侧潜在增长水平的下降。我们现在也面临需求侧的变化,就是人口的老龄化,去年人口净增48万,需求侧的新常态也会显现。”


我其实很理解这个观点,因为如果你只看总量,我们稍稍算笔账,上半年完成了56万亿左右的GDP,然后今年全年如果想达成5.5%的目标,需要123万亿左右的现价GDP,那么差距大概是64万亿左右。但一般上半年因为有春节的存在,上半年的GDP一般是全年的45%-48%左右。所以其实下半年需要的增量是小个位数的万亿。


按照目前的3000亿可以用来冲抵资本金的钱,可能的一些其他加起来七七八八壹万亿左右的刺激,其实总量上距离目标没有很远,现在麻烦的是落地需要一些努力。具体的项目实施需要快一点,因为不然钱是出去了,项目没有开工今年的GDP依然没有完成。


或者换句话说,短期的刺激其实已经在钱上面给到位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现在不继续看短端利率往下的原因。但缺项目,缺了过去那个支柱产业,大家投资缺去向是个麻烦事情。这个问题的解决,王一鸣先生的看法是短期先加大投资渡过难关,长期的消费动能培育需要考虑中长期措施,因为人口的压力会让短期刺激政策缺乏持续性。


短期靠投资,长期靠消费。然后对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要给一些明确的监管法则,常态化监管带来稳定的预期支持有序发展。这一点其实对失业率是有帮助的,因为投资对于青年人失业率的帮助我觉得真的不大。服务业的效果更好。


整体来说我是比较认同王一鸣先生的看法的。


最后刘元春校长的看法我觉得是值得一提的,因为他一方面也认可短期必须推进一些大项目的落地。


最近市场有些时候炒小盘股基建其实也就是这个,因为担心不会有持续的基建,只有短期脉冲式的基建项目,那么自然买小盘股。另一方面刘元春校长的看法是“对于风险的认识不应局限在疫情本身,还要放眼政策,“我们能不能真正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克服传导体系和行政体系面临的固有问题,不论短期还是中期,都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刘校长直接点名了当前的问题是两种主义的杂糅,然后认为不能因为过度担忧而造成政策用力过猛。


我觉得这个做是肯定要做的,但短期估计帮助不大,在这个基础上,刘校长的判断是下半年经济复苏还是有基础,有动能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看下来觉得大家在几个问题上是有共识的:


  • 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比四月份的情况还是要好一点

  • 短期可能靠投资,长期靠消费

  • 在目前这个位置要继续加大货币刺激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 下半年的经济恢复更多靠内生动能和前期刺激计划的落地


如果你最近经常看市场,你会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反映到了盘面上的。


我只想补充一个潜在的小点,就像我们做一个组合,你的组合里面有90%的资产是健康的,但这依然不意味着你的组合是健康的,因为大部分亏损可能来自于10%甚至1%的不良资产。


换句话说,在波动率平稳的时候,你可以说,自己90%的资产是健康的,所以组合是健康的。但如果波动率已经很大,然后你不确定尾部风险的规模的时候,你其实不能说90%的资产是健康,然后你整个组合就是健康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是刘尚希先生说的“要高度关注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对现在已经显得脆弱的信心所带来的打击”。


整体来看的话,如果要我猜,我觉得王一鸣先生和刘元春先生的看法是更有道理的。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加码宽松,但要保证已经出去的宽松政策能够落地,或者大型项目的开工。以工代赈的实施。


然后长期的经济增长还是要靠消费潜能的释放,在经济侧的做法王一鸣先生的论述比较全面,在政治端的论述刘元春先生的看法比较中肯。


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去读读,我感觉这些观点会变成3季度很多投资和经济的思路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